?

淺談建立新型師幼關系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2009-06-01 09:27
學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關鍵詞:師幼互動發展

周 麗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處處體現師幼互動的教育理念,因此,應該在幼兒和教師之間建立一種積極有效的互動。新型的良好師幼關系是建立在師幼個性全面交往的基礎上的情感關系。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是師幼互相關愛的結果。新型的師幼關系就是以幼兒的發展為本,關注每個幼兒潛能的開發、個性的發展,讓幼兒和教師在互動中溝通、促進,使幼兒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師幼互動;新型師幼關系;發展

隨著課改的全面鋪開、落實,“以幼兒發展為本”、“以兒童發展為中心”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我們注重孩子主動參與探索的過程,順應孩子發展需要,挖掘孩子的潛能,促使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高、發展。在這過程中,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建立新型的良好師生關系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關鍵。

一、營造寬松的互動氛圍,建立良好的新型師幼關系

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是促進師幼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所以“師幼互動”應建立在寬松、自由、快樂的基礎上,教師和幼兒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相互交流。多用賞識、鼓勵的目光看待幼兒,積極營造有效的師幼互動關系的氛圍和條件。

1. 建立對話關系,親近幼兒促進發展

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應保持平等、自然的關系,形成“同伴、朋友”的新型師生關系。幼兒不再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被動地聽教師的指令,而是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直接與事物現象進行對話、直接與教師對話。教師要善于傾聽幼兒的心聲,與孩子們心心相印,追求一種“用心地相互傾聽的環境”。多與孩子交談,讓孩子感到教師是我的朋友。同時,幼兒和教師一樣有布置環境、充分運用環境中的諸多因素進行自主活動的權利和責任。教師和幼兒一起商量、討論布置什么樣的環境,如設置哪些活動區域,然后收集材料、動手制作等,會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教師要隨時根據教育的需要和幼兒的需求去積極鼓勵和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在互動中積累經驗,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2. 建立互動關系,師生共同成長

教師的角色定位面臨著新的思考,教師的教育又面臨著新的挑戰,要求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師幼互動是師與幼雙向的行動,離開任何一方都無法進行,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身上所負載的社會文化不是以從上至下“傾瀉”或灌輸的方式傳遞給兒童,而是一種哺育,一種滋潤。因此,要讓幼兒健康成長、養成良好的品質,教師應該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積極營造能夠與幼兒互動的氛圍和情景,運用多種能夠與幼兒進行互動的教育手段,讓幼兒在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中健康成長。在互動中,教師同樣是受益者,因為在互動中,教師會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發現不同幼兒的個性需求,從而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溝通能力和完善自我修養,使教師在師幼互動中不斷成長。

3. 建立分享關系,體驗成長快樂

教師要盡量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去體驗他們的感覺,這時的教育最能奏效。例如:在大班體育《好玩的紙板》活動中,一開始就讓孩子們自由地玩紙板,把自己想到的玩法告訴教師、同伴。然后讓孩子們積極地討論、相互學習,看看誰的玩法好而且與眾不同,最后讓幼兒把自己的玩法編成游戲。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由始至終都要認真地觀察孩子們的言行,細心聆聽孩子的心聲,用理解的眼光和他們交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慢慢地感覺到教師是自己的朋友,可以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自由地玩,大膽地想象、創造。與傳統教育的很大不同是在我們的探索活動中更強調分享,幼兒可以分享教師豐富的知識,教師可分享幼兒獨特的經驗,還可以分享同伴的共同經驗。在分享中激勵探索、在探索中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成果。

二、尊重幼兒的心理體驗,使其內在的潛能得到釋放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意教育方法、方式,更應該研究幼兒動態的學習過程和身心發展的特點,以觀察幼兒入手,從幼兒的各種反饋中(包括語言、行為、情緒、神態等各種表現形式的反饋信息),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慮和心理需要、自覺分析自身教育行為的適宜程度,從而及時調整教育措施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積極主動發展的最終目的。

1. 捕捉幼兒的“興趣點”,進行有效的互動

興趣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孩子的興趣大多直接來源于他們所置身的環境、事物或活動的本身。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仔細觀察幼兒的興趣點是什么,及時捕捉住,并加以引導,再把問題反饋給幼兒。教師在發現了幼兒興趣后,要幫助幼兒保持興趣,并且讓幼兒在興趣的驅使下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教師要時刻起著“支架”的作用,讓幼兒在支架的支撐下添加新的內容,促使幼兒健康地發展。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時捕捉住幼兒的興趣點,關注每個幼兒的需要,課程設置、游戲項目等,因為這些是實現師幼互動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實現活動的繼續和延展。

2. 教師的引導需找準介入點

為了把握好引導幼兒的時機與引導的方式,教師不僅要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中,而且要成為幼兒學習的促進者。教師須時刻留意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如,在綜合活動《神奇的小工具》中,以游戲、音樂貫穿課程始終,并緊緊地走近幼兒。幼兒通過表演粉刷匠、理發師等角色聯系起來,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參與促進了教學,在教師適宜的指導下幼兒很自然地認識了刷子、吹風機等各種工具及其作用。教師這時的指導是必要和必須的,也是適宜的,且把握好了指導的時機與指導的方式,更找準了引導幼兒的介入點。

3. 個別指導,因材施教

新的教育觀念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距的學生”,課程既要體現共同性,也要體現差異性。同時要重視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教師應不斷地參與幼兒游戲,體會幼兒的學習經驗,并結合課程,科學地組織、實施課程。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大膽創新,讓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在活動中教師正確評估了孩子的能力,因材施教,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三、在家園、師幼的共同互動中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家庭和幼兒園構成了幼兒基本的生活場所,教師應積極地與家長進行聯系,讓幼兒、教師、家長形成一個完整的網絡,并且進行良好的互動,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幼兒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請他們到幼兒園當“老師”,給孩子講解或演示,會使孩子感到新鮮,增強學習興趣,豐富知識與感受,同時也豐富班級的教育內容。

教師可以通過家訪,家園聯系手冊等形式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家長放開日、親子活動等方式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幼兒園及幼兒在園的生活。此外,教師還要在家園互動中根據幼兒近期的興趣點及所需點來調整教學內容,滿足每個幼兒的需求,促使每個幼兒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是每位幼教工作者必須遵循的,真正以幼兒發展為本,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心理環境,提供展示的機會和舞臺,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有發展的不同,讓孩子在探索的世界中學習共同生活和自由表現、表達,成為真正的二十一世紀主人。

參考文獻:

[1]《幼教課改新思維》.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1

[2]《上海托幼》.上海鐵路局印刷廠,2001.5

[3]《學前教育研究》,2005.5

猜你喜歡
師幼互動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師幼之間對告狀行為差異理解的探究
談幼兒園集體活動中師幼互動操作材料的體驗
優化師幼互動,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