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活的記憶

2009-06-30 01:01宗喀·漾正岡布劉鐵程
民族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西德民俗村民

宗喀·漾正岡布 劉鐵程

“阿米嘉頂之韻——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是由人類學者發起的一項旨在復活當地傳統體育游戲、歌舞和其他古老傳統的應用人類學項目。本文描述了面對傳統文化的衰落。人類學者在青藏高原東北部一個名為卻西德哇的藏族村落與村民對話和共同行動的過程。此外,本文還就本次實踐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的經驗做了討論。

關鍵詞:應用人類學民族傳統民俗記憶

作者宗喀·漾正岡布,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劉鐵程,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地址:蘭州市,郵編730020。

一、緒論

應用人類學致力于將人類學基礎研究中的理論、方法和民族志成果應用到社會生活領域,解決人類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人類學在應用領域的延伸,應用人類學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而且發展迅速??的螤柎髮W的“維科斯計劃”(ViCOS Project)及其價值介入策略就是一個比較著名的應用人類學案例。

近年來,文化多樣性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話題,應用人類學的發展趨勢之一就是越來越關注全球化背景下人的基本生活樣式。美國一個名為“文化生存”(cultural Survival)的民間組織在世界各地開展了針對少數族群的文化拯救行動,其中包括在蒙古國和俄羅斯幫助當地少數族群恢復以馴鹿為特色的傳統生活。2001年,馬林諾夫斯基獎的獲得者、人類學家戈德施密特(walter Goldschmid)教授提出,作為文化基本樣式的習俗和技藝,是某一文化習得群體的安身立命之所,同人的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人們期待自身的文化得到贊揚和尊重,這些回應有助于文化認同和自我意識的培養。

作為一個試驗性的應用人類學發展項目,“阿米嘉頂之韻——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在每年藏歷新年或春節期間舉行,由人類學者籌資與當地村民委員會聯合舉辦。由于得到廣大卻西德哇村民的熱情參與,阿米嘉頂神山腳下的這個村運會從2004年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每次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參加和觀看。村運會以“傳統、自然、環保、自豪、友愛”為主題,旨在復興卻西德哇的民俗游戲,將曾經在半個世紀前普遍流行于當地的傳統游戲和歌舞發展為競賽和表演項目,以此復活村民的民俗記憶,促進族群的文化認同和社區團結。在這一過程中,應用人類學者也做了相關的理論研究。本文意在描述人類學者與村民對話和行動的過程,并以村運會為個案,探討民俗記憶理論在搜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民族地區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的作用。

二、卻西德哇與民俗游戲

本文所說的卻西德哇(Chosshi sDe-ba),是一個歷史地理概念。該地位于青海省湟中縣共和鎮,在傳統上共同信奉一個山神(La rTse),有共同的“拉康”(Lha khang,即神殿、護法殿),當地村民認為他們同屬一個“德哇”(sDe-ba,即部落、傳統村落)。20世紀50年代后,當地行政區劃歷經變化,原來的卻西德哇現被分成卻西德哇核心村(新莊)、噶曲多(噶莊)、東卡(后街)等八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都有黨支部和村委會。

卻西德哇村傳統上以建于18世紀的卻西拉康(佛殿)為中心,西距著名的藏傳佛教圣地貢本強巴林(塔爾寺)16公里,南距西寧市33公里。該村因與藏傳佛教的高僧轉世系統——卻西活佛轉世系統——相聯系而在當地廣為人知。卻西德哇地處拉吉(宗拉吉日)山脈中段阿米嘉頂山南麓山腳下,傳統上屬塔爾寺六族(貢本措周)之一的魯本措瓦部落。塔爾寺六族地區在18世紀中葉之前一直是藏族在安多地區(青藏高原東北部)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等均來自這個地區。18世紀20年代后,逐漸遷來的移民使這里成為多民族或族群雜居的地區。到20世紀初,這里的土著文化,即藏族文化,仍是當地各民族或族群共享的主流文化,其宗教文化與重要傳統民俗盡管已有不少改變,但尚有完整的保留。

卻西德哇現有人口1.2萬人,以藏族為主,此外還有漢、回兩族。當地屬湟水流域農業區向牧區的過渡地帶。18世紀中葉以前,這里以牧業為主,兼營農業,主要是種植青稞。19世紀末、20世紀初,農業的比重逐漸大于牧業;至20世紀50年代以后,更多的牧場被開墾成農田,牧業只成為副業。卻西德哇的傳統民俗具有農牧兼容的特色,是青藏高原傳統體育游戲和歌舞的主要流傳地區之一。

傳統上,卻西德哇的民俗游戲不僅在節日和神山祭祀期間進行周期性的集中表演和競賽,同時也滲透在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更增進了村民之間的協作情誼。筆者現以幾項游戲為例,做一個簡短的說明:

“井井康”,模擬草原上兩個不期而遇的牧羊人,他們有節奏地擊打牧羊棍,節奏有如馬蹄奔騰的聲音。這個游戲不僅需要斗志,而且還要有唱詞,生動再現了藏人的放牧生活?!皝G嘎爾”,表現的是一個人在泉水中丟燕麥炒面疙瘩,另一個人在水邊伏身直接用嘴從水中取食炒面。這是過去牧民們在野外勞作吃午餐時,邊吃邊斗的一種游戲形式?!熬拧?,是藏族的一種傳統棋類游戲,已整理出“嘉波國尼”、“嘉波果域”等五種。只要在地上劃出棋盤,以樹枝、石子或羊糞蛋充當棋子,就可以進行了,是人們閑暇時經常玩的游戲?!盁釀t”,俗稱“打羊窩”,是一種用羊糞蛋在坑窩里擊打的游戲。游戲者不僅要準確掌握擊打的方向、角度以及力度,還要猜測坑窩里和散落在周圍的羊糞蛋的單雙數目。這個游戲看似簡單,卻有復雜的規則,是考驗人的敏感性和數理運算能力的游戲?!敖?,即是高桿秋千?!端问贰ね鈬鴤鳌诽峒?,唃廝啰人“居板屋,富姓以氈為幕,多并木為秋千戲”。卻西德哇處于喃廝噦吐蕃政治文化的核心地帶,離唃廝噦王國的首府青唐城(今西寧市)只有30余公里。這些游戲簡便易行,所用的材料在當地都是隨手可得的。

2003年筆者回故鄉后發現,卻西德哇村與70年代末相比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十分貧乏,不少村民在閑暇之時無所事事,多聚在一起喝酒、抽煙、打麻將。調查發現,傳統游戲和群眾性歌舞的衰落與下面的幾個因素相關:首先,以貢本(塔爾寺)為代表的藏傳佛教寺院的衰落,使與之相關的節日民俗逐漸淡化,傳統民俗游戲的文化場域發生了變化。傳統寺院教育的中斷也使當地藏人的文化傳承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其次,卻西德哇不是官方確認的民族自治單位,當地小學和中學教育中缺少藏語文等民族教育內容。再次,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村里只有一條勉強可以走馬車的季節性土路通往外界,隨著交通和通訊方式的改善,卻西德哇與外界的聯系加強。在現代文化大量進入卻西德哇后,傳統的民俗文化逐漸處于邊緣地位。由于以上各種原因,卻西德哇傳統的民俗文化逐漸淡出了村民的視野。在筆者調查期間,村里有的老人說:上世紀50年代以前,村民們閑著的時候,經常聚在一起玩各種傳統游戲,那時候大家都很團結,心氣也好;后來,麻將、撲克等娛樂形式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民俗游戲,村里人的脾氣也不知怎么變壞了?,F在,村里的年輕人不但不會玩傳統的游戲,就

是連有些游戲的名字都沒聽過。

在以上訪談中,有三條線索值得注意:第一,當地老年人普遍對當下村落的一些不良風氣表示擔心;第二,他們多把當前的現狀與當初傳統游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進行對比,認為在傳統游戲中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情誼隨著游戲的衰落而消失了;第三,一種揮之不去的文化記憶與對村落民風的失望感使他們擔心自己的文化傳統會在年輕一代中消失。實際上,卻西德哇村民為了促進村落的凝聚力,做過不少努力。例如從1996年開始,新莊村曾經舉辦過幾次以籃球等現代體育運動為內容的村運會,還獲得過“青海省體育先進村”的稱號。但村民對這種村運會缺乏廣泛的關注,參加的人不多,在傳統村運會舉辦之前已經停辦幾年了。正是基于上述情況,將傳統體育游戲和歌舞發展為村運會項目,辦一屆傳統村運會的設想被提了出來。

三、傳統村運會:對話與行動

但是,舉辦傳統村運會的想法一提出,隨即遇到阻力。不少村民認為,“傳統游戲太落后,玩給別人看真是丟丑”,所以并不積極。這樣,卻西德哇民俗文化就處于這樣一種困境:一方面,這些游戲、歌舞是卻西德哇傳統農牧生活的記錄,曾給人們帶來歡愉,村里的老一輩人也很懷念它;另一方面,多數村民(甚至包括老年人在內)又認為這些傳統民俗“太落后”,似乎已經有些不合時宜。在這些村民眼中,“傳統”的民俗文化似乎成為“現代”的對立面。

記憶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經歷的部分,卻西德哇的民俗也隨著人們的記憶留了下來。筆者認為,上述的困境是民族文化長期被邊緣化的結果?,F代媒介為村里人提供了太多可供選擇的信息,卻使卻西德哇傳統文化處于邊緣地位。由于現代教育并不包括民俗文化的教學內容,而長輩又逐漸失去其權威,缺乏與下一代的交流,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就很難傳承給下一代。為此,卻西德哇的民俗需要擺脫“落后”的定位,與“現代”溝通,將記憶與人的活動再次連接起來。在蒙古族一些地方,那達慕盛會為這種連接提供了可能。在愛爾蘭,反抗1798年法國入侵的紀念儀式和宣傳仍在不斷舉行,這就使得當地的相關民俗得以傳承。民俗文化的記憶需要一定的儀式得以強化,來凝聚成員之間的認同。

基于這種情況,筆者決定與村委會合作,希望辦一屆既能讓傳統民俗復興又能讓村民找回文化自信的村運會。人類學者是村運會的主辦者之一,同時也是這個項目的設計者、引導者以及文化中介方,他們承諾為村運會的舉辦籌措資金。村委會是村運會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方。我們設想的“村運會”只是一個載體,實際上要使它成為一個系統工程,或是一所學校,以便讓其作用延伸到當地村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最終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美好和諧的村莊,將被時間和現代文化侵蝕的當地土著文化在村民的心靈深處復活。我們動員小學校長、村長和調查者一起挨家挨戶地做說服工作,請老一輩人與年輕人分享他們的民俗記憶,使他們感受到這些逝去的生活有欣賞者、贊同者。

在訪談中,一位老婦人說:“我年輕的時候,婦女們穿著漂亮的藏族服飾蕩高桿秋千,長長的袍子和辮飾飄來飄去,笑聲不斷……”于是,組織者向她保證,一定將高桿秋千(即“江塔”)列入村運會的項目,并請她幫助復原這個游戲。此外,組織者向村民承諾村運會的費用由合作舉辦村運會的策劃方來籌集,并保證參加的大多都會獲得獎品。筆者還發現,村民們對上報紙,尤其是上電視,特別有興趣,于是就向他們保證,他們一定會出現在電視和報紙上。這樣,村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表示可以參加村運會。

我們把“傳統、自然、環保、自豪、友愛”定為村運會的主題,并決定在村運會舉辦期間提倡穿傳統服飾,不吸煙,不酗酒。村運會的會期定在春節或藏歷新年前后,第一個儀式就是祭祀阿米嘉頂神山。組織者發掘整理出第一世卻西活佛(約生活在17世紀末)的神山頌詞(bsang yig),請塔爾寺的僧人在村運會開幕時念誦這部頌詞。會期的選定和神山祭祀儀式的舉行是要為村運會營造一種歡愉和神圣的氣氛,恢復傳統民俗的文化場域。村運會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由五大項目組成,即:莫熱(傳統藏舞),則莫(傳統體育游戲),傳統服飾展示,傳統手工藝和生產生活用具展覽,以及有關“人與自然”生態知識的問答、演講、辯論。莫熱由同屬卻西德哇的遠近各村組成代表隊表演,則莫是主要競賽項目,其他三項在村運會期間穿插舉行。

舉辦村運會的另一個難題還在于游戲的整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動員,不少老年人答應回憶那些古老的游戲,并教給年輕人。由于這些游戲已消失多年,很多都是他們在一起商量,一步一步回憶起來的。例如,一種流傳于塔爾寺六族地區的古老歌舞“新瑪列”,多用于婚禮之中,邊跳邊打糌粑,現已失傳近50年,在一位老年婦女的帶領下,重新得以在村運會上展示。村中的貢保老人已屆80歲高齡,掌握60余種傳統游戲的玩法,還是藏舞“達噶達列”的最后傳承人。但在《達噶達列》的25首原曲中,他也僅能回憶5首。他憑借自己的記憶,向年輕村民傳授了《達噶達列》。在第二屆村運會舉辦時,老人已不能正常走動,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緊迫性。

有關“人與自然”生態知識的問答題也是由生長在卻西德哇的當地人擬定的,其中包括這樣幾個問題:

1、卻西德哇核心村新莊原有幾棵直徑一米多的老樹?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消失的?這對我們是不是一種損失?為什么?

2、阿米嘉頂山脈一帶原來植物繁茂,稱得上是當地的天然植物園,而今物種大量減少,有些植物好像絕種了,你認為是不是這樣?請就你所知道的情況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并說說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1960年以前,卻西德哇約有多少片成林?這些成林是在什么年代消失的?怎么消失的?現在還有多少片成林?說出他們的位置。

這些題目都與卻西德哇地區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看似簡單,卻常常不為人們所關注。這些問題可以說明村民們對家鄉環境的關注程度,并喚起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在學者和村委會的共同努力下,為期五天的第一屆“阿米嘉頂之韻——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于2004年1月29日至2月2日成功舉辦。在開幕式上,年輕人在老年人的指導下,表演“復活”了的古老歌舞。各種傳統游戲也在笑聲中一一登臺亮相,知識問答、傳統服飾和手工藝用具展覽也同時舉行。據《青海日報》記者的粗略統計,僅第一天就有3萬多人參加和觀看。他們之中有來自青海各大報刊和電視臺的記者,青海省文化廳和湟中縣文化局的官員,大學教師,知名作家,甚至還有遠道而來的美國和德國學者,他們是主辦者作為文化中介人特意請來參加本次村運會的。

眾多的參觀者以其贊賞、尊重的態度,使得參與者有了一種受到重視的感受。一個村落民俗文化的展示得到了這么多人的關注,著實讓村民們覺得受到莫大的鼓勵。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屆、第三屆傳統村運會又于2005年、2006年的藏歷新年和春節前后順利舉行。

四、傳統村運會的項目評估

對于一個試驗性的應用人類學發展項目,及時的評估是其必要的一個環節。在村運會舉

辦期間及其后期運作上,筆者都對它在各個環節的發展做了評估。評估的一個標準就是看它是否增強了村民對自己傳統文化的自信,看它是否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傳統民俗的興趣。

筆者注意到,傳統村運會經過連續三屆的舉辦,受到了包括年輕人在內的廣大村民的歡迎。首先,“岡多”(腳石)、“嗚多”(拋爾石)、“江塔”(高桿秋千)、“撅添”(蹬棍兒)、“九”(藏棋)、“阿米惹阿”(撕羊羔)等一批曾給卻西德哇老年人帶來生活樂趣的游戲,現在也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從第二屆開始,年輕人不再要求將籃球也列入傳統村運會。在第三屆村運會上,在村民的要求下,富有游牧特色的游戲“夏綽”(zhwa vphrog,意即“馬上搶帽子”)也得到恢復。其次,村運會的參觀和參與人數不斷增加,第一屆是3萬人左右,到了第三屆已達到7萬多人。傳統村運會受到當地和附近各族、各界的廣泛關注,可容納6萬人的場地也已爆滿。更重要的是,調查者在2004年夏天就已發現,村中的一些年輕女孩開始縫制傳統服飾,為下一屆村運會做準備,可見傳統村運會已對年輕人發生了影響。卻西德哇村委會在村運會的組織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贏得了村民的尊敬,村民們認為村干部為村里做了件有意義的事。這也進一步融洽了村民委員會與村民之間的關系。

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得以連續舉辦,也與它所取得的成績和產生的社會效應密切相關。

村運會舉辦以來,新華社、中新社、甘肅日報、青海日報等數十家媒體均對此做了報道。各媒體著重對“老游戲”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予以關注,也注意到它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這又引起官方對該項目的重視。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由此在甘青藏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06年2月末,在西寧各界慶?!奥迦麪枴?藏歷新年)期間,卻西德哇村民也應邀進城表演了傳統游戲和歌舞。

與此同時,受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的影響,附近各地也紛紛舉辦類似的活動。2006年2月,青海省互助縣借鑒“卻西德哇模式”,也舉辦了“多拉仁姆之約——首屆雪格塘體育歌舞盛會”。2006年3月,北京部分高校聯合舉辦藏歷新年的慶典活動,在咨詢了卻西德哇的經驗后,增設了藏式傳統體育游戲競賽。

從搜救、整理傳統游戲的數目來說,第一屆傳統村運會搜救、整理了30多種游戲(伴以幾種歌舞),到了第三屆,就已達到70種之多。隨著官方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不斷重視,筆者適時完成了游戲和歌舞的整理以及對傳承人的調查。2006年12月,青海省政府公布了首批3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村運會搜救的“卻西德哇古老游戲”與英雄史詩《格薩爾》、塔爾寺酥油花、熱貢藝術等共同入選。這是村運會取得的一項重要成績。

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的舉辦還促使傳統民俗進入大學的體育教學之中。2005年,經建議,蘭州大學決定在體育教學中增列藏族群眾歌舞“鍋莊”(果卓)和體育游戲“岡朵”為選修課。筆者與蘭州大學體育部合作設計的“岡朵”游戲器材還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新型體育器材”和“外觀設計”專利。在大學課程里納入民俗教育的內容,增強了各族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促進了跨文化的溝通和理解,也受到專門前來觀摩的教育部評估專家的贊揚,認為有在各級學校推廣的價值。

可以說,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在村民參與度及社會反響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復活的記憶

筆者從卻西德哇的應用人類學實踐中得到這樣一條經驗:傳統民俗的復興需要“民俗記憶”在其中發揮作用。

民俗作為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生活形式,是一種集體行為,它在行為發生的文化場域和行為人的實踐關系中會積累起共享的情感、意識和記憶,并作為社會凝聚力的標記,呈現于某一文化習得群體的成員之中,我們可以稱之為“民俗記憶”。民俗記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真實經歷的部分,即使它有時僅以對以往經歷的記憶方式存在。卻西德哇作為青藏高原東北緣的社區,文化生活形態呈現了農牧兼容的特色,它的民俗是整個青藏高原農牧民俗的縮影。與以往相比,現今作為操演形式的民俗大多已經隱退了約半個世紀的時間,但它們仍以記憶的形態活在老一輩卻西德哇村民心中,成為一筆寶貴的社會記憶資源。有的老年村民將傳統民俗活動的失落與村落的不良風氣聯系起來,甚至擔心傳統民俗記憶的消逝。借用布迪厄的話說:“正是對一個場的與生俱來的歸屬感,蘊含了游戲意識?!?/p>

卻西德哇民俗的搜救和傳承,需要將以記憶形式存在的民俗再次轉化為操演形式的民俗。美國學者保羅·康納頓在討論社會記憶如何保持和傳播時,將社會記憶、紀念儀式、身體實踐三者結合起來,認為社會記憶催生了紀念儀式,又在紀念儀式中得以體現,并在儀式中影響到個人,使得民俗得以在體化實踐中操演。他認為,身體力行的實踐提供了一個極為有效的記憶系統……沉淀在身體上的社會實踐可以很好地保存過去。

作為記憶形式存在的民俗需要與一定的儀式相連接,并在儀式中通過身體的操演得以保持和傳承。儀式是記憶與身體相互促進的關鍵環節,傳統村運會的應用人類學實踐為兩者的連接提供了可能。我們將傳統村運會安排在藏歷新年和春節期間舉行,就是要使它成為周期性的慶典儀式。保羅·康納頓認為,組織者基于一種生活方式的觀念,忠實于既定的操作規程,便可在原型的復活中獲得意義,這“在當代條件下也是可操作的”。

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的舉辦使得包括年輕人在內的村民都參與到這個周期性的慶典當中,親身體驗藏族傳統體育游戲和歌舞等傳統民俗文化所帶來的樂趣。近來,有學者提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態保護。筆者則認為,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不能一味地“恢復過去”,不能將現代與傳統對立起來。貝納爾(Gun Beiner)在有關愛爾蘭民俗的研究中提出,現代技術手段經過引導,加以適當的應用,對于復活某一群體的記憶和保持民俗都有積極的意義。

民俗記憶雖然是在過去形成的,但仍留存在群體的生活當中,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霸鷳B”不應僅僅意味著過去,而應意指民俗生存的文化場域,它的合理性就在于存有民俗記憶的群體參與。民俗記憶在傳播和傳承意義上的復活,需要它所依存的文化場域和群體參與。卻西德哇的應用人類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民俗記憶、紀念儀式、身體實踐的結合,這里面包括群體對記憶的選擇和創造性轉化,以適應社會的變遷。當然,作為一個試驗性的項目,它的發展還需要反復的評估。費孝通教授在討論人類學知識與實踐的關系時曾談到:“只有不斷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真實性,才能不斷推進研究工作的科學化和使研究工作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p>

筆者認為,民俗文化蘊涵著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意識和情感,是寶貴的“地方性知識”,也是當下在民族地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人文資源。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利用這些豐富的人文資源,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重要的意義。卻西德哇傳統村運會的應用人類學實踐即是在這方面的一個探索。

[責任編輯李彬]

猜你喜歡
西德民俗村民
走進蘇村,共賞蘇村民歌
盞盞路燈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們的笑容
漫畫民俗
漫畫民俗
中國與西德建交的一段曲折歷程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拉西德的玫瑰花
1972,另一場“二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