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喆民先生談汝窯瓷器

2009-06-29 05:25馬怡運
文物天地 2009年1期
關鍵詞:汝窯青釉窯址

馬怡運

宋代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中曾寫道:“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彼稳~寘《坦齋筆衡》也說:“本朝以定州磁器有芒不堪用,遂令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泵鞔嫾倚煳荚谄洹赌炙帯樊嬛蓄}詩說:“花是楊州種,瓶是汝州窯,注以江東水,春風鎖二喬”。

自宋以降,歷代贊美汝窯瓷器的文獻舉不勝舉,從這些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汝窯青瓷在人們心目中珍同拱璧的歷史地位。在宋代,除了那歷來說不清道不明的柴窯外,汝窯是當時最美、最名貴的瓷器。時至今日,汝窯依然還是原來的汝窯,而且存世文物稀少,但是能夠欣賞它的“知音”寥寥,頗有“賞者不知何處去,汝瓷依舊笑春風”的蒼涼之感。

85歲的葉喆民教授致力汝窯研究多年,曾于1977-1985年首先發現并認定汝窯窯址,著有《中國古陶瓷科學淺說》《中國陶瓷史綱要》《中國古陶瓷文獻備考》《尋瓷訪古漫游記(上篇)》《汝窯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論》《中國書法史通論》《飲流齋說瓷譯注》《中國陶瓷史》等名著。

近日,記者就汝窯器鑒賞等問題采訪了葉喆民先生。

《文物天地》:請您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汝窯窯址發現的過程?

葉喆民:汝窯窯址歷來文獻都說是在河南臨汝縣(今汝州市),但一向未能找見。1951年陳萬里老師撰《汝窯的我見》發其嚆矢,曾做調查。1964-1977年我與故宮馮先銘先生又做過兩次考察,偶然在其鄰縣寶豐的清涼寺(又稱青龍寺)窯址附近尋得一片典型的天青釉汝窯瓷片,經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專家郭演儀先生化驗其成分與故宮所藏汝窯盤基本相同。但因組內領導們的看法不一,拖延數載,直到我調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后,終于1985年始得在“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鄭州年會”上公開著文發表,首先指明寶豐清涼寺應是汝窯窯址的重要線索。當年窯址出土瓷片及窯具堆積在附近的河溝兩岸,高約3米佘,斷斷續續長約300——500米,實為定窯窯址外平生所僅見的最壯觀場景。陳老在《汝窯的我見》中也曾形容說:“寶豐之青龍寺(即清涼寺)、魯山之段店兩處,就現在散布碎片的面積看來,在當時實是一個極大的燒瓷山場?!?/p>

我1977年所拍窯址和標本照片,至今觀之記憶猶深??傆?977年所得不下二十余種,以白釉、青釉、赭釉居多,其次為白地綠彩、白地繪黑花、白地刻劃花(其中以白地劃水波紋與柳斗紋者較為特殊)、珍珠地劃花、黑釉、黑釉凸白線、黑釉剔花、黑釉白口邊、黑釉印柳斗紋、黑釉劃米粒紋、青釉印花、青釉刻花蛋青釉、綠釉、褐釉、宋三彩以及最初得到的那件典型汝窯天青釉一片。(這些標本現仍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有的正在展陳。)

1986年有個當地瓷廠會計王君自稱根據這一線索向農民征得一件青瓷盤,來京請我鑒定,確為汝窯制品。以后又于“中國古陶瓷研究會西安年會”上請專家們同觀,因此上海博物館又根據此盤派人去寶豐找到一些汝瓷片,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據此于1988年作了小規模的試掘,又獲得了一些比較完整的器物。兩者后來均已出版了“發現汝窯”的精美圖錄,前者還召開了國際學術討論會和發布會,因而汝窯的真面目遂得轟動一時。然而由于有人倒果為因,自稱“發現汝窯”而混淆視聽,以致宣傳失實,難免引起當時海內外學者們的疑惑和質詢。為此,我于1987年再去考察,又獲得大量瓷片,并且核實地方文獻和民間傳聞,最終得到證實:由于歷代地區的劃分不同,今日河南寶豐大營鎮(原名青嶺鎮,曾屬臨汝縣管轄)清涼寺的汝窯窯址,即是昔日文獻中多年求之不得的所謂“臨汝汝窯址”,并且提出其附近的韓莊及段店(魯山縣屬)窯址出土殘片中也有少量酷似汝窯典型的天青釉瓷片,仍有待做進一步探討。因而在中國硅酸鹽學會主編的《中國陶瓷史》1997年“重印說明”內,為此澄清事實說:“汝窯窯址于1985-1988年間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陸續發現,并在文獻上找到了寶豐縣大營鎮過去曾隸屬于臨汝縣的根據,因而揭開了長久以來汝窯窯址之謎?!?/p>

《文物天地》:請您給我們大體講一下汝窯瓷器最基本的特點,以及與鈞窯的區別:

葉喆民:對于汝窯的胎釉特征,宋、明、清歷代學者多有記敘。如陸游《老學庵筆記》、葉寘《坦齋筆衡》等不勝枚舉。其中以《坦齋筆衡》與曹昭《格古要論》、高濂《遵生八箋》所述比較翔實可信。今日所見汝窯器型主要是盤、碗、奩、洗、瓶、盞托之類,最近窯址還出土有香爐、蓮瓣與獅子構件及雕塑的龍等。

典型的汝窯器物釉似天青,瑩光含蓄宛如美玉,有開片(通稱蟹爪紋)與無紋之分。因此,曹昭形容說:“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也重申此說。而其制作上的最大特點是所謂“裹足支燒”,即底足不露胎而用釉包裹,支釘燒造。高濂形容此種做法留下的支燒痕跡是“底有芝麻細小掙針”(“針”字有的書內亦作“釘”字,因二者痕跡大小不同)。但是在寶豐與臨汝窯址內也產一種底部滿釉支燒留有支釘痕跡,同時圈足又露胎即“支燒而不裹足”的青釉盤、洗之類,釉色閃綠或發灰,釉光較強。汝窯的另一特征是如用10倍放大鏡觀察即可看到釉中氣泡稀疏有如晨星一般寥寥無幾,故此一向使用“寥若晨星”來形容它的美質和特征。這些現都已成為鑒定工作中的主要依據。

過去文物界就有“鈞汝不分”之說。這是因為在地理位置上這兩地窯址接近,禹縣、臨汝、寶豐三縣毗鄰接壤,所產瓷器成分相近,工藝也互相影響,甚至有些非常近似而不易區分。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對比,臨汝或寶豐所出宋代天青釉器物,底足內外多掛滿釉,而且在露胎或釉薄處很少出現芝麻醬色(褐黃色)。禹縣鈞窯所出典型的鈞釉器物,則以芝麻醬色的底足為其主要特征之一。此外,鈞窯盤、碗、尊、洗、枕之類的邊緣釉薄處往往出現一圈褐黃色邊線,而汝窯制品則極少見有此種現象。

《文物天地》:縱觀現在的藝術品市場,尤其是在瓷器這一門類中,最受藏家追捧的是清三代的粉彩、斗彩等彩瓷,現代人似乎很難欣賞汝窯這類樸素含蓄的瓷器了。

葉喆民:怎樣欣賞美的東西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明的,這也不能強求一致。個人的審美水平是與自身的文化修養、理解能力相關的。尤其是在藝術品市場中,很多人就是認為什么東西貴,什么東西就是美的。這就好比清人包世臣《藝舟雙楫》里講的“矮人觀場”的故事。那時候逛廟會圍一圈看表演,有的矮人擠不進去,只能站在外圈,可是他又不夠高,里面演什么他都看不見,最后大家叫好,他也跟著叫,大家笑他也跟著笑,人家表演得怎么好,他也不知道,又怕旁人笑話他不懂,所以隨聲附和。我看現在文物市場有很多這種情況。這又好比看字帖,有人能看進去,能夠體會書法的魅力,越看越愛不釋

手;但也有人就根本看不懂,或者以丑怪為古拙,以媚俗為秀美,甚至認為價錢高就是上乘的書法。瓷器的欣賞也同樣如此??梢哉f一件真、善、美的藝術作品,本身的價值,特別是永久的歷史價值和在文化傳承上的作用,不會因為一時的價格高低或個人的欣賞程度而改變應有的位置??峙掠行┦詹卣唠S同深入學習、不斷提高鑒賞能力的同時,也會逐漸改變其愛好的。在這方面的認識和體會,我自己是有不少經驗和見聞的。

《文物天地》:您剛才也談到曾經想寫一個關于如何欣賞汝窯的文章,由于時間、體力的原因一直沒有動筆,那您現在借這個機會給我們講一講吧,汝窯這個宋代最美的瓷器,我們現代人應該如何欣賞?

葉喆民:關于汝窯的美和珍貴程度,在《河南汝州直隸州歷代統屬考》內督學孫灝曾經作詩稱贊道:“官哥配汝非汝儔,聲價當時壓定州”。歷史上各類文獻記載中,都對汝窯推崇備至。汝窯制作工藝繁復、燒造時期短,因此存世量非常稀少。南宋周輝《清波雜志》記載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買,近尤難得?!爆F在全世界上汝窯存世數量不足百件,因此彌足珍貴。

汝窯的美體現在很多地方。先說它的器形,現在存世的汝窯瓷器,無論是盤、碗、奩、瓶、洗,還是盞托或香薰之類,造型都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它沒有繁復的花紋,更能讓觀者注意其空間造型的美感,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一種樸實無華與雅致高尚的體現。

另外,汝窯瓷器的光澤度是非常含蓄、內斂的,它的光澤像絲綢一樣柔和。這與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為人謙遜含蓄的觀念是相符合的。我喜歡汝窯等宋瓷乃至明清所謂“一道釉”(通體一色)的瓷器一樣,感覺它積淀深厚、耐人尋味。雖不能說彩瓷不好看,但是看上去就沒有汝窯那么舒服,使人一眼望穿、日久生厭。況且我不喜歡很亮的瓷器,就是我們俗稱有“賊光”有“浮光”的瓷器,我喜歡汝窯瓷器那樣具有《陶雅》和《說瓷》中所謂“寶光”或現代所謂“瑩光”的柔和,純凈而有內涵。

其次,汝窯的制作工藝非同一般,要想做到剛才說的那種不刺目的光澤,無論是從原料上還是火候上都比光澤強烈的要難。汝瓷釉中的氣泡特別稀少,所謂“寥若晨星”,做到這點尤其困難。早期的青瓷比較透亮,多有浮光,而后期的青瓷就變得柔和了。想要讓瓷器的光澤做到含蓄而不刺目是不容易的,要把釉加厚才能實現。精美的瓷器如龍泉窯的梅子青那種名貴釉,也包括官窯的一些瓷器,掛的釉都非常厚,特別是“梅子青釉”,你看那磁片的斷面,跟夾心餅干一樣,內壁的釉,中間的胎骨、外壁的釉三層一樣厚。之所以能掛上厚釉和當時科學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關系。只有在鈣質釉料里加上堿金屬才能夠厚掛,而早先的石灰釉,一掛厚就流淌,很難達到如此的效果。所以說“石灰—堿”釉的發明是龍泉青瓷的一大貢獻。而汝窯青瓷釉并不是很厚,也不用“石灰一堿”釉,同樣作到美似天青,光澤內斂。并且氣泡稀疏,而不似龍泉系青瓷那樣釉泡有如聚沫攢珠一般的效果,這在青瓷的燒制工藝與用料上更加難能可貴。除了釉層要厚掛之外,還有一點也不該忽視。以前我引南宋人周輝的《清波雜志》時,有這樣一句“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雖然這里的“瑪瑙為釉”可能用的是下腳料,但也足見古代制瓷之人千方百計、精益求精的良苦用心。

再有,汝窯瓷器的顏色極為淡雅。除了天青、天藍,其他顏色都不是主流。有人可能認為它的顏色太單調,覺得彩瓷好看,顯得十分華麗。我覺得這跟穿衣服似的,有人喜歡花衣服,有人就喜歡樸素的??创善饕彩沁@樣,汝窯具有樸素無華的美,純凈無瑕,十分高雅。二者正好像那渾金璞不事雕琢的自然美,與那涂脂抹粉、刻意打扮的人工美相比,究竟孰高孰低,恐怕也只有“仁者見仁,智者見者”而已。

《文物天地》:每個時代所喜好的瓷器,是不是也與當時社會上的審美觀念有很大聯系?汝窯也應該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偏好吧?

葉喆民:當然會有很大的關聯。我打個比方,這就像我們穿衣服、聽音樂一樣,大部分人喜歡穿什么是有一個潮流的。我喜歡聽京劇,唱京劇,但是現在年輕人多喜歡流行歌曲。我舉這個例子是說,社會上的審美觀念跟時代風尚有很大關系。當然,時代是進步的。在我看來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薄古厚今,更不可一概而論。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詩歌、戲劇,書法、繪畫也是如此。

現在不少人欣賞不了汝窯這種清新淡雅的美,只知“物稀為貴”而不知“難能可貴”。換言之就是只注意它的經濟價格而忽視它的學術價值。所以我常想寫一些文章簡略談談自己的看法,但是現在年邁體衰并且血壓不穩,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文物天地》:汝窯瓷器名氣很大,古代汝窯仿品的工藝水平如何?

葉喆民:我所見過的古時汝窯仿品不多,很少有能仿得亂真的。大部分的仿品只能形似,或釉色相近而已。比如康熙時出現的一種特有的“天青釉”,相當名貴,但不是用鐵而是用鈷為著色劑燒出的釉色,效果與難度都不能和汝窯瓷器媲美。清代雍正和乾隆兩朝,景德鎮仿汝窯就算不錯的了。

這兩朝之所以仿得好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一是因為雍正、乾隆皇帝對瓷器的愛好和重視非一般人能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于前朝制作的精美瓷器的追慕。于是,復制宋代五大名窯及明朝瓷器就成了一項比較重要的任務。

其二,瓷器仿得好壞也跟當時的督窯官有很大關系。這兩個朝代的督窯官主要是唐英?!肚迨犯濉酚涊d說:“唐英,字俊公,漢軍旗人。官內務府員外郎,直養心殿。雍正六年,命監江西景德鎮窯務?!碧朴⒉皇且话闳?,他擅長書畫,督陶之后,他便把書法、繪畫與陶藝結合到一起。不僅如此,據文獻記載,有所謂“與工同食息”的話,就是說唐英與工人一起吃飯、睡覺。當然這其中有所夸大和美化,但是文獻是那么說的,從瓷器的精美效果來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唐英本身會做瓷器,又會作畫,又會寫字,他帶的那撥工匠素質自然也就比較高明,這樣做出的瓷器才能精美。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工人熟練度的問題。那時畫瓷器的工人,雖然不一定有多高的文化,但是他老畫一種花樣,畫幾百幾千件,慢慢就具備了一定的熟練性,甚至閉著眼睛都能畫?,F在不是這樣,因為是仿照人家的樣子描上去的,這就跟寫字似的,描字和臨字都不一樣,你得不到那種風神,形似而神不似。況且現在多是大生產,分工不是那么明確,不是固定幾個人寫款,也沒有足夠的熟練性可言。既不夠熟練就放不開筆,下筆不能靈活也難生動。

《文物天地》:也就是說現代仿汝窯的情況更加不樂觀了?

葉喆民:現在仿制的情況我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凡是我看到的仿品都不是很理想。汝窯的胎骨顏色發灰,并不白,我們俗稱“香灰胎”,那顏色就像

香燒完后的香灰。瓷器的胎骨其實也影響它的釉色。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龍泉窯的胎骨證知,好的龍泉窯的胎骨也不是白的,是灰的,可是現在仿制的龍泉窯胎骨都講求白,所以釉色就受一定的影響。新仿制的龍泉窯胎骨里的含鐵量比真正龍泉窯的少。去年十一月的時候,我和故宮的幾位專家去龍泉窯開會,他們擺出來的那些現代仿品我覺得做得還有一定的差距。除了造型和釉色外,做瓷器胎骨不都是越白越好。例如定窯胎骨需要白的,景德鎮瓷器也有白胎骨,但有些瓷器,特別是青瓷,越白反而越不好。鐵必須還原才能成青色,如果胎釉中鐵含量太少,怎么還原成青色?所以說仿古的瓷器一味追求白胎骨是不對的。而且燒窯的氣氛也很重要,好的梅子青色要用強還原焰才能燒成。

總而言之,現在仿的這些汝窯很難像。乾隆詩里曾有:“仿汝不似汝”,他就是批評當時景德鎮做的瓷器仿汝窯不像。要知道那時候景德鎮仿什么像什么,就是仿汝窯仿不了,可見難度之大。而今,像那樣的高水平的工藝和條件都難仿的東西,一般人就更難做到了。

還有以前《清波雜志》提到的“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的問題,關于這點古來理解不一。其實瑪瑙本是一種硅酸物質(氧化硅),正是制釉的主要成分,與石英構造略有不同。況且瑪瑙不一定全部可作裝飾,其劣等品或下腳料完全有作釉的可能。而且寶豐當初就以生產瑪瑙而聞名,至今窯址一帶依舊散布不少。我也不知道現在仿汝窯瓷器的人們有沒有注意這一點,現在制瓷人對于自己的工藝都是保密的,也不便打聽。

《文物天地》: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汝窯的現代研究情況。

葉喆民:目前的研究情況以我說是孤陋寡聞了。因我所接觸的“研究”其實都是當地所謂的一些陶藝家,制作一些仿古的作品,無論是形制、釉色、胎釉特征都與真正的汝窯相去甚遠。但他們自己覺得做得已經很成功了,還出了不少宣傳小冊子,也賣了很多,有些人都發財了。因此有關汝窯學術研究的情況一直并不理想。所以這樣的人來找我提意見或題詞、寫招牌我一概謝絕。在我看來,這樣的所謂“研究和工藝”是誤入歧途。

還有一些學者最近提出了“汝官窯”“官汝窯”的說法。我認為值得商榷。因為像“汝官”“官汝”之類標新立異之詞,似乎是指一種特為官府燒造或皇宮御用的器物而言。如此說來,則鈞窯、定窯、磁州窯、耀州窯、建陽窯都曾先后為宮廷燒造瓷器,有的還曾標志在瓷器上。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景德鎮,還曾專設御窯廠而號稱“官窯”,以此類推,豈不也需要另立什么“官鈞”“官定”“官磁”“官耀”“官建”或“官景”之名,甚至連歷史文獻的名稱也要改寫?恐怕仍以尊重歷來習慣的傳統名稱或在必要時附加說明較為妥善。

至于科學研究,據我所知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一直在做,他們作的瓷器化學分析有不少成績,對研究古陶瓷的成分和燒成火度等問題上很有幫助。還有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陶瓷窯址的考古發掘工作方面也都做了許多研究和貢獻。我覺得這些才能算是研究。所以現在如果說“汝窯的研究”可能就只有這些科學研究了。

雖然我們常說“陶瓷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古陶瓷的發展歷史也是體現這種認識的重要例證?!笨墒?,像我昔日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過的《中國陶瓷史》課,從我離休以后就沒有人接班了,別說接班,就連這門課都取消了。我一再呼吁,也沒有用處??峙聦τ谶@門數千年來未曾中斷的“陶瓷文化史”的教學研究來說,不能不認為是一件憾事吧。

猜你喜歡
汝窯青釉窯址
哥窯青釉雙耳彝爐
汝窯為魁 天青如玉
安徽烈山窯址出土白瓷標本的科學分析
知足(竹)常樂
“仿汝釉”與“汝窯”的差異所在
崗莊宋代窯址發掘現場及出土器物
遼陽冮官屯窯址的調查與發掘
淺談氈包青釉
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窯址
一品汝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