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生創業意識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思考

2009-11-26 04:46王雪萍史志洪
江蘇科技信息·科技創業版 2009年8期
關鍵詞:創業意識中職生現狀

王雪萍 史志洪

摘要:通過對江蘇省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在校中職生創業意識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了中職生的創業認識、興趣、需求、對創業風險及困難的認知以及創業所需的主觀客條件,提出正確引導學生認識自我,開展職業生涯設計;扎實開展創業教育,全面提高中職生創業素質;加強創業實踐環節,搭建創業實踐平臺;籌措社會資金,出臺有關政策,給予鼓勵性支持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生;創業意識;現狀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一方面要支持并完善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另一方面,要改革并加強就業觀念教育。

隨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快速蔓延,發展中的我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各項經濟指標自2008年9月以來出現了大幅下滑之勢,溧陽職業教育中心所在的長三角地區制造業受到很大的沖擊,其中以蘇州、無錫外資制造企業最具代表性。根據上海人才協會對蘇州、無錫260多家企業的調查,2008年9月至11月企業用工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30%,企業對人員的使用在9月還限于一些放班現象,到10月就出現了一次裁員達50人的現象,到11月甚至出現了一次裁員達100人以上的企業。失業人員的主要情況大致是:①年齡結構:失業人員年齡主要集中在18~30歲之間;②崗位結構:主要是制造業藍領等一線操作工,如電子類液晶、PC、半導體等生產崗位,白領被裁現象較少,但也出現了很多企業明確不招白領的現象;③學歷結構主要是以初中、職中(中專及同等學歷)居多。

因此,在當前社會環境下,研究分析中職生創業意識現狀具有突出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保持良好的職業發展愿景,除了有利于維護中職生的身心健康之外,對今后中職生就業創業活動各個環節的順利開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科學發展觀精神,切實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的就業創業教育,國家級立項課題《開展創業教育促進中職生就業方式轉變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組精心設計調查問卷,對學校學生的創業意識現狀做了調查。

樣本與調查說明

1.調查樣本

問卷調查在學校的機電部、電工電子部、計算機部和文經部四大專業部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二年級普通職高班和高級技工班的中職學生中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606份,回收606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517份,占發放問卷的85.3%。在有效問卷中男生占43.51%,女生占56.49%。

2.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和個別座談相結合。

中職生創業意識現狀調查結果與分析

1.對創業概念理解的調查

“圖1”調查顯示,有43.96%的學生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有24.15%的學生認為只有開辦一家企業或公司才能算是創業。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對創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對創業的興趣、需求及對自我認知評價的調查

(1)創業興趣的調查。

“圖2”調查顯示,21.87%的學生對創業很有興趣,而且35.54%的學生非常有興趣,只有8.43%的學生不太感興趣或根本沒興趣??梢?學生普遍有創業的興趣和愿望。

“圖3”“表1”調查顯示,先選擇“藍領文化”作為基礎,以此發展自己的“創業文化”的學生達65%左右。只從一方面反映了學生對創業的強烈興趣,從另一上面反映了中職生對創業較為理性,認為工作幾年,待自己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資金和人脈后,再選擇創業,成功率會更高。

(2)影響中職生創業因素的調查

表2:以下因素對中職生自主創業的影響程度如何?請按重要性依次打分(請在下列表格中填入最大、比較大、一般、較小、最小)

說明:下面的比例為最大與比較大的百分比相加的結果。

從上表可知,調查學生認為影響自己自主創業的最大因素是“個人能力(77.22%)”,其次是“資金(56.95%)”和“學歷(47.61%)”,而“家庭條件”排在最后一位,占31.89%??梢?個人能力是制約中職生創業的首要難題,是創業需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3)創業緣由及創業素質認知的調查。

“圖4”調查顯示,對于創業想法的來源,有53.99%的學生是“就業影響”,有48.52%的學生認為是“家庭影響”,有24.83%的學生認為是朋友影響,而學校的宣傳只占9.11%,排在最后一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在創業指導上的缺失。

“表3”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是“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72.67%)”“較好的專業知識(71.07%)”和“強烈的挑戰精神(64.46%)”,其次才是“良好的社會關系(59.91%)”和“管理及領導藝術(55.58%)”,在學生個人訪談中得知,“其他”主要是指“良好的心理素質”。

可見,學校加強創業教育迫在眉睫,任重道遠。

3.對創業風險及困難的認知調查

從“表四”可知,51.94%的學生認為創業最大的障礙是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21.41%的學生認為是資金不足,沒有好的創業方向;有18.22%的學生認為是學歷不高,知識不足??梢?“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是制約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

表5 在創業歷程中,如果遭遇挫折和失敗您會以何種心態來應對?

上述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在面對創業困難和挫折時能以良好的心態去對待。78.81%的學生認為創業中存在的風險可用來磨煉自己,只有12.53%的學生存在擔心與害怕。如果在創業歷程中遭遇挫折,79.04%的學生表示將“積極面對,勇往直前”,15.26%的學生表示“不在乎挫折失敗,任其自然發展”,只有6.61%的學生會感到“消極應對,直接放棄,失去信心,心灰意冷”。

“圖6”顯示,對于自己的創業前景,只有22.78%的學生學生表現出自信,27.56%的學生感到迷惘,43.74%的學生感到有壓力,2.76%的學生表示無所謂。因此,中職學生對創業前景缺乏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4.對創業知識和能力獲取方式與目的的調查

從上圖可知,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和“參加培訓”的途徑來獲得創業知識和能力的愿望比較強烈,分別占64.46%和26.88%。

“圖8、表6”調查顯示,(86.11%)的學生迫切希望學校提供“創業指導教育”,并希望學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首先要切實加強“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73.35%)”“創業實踐教育(35.54%)”,其次是加強“創新教育(28.02%)”“心理教育(25.28%)”和“創業知識教育(24.37%)”。

“表7”調查顯示,中職生迫切需要學校在“場地、實驗設備等環境和服務(79.04%)”和“將創業課程納入必修課(62.41%)”等方面來給予幫助和支持,其次是提供創業配套資金(30.30%)和舉辦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等。

上圖調查顯示,學生參加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目的很明確,主要是“了解創業的過程和方法(77.68%)”、“明確現在的就業形勢(68.79%)”和“多認識一些有經驗的人(51.25%)”。

創業準備是每個傾向于創業的學生的必經階段。在調查中,84.51%的學生表示在創業前會到企業實習,積累資金、經驗和人脈;56.49%的學生表示會通過看創業方面的書籍來完善自己的創業計劃;30.98%的學生表示會向創業型企業家求助;20.96%的學生表示會通過參加創業計劃大賽來獲得創業的經驗;15.49%的學生表示會先就業后創業。因此可以說,學生在創業準備上是較理性的。

自主創業是在走一條大家都沒有走過的路,需要激情和信仰,更需要理性和腳踏實地的充分準備。從上可知,中職生在創業準備上是比較理性和慎重的。

5.對創業領域選擇的調查

創業成功與否,與創業領域、創業模式、創業理念等都有著密切的關聯。特別是創業領域的選擇,往往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對大部分中職生來說,由于受自身條件限制,他們應盡量選擇那些技術含量不太高、起點較低的行業來創業。從“表八”中可以看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學生所占比例最高,達35.99%,其次是“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30.75%)”和“與自身專業相關的領域(25.06%)”,而選擇“什么行業賺錢就望哪個方向”的學生僅占7.97%。因此,在創業領域的選擇上中職生還是比較理性的。

6.對創業資金來源的調查

問及被調查者創業“啟動資金的來源”,結果顯示(見圖11):選擇通過家庭渠道“融資”的中職生所占比重最大,達40.32%;其次是自己通過先就業的方式積累資金,在與選擇“其他”的學生的交談中了解到,其“其他”的含義主要是指先就業幾年積累資金與經驗,因此自籌資金的比例為“個人”和“其他”項相加,占25.72%;選擇“銀行貸款”的所占比例為最小,僅占15.94%。這從另一側面驗證了中職學生對家庭的依賴性和缺乏社會經驗。

調查結論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個人訪談、組建創業興趣小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及近三年來對頂崗實習學生和畢業生的跟蹤調查顯示與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中職生成就動機水平高,但害怕面對現實。成就動機是指想要做好事情的動力,它與個人對自己的高要求、高標準有關,與個人的抱負高低有關,它對個體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從上面的問卷調查中顯示,中職生有著希望成功的強烈傾向。但在隨后組建創業興趣小組過程中,學生的報名情況并不象問卷調查結果所體現的這么踴躍,且不少學生在頂崗實習和就業過程中一碰到困難就選擇逃避,這些充分體現了不少中職生雖有強烈的成就動機,但卻害怕面對現實。

(2)就業創業心理期望高,但在就業創業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等、靠、要”思想且缺乏信心和競爭力。這可以從“對創業的興趣”的調查結果和中職畢業生的現實表現中看出。

(3)實現自身價值愿望強,但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雖然問卷調查中顯示中職生擇業十分重視自身價值,追求自我實現,但同時他們又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現實中不愿到鄉鎮企業、到基層去。中職生想走捷徑,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風順,想一舉成名、一蹴而就。他們雖然有實現自身價值的雄心壯志,但對吃苦耐勞有恐懼感,沒有充分做好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產生恐懼和彷徨,形成強烈的心理矛盾和沖突。

(4)綜合素質重要性意識強,但自身努力程度不夠。市場經濟為中職生擇業提供了公開、平等的競爭環境,但是這種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綜合素質的競爭。綜合素質在擇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職生都能充分認識到。但是有些中職生卻不愿努力去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這可以從“影響中職生的創業因素”的調查結果和中職生的現實表現中看出。

調適中職生就業創業矛盾心態的建議與對策

中職生就業創業的矛盾心態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但積極方面是主流。這種矛盾心態是其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心理發展趨向成熟的動力。除了中職生本身要努力尋求積極的解決辦法外,社會尤其是學校也要加強教育和引導,促使中職生保持穩定、積極和正確的就業創業心態。其具體建議與對策如下:

1.正確引導學生認識自我,開展職業生涯設計

在學校期間,中職生的職場社會角色認知大多帶著理想的色彩,他們的自我職業發展定位也基本上是比較模糊的,表現在他們大多有著“以后我想干什么”的心理預期,而至于如何才能較好地達到這一職業理想,則基本停留在感性的認知上,許多人還滿足于“邊走邊看”。而成熟的社會心態有賴于科學的自我職業生涯設計。職業生涯設計是學生人生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既要有理想的成分,又要有循序漸進的內涵,更要有在實踐中科學調整的空間和勇氣。因此中職生在職業生涯設計時應當立足于自身的興趣和優勢能力,在借鑒成功人士職場沉浮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將就行事。

2.扎實開展創業教育,全面提高中職生創業素質

(1)樹立創業教育理念,加大創業教育力度。

首先要澄清認識,走出對創業教育認識的誤區。創業教育絕不是簡單的就業教育,其最終目的不是解決簡單的生存問題,而是注重個人創業意識與創業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實現人的全面、創新和更高層次的發展。創業教育無論從教育發展和教育效果,還是對刺激經濟發展,提升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必將成為未來中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從根本上樹立創業教育的全新理念,在學校逐步加大實施創業教育的力度。

(2)重視對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選拔與培養。

創業教育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必須把選拔與培養創業教育的優質師資提到重要日程上來。一方面要加強對創業骨干教師的專業培訓,同時制定激勵措施,鼓勵現職教師到創業一線兼職或有計劃地選派有潛質的青年教師直接參與創業實踐。另一方面,可以聘請一些企業家、成功的創業者、技術創新專家到創業基地任兼職教師,或兼職從事創業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擴大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

(3)加強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要把創業教育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中,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與工學結合相結合,與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指導課程相結合,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大力宣講創業基本理論知識、創業常見問題與對策和相關法規政策,引導學生掌握創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培養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提高創業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

(4)廣泛開展創業教育活動,營造校園創業文化氛圍。

校園創業文化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直接環境,對學生創業素質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編印成功人士創業案例,定期舉辦創業現身報告,結合創業者、優秀畢業生的創業經歷、經典案例,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為學生提供借鑒,引導廣大學生理性創業,增強創業自信心。二是挖掘學生創業性社團潛力,活躍學校、專業部的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并積極組織參加省、國家創新創業競賽,為創業者閃亮登場提供舞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創業計劃。三是在班級環境、校園環境等物質環境建設上,不同程度地體現創業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黑板報、宣傳欄、墻壁上形成創業教育的人文環境;在學校制度層面上,結合校風、教風、學風建設進行創業教育,在師生關系和人際關系的互動和交往中,形成創業教育的心理氛圍。通過各類制度化和非制度化、顯性和隱性的環境因素及其綜合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陶冶學生的意識和心理,促使學生形成創業意識和創業個性心理品質。

3.加強創業實踐環節,搭建創業實踐平臺

(1)加強校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

通過廣泛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勤工助學和工學結合等活動,把教學和科研活動與創業實踐鍛煉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成功,體驗失敗,接受鍛煉,積累經驗。

(2)積極建設校外實踐基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創業教育。

學校應積極建設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社會實踐基地、企業創業教育基地等創業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讓學生進入基地企業實習,親身體驗和經歷創業的真實過程,培養他們的創業精神、創業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可以作為創業教育的實踐平臺,它使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創業計劃大賽以及自主創業的大膽嘗試有了一個可以依托的載體。

4.籌措社會資金,出臺有關政策,給予鼓勵性支持

中職生創業問題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政府部門應加強對中職生創業的引導,不斷完善中職生創業的環境。

政府部門要在政策上提供法律、體制、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鼓勵中職生自主創業,使中職生創業不斷制度化、規范化。同時,積極為創業的中職生申請小額貸款提供便利條件。政府部門要鼓勵、引導有實力的企業為中職生創業投資,在互利雙贏的基礎上,促進中職生創業和企業的自身發展。

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中職生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用于對中職生創業實踐活動的管理、引導和支持。

參考文獻:

[1]張之穩,李展,李莉麗.關于構建高校創業教育運行機制問題研究[J].http://www.kab.org.cn.

[2]曹秀芬,楊勝勇,江書平,楊海波,趙剛,王余丁.河北省大學生創業意識現狀調查與分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3]韓永清.當代山西青年需求矛盾的調查及對策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2(2).

[4]陳啟娟,毛雅菲.大學生創業的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思考[EB/OL].http://www.sociology.cass.cn

[5]郭燕.大學生創業意愿問卷調查及分析.http://www.kab.org.cn

[6]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問卷分析[J].http://www.docin.com

[7]黃維民,龍雁.促進青年創業措施的跨國比較[J].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報,2007(3).

猜你喜歡
創業意識中職生現狀
大學生微商創業與創業意識培養
崗位創業視閾下高職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研究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團體輔導的運用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