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后兩組"/>

?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2016-10-17 05:30梁毅鄒玲蔡木輝盧壯華肖巖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偏癱腦卒中

梁毅 鄒玲 蔡木輝 盧壯華 肖巖

"

【摘要】 目的 比較分析良肢位擺放、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兩種方法治療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方法 6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良肢位擺放)和觀察組(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 各30例。連續治療4周后,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改良Ashworth分級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 高于對照組的86%(P<0.05)。治療前兩組改良Barthel指數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良肢位擺放與中藥熏敷相結合治療腦卒中后肢體肌張力增高療效優于良肢位擺放。治療費用低廉, 適合在各級醫院開展。

【關鍵詞】 腦卒中;偏癱;肌張力增高;良肢位擺放;中藥熏敷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45

腦卒中是腦血管意外發病的主要類型之一, 約占85%~

90%[1]?;颊叨喟橛兄w肌張力增高, 嚴重阻礙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本文通過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法降低腦卒中后患者的肢體肌張力, 取得良好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12月首次發病經本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6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 經臨床診斷、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 符合1995年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診斷要點[2]。將患者隨機分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觀察組男21例, 女9例;對照組男18例, 女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腦卒中初期, 患者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床上渡過的, 不良的姿勢會使異常運動模式活動、痙攣增加。①仰臥位:頭部置于適宜高度的軟枕上, 患側肩胛下方墊一枕頭, 使患肩前伸, 上肢肘關節伸直, 置于枕頭上, 腕關節背伸, 掌心向上, 五指伸展稍分開;患側臀部及大腿外側墊枕, 防止患側骨盆后縮, 防止髖關節外展、外旋。②患側臥位:擺放時患側在下, 健側在上, 患側上肢前伸, 使肩部向前, 確保肩胛骨的內緣平靠于胸腔, 肘關節伸展, 手指張開, 掌心向上, 健側上肢可放在軀干上?;紓惹y屈膝, 踝關節背伸。③健側臥位:擺放時健側在下, 患側在上?;紓壬现聣|一個枕頭, 使患側肩部前伸, 肘關節伸展, 前臂旋前, 腕關節背伸?;紓裙桥栊?, 髖關節呈自然半屈曲位, 置于枕上, 健側下肢平放在床上, 輕度伸髖, 稍屈膝。④坐位:當病情允許應鼓勵患者及早坐起或進入輪椅之前進行抬高床頭訓練, 可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等各種并發癥。

1. 2. 2 觀察組 ①中藥熏敷法:基本方:桂枝、海桐皮、威靈仙、兩面針、銀花藤、千年健、海風藤、伸筋藤、絲瓜絡、川芎、莪術等各30 g。治療前, 先將裝有中藥的寬35 cm、長45 cm藥包浸泡加熱約1 h以上, 再用離心機脫水至半干。根據治療部位將備好的熱藥包分別置于患處旁開10 cm處, 用塑料薄膜完全覆蓋藥包使之與患處形成一個密閉的熏蒸空間, 期間需密切觀察熏蒸部位皮膚情況, 預防燙傷。10 min后視藥包溫度(以患者能耐受為準)逐漸調整藥包與治療部位皮膚接觸的距離, 直至完全將藥包覆蓋到患處, 蓋上塑料薄膜, 使藥包熱氣充分熏蒸患處。中藥熏敷溫度控制為45~55°, 1次/d, 40 min/次, 每周持續熏敷6 d。②良肢位擺放:中藥熏敷結束后, 用干毛巾擦干患者身上的藥液蒸氣, 及時保暖, 約20 min后可進行良肢位的擺放或康復訓練等。擺放的方法同對照組。

1. 2. 3 兩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康復治療, 觀察組中藥熏敷后進行良肢位擺放和康復治療;對照組予良肢位擺放和康復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肌張力情況、治療后臨床療效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檢查肌張力, 視:患者在主動活動時的協調性。觸:觸摸肌肉被動活動時的阻力。反射:增強或減弱。肌張力評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進行。療效評定標準:治愈:治療后肌張力恢復正常;顯效:治療后肌張力降低2級;有效:治療后肌張力降低1級;無效:治療后肌張力無改善??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指標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量表:0~20分完全殘疾, 生活完全依賴;20~40分重度功能障礙, 生活依賴明顯;40~60分中度功能障礙, 生活需要幫助;>60分生活基本自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治療前后改良Ashworth分級 治療前兩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治療后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 高于對照組的86%(P<0.05)。見表2。

2. 3 治療前后改良Barthel指數評定 治療前兩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從表1可看出,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肢體肌張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觀察組治療后肌力恢復正常的有2例(下肢)、Ⅰ級10例(上下肢);對照組治療后肌力下降至Ⅰ級的有3例(上下肢)。表2看出, 在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中, 良肢位的擺放和保持對緩解肌痙攣, 提高或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而中藥熏敷通過熱力和藥力的雙重作用, 促進患處的血液循環, 使肌肉緊張緩解、松弛、軟化, 有效地降低神經的興奮性, 迅速降低肢體肌張力, 更有利于良肢位的擺放, 為患者的康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表3結果說明上降低肌張力可為日后的日常生活活動創造有利條件,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 良肢位擺放與中藥熏敷相結合治療腦卒中后肢體肌張力增高療效優于良肢位擺放。治療費用低廉, 適合在各級醫院開展。

參考文獻

[1] 黃蘇琴, 宣建大, 陳麗珍. 中藥膏外用配合穴位按摩對腦卒中下肢肌張力增高康復的影響. 護理與康復, 2015, 14(5):463-465.

[2] 王偉敦, 丁自勤, 陳慧珍, 等. 功能訓練聯合針灸早期介入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2(2):147-149

[收稿日期:2016-04-01]

猜你喜歡
偏癱腦卒中
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在腦梗塞伴肢體偏癱患者護理中對ADL評分及生活質量的效果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針刺聯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針灸推拿結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預后的改善效果分析
漫畫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