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世報》創辦人雷鳴遠其人其事

2009-07-29 07:11楊愛芹
縱橫 2009年7期
關鍵詞:傳教雷鳴主教

楊愛芹

《益世報》1915年10月1日創辦于天津,至1949年1月15日???,是中國近現代具有廣泛影響的全國性重要報紙,它與《申報》、《大公報》、《民國日報》一起,被人們并稱為民國四大報,然而在這四大報紙中,人們可能最不熟悉的就是《益世報》了?!兑媸缊蟆穬热葚S富、形式活潑、涉獵廣博、雅俗共賞,羅隆基、梁實秋、田漢、錢端升、張秀亞、范長江、張恨水、沈從文、馬彥祥、柳無忌、李長之、徐悲鴻……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曾與《益世報》緊緊聯系在一起。30年間,《益世報》作了國家的鏡子、人民的喉舌、抗日的戰鼓、自由的平臺,成為民國亂世的激越清流。

《益世報》不為現在的人們所知,這與《益世報》集結的多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有關,也與《益世報》是由宗教人士創辦有關?!兑媸缊蟆穭撧k人為比利時籍天主教神父雷鳴遠。

一、深愛中國

雷鳴遠(西名VincentLebbe),1877年8月19日生于比利時剛城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自幼受家庭熏陶篤信天主教。據說9歲時他同父母去做禮拜,途中碰上一個中國人,先是好奇,進而產生好感,便向往中國。11歲那年,他隨母親去拜會一位修女的時候,讀到了董文學神父在中國傳教并殉道的事跡,深受感動和啟發,立志要像董神父那樣到中國去傳教,并且愿意以身殉教。從那時起,他就開始留心一些關于中國的報道,搜集有關中國人的圖片,注重與中國人交流。18歲那年他加入了遣使會,正式開始了他的修道生涯,一心想去中國傳教。在修道的過程中,他由于過于勤奮讀書,患了嚴重的頭疼和眼病,被安排到羅馬養病。在羅馬養病期間,他遇到了在北京傳教回教廷述職的遣使會士樊國梁主教,他請求樊主教帶他去中國傳教,得到天主教總會長的同意后,1901年隨樊主教乘船赴華。雷鳴遠是他來中國起的名字,1902年雷鳴遠在北京晉升神父,后到天津武清傳教,他在天津待的時間比較長,天津是他事業開始和蓬勃開展的地方,他常常說自己是天津人。

雷鳴遠是在八國聯軍侵華的第二年來到中國的,當時在中國傳教的樊國梁神父告訴他許多中國人對天主教沒有好感,在中國傳教是有危險的,他并不以為然。他到中國后,實地考察、探訪民情,由自己的所見所感做出判斷。他發現中國人是懦弱善良的,倒是一些西方人包括外國傳教士很囂張,仗勢欺人、包攬訴訟、鄙夷華人、虐待奴仆等等,他看到了洋人們對中國人的蹂躪。天津義和團是一股很強的和洋人對抗的力量,也遭到西方人的仇視,但雷鳴遠站在中國人的立場,設身處地為中國人著想,感覺義和團的興起, 錯不在中國人,而在西洋各國,他說:“我與義和團一條心!”1905年,雷鳴遠升任涿州總堂神父,他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取下教堂懸掛的法國國旗,換上了中國的龍旗。1910年,他被調至天津擔任望海樓教堂神甫,他同樣取下了教堂的法國國旗,以示這是中國的教堂。他決定要用自己的言行來改變傳教士在一般信徒中的看法,改變中國人對宗教的認識。

為了增加天主教的親和力,雷鳴遠主張傳教士要本土化。為了做到中國化,他先身體力行,讀中國書、說中國話,為了盡快熟悉中國文化、融入中國文化,他閱讀四書五經,堅持練習漢字,多年的積累使他能寫一篇好的中國文章,寫得一手好中國字,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在天津武清傳教時,他用漢語和當地人溝通,常常談論中國傳統文化,如四書五經、三綱五常等。為了徹底中國化,雷鳴遠盡可能在行為服飾禮儀方面仿效中國人,如吸水煙袋,留長指甲,梳長辮子,出門坐轎子,穿中國服裝,用筷子吃飯等等。雷鳴遠的頭發又短又稀,他看到中國人都拖著一根光滑的大辮子,于是干脆要來胞妹的假頭發安在自己的頭上。他的房間,也按中國樣式布置,有線裝書,有字畫,有瓷器等代表中國文化的東西。他是一個中國化了的洋人。

他不僅從外在形式上努力融入中國社會,從內心也深愛著中國。在華的生活經歷和宗教的普世情懷,使他對中國懷著深厚的情感。他熱衷于中國文化事業,他曾參與英斂之創辦《大公報》,在天津興辦過教會學校、法政研究所、小型報紙。1915年,中國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消息傳來,雷鳴遠于5月23日發起救國儲金大會,號召信徒救國,反對“二十一條”。為宣傳社會改良,增進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雷鳴遠決定出版一份有影響力的大報。1915年10月1日,雷鳴遠與劉浚卿等教徒聯合募款,創辦了《益世報》,雷鳴遠任董事長。與當時天津其他大報紙將報館設在租界不同,為了顯示報紙的民間性與獨立性,以免國人誤會《益世報》是受外國支配的報紙,從而保持言論的自由與獨立,《益世報》把報館設在租界之外,并于北京設立《益世報》分館,其基本的辦報理念是獨立、公允、自由,上為政治當局之諍友,下為社會教育之導師。

二、“老西開事件”

1860年,英、法、俄三國強迫清政府訂立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取得了在天津設立租界的權利,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以后,法國的欲望越來越大,以保護教堂為名,欲將其租界范圍之外的老西開地區劃入法租界范圍,所以一直對老西開地區虎視眈眈、騷擾不斷。1915年9月1日,法國工部局強令當地居民交納捐稅,儼然把老西開地區視為自己的土地。1915年10月1日《益世報》創辦之后,立即對民眾關心的老西開問題做出反應。創刊號就以社論形式發表了題為《為老西開交涉箴法國領事》的文章,此后更是以社論、漫畫、新聞、短論等形式揭露抨擊法國人的狼子野心,直陳法國當局這么做的利害關系,表達中國人民捍衛國土的堅定信心,“吾人之頭顱可斷,而老西開之尺寸不容失也”,報紙輿論宣傳近一年之久。后來法國人派兵武力強占了“老西開”,《益世報》義正詞嚴地抨擊法國侵略者的卑劣行徑,聲援天津各界的抗議,從經濟上資助法租界的中國從業人員大罷工,強烈要求政府逮捕法國公使,希望政府禁用法國紙幣、禁止法在華招工、禁止華人與法國交易,希望政府與法當局嚴正交涉,并表示“如交涉無效,當犧牲性命,以資對待”。中國人民在“老西開”問題上的決絕態度,終于使北洋政府態度明朗化,也使法國政府不得不考慮中國人民堅定的民意,最終“老西開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在“老西開事件”的報道上,充分彰顯了《益世報》作為媒體輿論的進步追求和國家利益至上的立場。

在當時中國的天主教傳教士中,以法國的勢力最大,時任法國政府主教的杜保祿堅決支持領事館將老西開地區據為己有的行為;而雷鳴遠則從中國人民的立場出發,反對法國人侵占老西開,二人針鋒相對。天津“老西開事件”發生以后,雷鳴遠聯合其他神父,前后給羅馬傳信部去了60封信,報告這一事件,控告杜保祿的重大錯誤,以及由此給傳教帶來的困難。杜保祿與雷鳴遠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大,法國天主教會對于雷鳴遠熱心于中國事務也非常不滿。杜保祿遂借遣使會會長羅得芳之手將雷鳴遠調離天津,傳信部也派巴黎外方傳教會光主教來中國視察中國教務,調查中國傳教區主教的職守問題。 1918年11月6日至23日,光主教召開華北主教會議,以宗座視察巡閱司的名義發表《致直隸司鐸書》,嚴厲指責教會內部的運動和改革思潮,表達出對雷鳴遠在“老西開事件”中舉動的不滿。

1920年光主教結束了對中國教務的調查工作,準備返回歐洲。雷鳴遠向光主教表達了自己在中國為大學生及知識分子服務傳教的心愿,同時陳述了這一心愿的重要性??晒庵鹘陶J為,雷神父不適合留在中國,應該返回歐洲專為中國留學生服務,所以在1920年4月,雷鳴遠與光主教從香港同船返回歐洲。表面上看,雷鳴遠離開中國是傳教工作的需要,但實質上是源于“老西開事件”,迫于法國天主教會的壓力不得不離開。離開中國的這段日子,雷鳴遠依然關心著《益世報》,關心著中國。1927年雷鳴遠蒙新祝圣的孫德禎主教邀請,重返中國傳教。重新來華以后,雷鳴遠發誓要留在這里,轉年即加入中國國籍,希望自己能夠為中國而生、為中國而死。他在自己的講演集序言中真摯地寫道:“此生此世,獻為中國之犧牲?!?

三、將《益世報》辦成抗日輿論先鋒

在“老西開事件”上,《益世報》已經表現出了一種強硬的立場,這種強硬立場在對日問題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和強烈?!兑媸缊蟆穭摽蟛痪?,就開始警惕日本的對華立場,翻譯了外論《日本博士之論調》、《日本對于中國前途之危論》、《日本上下對我之態度》等文章,指出日本人所謂的大亞細亞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帝國主義野心,日本的對華態度絕不是共榮而是侵略?!兑媸缊蟆飞系倪@些言論,敲響了對日政策的警鐘,是比較早的揭露日本侵華政策的大眾傳媒。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昭然若揭,雷鳴遠支持《益世報》成為反日的輿論先鋒。報社方面認為,越在民族危機時,人民越應有言論的自由,有發表意見的機會,因此報館經常頂住重重壓力,發表痛快淋漓的社論或文章。為進一步擴大影響,報社重金聘請羅隆基為《益世報》社論主撰,羅隆基的時政分析,深受讀者歡迎,他連續發表了《一國三公僵政局》、《可以戰矣》、《再論對日方針》、《剿共勝利不算光榮》、《攘外即可安內》、《愛國無罪》等一系列社論,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鎮壓學生抗日愛國運動的行徑進行了激烈抨擊,呼吁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報紙特辟抗日輿論欄,逐日刊登讀者言論,還派記者深入東北秘密采訪,以第一手資料揭露日軍的侵略罪行,系統地報道淪陷后的東北慘痛情景,如《盜治下的沈陽》、《鐵蹄下的長春》等。溥儀被挾持出津轉赴東北,該報作了詳細報道。曹立珊在《春風十年》一書中認為:“九一八事變以后,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最堅決,言辭最激烈的,就是《益世報》?!薄兑媸缊蟆穼θ毡救吮┬械慕衣?,還成為日后東京國際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證據之一。由于《益世報》長期堅持支持中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曾被國民黨當局勒令???,后幾經疏通,才得以復刊。

四、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

雷鳴遠主張武力抗日,除在報紙上大力宣傳之外,還提倡身體力行地切實投入抗戰之中。1933年長城抗戰的時候,雷鳴遠已年近六旬,他將教會的一些成員組成救護隊,自己親任隊長,帶隊到華北、西北各戰區去搶救傷兵、進行救護工作。當行進到遵化時,有人請他講幾句話,他說:“你們不要看我的鼻子、我的臉是外國的,我的心是中國的。我們抗戰要抗到底!”后來他為英勇抗日的二十九軍創辦了“殘廢軍人教養院”,舉行開幕禮時,雷鳴遠致辭說:“我對大家是表同情的,不但我應當服侍你們,凡是中國人都應當服侍你們,因為你們衛國有功?!?1935年綏遠戰爭的時候,他又帶領救護隊,完成了救護隊史上所未曾完成過的事,一個傷兵也不丟掉,與傷兵共存亡。

1937年 “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北平、天津相繼淪陷。天津淪陷后,《益世報》堅持出版,宣傳抗日,在經理被殺害的情況下被迫???。在抗戰期間,雷鳴遠極力主張《益世報》在后方設法恢復出版。為了解決復刊的經濟問題,他設法同南京主教于斌合作。1938年天津《益世報》在云南昆明重新復刊,雷鳴遠仍然是董事長?!兑媸缊蟆窂涂?,雷曾親自到昆明視察報館,并鼓勵工作人員,一定要堅持抗戰到底的宣傳政策??箲鹬?,報館多次被炸,雷鳴遠呼吁大家堅定信心,堅持把報紙辦下去,為抗戰吶喊助威。

在堅持《益世報》抗日宣傳的同時,雷鳴遠向自己的教會成員發出總動員令,親率600多人組織救護隊 、野戰醫院和戰地服務團,到前線搶救傷兵、賑濟難民、教育失學兒童。他們還深入敵后、喚起民心,組織民眾參加抗戰。他先后創辦了《大家看》、《督導旬報》、《北原戰報》等為抗戰服務的小型報刊。接近雷鳴遠的人,都為他的抗戰熱情所吸引,很多人在抗戰時期,都曾被他的談話所激勵。在愛國抗日問題上,他不停地感化著別人。有一次他看見兩人在爭吵打架,人們圍了一圈,卻無法阻止他們,他伸出拳頭,大喊一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一時間群情激昂,人們紛紛跟著喊了起來。兩個打架的人,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喊了起來,自然也就不打架了。還有一次他在西安日軍俘虜營中演講,竟使頑固的日本軍人也認識到侵略中國是多么可恥的行為,紛紛轉向,也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拯救中國的思想一直深埋在雷鳴遠的心中,雷鳴遠的教徒匯集他的講演詞,出版了一個小冊子,名字就叫《救國》。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雷鳴遠持守的是國家主義立場,認為民族的利益、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對于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絕不能容忍,這表現在雷鳴遠對西方列強、對法國政府、對日本問題的態度上;但同時他認可的中國國家政權是蔣介石政府,因此他對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很敵對,因此,與八路軍的沖突、摩擦不斷。

1940年雷鳴遠因傷病病逝于重慶,實現了他將生命獻給中國的誓言。

責任編輯:楊瀚

猜你喜歡
傳教雷鳴主教
彩虹
不會禱告的土著人
中世紀英格蘭主教檔案及其史料價值
淺析1869年—1926年中華內地會在江西傳教活動
動物可笑堂
Capital Market Analysis
坑人的兄弟
簡述明清之際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幾個問題
近代湖南教會之傳教
抽煙與祈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