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寵辱不驚”平穩前行

2009-09-30 06:18
今日科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威脅論亞洲經濟

吳 酩

隨著一系列數據的公布和分析報告的出爐,國際輿論又把主要關注點轉移動到了中國。近些天可謂“好評如潮”。路透社斷言“中國經濟可能已開始從全球金融危機中恢復”;《華爾街日報》蠱贊“中國政府在刺激投資方面成果斐然”,并認為美國、德國和日本的企業從中國內需市場的復蘇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在逐步擴大。

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說:“中國政府2008年¨月推行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已開始發揮作用,因此,很多經濟分析家都在上調對中國經濟的預測”,并據此分析說,中國政府實現“保八”目標沒有問題。

中國經濟出現好轉跡象,這是事實,但是否已經觸底反彈、開始全面復蘇,恐怕現在還很難做出確切的結論。

其一,投資依舊呈加速增長態勢,并繼續充當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角色,外需依然疲弱,進出口連續6個月下滑,其中4月出口同比降幅擴大至22.6%,進口下降23%:價格指數下降表明,希望承擔拉動經濟向上重任的內需增長存在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4月份內需雖有增加,但增幅卻保持著2008年7月以來的下降態勢。

其二,實體經濟受外部環境和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運行尚未完全恢復常態。國家電網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發電量同比減少3.55%,比上月的減幅2%又有較大擴大。主要畜產品生豬的生產出現較為劇烈的波動,豬肉銷售價跌量減,豬糧比價已經逼近盈虧臨界點。由于盲目擴能、增產,鋼鐵出現明顯供求失衡問題。為此政府罕見地發出了緊急“限產令”。

其三,四萬億一攬子刺激經濟措施的落實,使一季度金融市場呈現供求兩旺局面,總共新增貸款4.58萬億元人民幣,但4月份出現大幅度下降,新增貸款減至不足6000億。這顯示了經濟增長受需求瓶頸制約的實際情況。而投入的增減則直接關系著發展的后力。當然,這些都是與經濟結構不盡合理、部分領域產能過剩等深層問題密切相關的。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在調整經濟結構和壓縮過剩產能沒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前,都不能輕易做出經濟“觸底反彈”的結論。更何況對中國經濟依然影響巨大的歐美國家經濟直至目前還沒有扭轉衰退的趨勢,主要依靠外需拉動的增長方式,不可能在幾個月中就完成向“內外需并舉”軌道的轉變。

不可否認,相對多數仍在危機中苦苦掙扎的國家來說,中國毫無疑問是全球經濟中的一大“亮點”,在多國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盡管也困難,但還保持著相當平穩的發展速度。因此,眾多國家和機構認為“中國可能最早復蘇”、“有能力拉動全球經濟走出衰退,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的觀點,并非全是“客氣話”。當然,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大斤兩,不會因別人的恭維而飄飄然。而會更清醒地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并努力解決。

雖然在世界經濟總量中,中國所占比重還不大,但近年來事實表明,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給全球經濟帶來越來越明顯的積極影響,亞洲國家更是深受其益。國際社會高度評價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時,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顧全大局舉動:對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以來,中國采取的擴大內需、主動合作等一系列積極措施,也都給予充分肯定。眾多亞洲國家寄厚望于中國,希望中國能夠繼續擔當“火車頭”,帶動亞洲盡早走出經濟危機。

中國人口眾多,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這不僅是中國一貫堅持的立場,而且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共識。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贏來了經濟回暖的好跡象,卻被扣上“威脅他人”的罪名!這不是顛倒黑白嗎?難道中國經濟長久陷于“低迷”,亞洲國家經濟才能健康發展?世界經濟才能快步復蘇?實在荒謬!

好在中國已經被非議習慣了,這幾年,諸如“崩潰論”、“軍事威脅論”、“環境威脅論”等等,一直就沒斷過,都讓人聽煩了,再加一個“中國經濟復蘇威脅論”也沒什么了不起。權作西方媒體在經濟困頓時期一次低劣的“創新”吧。說好也罷、說壞也罷,中國不會跟著別人的毀譽起舞,更不會因此停止自己的努力,中國經濟也不會因此遲滯不前。

猜你喜歡
威脅論亞洲經濟
亞洲自動售貨機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西方學者有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污名化論調、危害及其正確應對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新一輪“中國威脅論”話語的形成、特點和反制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亞洲足球
那些早已紅透VOL.03半邊天的亞洲it gril,你都關注了嗎?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