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需要一場羅斯福式的社會改革

2009-10-14 05:02孫立平
領導文萃 2009年17期
關鍵詞:消費品金融危機危機

孫立平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的這場危機是由美國的金融危機引發的,這點是沒錯的,特別是在我們的沿海地區,這點應當說是非常的明確。但是,同時應看到,中國這場經濟危機又和美國金融危機不同,美國的問題不見得是中國的問題,美國在這次金融危機當中那些最重要的現象、最核心的要素可以說在中國不存在,比如說大面積房貸代購,大量金融機構破產倒閉、被國有化這些現象。

美國正在經歷的是一個由金融泡沫、房地產泡沫破滅引發的金融危機,這樣的一場危機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新型和現代的一場危機。但是中國正在經歷的其實是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在教科書當中就已經經歷了的一種非常古典傳統的危機,就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生產過剩的危機,所以應當把這兩場危機分開。

中國的危機是一種相對獨立的過程

中國現在出現的問題,是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當中逐步孕育和積累起來的。關于孕育和積累這樣一種危機的基本背景,我個人的看法就是從生活必需品的時代轉向耐用品時代。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的生活尤其是經濟生活的變化很明顯,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我們生活在一個典型的柴米油鹽的時代,或者是生活必需品的時代。但是從八十年代中后期開始這種情況出現變化,先是冰箱、彩電、洗衣機進入市民的家庭,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住房成為消費內容,進入21世紀之后,汽車開始進入市民家庭。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就開始逐步由柴米油鹽的時代走向房子汽車的時代,由生活必需品的時代開始走向耐用消費品的時代。

但是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被人們忽略了,什么問題呢?就是一個社會真正能夠進入耐用消費品時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個進入耐用消費品時代應當說從生產上進入的話比較容易,但是一個社會要大量地消費耐用消費品,比如消費房子、汽車、家用電器,非常不容易。所以這個時候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處的一種尷尬境地。這種境地可以說就是生產已經進來,但是消費者始終進不來,結果可想而知,就是前一腳已經邁進去,后一腳還一直拖在后面,這個生產過剩的問題就開始不斷孕育和積累。

進入耐用消費品階段的條件

所以,中國的這場危機和今天美國的金融危機不太像,反倒和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比較像,就是那時候美國在國際門檻過不去,中國今天也是在國際這個檻過不去,這兩個坎兒是同一個坎。

三十年代大蕭條當中真正賣不出去的是房子、汽車、摩托車、簡易冰箱、洗衣機、電話機、收音機,這樣一些耐用消費品,所以當時的過剩實際上主要表現為耐用消費品過剩。

一個社會進入耐用消費品階段至少需要五大條件:第一,城市化得達到一定程度,第二個條件要有起碼的設施,第三個條件得有消費信用制度,第四個就是社會保障制度,能夠消除人們的后顧之憂,能夠對未來有一個預期,第五個條件是貧富差距還不能太大。美國當時城市化只有50%,基礎設施很差,社會保障幾乎沒有,貧富差距懸殊,所以過不了這個坎,后邊這只腳始終進不來,于是形成了三十年代的大蕭條。

應對這場危機,需要一種社會的變革

我們中國今天的情況也類似,我們的房子、汽車、家用電器已經大量生產出來了,但是我們這五個方面的條件并不完善。所以,我們今天正在遭遇的問題和美國當時非常相似。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經濟危機,就必須要通過社會變革的道路拓展這個市場。羅斯福通過社會救濟和調整勞資關系的社會變革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這場變革的意義所在。實際上這是一個市場的社會擴張問題,這個社會擴張主要是通過優化社會結構、調整社會當中的利益結構來實現的,一種合理的社會結構和利益結構,能夠增強這個社會的消費能力。

所以羅斯福新政,包括美國走出三十年代大蕭條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通過社會的變革實現利益關系的調整,創造一個新的社會,從而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更具體地說就是通過調整勞資關系,然后解決了勞動者收入問題,最后形成了中產階層。中產階層是什么?是耐用消費品市場。這樣,耐用消費品社會擴張的問題就解決了。

今天中國面臨的是同樣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調整社會當中的利益關系,優化社會結構,創造進入耐用消費品時代種種和經濟、社會結構及制度的相關條件,是我們應對這場危機最重要的事情,而不僅是幾項簡單的財政措施或者是經濟的增長。

(摘自《南方日報》)

猜你喜歡
消費品金融危機危機
快速行動并治愈一切:醫療保健是如何演變成消費品的
高等教育的學習危機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如何認識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
“危機”中的自信
發改委擬完善一次性消費品限用制度
PAHs將成消費品出口新門檻
民生建設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20世紀以來的金融危機成因比較和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