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香港報業的現狀與走向

2009-10-28 08:10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市場競爭社會責任

袁 玥

摘 要:香港歷史上作為英國殖民地到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由于歷史原因與獨具特色的文化積淀,報業發展也獨具一格。香港報業建立在自由開放的新聞環境基礎之上,但同時殘酷的市場競爭也將其引向漸顯畸變的方向。

關鍵詞:香港報業 市場競爭 社會責任 未來走向

中圖分類號:G2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1-

一、香港報業的現狀分析

香港共有12份主要中文報刊:《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太陽報》、《明報》、《 星島日報》、《成報》、《新報》、《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香港經濟日報》、《信報財經新聞》,3份主要英文報刊:《南華早報》、《亞洲華爾街日報(香港版)》和《中國日報(香港版)》。此外還有星島新聞集團旗下的免費中文報紙《頭條日報》和英文報紙《The standard(英文虎報)》,中原地產旗下的免費中文報紙《am730》。

香港曾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新聞業多多少少受到宗主國的影響。英國雖然也有過黃色小報大行其道的時期,但英國同香港報業很大的不同點是,英國尚有《泰晤士報》、《衛報》這樣的高級報紙,它們在新聞報道的深度、評論的高品位和版面的嚴肅性方面,都是時代文明的象征,盡管英國存在著發行量大大超過它們的大眾報紙,但那些報紙遠不能成為輿論的主導。而對比香港的報紙(中資的《大公報》、《文匯報》除外),高級報紙和大眾報紙的區分是模糊的。那些所謂的高級報紙也不能幸免得需要迎合讀者需求來刊登一些黃色新聞,以求保證報紙的發行量,在殘酷的香港報業市場上得以生存下去。

自1995年《蘋果日報》創辦開始,該報以減價發行、狗仔采訪、血腥內容擠進報業市場后,向來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的《明報》、《信報》、《星島日報》等都無法躲避競爭,只好用同樣的手段迎戰。1998年《蘋果日報》的陳健康事件、2002年《東周刊》刊登女星被虐裸照等事件十分惡劣。據2001年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調查顯示,電子傳媒和一些報紙公信力比1998年有所回升,但《太陽報》、《蘋果日報》、《東方日報》這3份最暢銷的報紙,公信力全面下跌,排在最末。因此人們不得不認為,這些暢銷報紙的所謂成功其實是以犧牲傳媒的公信力換取的。調查也顯示,新聞工作者在市民心目中的社會地位由1997年的第3位,下跌到第7位。2006年的同類調查則顯示香港新聞媒體的公信力繼續下跌。

二、香港報業現狀的原因探究

首先,香港的生活節奏很快,生存壓力很大。人們在工作之余,對報紙的要求更多的是資訊齊全、快捷高效,相比那些嚴肅性的政治、國際議題,他們更愿意看些簡單、詼諧、能給感官帶來輕松感的報紙。

其次,香港雖然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經濟發達,但其貧富懸殊卻很大。據一份調查顯示,中產階級只占到人口的兩成,社會成員更多是社會中下層的市民,他們更傾向于那些大眾化報刊。而外國居民則傾向于英美的報刊雜志,不是香港中文報刊和本土英文報刊的主要讀者群。這樣的目標受眾使得報業集團更愿意迎合中下層市民的需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陳力丹教授形容香港的報業是“一流的財力,三流的報紙”,真正印證了“有怎樣的讀者,就有怎樣的報紙”。

第三,香港是個較獨立而又狹小的社會區域,日常事務不多,整個社會也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運作體系。不像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內地,矛盾和社會問題相比香港還較多。香港媒體太多可以進行深度報道的新聞資源。

第四,香港歷史上作為英國的殖民地,一直都有自由的傳統,但卻缺乏民主的根基。自由和民主這本應相伴相生的二者,被硬生生得分離,造成了這樣一種追逐真正民主不足和對已擁有的自由的不夠珍惜。

最后,香港的媒體現狀也與香港的新聞學教育有關。不少香港高等院校也開設新聞學課程,本意是為了改變香港報業低俗化的趨勢和淪陷,培養高級新聞專業人才。對比內地的新聞學專業的課程設置,香港院校的新聞學教育更多偏重于技術層面和專業技能,對于新聞理論的專門化研究比重稍輕。

三、報業社會責任感的崛起

香港在港英時期就制定了相關報刊、電視管理條例,這些條例在回歸以后仍然適用。此外,2000年6月23日,香港報業評議會以擔保有限公司的形式也注冊成功,7月正式成立,9月1日開始正式接受市民投訴。

香港報業評議會采用由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共同制定的《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操守守則》作為報業評議會專業守則基礎。評議會遵循的基本理念是:確信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人權;確信新聞自由是言論自由的具體呈現,獲基本法保障;確信新聞從業員應竭力維護新聞自由,以公眾利益為依據;確信新聞從業人員須遵循真實、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為傳媒機構擁有者及新聞行政人員,更有責任鼓勵和要求員工信守這些理念。

在自律基礎上,民眾也一直呼吁要提高新聞從業者的素質。報評會也組織了新聞從業者的一些培訓和交流活動。如2006年舉辦“傳媒與自殺新聞報道”工作坊;就藝人偷拍事件,2006年報評會與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及幾位新聞傳播教授聯合舉辦“保障隱私研討會”等。香港報業良好形象的重塑與新聞從業者的社會責任,必然須經過自律與他律的約束才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陳昌鳳.香港報業十年回眸.中國報業.2007(7).

[2]趙文丹.香港報業評議會的運作機制.青年記者.2008(12).

[3]美珍、東明.香港報業面面觀.報刊之友.1995(6).

[4]林功成.香港報業的市場競爭和資本運作.青年記者.2008(1).

猜你喜歡
市場競爭社會責任
企業會計準則的會計職業判斷問題研究
市場競爭、產權改革與商業銀行貸款行為轉變問題探究
最低工資制度的反競爭性
關于板材連鎖企業競爭態勢及戰略選擇的思考
中小企業營銷現狀分析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從聯想集團的發展談企業產品多元化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新聞晨報》:如何不跟著某些“網紅”玩“反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