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監督文化的內涵與構建

2009-12-07 02:57熊漢蘭
決策與信息·下旬刊 2009年3期
關鍵詞:監督機構文化建設

熊漢蘭

摘要 本文主要就財政監督文化的內涵、意義,以及如何構建理想的財政監督文化作了理論上的探討。

關鍵詞 文化建設 監督機構 財政監督文化

中圖分類號:F235.1 文獻標識碼:A

一、財政監督文化的內涵

在一個組織中,文化的含義應包括組織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一般由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等組成。物態文化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是組織在實踐中形成的各種行為規范;行為文化是組織中的人際交往、道德品質、工作作風等行為模式;心態文化是在組織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這是文化的核心。

財政監督文化可定義為財政監督機關在長期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獨具財政監督特色的價值觀念、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等意識觀念的綜合反映。它包括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文化環境等,其中價值觀念是核心。其本質是通過教育感化使財政監督干部對財政監督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的統一。財政監督文化是財政監督事業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各種物質形式、行為規范、管理制度、價值觀念、職業道德等的總和,是財政監督實踐的產物,也是財政監督事業的靈魂,并隨著財政監督工作的不斷發展而傳承和發揚。

第一、財政監督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財政監督文化的核心。毛澤東指出:“提高勞動生產率,一靠物質技術,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思想工作。后兩者都是精神作用”。這說明了精神作用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也反映出一個組織的精神風貌是組織文化的核心所在。財政監督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價值觀、職業理念、倫理規范、職業精神和習慣、以及社會的看法。

第二、財政監督文化是一種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定思想觀念的現實化、具體化,并使其得以實現和貫徹落實的重要保證。不同的制度,能夠激勵和誘導不同的行為方式,實現不同的目的。通過有形的制度保障,形成無形的文化氛圍,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有了制度保障的文化,才能形成穩定的組織規則和秩序。制度文化是財政監督的行為準則,它包括:依法監督原則、財政監督政策性原則、財政監督獨立性原則、客觀公正性原則、廉潔奉公原則。

第三、財政監督文化是一種實踐文化。實踐文化是財政監督過程的體現,它是財政監督活動的實際過程及其所體現出的財政監督工作的特定方式和職業特征。財政監督作為實現財政職能的一種手段,通過事前監督、日常監督和事后專項檢查來發現預防財政工作中的錯誤和偏差。突出特點是通過檢查監督這一實施過程來實現其目標的。

二、財政監督文化建設的構想

建設高品位的財政監督文化,就是要通過財政監督文化多層次、多方式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其人員的思想、品德、作風產生積極影響,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業務精通、清正廉潔財政監督隊伍,為社會主義財政經濟的發展服務。

一是培養崇尚依法行政的理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法制觀念日趨加強,財政監督是財政部門對權利的一種制約,可以促進財政政策、法規、制度正確貫徹落實,可以自我約束,規范行政行為。財政財政監督工作人員要依法、知法、懂法,依法行政是財政監督事業健康發展的內在保證,也是財政監督文化的核心內容。財政監督文化的首要任務就是大力培育廣大財政監督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理念,確保財政監督工作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培養良好的精神情操。職業道德和操守是組織行為的重要保障,要通過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使組織成員立足本職,勤奮工作,遵紀守法,正確樹立權力和服務的意識,自覺做到用權為公而不為私。良好的精神情操不僅能夠樹立組織的良好形象,也能夠起到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凝聚人的重要作用,形成格調高尚的文化氛圍,提升整體和個人的文化品位,增強整體和個人的文化厚重感。財政監督干部要通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有正氣、有品位、有分寸,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態度。

三是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一個組織有了完備的制度,才能為其管理和目標執行提供切實的保障。大家都在規則內行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在一切程序都完備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制度是文化氛圍形成的有機土壤,而文化的繁衍反過來又使土壤更加肥沃,制度更加完善。必須建立健全系統管理的長效機制,為財政監督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四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財政監督的核心是人的因素,因此財政監督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機制,財政監督機關要采用教育、啟發、誘導、吸引、熏陶和激勵等多種方式來培養干部的命運感、工作責任感、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提高其思想道德素養,促使他們把內在的潛力和創造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五是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學習是提高創新能力的基礎,要加快知識更新。建立學習型組織,個人學習只是一個基本條件,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學習型組織。在個人通過學習來實現不斷自我超越的基礎上,進行團隊學習,從而使組織變成學習型組織。只有成為學習型組織后,才能具有系統思考的能力,創造無限生機的能力,并由此成為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體,面對任何復雜的外界變化,都能靈活伸展,隨變而變。通過學習,不斷超越自我,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為財政監督事業開創新的藍圖?!?/p>

(作者: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茹吉.抓住財政監督的牛鼻子.南通日報,2008-04-16.

[2]黃霞.試論我國財政監督文化的構建.學術縱橫.學習周刊2005-09.

猜你喜歡
監督機構文化建設
大數據下衛生計生監督機構檔案管理創新思考
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機構整合研究
黨內監督機構和體制的歷史演進
農村社區廉政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探究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論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創新
淺議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議國際貨幣制度的弊端及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