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學設計

2009-10-23 05:27閆光霞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09年9期
關鍵詞:自然界意圖課件

閆光霞

一、設計思想

本節課選自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思想品德》(初中第一冊)第五課《多彩的生命世界》。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自然界生命的多樣性,感受生命間的相互依賴,進而學會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重點在于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培養關愛生命的意識。

“生命”對于初一學生來講,很難有深刻的理解與認識,而通過一節課就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尊重、關愛生命,似乎也非常困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采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從網絡中搜集了許多精美的動植物圖片,并從資料片《讓生命永存》中截取了兩段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視頻,分別命名為《多姿多彩的生命》和《人類的無度索取》,力求使各種抽象的問題形象化、直觀化。同時發動學生用攝相機或照相機拍攝身邊的動植物圖片、錄像,做成CAI課件,如《可愛的生命,溫暖的家》、《美麗的校園》、《不和諧的一幕》等,在課上展示交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親身感受身邊生命體的豐富性、多樣化,實現了對學生進行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生命的多姿多彩,感受生命之美,并進一步理解生命與自然界、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尋找身邊的生命”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欣賞自然、保護環境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各種體驗活動,讓學生用心靈來感受周圍豐富多彩的生命,了解生命間的相互依賴性,學會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養關愛生命的責任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自然界中的生命,懂得關愛生命。

難點:自然界中的生命。

四、課前準備

讓學生提前一周拿起攝像機或照相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身邊的生命,并觀察它們生存的狀況。之后,教師指導學生整理照片、錄像等資料,并制作成CAI課件,以備課上展示。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用PPT展示圖片:《公園一景》和《戈壁荒漠》(如圖1)。

師:你想到了什么詞匯來描述圖片中的景色?如果讓你選擇,你更愿意生活在哪個環境中?

學生回答并配合調查。

師:看來大家都喜歡綠色、喜歡生命。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的生命。

設計意圖:提供給學生兩幅對比鮮明的圖片,具有強烈的視覺刺激,創設出恰當的教學情境,成功引入新課。

2.講授新課

(1)自然界中的生命(板書)

師: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尋找了很多身邊的生命,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同學們的勞動成果。

學生展示1:家中的小生命——《可愛的生命,溫暖的家》(照片、錄像)。

學生展示2:校園中的生命——《美麗的校園》(照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課外實踐活動的成果,可以鍛煉能力,展示才華,實現同學間的分享交流、相互學習。

師:除了大家熟悉的各種生命外,自然界還存在著許多你可能還不了解的精彩生命。下面,我們一起看一段記錄片,共同領略一下神奇的生命世界吧!

教師播放視頻《多姿多彩的生命》。學生欣賞后說出自己最喜愛的生命并說明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資料,補充、拓展了書本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欣賞到很多日常接觸不到的生命,從而感受到生命的多彩,加強對生命的理解。

教師用PPT展示圖片《精彩的瞬間》(如圖2)。

師:各種各樣的生命都是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它們自然界才變得豐富多彩、趣味盎然。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從網絡上搜集到的圖片,進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與精彩。

師:人類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那么,我們各方面的需求取自哪里?

學生回答。

師:可以說,自然界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支撐,那么我們是如何向自然界索取自己的所需呢?

教師播放視頻《人類的無度索取》。學生談觀看感。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中血淋淋、活生生的破壞場面,引起學生心靈上的震撼,使教育更具說服力。

師:如果人類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節制,我們有理由相信,終究有一天地球上的生命只會剩下人類自己。請你設想一下:假如地球上只剩下人類……

學生展開想象,各抒己見。

師:我們的生命之所以能夠存在,人類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完全依托于自然。所以我們應該善待自然,保護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存空間,而破壞自然就等于……

教師出示漫畫《自殺》。

設計意圖:通過漫畫欣賞,感受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系,再次引起學生心靈的觸動。

師:那么,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身邊的生命呢?

學生回答。

(2)關愛生命(板書)

師:作為人類,我們有責任關愛自然界中的動植物。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身邊總是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甚至令人擔憂的現象。下面,請大家談一談你們平時的觀察與發現。

學生談身邊不尊重其他生命、摧殘其他生命的現象。

學生展示3:身邊被踐踏的生命——《不和諧的一幕》。

師:看到身邊這些現象,你有什么話要說?

學生各談所想。

師:地球上的各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人類沒有權利去隨意踐踏他們,更沒有資格剝奪他們生存的權利。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展示身邊不尊重其他生命的現象,使他們意識到珍愛生命、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3.課堂小結

師:正是有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大自然才顯得生機勃勃。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有責任關愛其他脆弱的生命,善待他們,讓他們擁有和人類同樣美好的生活。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們身邊也存在著人類和其他生命和諧相處,甚至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下面請大家欣賞一首動聽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設計意圖:一個真實的故事能讓學生感受到人類對其他生命的關愛與善待,不僅帶給他們情感的升華,還激發他們要訴說、要行動的愿望。

4.課堂反饋

師:請用文字或漫畫的方式呼吁身邊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小組合作完成作品后,用實物展臺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實物展臺把學生課堂上各種形式的所感、所悟、所得當場交流,實現合作交流、資源共享。

六、課后反思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學新理念,有效地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初中政治的整合,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利用信息技術展現生活素材,加強了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以學生逐步擴展的社會生活和不斷產生與面臨的問題為背景。在教學設計之初,考慮到學生喜歡用照相機和攝像機拍攝一些生活畫面,而我們身邊也確實存在著許許多多美麗的植物、可愛的動物,還有一些摧殘其他生命的現象,我便以此作為本節課教學實施的依據和前提,發動學生利用各種技術設備,從身邊取材,拍攝家庭、學校、小區、公園的動植物,從而使學習活動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幫助學生關注、發現、探究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可以使學生將原有知識進行“同化”與“順應”,達到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本節課利用信息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感性材料,創設了多個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積極思考,隨學隨獲。

例如,在講授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樣性和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時,截取了資料片《讓生命永存》中的兩段視頻?!抖嘧硕嗖实纳冯m短短4分鐘,卻讓學生欣賞到了48種生活在海洋、陸地、冰川、天空中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學生足不出戶就見識到了自然界生命的精彩、多樣,領略了生命的神奇。

3.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展示了學生的個性才華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使學生參與課堂、開展實踐活動有了更廣闊的空間。本節課無論是課前材料的搜集,還是課上資料的展示、課堂作品的交流,信息技術都為學生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如課前動員學生尋找身邊的生命,只要有拍攝設備,愛好攝影的同學都可以參與資料的收集,擅長電腦操作的同學可以制作CAI課件,愛好演講的同學可以主動要求課上展示并講解課件,借助信息技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認可。

課堂反饋時,借助實物展臺,學生可以當場交流即興創作的文字和漫畫作品,使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得以展示。

(作者單位:北京門頭溝區大峪中學分校)

猜你喜歡
自然界意圖課件
原始意圖、對抗主義和非解釋主義
陸游詩寫意圖(國畫)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制定法解釋與立法意圖的反事實檢驗
自然界的一秒鐘
例說“自然界的水”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