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成為信訪局?

2009-10-22 09:12
同舟共進 2009年7期
關鍵詞:信訪辦上訪者區政府

孔 曦

我的一個在報社從事編輯工作多年的朋友,前些日子退休了。因為“有關部門”少算了她5年工齡,她不得不開始跑信訪辦。說起這些日子的信訪經歷,她說,我在媒體做了這么多年,信訪辦的人對我還算客氣,但也十分可惡。我去一次,他們說需要一份什么證明,千辛萬苦把證明開好交過去,又說還需要什么材料,就不能一次把需要的材料啊證明啊全部列出來嗎?非要讓人一趟一趟地跑?而且,他們要的材料,有的根本不可能找到。比方說,他們要我37年前的工資條,要我30年前工作過的單位開證明。我要求解決的問題,政府有政策,紅頭文件上寫得清清楚楚,這些人就是千方百計地敷衍、拖延。幸虧我有個律師朋友提醒我,才沒有錯過訴訟時效。

談起在信訪辦遇到的其他上訪者,她說,那些一點人脈也沒有、一點政策也不了解的普通百姓真是太可憐了。難怪他們只會吵鬧、罵娘,要被目為“精神病”。當然,上訪者并非都有道理,但信訪辦的那些“面孔”實在不敢恭維。

我的一個親戚曾到上海某區某鎮的信訪辦上訪,聽他說,這個鎮政府造得比區政府還氣派,老百姓根本進不去。政府機關的走廊里裝著攝像頭,鎮領導的辦公室要刷卡才能開門。信訪辦設在區政府圍墻的外面,室內也裝有攝像頭。與民為壑到如此地步,真叫人無話可說。

網絡信訪近兩年激增,實在是一種沉重的無奈。它折射出有些信訪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渾渾噩噩、尸位素餐,甚至欺下瞞上刁難百姓。如果現實的舉報渠道暢通無阻,何來網絡信訪的興旺?

曾有專家說,如果我們社會的法治發育得足夠好,根本不需要信訪辦。這個觀點,我頗為贊同。說句不討人喜歡的話,無論是實體信訪還是網絡信訪,仍然是人治的特征之一,只不過是古代擊鼓鳴冤、攔轎告狀的另一種形式。甚至,擊鼓鳴冤和攔轎告狀,還有青天大老爺親自出來聽取冤情;當今的信訪,要見到“真佛”,竟是難上加難。

筆者以為,倘能參考一下一些窗口企業的做法——“請您為我的服務打分”,信訪辦的工作效率或許會增加十倍百倍。最后,再提一個建議:在信訪辦常駐法律顧問。百姓的訴求,能通過信訪辦協調,經有關部門解決最好;不能解決,就應該提供法律咨詢,建議上訪者走法律途徑。領導的時間金貴,老百姓的時間也很值錢。民眾的法治意識要加強,政府部門的法治意識更應該加強。

猜你喜歡
信訪辦上訪者區政府
2019 年-2022 年全國各地區政府性基金收支情況表
重塑平臺再造流程大膽嘗試
如果上訪者是你的親人
砥礪耕耘五載路不忘初心譜新章
市人大常委會信訪辦學習貫徹有關信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中國傳統符號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區長“不開心”
上訪者“被精神病”現象的法學思考
西咸新區政府采購管理體制建設
讀與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