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企業成本會計應用研究及發展趨勢

2009-09-21 07:15郭育紅
時代經濟論壇 2009年8期
關鍵詞:成本會計發展趨勢應用

郭育紅

摘 要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范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成本會計應用管理一直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一項中心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經濟全球化的加深使世界產業結構從物質型經濟轉向知識和信息型經濟,成本會計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生產過程的日趨復雜,成本會計也在發生變化,正向著更深的層次發展。

關鍵詞成本會計;應用;發展趨勢

一、我國企業成本會計的職能與存在的弊端

我國企業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決策是成本會計的重要環節,在成本會計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預測是成本決策的前提,成本決策是成本計劃的依據,成本控制是實現成本決策既定目標的保證,成本核算是成本決策預期目標是否實現的最后檢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實現成本決策目標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國企業傳統成本會計核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企業成本管理側重于宏觀需要

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體應該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動力也應來自于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業并未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成本管理僅限于國家頒布的財務法規中有關成本條例的遵守和執行上,成本管理側重于宏觀需要,而忽略成本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企業成本管理理論和內容僵化、手段老化

許多企業只注意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產后的成本管理,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一些企業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預測、成本決策缺乏規范性、制度性,可有可無;成本計劃缺乏科學性、嚴肅性、可增可減,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三)傳統成本管理過分依賴現有的成本會計系統

不能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傳統成本管理系統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單純的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決策所需的正確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經營過程,不能提供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以及各個環節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有時甚至出現連編制成本報表的人也難以解釋自己的“產品”成本構成的尷尬局面,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

(四)成本信息的嚴重扭曲

傳統的成本核算系統建立在“業務量是影響成本的唯一因素”這一假定基礎之上,成本的核算過程過分簡裝化。在過去高度勞動密集型企業里,對核算所作的這種簡單假定,通常不會嚴重扭曲產品成本。但在現代化的制造環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費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會產生不合理現象。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過程中,深化成本會計應用改革一直是一個突出而又迫切的問題。市場經濟一方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任意馳聘的廣闊天地,另一方面使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生存、求發展,就必須苦練內功,采取各種措施改進成本管理,以低于競爭對手的成本水平進行生產經營,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F代企業管理需要更加關注成本會計應用,成本會計應用也必須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

二、當前成本會計應用的變化

成本會計的新變化起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遷及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前者決定后者。在新的經濟環境中,知識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資本與勞動力兩大生產要素,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企業之間競爭的成敗因素已不再是資本資源而主要是知識資源。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和國外跨國企業的進入使國內的眾多公司所面臨激烈競爭,管理者愈加重視企業的成本核算,更想知道準確的成本信息。

企業的生產過程中自動化和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使企業能夠從事產品多樣化生產,并解決了產品精致化的要求。當以很低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很高的制造費用時,就會使會計信息失真,從而導致經營決策失誤。技術的飛速發展縮短了產品的生命周期,因此,發現成本計算錯誤時,公司沒有時間做出成本計算調整,迫切需要企業成本計算的正確性。網絡的普及使電子商務日益風行,改變了成本會計核算前提。傳統意義上的核算實體已不復存在,由于網絡交易的臨時性,當某項交易完成后虛擬的交易主體就會解散,在成本計算時將短暫的經營期限再劃分為若干會計期間顯得沒有必要,成本計算方法將發生根本變化。

三、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及完善對策

成本會計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成本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已經或正在取代手工記賬,而且在企業建立內部網情況下,實時報告成為可能。②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成本控制已變得不可或缺。

(一)完善我國成本會計的理論體系

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理論研究者必須沖破傳統會計觀的束縛,解放思想、勇于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應本著創新精神、務實態度和嚴謹作風,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同實際工作者密切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廣泛開展案例分析,從理論高度提煉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講究實效,建立成本會計理論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成本理論研究對成本實踐的指導作用。

(二)實行行之有效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成本會計方法

長期實踐中,國內企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經驗,從班組核算、車間核算及企業內部經濟核算制,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調動職工管理的積極性,強調以人為本,職工參預控制成本,本人到過某個鑄造廠,該廠實行經濟核算制,從原材料購入的分類-進入化鐵爐熔化-鐵水澆鑄-毛坯打磨-精加工-成品包裝-銷售及售后服務,從原材料進入企業開始,提高鐵水利用率,降低廢品率及各種消耗。這種從根本上把關以經濟責任制為目標,由于它直接影響到職工的切身利益,職工必將把節能降耗放在首位,使成本最低化,以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這就需要成本會計對各核算環節提供服務,使成本會計由簡單的算賬功能轉向分析預測功能,從而能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各種詳細經濟資料,成為企業基層與決策層的橋梁。這種方法延續至今,使眾多企業受益匪淺,為發展成本管理、豐富成本會計內容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認真總結,采取從理論到實踐再回到理論,并進一步完善。

(三)努力實現成本會計電算化

企業成本會計工作以電子計算機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業務處理能力,對于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義。成本會計信息的服務對象有高、低之分,服務對象的層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會計信息越具綜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組合、分類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這就需要科學預測和管理控制。很多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在產品市場的開發中具有前瞻性,他們需要最先進、最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而目前的會計電算化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比較突出的是當前會計電算化應用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①只能進行事后反映,僅僅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階段,無法進行科學決策、預測和事中控制;②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供應、銷售、人事、財會等子系統相互分割,尚未形成有機聯系的整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③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只是財務會計信息,因此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從核型向管理型轉變,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四)完善成本會計組織,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素質

為了適應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必須完善成本會計的組織,建立和健全成本會計規章制度,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管理成本,使決策層和所有部門、單位都重視成本,人人關心成本,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素質。對于成本會計人員來說,除了應具備會計職業道德之外,不僅要懂會計和財務管理,還要懂經營管理,同時還要熟悉并掌握現代成本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學會預測、決策和控制,學會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

猜你喜歡
成本會計發展趨勢應用
區塊鏈技術嵌入下數字政府成本會計系統構建
關于中職成本會計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我國成本會計理論框架構建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