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體育教學新課改的教法研究

2009-06-07 08:29趙世巖
現代教育教研 2009年10期
關鍵詞:教法研究體育教學

趙世巖

【摘要】本文提出了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一種新教學嘗試,形式行動活潑,簡單易行,教法新穎,實用性強,對培養學生的技能、體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著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法研究

The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that the athletics teaching new lesson in the high school change

Zhao Shi-yan

【Abstract】This text put forward a kind of Protestantism in athletics teaching in the high school to learn to try, form activity alacrity, simple easy line, the teaching method be novel, the function be strong, to development the student's technical ability, physique and mental state health the level have certain of meaning.

【Key words】Athletics;Teaching;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新體育課程標準提倡要積極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方式,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等多種學習方式來獲得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集體性思考,提高體育教學的探究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技能、身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發展。

新教材內容生動活潑,結構新穎,圖片資料也大大增加,并且采用多元并進的主欄與啟發性的補充輔欄相結合,結構創新,提高體育教科書的可讀性,為學生的自學創造了條件。讓學生先自學有關理論與實踐知識,然后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學生學習技能的速度大大加快,且錯誤動作也隨著降低。動作技能是受意識支配的復雜行動,它是在第二信號系統參與下,受了浯言的刺激后在第二信號系統中所建立的暫時聯系,這種聯系的建立,可以從第二信號系統擴散到第一信號系統。同時,學生知識的認知能力能大大發展,在學生自學過程中,通過知識內在的連貫性,能豐富學生動作想象力,并發展學生思維創造力,在課中有的學生能創新一些新的練習方法。運動原理、運動文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運動技能與認知能力有機結合,并一起發展與提高。使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由“主從型”為“合作型”,“被動型”為“主動型”,“傳授型”為“進取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效果。有關問卷及對比表明,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效果要優于沒采用的。

結合新教材遵循認知發展規律去改善學生的認知能力,對提高課堂效果切實大有益處。一般來說認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

1.感知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學習各種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同樣是從感知開始的,各種感知能力的發展,是形成運動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從主觀因素方面來看,學生的主觀狀態是影響人們感知質量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現:1.1感知的目的和任務越明確,感知也就越主動、越全面、越清晰。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直觀教學時,要向學生把看什么、聽什么的目的和任務交待清楚。高一學生注意力極易分散,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更應突出目的和任務,涪言精講目的要明確,以吸引其注意力。1.2個人對感知對象的態度,也;是影響感知效果的重要主觀原因之一。學生對感知對象的態度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取決于感知對象是否符合一個人的興趣、需要、情緒狀態等。如果學生對感知對象有興趣,他就感知得深,反之則相反。因此,教師應根據初一學生生理特點,并結合多數學生興趣愛好,有針對的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思維能力

在運動技能的形成過成中,學生的思維必須處于積極狀態,沒有積極思維活動,運動技能動作的科學概念就不能很好的掌握,動作質量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積極的思維活動能促進運動技能的形成。那么,在體育教學中應積極啟發學生的思維:

2.1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從已知到未知,以科學概念武裝學生。思維總是從已知到未知,在一定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的基礎上去獲得新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一個學生的知識經驗越豐富,技能就越熟練,思維就越靈活,判斷就越準確。任何運動計術都是由一系列科學概念組成的。所謂掌握知識,運動技能,就是掌握科學概念及其體系。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逐步以科學概念武裝學生。掌握概念的過程乃是積極思維的過程。像教材中的術語和一般專業用語,一開始可說的通俗一些,以后盡可能的術語化,讓其慢慢習慣。

2.2正確提供多種直觀材料,從具體到抽象,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在直觀材料的作用下(例如:掛圖或示范或多媒體課件)學生頭腦中會形成豐富的感性認知。感性認知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基礎,思維活動又對感性認知起指導作用。在具體教學中,多運用直觀手段,使學生多種感觀參與活動,直接或間接獲得更多的材料,從具體到概括,在充分增加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掌握概念。例如:多面的示范,逐面的講解動作要領,有利于學生直觀性思維的形成。

2.3豐富學生的語言。人腦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進行的,主要是借助語言進行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用詞準確恰當,說話語句完整,前后語言要連貫系統,層次要分明有條理,要求學生回答老師提問語言要精練、干凈、利落,并注意點評學生言語上的各種毛病。

3.記憶能力

任何一項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記憶,在體育教學中,記憶是鞏固運動知識、運動技能的唯一心理因素。人的記憶力和其它心理能力一樣具有很大的潛力,在教學、訓練的影響下還可以達到迅速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的實際,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培養:

3.1遵循記憶成功的有效條件。其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記憶的任務、目的明確。在體育教學中提出的認知任務、目標時,應指出那些內容必須記住,以便初中生能有目的去識記。第二、識記時的積極性。教學中應激發學生注意力,調動初中生的激情,排除記憶干擾能力。第三、豐富的知識經驗。第四、講就記憶衛生。

3.2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茖W的記憶方法將使記憶效果“事半功倍”。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在具體教學中可采用:第一、趣味記憶法。采用與同半比賽引起興趣,激發記憶。第二、歌曲記憶法。把記憶內容編成順口溜,讓學生朗朗上口容易記住,例如:初一途中跑的動作可以說成:兩臂體側用力擺,眼看前方跑直線。第三、數序記憶法。用數字將動作要領串連起來。例如:排球墊球動作要領可為:一夾,二插,三提,等等。

在體育教學中正確運用這些新方法,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主體地位得以突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學生的身體練習活動明顯增多,運動技術、技能的學習和掌握顯著加快,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運動心理學》 人民體育出版社1981年2月

[1]《兒童體育心理學》 丁忠元明天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9-10-16

作者地址: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262500

猜你喜歡
教法研究體育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淺談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走進生活
我們的“體育夢”
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教學探究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