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的療效分析

2009-12-17 09:57羅建寧閻博強
華夏醫學 2009年5期
關鍵詞:腦卒中

羅建寧 閻博強

摘要: 目的:探討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 的影響。方法:將198例急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采用共同入選條件。兩 組藥物治療基本相同,康復組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康復采用神經發育療法。分別采用神經 功能缺損評分(CN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數(Barthel)來評定療效。結果:經治療 半個月左右,康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明顯減少,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高,與對照組比 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急性腦卒中患者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能明顯改 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提高肢體運動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腦卒中;超早期康復治療; 神經發育療法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9)05-0838-03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ultra-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acutestrokes/LUO Jian-ning, YAN Bo-qiang∥TCMHospital of Guilin City, Guilin 541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ultra-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 py on neural functional deficit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in patie nts with acute strokes. Methods: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into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ultra-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addition to medical treatment,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to medical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carried out neurodevelopmental trea tment(NDT).The scores of neural functional deficit(CNS) was evaluated before a nd after treatment.ADL was assessed with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Results: The degree of neural functional deficits was reduced and the ability ofADL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half a monthtreatmen t.The scores of CNS and MBI after one month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Ultra-early rehabilita tion thera py have more effectiveness on reduction of neural functional deficits, improvin g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nd the daily life abilities.

Key words: acute stroke;ultra-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neur odevelopmental treatment

近代對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治療,取得了可喜的進步,腦卒中所致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腦卒 中的致殘率較高。近20多年來我國康復醫學的發展,降低了急性腦卒中的致殘率,提高了患 者的生活質量。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的主要內容是神經發育療法。本研究觀察配合超早期康 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急性腦卒中患者364例。

入選條件:①腦梗死或腦出血急性期;②經臨床和頭顱CT或 MRI檢查確診;③符合1995年全 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1]。

將198例患者隨機分為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組12例和對照組96例。兩組的基本情況無顯著性 差異(P>0.05),見表1。兩組的藥物治療基本相同,康復組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

1.2 評價方法

均在患者入院1d內,進行第1次評分,病后半個月或出院時進行第2次評分,采用中華醫學 會推薦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N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數(Barthel)進行評分。

1.3 治療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按腦血管意外常規藥物治療(控制腦水腫?預防性腦保護?抗凝和抗栓治療 ?預防及治療并發癥等)??祻徒M增加超早期康復治療,患者入院后就開始康復治療。

康復組用神經發育促進技術,融合Bobath技術?Rood技術?Brunnstrom技術及PNF技術進行 治療,配合穴位按壓,1次/d,其余時間由家屬幫助訓練,共治療半個月左右。對照組只 給予常規藥物治療。

康復訓練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3.1 床上訓練 一般為入院后第1天至7天左右,首先要給患者 做心理治療,消除顧慮,增強信 心,使患者主動配合康復訓練。臥床時注意將患者擺放良好姿式,定時變換體位,應用神經 發 育促進技術,刺激皮膚?肌肉及關節感受器,關節及肢體做被動及主動運動,避免上肢屈曲 ?下肢伸展以及足下垂內翻的錯誤模式。

1.3.2 坐位平衡訓練 主要是掌握坐位平衡,逐步增加難度,做 自行坐起,躺下訓練。一般病情 好轉,穩定3d后進行。

1.3.3 站立平衡訓練 訓練坐下,站立,靠墻及靠康復器械 站立,進一步做站位平衡訓練,重心移位。

1.3.4 步行訓練 可進行減重平衡?步態訓練,扶平衡桿前 行及后退訓練,重心移位訓練,單腳負重訓練,行走及上下階梯訓練。

1.3.5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 進行穿脫衣?穿鞋?進食?開門 ?如廁?洗臉等訓練。

1.4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結果均數用±s表示,兩樣本均數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 差分析,差異顯著性水準a=0.05。

2 結果

急性腦卒中超早期康復組,配合神經發育療法治療半個月左右,臨床神經功能缺損?日 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好于對照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2。

3 討論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基于神經系統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原理[2,3]對腦卒中康 復治療的療效是肯 定的,可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減輕?減少致殘,重返社會。本研究表明超早期康 復治療組 明顯好于對照組。多數作者認為,早期康復治療對偏癱具有明顯療效[4-6]。本 組研究顯示,入院 時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出院 時康復 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對腦卒中患者配合超早期康復治療,對 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明顯有效,可減輕神經功能缺損及促進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

早期心理指導很重要,可使患者增強信心,樹立能康復的信念,克服怕摔 心理,克服心理障礙[7],從而主動配合訓練,達到早日康復。

患者入院后就應介入康復治療,在腦卒中早期肢體還沒有形成錯誤模式,神經系統的可塑 性較大,進行超早期康復治療,注意患者擺放良姿位,及適當按摩?被動運動及主動運動, 可防止肌張力增高,促進肌力恢復。采用穴位按壓?皮膚?肌肉及關節刺激等神經促通療法 ,促進患者肌力?肌張力好轉。

平衡訓練應早期進行,病情穩定1周左右可進行坐位平衡訓練,進一步行減重平衡?步態訓 練,扶平行桿前行及后退行走訓練等,使患者盡快掌握平衡,恢復步行能力。

注意單肢體運動,對稱鍛煉伸肌與屈肌,避免共同運動?聯合運動,可降低患者肌張力,提 高肢體活動的靈活性,提高生活能力。超早期康復治療可明顯降低肩關節半脫位?足下垂? 足內翻和關節攣縮的發生率。

腦功能的恢復,在腦卒中發生后的前3個月最快,康復訓練應盡早開始,患者入院后就可進 行康復指導。本組康復訓練開始時間為生命征穩定,入院后就進行超早期康復治療。

本組患者無1例因康復訓練而導致病情加重。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度,是否伴有意識障礙 及有無嚴重的并發癥來決定是否可進行康復訓練。筆者制定可進行訓練的生命征指標:①神 志清楚,能配合訓練,病情穩定;②血壓低于180/110mmHg;③在安靜狀態下心率每分鐘少 于100次;④無呼吸困難,活動后無明顯氣喘。訓練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積極處理各種危 險因素。

要想使患者肢體功能明顯改善,僅靠早期康復治療是不夠的[8]??祻陀柧氉詈贸?續3個月,其 中住院治療1個月,社區或者家庭治療2個月。腦卒中所造成的神經功能障礙,終身都可慢慢 康復,只不過越到后期恢復越慢。超早期康復治療,能減少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減少后遺 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縮短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29(6): 379.

[2] 燕鐵斌,竇祖林.實用癱瘓康復[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9 8-102.

[3] 王維治.神經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07.

[4] 李春雷.腦出血早期康復治療300例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07,24(1):48-49.

[5] 毛玉,黃東鋒,張毅,等.早期物理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功能 預后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0,15(2):83-84.

[6] 趙玉君,宋傳明,閆士廣,等.Bobath療法對腦出血偏癱的早期康復療效 觀察[J].現代康復,2000,4(11):1700.

[7] 馬美玲.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期的心理障礙及對策[J].中國康復 醫學雜志,2001,16(5):311.

[8] “九五”攻關課題組.急性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 雜志,2001:16(5):266-272.

(收稿日期: 2009-07-01)

[責任編輯 王慧瑾 鄧德靈]

猜你喜歡
腦卒中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與腦卒中類型及預后關系探討
“三位一體”急救模式對急性腦卒中救治和預后的影響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針灸配合康復臨床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效果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