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創新

2016-06-23 12:37隋國英
市場觀察 2016年5期
關鍵詞:制度創新監督機構民營企業

【摘要】加強制度創新,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與現代化是我國民營企業現階段發展的重點,也是突破成長限制的重要著力點。文章在界定企業管理制度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創新主要原則和實踐途徑,以期有助于我國民營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管理制度;監督機構

民營企業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企業組織形式。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民營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在發生著顯著變化,盲目隨意決策、管理制度缺位、人本理念浮于表面等缺陷日益突出,影響了民營企業進一步快速發展的步伐。因此,加快管理制度創新,實現向現代企業轉變對民營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管理制度內涵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講,管理制度包括現代企業的經營戰略、經營理念、組織機構、人才開發、激勵機制、管理標準及企業文化等內容。狹義上講,管理制度又稱管理標準、規章制度,是由企業所制定的、以書面形式表達的、用以規范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條例、規則、程序和辦法的集合。管理制度是對企業組織中的機構和個體在權力、責任、利益等方面的設定,是各項管理體系、管理流程的具體表達。管理制度是企業和員工應該共同遵守的準則與約束。不同類型的企業或不同規模的企業,其管理制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1.企業管理制度是管理規范,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文件。制定這些系統性與專業性相統一的規定和準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企業員工要在日常的履職行為中,要按照企業的管理規范與規則開展工作。如果沒有統一的管理體系和平臺,企業就難以在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框架下規范運行,更談不上發展戰略的實現了。

2.從管理制度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來講,企業管理制度主要由編制企業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管理制度的實施程序、管理制度的編制形成過程、管理制度與其他制度之間的關系等因素組成的,其中,屬于規范性的因素包括管理制度中的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管理制度的構成等;屬于規則性的因素包括構成管理制度實施過程的環節、管理制度實施的具體程序、控制管理制度實現或達成期望目標的方法及程序;形成管理制度的過程,完善或修訂管理制度的過程,管理制度生效的時間,與其他管理制度之間的關系。

3.規范實施企業管理制度需要規范性的環境或條件。企業管理制度應符合管理學原理,并與企業實際相適應;同時,管理制度具有較強的規范性,并要求這種規范性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通過對制度意識的強化和規范環境的營造,將有利于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規范運行,否則管理制度的實施結果將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二、我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

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正處于成長期或成熟期??傮w來看,這些民營企業正在由以原始資本積累為主要目標的一次創業階段,步入以追求規模效益為主要目標的二次創業階段。企業的快速發展壯大對管理制度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管理制度的缺陷更為突出:

1.制度化程度較低。相比其他類型企業,我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體系化和規范化程度較低,管理制度隨意性高。這些民營企業大多采用了“家族式”管理模式,企業管理機制不健全。

2.戰略選擇科學性低。企業的戰略選擇直接決定其前途命運??傮w來看,我國民營企業主在重大決策上沒有科學的決策機制,缺乏有效的監督,尤其是在民營企業主自身決策能力不夠的情況下,極易作出錯誤決策,影響甚至斷送企業未來的發展。

3.傾向于短期投機行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取決于管理者的思路和想法。由于一些家族企業主目光短淺,缺乏長遠規劃和戰略思考,過于關注眼前利益,不注重決策的科學性,簡單隨意。在企業開拓創業發展階段,短期投機行為可能使企業抓住了市場機遇,實現快速發展;但企業進入較為成熟發展階段后,企業主的短期投機行為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致命的影響。

4.企業主“一言堂”現象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原始積累后,部分企業主就開始自居為企業家,盲目樹立個人權威。尤其是在戰略決策時,常常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剛愎自用,降低了企業的活力和效率,消弱了核心員工的凝聚力和對企業的歸屬感,使得企業趨于僵化、溝通不暢,極易引發爭權奪利和派系斗爭,最終導致企業衰敗。

5.存在潛在的人才危機和信任危機。因為較多關注家族利益,很多民營企業主的管理方式過于簡單生硬。由于民營企業主在思想深處不重視員工利益,使得很多優秀人才難以融入企業,才能沒有施展空間,沒有事業成就感,最終遺憾離職。同時,我國民營企業的信任危機也較為嚴重。民營企業自身缺乏完善的監督控制體系,但在狹隘思想的引導下又想處處設防,導致員工積極性和事業心倍受打擊,降低了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我國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的實踐途徑

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簡單的一蹴而就,需要著眼全局、系統推進,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和有利于創新的管理機制,才能保證民營企業的成功和持續發展。

(一)管理制度創新的原則

1.實事求是原則。任何類型企業的管理制度創新都必須不能脫離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就民營企業而言,從規模上,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從治理模式上,可以分為家族式和公司制;從發展階段上,包括創業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發展停滯階段等。對于不同類型的民營企業,其管理制度創新的目標和路徑也大相徑庭,但只要堅持了實事求是的管理創新原則,其管理制度一定會對企業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2.以人為本原則??茖W的指導思想是企業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對于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創新工作而言,這一指導思想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為本對我國民營企業而言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需要其踏踏實實把這一思想落到實處,發至內心地珍惜、關懷職業經理人和技術創新者,給予這些關鍵核心人才施展的空間,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給予應有的激勵,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3.匹配戰略原則。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是實現其經營戰略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最終的目的。為追求創新而進行創新活動,難以獲得成功,缺乏實質性意義,不但浪費企業現有資源,而且與管理提升、增強核心競爭力的目標背道而馳。只有緊緊圍繞企業發展戰略所開展的管理制度創新活動,才能踏準企業發展的節拍,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為企業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4.責權利統一原則。作為管理活動的基本原則,責權利相統一同時也是對人力資本最好的激勵機制之一。因為只有真正實現了責權利相統一,人力資本的潛能和激情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民營企業要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要科學設計企業的治理機構;二是合理設置組織機構及人員配置;三是準確界定機構及人員的權責。如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責權利相統一,企業內部部門及人員遇事就會相互推諉,不主動承擔責任。不但管理制度創新難以成功,浪費大量資源,而且會對企業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管理制度創新的實踐途徑

1.規范建立公司章程,健全管理制度體系。

真正實現管理行為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是民營企業開展管理制度創新活動的關鍵。許多民營企業管理體系的構建基于以往經驗和習慣做法,缺少基本制度作為制度體系的基石。因此,規范的公司章程是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據,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民營企業應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以公司章程為根本依據,規范建立股東會議事規則和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工作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業管理體系是進一步規范經營管理行為、實施管理創新的客觀要求,有利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民營企業在完成高層級管理制度制定的基礎上,可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實際,科學設計企業管理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健全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為企業內部各部門及員工之間的協作提供制度依據。

2.建立健全決策機制,聘請職業經理人。

家族式管理對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簡單去除家族式管理并不可行。因此,建立現代家族式管理制度是有利于其發展合理選擇之一,即讓更多的家族成員或“準家族成員”共同承擔企業管理工作,進一步實現權利制衡,通過集體決策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建立過多層級的管理機構,對于中小民營企業而言并不適合。中小民營企業應加大職業經理人引進力度,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在充分授權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提高決策的全面性和科學性。此外,企業主自身也應不斷提高能力和素質,牢固樹立科學決策意識,注重傾聽意見和建議,努力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

大型民營企業必須堅持集體民主決策機制。企業董事會依法依規行使經營決策權,保障出資人、債權人和公司的合法權益。董事會應科學授權,按照權限劃分授予企業經理層可以及時做出常規生產經營決策的權限,保持企業決策機制的規范性和靈活性。

3.設立監督機構,建立決策制衡機制。

在民營企業管理實踐中,很多企業對監督工作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沒有專門的監督機構,或者監督機構浮于表面,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或缺少監督機制,極易導致管理決策出現的主觀、隨意和盲目等情況。

對于中小民營企業而言,建立監督機制和設置監督機構的必要性更為突出??蛇x擇由家族成員和外部人員共同任職監督機構,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監督機構中家族成員和外部人員的占比。

對于大型民營企業而言,監督職能的重點在于監事會。為支持監事會更好的履行監督、檢查和督促等職能,應允許監事會代表列席企業的重要經營管理會議,使監事會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既能保證監事會能夠監督企業作出重大決策過程的規范性,也有助于其檢查監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提高監督行為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4.踐行人本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所謂人本管理就是要在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優化完善工作上,具體可以下幾個方面實施。一是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正確的管理目標。民營企業要始終將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和提升,設置為管理工作的初衷和最終目標。二是將培育團隊精神作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企業開展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打造核心團隊,培育團隊精神,凝聚力人心,促進企業發展。三是把握好制度與人之間的“度”。我國民營企業中,大多采用了“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要重點處理好制度與人之間的關系,既要堅持原則公正,也要把握合理靈活。

參考文獻

[1]張之旗.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

[2]劉孝寧.民營企業制度創新與企業成長關系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7).

[3]韋智華.我國民營企業管理創新探究[J].商,2015,(6).

作者簡介:隋國英(1975-),女,黑龍江肇源人,就職于唯美時尚(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商企業管理。

猜你喜歡
制度創新監督機構民營企業
全國各地財政廳局監督機構負責人名錄
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會計監督機構負責人名錄
Soybean hairy roots produced in vitro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
電子政務: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
淺談石河子市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職能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