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物理新課程改革的幾點體會

2009-10-14 08:52何艷利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新課程物理改革

何艷利

2008年秋季,高中物理新課程在我校全面實施。新課程的目的、結構、內容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大的突破與創新,為了適應新課標的這些要求,高中物理教師也要積極地轉變舊的教學思想,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并把這些理念切實應用于課堂教學。通過近一年的學習、探索和實踐,使筆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方面的感受,希望和同行交流。

一、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的束縛,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絕對的控制權,教學內容的制定與學生成績的評判等完全由教師自己說了算。新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物理課程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的,并以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因此,我們物理教師也必須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轉變教師的角色,教師要以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即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提高的互動過程。師生交往當中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向和平對話轉移。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要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教學不只為了執行課程計劃而是為了師生共同研究,豐富課堂內容。教師要從物理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的促進者和組織者。同時在教學方式的改變上來看,要由傳統教學模式向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的方向轉變,從而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美籍華人楊振寧教授在比較了中西方教育現狀之后這樣說道:“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很大的一個缺點就是教育出來的學生一般比較膽小,動手能力差,但會應付考試。而美國教育出來的學生膽子比較大,動手能力強,但不會考試?!狈治鲞@段話讓我們知道,在當代,學會如何去學習知識遠比學了多少知識更重要。因此,設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探究學習模式必將與物理教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二、關注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

中學物理的學習除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技能需要學習、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物理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有一般的“演繹”“歸納”“分析”“推理”等邏輯思維的方法,也有物理科學中一些諸如“觀察實驗”“等效”“以直代曲”“合成與分解”等方法。教師對這些一般的方法和學科內部的方法都應該注意。例如,除在具體問題的分析中運用這些方法外,還專門在適當的地方以旁批的方式點出一些具體的方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學習、領會科學方法的同時,增強科學方法的重要性的意識。另外,要重視實驗及實踐活動的設計為不同潛能學生的發展提供空間,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營造教學創新的環境,促使學生主動探究。例如,在探究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時,教師可以只給出一些器材,具體的做法需要學生自己設計,從而得出結論。最后,還要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的意識,學習物理要從實際中來,還要到實際中去,這樣才能真正地學好物理、用好物理。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例如,在物理必修1第2章第3節的“問題與練習”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航空母艦上飛機起飛的問題;物理必修2中在講過功率P=Fv后,分析了汽車變速箱“換擋”的問題;物理選修1-1學過靜電的知識后,分析了靜電在實際中的一些具體應用,如“靜電除塵”“靜電噴漆”“靜電復印”等。

三、在教學評價的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考試作為教學評價的手段,其導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以往的許多考試主要是針對學生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所進行的單項測量,這就不可避免地把師生都逼上應試教育的絕路。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的作用,不強調評價的崢別與選拔的功能”。而且不僅要從知識與技能方面進行評價,還要從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進行評價;不僅要做終結性評價,還要做過程性評價;不僅有書面考試式的評價,還有動手操作式的評價;不僅是教師評價學生,還可以由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價等等。由于教育教學評價具有特殊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評價制度的變革將會決定整個新課程改革是否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這場改革的最終結果取決于教師。因此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實踐與反思

所謂教學實踐與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并對自己或他人的教學策略、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學成果進行審視、分析和總結,從而改變自己的教學實踐,并使教學實踐更具合理性的過程。教學反思既能保持教師積極探究的心態,又能使其專業素質得到充分的挖掘,這對適應新課程改革是必要的。

2.積極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

物理教師應具有的素質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教師可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及時更新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比如,學習著名科學家的物理思想,有關的物理學史和借鑒前輩的好方法等,這樣做,一方面對自己是一種啟迪和熏陶,另一方面對學生的成長也是一種激勵。

3.努力開展教學科研

物理學的發展要求教師要上好課,更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物理教師應積極地為教學改革與教育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同時也改進了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質量,使自己逐步由教學型向科研型轉變。

總之,作為物理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的更新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物理教學中新課程改革對我們的要求,實現我們的教學理想。

猜你喜歡
新課程物理改革
留言板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輪復習檢測題
“改革”就是漲價嗎?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