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綜合性學習與語文教學

2009-10-14 08:52袁春波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綜合性語文課程意識

袁春波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為落實這一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把“綜合性學習”作為一條獨立的線索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及創新實踐能力。

一、教學目標:從單一走向立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什么是語文素養?它是一個內涵無限豐富外延無比深廣的概念,不僅包含聽說讀寫等多種能力,還指向學生的情意態度、審美觀念、個性品質和價值取向?,F代社會對人才提出的目標是立體的、多維的。而傳統語文教學過多關注書本知識與學科技能,忽視綜合能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人才呈現出不完善的智能結構。綜合性學習,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使教學目標呈現出豐富和立體的態勢,有效培養了學生五種意識。

1.自主意識

“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進行的主題活動。如辦報辦刊、演出、故事會、辯論賽等;二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和確定有關語文或與語文有關的研究專題,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綜合性學習中,“學什么”“怎樣學”都是學生自主解決或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行解決。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平等的參與者,參與選定主題,制定研究方案,在實施中提供一定的咨詢,整個學習活動都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擁有充分的自主權,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2.問題意識

問題是思維的核心,是創新的激發點。愛因斯坦曾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教育主要是一種“接受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嚴重抑制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越來越淡化,逐漸變得循規蹈矩而沒有個性。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學生自主地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問題都來源于學生主體,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發現問題,不斷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學生從感興趣的事或直接經驗入手,確定了很多有意義的專題,如“小金魚是怎樣睡眠的”“你是怎樣過春節的”“關于我們周圍的環境調查的研究”等話題。讓學生在生活中選擇研究的主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有意注意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3.合作意識

由于我國獨生子女的教育格局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小皇帝”“小公主”們在長輩們的精心呵護下,養成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不樂意、也不會與人交流、合作,缺乏與人合作的品質。而積極的合作意識和有效的人際交往能力是21世紀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綜合性學習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它強調“共同討論”,強調“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許多學習任務都必須是幾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如關于家鄉水資源的狀況的調查研究,在共同商量好方案后,學生分工協作,有的去環保局了解情況,有的去沿河一帶實地考察,有的負責查閱環境治理的資料……綜合性學習,有效促進了學生與外界的交往,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增強了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了學生合作的品質。

4.社會意識

對社會的責任感,是一個人工作的永恒動力和不竭源泉,世界上的一切國家和民族都要求其成員對自己的國家、民族直至家庭、朋友等盡責任。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大多數取材于現實生活和周圍世界,如環保問題、健康問題、文化教育問題、百姓生活等,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展開研究,增強了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理解,也培養了學生對社會、對家鄉、對他人的一份責任感。綜合性學習,密切了學生和社會的關系,增進了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從而有效激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建設家鄉的使命感。

5.信息意識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多種媒體、多種信息的出現,要求人們具有采集信息、交流信息和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以往的語文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承,學生無需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料與信息,從而導致學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識淡漠、能力薄弱。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為了深入研究某一課題,或調查訪問,或實地考察,或上網查詢,需要運用多種手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并根據學習的需要科學處理這些信息,恰當地利用信息,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和積累的各種方法努力完成自己的課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強化。

二、教學資源:從封閉走向開放

1.從時事動態中獲取資源

由于教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致使教材更新的周期長,許多緊隨時代發展的大量新知識、新觀念和新信息被排斥在語文課程之外。綜合性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給教學提供了廣闊空間,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都成為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最佳材料。如“反恐問題”“西部開發”“眾志成城抗禽流感”等熱點問題,都成為綜合性學習的資源。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調查、討論,提高了學生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效激發了學生關注國際社會發展、關注人類共同命運的情懷。

2.從地域文化中獲取資源

綜合性學習的選題極為廣泛,也極具個性化。不同地區可以開展不同的研究,使學習活動具有鄉土的氣息,充溢著濃郁的地方特色。通過研究分析,我鄉地處丘陵農村的特點,綜合利用農村現有教育資源,對學校所開設的美術、地方、科技、綜合實踐等學科性課程進行整合,補充或拓展,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增加學生實際和活動途徑,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在一系列學習活動中,學生在思考、交流、表達中,進一步提高了語文綜合素質,增強了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資源,豐富了語文教學的資源體系,使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充滿了情趣和靈性。

3.從自然景觀中獲取資源

生活中的語文無處不在,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當金色的秋天來臨之際,五彩斑斕、形態各異的樹葉滿目皆是。低年級學生采集了自己喜歡的樹葉,教師建議同學們舉辦一個“賞葉會”,介紹自己采集樹葉的名字,描繪它的顏色和形狀,遇到困難可向他人請教;再把各色樹葉匯集起來拼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講給同學和家長聽。在“尋找四季的腳步”這一專題的學習中,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的足跡,到廣闊的書海中查閱贊美春天的詩句,用自己的心感悟春天,用自己的筆描繪春天……這些語文資源在學生眼里是那樣真實,是那樣親切,增添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密切了語文和生活的關系。

猜你喜歡
綜合性語文課程意識
對多發性抽動癥患兒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如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例談概率統計備考的五個意識
新文科背景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研究
綜合性護理在支氣管擴張患者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以端午節為例談傳統節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學
初一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應從“理解”入手
消防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