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互利共贏的金融開放新戰略

2009-10-29 05:00張藝博
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金融開放

張藝博 周 琪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三個階段的金融開放,中國陸續實現經常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和銀行業全面開放,整個金融業的開放只是時間問題。在開放過程中,中國金融實現了從主動利用的開放到履行協議的開放,從單純的“引進來”到“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始終強調金融開放與金融安全并重。同時,金融體制改革的滯后及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的不協調將成為下一步開放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實現互利共贏的金融開放,要貫徹“以我為主”的原則,深化“穩健有序、安全可控”的思想,強化“競爭合作”的手段,才能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關鍵詞]金融開放;以我為主;互利共贏

[中圖分類號]F1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320(2009)05-0656-05

20世紀70年代以來,蓬勃發展的金融全球化和不斷推進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開放成為在此趨勢下的一種政策選擇,各國紛紛通過實施金融開放參與到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進程中。然而,金融開放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經濟金融發展的需要,又會給有關國家帶來金融安全問題”(第91—95頁)。在不斷追求金融開放潛在利益的同時,各金融開放國也飽受其給本國經濟與金融安全帶來的壓力。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金融漸進式對外開放,資本賬戶自由化進程不斷加快,跨境資本流動規模不斷提高,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截止2006年,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總額占GDP的比率已達127%;資本和金融賬戶下的資本流動增速達到39%(第18頁)。2008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位居世界第一,達到19500億美元左右。中國已經融入金融全球化與自由化的發展大潮。中國金融開放的成就舉世矚目、令人贊嘆。本文回顧了中國金融開放進程,分析了金融開放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金融開放的國際背景變遷提出新階段中國如何實現互利共贏的金融開放戰略。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開放進程

自1979年日本輸出入銀行在中國設立首家代表處、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邁出第一步以來,金融開放伴隨著中國經濟大刀闊斧地改革而謹慎進行。金融開放進程從總體上看,在開放的地域上,中國是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開放的地域;在開放的領域上,是按照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的次序逐步進行。對于新的開放領域,則一直遵循先出臺法規、再審批機構的原則。金融開放的步伐也經歷著由緩慢到加速的過程。

1金融初步開放階段(1978年-1996年),實現了經常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金融初步開放階段,也是中國外匯市場管理體制不斷改革與不斷完善的階段。對外開放初期,改革外匯管理體制;成立國家外匯管理總局,管理全國外匯事宜;改革外匯分配制度,實行外匯留成辦法;改革人民幣匯價制度,改善國際收支;隨后,建立外匯調劑中心和外匯調劑市場。至1992底,全國外匯調劑中心發展到約100個,外匯調劑市場業務規模達到250億美元,到1992年底全國已有80%的外匯資源由外匯市場配置(第33頁)。1994年,成功實現了在市場匯價基礎上的匯率并軌。1996年頒布了新的《外匯管理條例》。1996年12月1日,中國正式宣布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第2、3、4款義務,實現了人民幣經常賬戶下自由兌換。

與此同時,金融初步開放也伴隨著允許外國金融機構在經濟特區,繼而在部分沿海城市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這一階段,外匯儲備不斷增加,1916年末達到1050億美元,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外匯儲備國。

2金融擴大開放階段(1996年-2006年),實現銀行業全面開放。金融擴大開放階段,也是中國金融開放由業務技術層面的開放轉變到制度層面開放的過程。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中國學者開始關注金融對外開放所產生的金融風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則加快了金融開放步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所形成的巨大市場吸引了大量外資金融機構。1997年底,在華外資金融機構代表處544家,營業性金融機構173個;2006年9月,僅在華外資銀行就有283家。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由1997年底的380億美元激增至2006年的1051億美元。在行業上,按照銀行、保險和證券的順序有序開放;在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內容和范圍上,按照先外匯業務,后許可部分外資金融機構試點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順序進行。這一時期中國在國際金融事務中的地位顯著提高。中國已成為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國際清算銀行、亞太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等國際和地區金融組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從第8位提高到第6位,由2001年的2.98%增加到2006年的3.72%。

3金融加速開放階段(2006年至今),以資本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與金融深入開放為目標,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將全面提速并以前所未有的開放速度融入世界。加入WTO過渡期結束后,中國實現了銀行業的全面開放,保險業和證券業也有一定比例的開放。從中美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開始,適度放開金融機構持股比例、人民幣升值及其國際化等金融深入開放問題就成為雙方重要議題和爭論的焦點之一。中國開始轉向引進和輸出機構、資金、技術、管理和服務并舉,探求在引進和輸出中實現資金和金融服務的動態平衡路徑。同時,中國在國際社會積極主動地承擔發展中大國的責任,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

二、21世紀以來中國金融開放中的主要特點與突出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金融開放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尤其是加入WTO以來,中國金融跨越式的開放,呈現了新的特點,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中國金融開放中的主要特點

1從主動利用的開放到履行協議的開放

改革開放伊始,為解決經濟發展的資金短缺的問題,中國采取了大量引進國際投資方式,吸引外資總額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初期的金融開放,正是為大量吸引外資,解決外資引入問題而進行的。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為我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經濟飛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履行加入WTO時開放金融的承諾,金融開放已經從加入WTO前的主動利用演變到入世履行協議。這個時期開放的主動權發生了變化,這是一個重要的特點;同時金融開放由自上而下的內力推動轉變到由外向內的外力推動。

2從單純的“引進來”到“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

中國金融開放的主線是引進境外機構、資金、技術、管理和服務。但是,隨著對外貿易的迅速增長和外匯儲備的急劇增加,中國已經由資金短缺者變成資金盈余者,中國金融對外開放開始由單純的“引進來”,轉向引進和輸出機構、資金、技術、管理和服務并舉,在引進和輸出中實現資金和金融服務的動態平衡。2002年上半年,中資金融機構在境外共設機構90多家,資產總額1200多億美元。而截至2007年底,僅銀行業而言,工行、建行等5家中資銀行就控股、參股了9家外資金融機構,同時中資銀行機構在2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60家分支機構,海外機構總資產達2674億美元,而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

為1715億美元,中資銀行在海外分支機構總資產遠大于外資銀行在華總資產,基本維持著雙向、健康的對外開放態勢(第5版)。

3金融開放與金融安全并重

金融開放對金融安全的影響具有雙重性,既可以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可能造成危害。特殊的國情決定了金融開放進程中中國始終采取穩健審慎的態度?!捌駷橹?,中國政府金融開放的政策是清醒和謹慎的”(第15頁)。尤其是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金融開放中的金融安全問題一直是政府決策層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金融開放進程中,中國政府始終把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放在首要位置;改革不斷深化過程中,也積極地制定各項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力求防范和化解各種金融風險,有效應對金融業在更加開放條件下的新情況、新問題,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

(二)中國金融開放進程中的突出問題

1金融體制改革的滯后

雖然經過30年的金融體制改革,但中國金融仍然存在體制運轉不靈、金融產業結構失衡、金融資源效益低下、金融環境嚴重無序等眾多弊端。其中有兩個問題尤為突出。

第一,金融創新工具嚴重不足。由于缺乏多樣性金融工具供給,銀行存款成為居民大部分儲蓄資金選擇的主要渠道。在現有制度安排下,即使少部分出于資本利得目的的資金也會在收益率的引導下在資本市場和銀行之間此起彼伏。

第二,銀行業改革并不徹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業經歷了由單一的、高度集中的國家銀行體制向多種金融機構分裂的轉換。然而銀行業的改革并沒有使國有銀行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商業化,非國有銀行由于種種制度與政策的限制難以取得較快較大發展。大量不良資產處理成為國有銀行面臨的首要難題,股份制改革進展緩慢、不徹底,導致國有銀行效益低下。

2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的不協調

金融開放不僅包括金融對外開放,對內開放也應該是開放的題中之義。然而長期以來,由于過多關注改革中存在的“短缺經濟”問題,中國金融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并不協調。面對享有“超國民待遇”的外資金融機構,國內金融機構長期處于不利地位,這不僅抑制了國內金融業的發展,也容易引發國內金融業的安全隱患。

三、中國互利共贏的金融開放戰略

對中國而言,金融業的全面對外開放合作早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中國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成就同時也證明,對外開放也是提高我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的正確、有效之路。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動蕩不安的國際金融體系,新階段中國金融開放戰略必須堅持以我為主、循序漸進、安全可控、競爭合作、互利共贏的方針,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建立一個成熟的、有開放信心的金融市場,才能有利于實現經濟增長,有利于保障經濟安全,更有利于世界經濟金融的穩定。

(一)金融開放要貫徹“以我為主”的原則

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人們開始質疑“金融市場自由化和全球化是通向繁榮和進步的道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利益與風險便成為中國金融開放戰略中的雙重內涵。因此,如何在避免金融體系危機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通過金融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尋求動力,成為中國金融開放最需要思考的問題。旨在要求金融弱國加快開放,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華盛頓共識”所以式微,最大的癥結在于其不無教條地為開放而開放,為市場化而市場化;這些脫離實際的、外生的“變革”與發展中國家普遍性的管理不善、基礎薄弱相混雜,已經備受越來越多的國家詬病。中國金融開放只有以我為主、順勢而為,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重蹈諸多新興市場因金融開放而進退失據的覆轍。

與此同時,要分享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金融資源,提高中國金融結構層次,進而改善資源配置效率,中國的金融開放就必須貫徹“以我為主”的原則,保持本國主權,尤其是經濟主權完全獨立性,增強投資者信心,保持經濟長期穩定?!耙晕覟橹鳌?,還要注意把握金融開放的主動權,要正確引導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為我所用,支持外資金融企業在東北和中西部地區設立機構、開展金融服務;積極引進有助于擴大消費、為中小企業和“三農”等提供特色服務的外資金融企業,以最大限度享受開放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要鼓勵國內金融企業跨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二)金融開放要深化“穩健有序、安全可控”的思想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全球資本流動日益頻繁,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是美國金融危機再次警示人們,全球化這枚“硬幣”有兩面性。它雖然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但也能使風險以更快的速度蔓延。金融危機一旦在美國爆發,便迅速波及到歐洲、澳大利亞、拉美、亞洲,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其“蝴蝶效應”不可小視。金融市場上的危機有很大的傳導性,即使危機來自發達國家,中國這樣謀求開放的發展中國家也不能獨善其身。當前,開放中國的金融體系,是融入世界經濟體系,謀求更好發展的舉措。但由于中國金融市場尚不成熟,金融產品和市場的抗風險能力有待提高,這就更需要關注全球金融市場,加大對跨境資本的監管,提高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增強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審慎有序地推進中國金融體系開放。中國30年循序漸進、有節奏地金融開放,促進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繼續執行循序漸進、有節奏地金融開放方針,仍然是有助于中國和全球經濟穩定發展的正確方針。

(三)金融開放要強化“競爭合作”的手段

加入WTO以來,隨著分支機構的不斷設立,業務范圍與業務領域的不斷拓展,本土化趨勢日趨加強,外資金融機構明顯加快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國內金融機構由于先天不足而面臨來自各個領域、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但這種競爭應該是相互促進,在合作中求生存,求發展,通過優勢互補,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效果。歷經30年的金融開放,國內金融機構取得了長足發展。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遠非“鯰魚效應”或“破窗理論”那樣簡單。實際上,外資金融機構與國內金融機構有著各自的競爭優勢與劣勢,只有通過合作得到競爭伙伴的協同效應與耦合效應,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競爭力,為新一輪競爭作準備,實現合作型雙贏。

(四)金融開放要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開放型大國,已經融入全球化的中國發展是一種與世界經濟互動中的發展,和諧中的發展。長期以來,中國通過金融開放不僅吸引了大量外資,加快了經濟發展,而且引進了許多管理經驗與技術,促進了國內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提高了金融效率,改善了金融服務。金融開放,不僅是中國抓住了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緩解了開放初期“資本短缺”與“外匯短缺”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實現了自身跨越式的發展,而且也影響了世界金融運行的特點與發展方向,推動了全球金融體系逐漸形成新的格局,為實現互利共贏創造了積極條件。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以世界各國共贏為目標的國家,中國的金融開放始終堅持互利合作,開放共贏的原則,在努力提高金融開放效應的同時,也關注其他國家的發展與利益。下一階段,中國應繼續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要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生,縮小南北差距。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支持完善國際貿易和金融體制,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通過磋商協作妥善處理經貿摩擦。

[參考文獻]

[1]錢小安:《金融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問題》,載《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2]王世華、何帆:《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現狀、流動途徑和影響因素》,載《世界經濟》2007年第12期,

[3]賈康、周雪飛:《轉型時期中國金融改革與風險防范》,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4]江其務:《中國金融開放的成本、風險和應對策略》,載《西安金融》2001年第10期。

[5]劉詩平、任芳:《在華外資銀行總額逾1930億美元》,載《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7月7日。

[6]夏斌:《中國金融開放應堅持“以我為主”戰略》,載《金融經濟》2007年第5期。

[7]徐強:《中外銀行合作互補內力》,載《深圳特區報》2003年4月8日。

[8]王岐山:《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永恒主題》,載http://finace.sina.com.cn,2008—05—09

責任編輯于華東

猜你喜歡
金融開放
金融開放進程中外匯市場與股票市場的互動關系初探
加快廣東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政策思考
國外存款保險法律制度利弊探析
金融開放對金融監管影響及對策分析
經濟開放度對金融穩定的影響研究
金融開放條件下跨境與跨市場資金流動關系分析
論人民幣外匯期貨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關系
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