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文化

2009-09-04 03:58
中華名人 2009年3期
關鍵詞:中原河南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表層看,她是一種地域文化,從深層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史前文化

中原的史前文化,時間久遠、內容豐富、領域廣泛。8000年前左右的裴李崗文化,在新鄭裴李崗遺址出土了數百件磨制石器和陶器,在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房址53座,窯穴370座、陶窯13座,以及灰坑、墓葬、甕棺葬等,出土文物近5000件,特別是出土的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出土的釀酒遺物,被美國人配方復制后,生產出來了9000年前的古酒,引起世界轟動。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充分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我們先民們的生產生活狀況。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河南也發現了相當豐富的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文化遺存。

神龍文化

神龍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貴的象征。河南是龍的故里。被稱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陽一帶“以龍師而龍名”,首創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多個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稱為又一人文始祖的黃帝,在統一黃河流域各部落之后,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鄭一帶也用龍作為新部落的圖騰,我們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就是因此而來。從發掘出土的文物來看,我省發現的龍文物不但歷史久遠,而且最為正宗。濮陽蚌龍距今6400年,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在“華夏第一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學者命名為“中國龍”,等等。

政治文化

歷史上的中原大地長期是政治角逐、政權更迭、政體演變“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大舞臺,發生了難以數計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動,積累了大量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經驗,形成了非常豐富的政治文化。黃帝是公認的先祖,開創了初始的政權制度,建立了國家治理的雛形。從堯、舜、禹的禪讓制到夏、商、周的世襲制,完成了部落聯盟向奴隸制國家的轉變。從夏朝到宋代3000多年間,河南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此,幾度形成政治文明的巔峰與輝煌。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有開封、洛陽、安陽、鄭州四個。中國自古“逐鹿中原”、“問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由此而來。

圣賢文化

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的中原,涌現出了許多文化圣人,而且名氣很大。比如,謀圣姜太公、道圣老子、墨圣墨子、商圣范蠡、醫圣張仲景、科圣張衡、字圣許慎、詩圣杜甫、畫圣吳道子、律圣朱載癱等,春秋時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闡述了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發行量僅次于《圣經》。墨子提出的“兼相愛、交相利”的觀點,莊子提出的“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韓非子提出的以“法”為中心、“法、術、勢”三者合一的統治思想,都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也在普通民眾中產生巨大影響。

思想文化

洛陽人程顥、程頤開創的宋代理學,又把儒學推向一個新的思想高峰,成為宋元明清以來居統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道家思想的老祖宗老子,是河南鹿邑人,長期生活與活動在河南,《道德經》就是在河南寫的。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韓非子,也是河南人??偟膩砜?,中原思想文化傳達著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學,不僅隱含著“日新”的變革進取精神,而且也體現了友好共處、向往和平的精神境界。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態和性格,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寶庫,并對世界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名流文化

中原歷史名人輩出。據統計,在二十四史中立傳的歷史人物5700余人,其中河南籍的歷史名人為912人,占總數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名作家,河南居兩成。在中原名流中,既有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也有社會賢達和社會名士,如縱橫家張儀、蘇秦,兵家吳起,政治家子產、李斯、張良、晁錯、司馬懿、姚崇、趙普等等。堯舜時代的賢士許由,堅辭帝堯的禪讓,被奉為隱士的鼻祖。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當時主要在河南焦作一帶活動,其中阮籍、阮咸、山濤、向秀都是河南人。

英雄文化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歌頌英雄的神話傳說,都產生流傳在河南。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是河南登封人。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這些英雄們,歷來都是人們尊崇、歌頌的對象。這是一種不尋常的文化現象。

農耕文化

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采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等,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

商業文化

商代的王亥“肇牽車牛遠服賈”,也就是第一個用牛車拉著貨物到遠地去做生意,被奉為商業鼻祖。第一個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貢,第一個熱心公益事業而被后人稱為商圣的范蠡,是南陽人,第一個愛國商人是新鄭人弦高,第一個有戰略思路的產業商人為東周時洛陽人白圭,第一個商業理論家是今商丘人計然,第一個重商理論的倡導者為西漢洛陽人桑弘羊,唐代洛陽城內的管理市場的“三市之長”是最早的“市長”。

科技文化

三門峽出土的西周時期的銅柄鐵劍,為目前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被譽為“華夏第一劍”。鄭州發現的漢代冶鐵高爐,為世界上最早的橢圓形高爐。東漢河南人杜詩發明的“水排”鼓風技術,較歐洲早1000余年。被譽為“科圣”的東漢太史令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比西方早1700年;創立的“渾天說”,比同時代的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宇宙理論”先進得多。唐代河南人僧一行,不僅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動計時器,而且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觀點,

醫學文化

黃帝被后人公認為中醫藥的創始人,東漢南陽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洛陽龍門石窟的“藥方洞”,保留有北齊時期完整的中醫藥方118個,治療的病種達37個。這些藥方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北宋都城開封設有“尚醫局”、“御藥院”、“藥密庫”、“太醫局”、“翰林醫宮院”等機構,設置之全在當時首屈一指。在“醫宮院”放置的制作精細的“針灸銅人”,成為世界針灸醫學發祥地的象征。

漢字文化

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志。連續4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原漢字史,漢字的產生及其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幾乎都發生在中原大地上。

詩文文化

河南是中國文學的發祥地。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尚書》,是經過東周洛陽的史官整理成書的?!对娊洝分?,屬于今河南省境內的作品有100多篇,漢魏時期,有“漢魏文章半洛陽”之說。洛陽賈誼開騷體賦之先河,張衡《二京賦》則為漢大賦之極品,賈誼、晁錯將西漢政論推向巔峰。漢魏時期的“建安七子”中的阮蠫、應都是河南人。左思的《三都賦》名動天下,留下了“洛陽紙貴”的佳話。宋詞的故鄉在開封,“梁園文學”的主陣地在商丘,“詩圣”杜甫是河南鞏義人,白居易是河南新鄭人,他創作的《長恨歌》、《琵琶行》成為千古傳誦的佳篇?!拔钠鸢舜ァ钡拿现萑隧n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達到了中國散文的高峰。岑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等河南人,也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躋身于著名詩人之列。

宗教文化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儒、釋、道“三教合流”,其中“釋”(即佛)、“道”都屬于宗教文化,其繁榮發展都與河南息息相關。

民俗文化

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斑斕多姿,集中體現在飲食、服飾、日常起居、生產活動、禮儀、信仰、節令、集會等各個方面。其實就是客家人從中原帶去的吃餃子風俗的變異。中原民俗的廣泛影響可見一斑。

武術文化

武術文化又稱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鮮明特色。中原武術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疤煜鹿Ψ虺錾倭帧敝f,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術在中國武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河南是中華姓氏的搖籃,中華姓氏無論肇始與大量衍生都與中原關系密切?!吨腥A姓氏大典》中的4820個漢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個。

飲食文化

豫菜始于夏、商、經過東周、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的不斷充實發展,到北宋時,已形成具有獨特風味的重要菜系。

猜你喜歡
中原河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新時代的啊哩哩
綠色農業逐夢中原
校園足球中原行活動掠影
誰遠誰近?
河南廣電設立河南廣播電視臺
《時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創刊60周年大事記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