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魯番,熱地中盛開的花朵

2009-12-18 08:49
文化月刊·遺產 2009年12期
關鍵詞:維族故城葡萄溝

周 娜

吐魯番盆地,中國最熱、最干、最美的地方,這朵永遠燦爛不敗的花,用漫長時間守望著這片絲路樂土,以全國最低凹之地的姿態陷于四周山脈的環繞之中。探尋與發現滴翠流蜜的葡萄溝、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遺跡交河故城、《西游記》中的八百里火焰山,以及古老峽谷秘境吐峪溝村落,成為我這個背包客踏上這次旅途的初衷。

葡萄溝,火之洲中的綠色宮殿

從烏魯木齊坐上駛往吐魯番的大巴,高速路兩旁是茫茫的戈壁灘,偶而也會有一片綠色劃過眼前。在高高的雪山映襯下,近處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和遠處光禿禿的山體形成鮮明的生態層次。大約行駛了一個小時左右,遠遠望見白色的風車,就知道達坂城風力發電站快到了,一排排巨大的白色風機迎風而立,整齊的隊列,延伸數十公里,氣勢非凡。

吐魯番是維族聚居地,在此,你可以看到新疆十八怪之“大床擺在鐵門外”,這是因為吐魯番太熱了。由于與北京有兩小時時差,這里太陽一般晚上十點才落山。白天酷熱好似空城,夜里三點卻常有店鋪開張、行人逛街的景象。

從吐魯番市區步行30分鐘即可到達地理坐標為東經89度11分、北緯42度56分的中國海拔零點景區。由此步行穿越村子,可看到一戶戶平常的維族人家,從大門到屋內的裝飾無不是色彩艷麗圖案繽紛。探頭望去,后院綠草盈盈、鮮花朵朵,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如此干燥炎熱的沙漠地帶,用這一片賞心悅目的綠色裝點美好的家園,維族人熱愛生活的情趣,可見一斑。

緊靠吐魯番市郊10公里處,便是火焰山峽谷中一片世外桃源般的仙境——葡萄溝,這里氣溫要比市區低5至10攝氏度。背著包行走于由南到北長約7公里的葡萄溝內,清幽涼爽、綠色充盈,讓我滿心醉意。這里包含可供游覽的葡萄溝游樂園、葡萄莊園、阿凡提故居、達瓦孜風情園等景點。每一處景區都濃蔭蔽日,仿佛一座座葡萄迷宮。在這片綠色海洋里,生長著桃樹、杏樹、梨樹、桑樹、蘋果樹、石榴樹等果樹,不禁讓我驚嘆水果之鄉的極致魅力。穿行于葡萄溝中的我,既可以用眼睛觀摩領略維族百姓日常生活和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蔭房”,又能享受這難得的清涼,但仿佛伸出手臂就能在頭頂上方觸摸到干熱的沙漠風,不遠處的荒山禿嶺時刻提醒著我,荒涼與酷熱觸手可及始終繼續。

走到葡萄溝的最深處,一條狹長的小路通向溝底,葡萄攤前的干果濃縮甘醇,幾十種葡萄干吸引著游人蜂擁而至,紛紛掏錢購買。置身于葡萄長廊下,圍坐在小桌旁,隔身一米即溪澗潺潺,邊悠閑地品嘗剛采摘下來的色彩各異、味道有別的新鮮葡萄,邊欣賞維族歌舞,獨特的異鄉風情讓人沉醉。

交河故城,歷史遺留的完美廢墟

在坎兒井樂園售票處,我正躊躇滿志地琢磨下步行進路線時,一位漢族中年男子過來搭訕,試探性的聊了幾句,便知曉其乃烏市“野驢”司機一名,聲稱混這條線已經數十年,身邊來往送走的雜志社、報社記著,自由撰稿人及攝影師不同身份玩家不計其數,看小女子我獨身一人出門在外不容易,就起了行俠仗義之心。于是我便輕而易舉地蹭他車里一票浙江玩家來到位于吐魯番以西10公里,億萬年沉積的黃土斷崖上的古代都城遺址——交河故城。

遙想2500多年前,曾經的官署、寺院、佛塔、街道、民居……相繼一一隱去,惟有一截截殘垣斷壁延續著歲月的蒼涼。大自然的風蝕、雨侵、地震破壞以及戰爭等人為侵擾,讓這座生土建筑城市陸續出現崖體開裂、城墻崩塌的慘烈現象,但它依然在風沙面前頑強地挺立著,仿佛一位鋼筋鐵骨的西北大漢,雖然經歷了數不清的風霜蹉跎和形形色色的滄桑劫數,如今仍是“廉頗未老”,雄風猶在。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這是唐代詩人李頎在《古從軍行》中描述交河的名句。如今,當我頭頂著40度的烈日來到交河,四周寂靜無聲,峭壁兩側的深溝如潮水般漲起,這座古老的城池靜默地佇立在約30余米的黃土高崖之上。時光的匕首依然在不停的修鑿,每一個駐足的人都能聆聽到故城的回音,并在這回音中感受交河的蒼涼與悲壯。

吐峪溝,火焰山秘境的遺世凈土

吐魯番長途站買了車票,登上巴士,車內空調冷風猶如隔靴搔癢,絲毫不起作用。在九月的烈日與熱風中,山體被熱浪繚繞,氣焰炎炎,整個巴士變成了桑拿房!

向東40余公里,就來到孫猴子向鐵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熄滅八百里焰火的故事發源地——火焰山。那一句“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撥動了多少人的好奇與向往之心啊。好家伙,果然是名不虛傳!我一邊吟著“火云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的詩句,一邊徑直逃離火焰山景區,尋找那處峽谷中的秘境。

吐峪溝村位于鄯善縣境內,換乘的車一直順著“連心路”公路南行,途徑二堡、三堡村莊后,一路顛簸到達吐峪溝長途汽車站點。起身背起沉重的行囊,我踏足于鋪滿黃黏土的古村落。之前曾被告知附近沒有可提供住宿的場所,惟我偏不信這邪,懷揣一種誓不罷休的氣勢在傍晚七點半才抵達。誰料到下車后連問路、搭車都成了問題。原來吐峪溝得名于維語譯音,意思是“走不通的小山溝”。古往今來,由于山體陡峭、無路通行,所以人們無法目睹峽谷的全貌。直到1992年,這條名為“連心路”的簡易公路修成,才結束了大峽谷“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歷史。

憑借下車時維族小姑娘的簡單指引,我向著這座新疆著名的維吾爾族村落挺進,時而閃過一處清真寺,時而突兀一株百年老桑樹,滿眼都是古老的維吾爾族民俗風情。天真無邪的孩童,驚訝的歡呼著迎接我這位外來之客,面對鏡頭時卻只有羞澀的表情。幽靜小路兩旁的房屋,都是獨特的黃黏土結構,但木質門鈴、窗欞、床榻卻隱隱透出中原文化的印跡。在如此偏遠封閉的地方看到文化交匯融合的遺跡,我不禁感慨萬分。在這里,時光是一把雙刃劍,它劈開現實,光芒直指滄?!?/p>

我徒步行走在村中,看到一個老婦人從小巷深處踱出,站在巷口張望,艷麗的裙裾在晚風中飄動。夕陽給小村莊抹上一層金色的光輝,眼前的房屋與山體同為赭黃色系,與蔚藍的天穹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對比,這種熱烈反倒傳達出幾分蒼涼之感。

功夫不負有心人,晚上九點整,我抵達吐峪溝村景點處。一個售票處的巴郎子(維族小伙)指引我住到門口維族大媽家,我終于找到了落腳之處。

吐峪溝和其他的維吾爾族小村莊一樣,鱗次櫛比的平頂土房正好契合了吐魯番地域炎熱的特點。每年七、八、九月,這里平均氣溫高達38度,居民都習慣住在屋頂上。我當然不會錯過這次絕好的仰望星空、房頂納涼的機會啦,也許這才是最浪漫的露營吧。

夜間兩點多,我正聽著艾克拜爾巴郎子給我講維族少數民族地區風俗和來吐峪溝麻扎朝圣者的故事,突然天空中掛起一陣風沙,瞬間掉下豆大雨點。正準備逃離現場的我,被他一把拉住,“放心吧,吐魯番地區終年少雨,即便下也像是老天爺吐了口痰,5分鐘就過去?!惫?天空瞬間晴朗。

清晨,當火紅的太陽升起于東方,幾只斑鳩在樹杈上嘹亮的一展歌喉時,我出發去拜訪麻扎。雖然和村里的維族居民語言不通,卻不影響彼此用善意的微笑溝通。同伴不知從哪里為我摘來兩串上好的無核白葡萄,抬眼望去,遠處的葡萄藤下,三五成群的維族女子正舞動著手里的籃子,邊采摘邊朝我們揮著手。拔下一顆葡萄放入嘴中,那入口的甜蜜,從喉嚨一直滋潤到心田。

在山山水水中陌生地奔走,與每一個有緣無份的人擦肩而過,歲月的輪盤也如樹影一樣斑駁,留在身體上的每一處時光都印記著美麗。置身于火焰山南麓這個古老的小村莊中,時間仿佛停滯,我在這古老的盛宴中獨自沉淪。

旅游小貼士:

吐魯番市區有中巴車前往葡萄溝,也可包車。景區實行60元一票制,包括葡萄溝游樂園、達瓦孜風情園、阿凡提游樂園、王洛賓藝術館等多處景點,但各個景點相差1至2公里,建議包車前往。

交河故城目前不通公共汽車,打車去較為方便,單程費用約5至15元。交河故城門票40元。由于吐魯番地區溫度較高及最佳拍攝時間的考慮,清晨或傍晚到訪比較適宜,參觀時間約需2小時。

目前從吐魯番有直達班車抵達拍攝火焰山全貌的最佳觀測點,門票20元。抵達吐峪溝村可坐班車再轉摩托的士或徒步90分鐘,也可以直接從吐魯番包車前往,車費200元/天,門票30元。

猜你喜歡
維族故城葡萄溝
《葡萄溝》教學設計
蘇巴什故城
育苗繁忙助春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葡萄溝
新疆|跪著跳舞的維族女孩
維族婚姻制度和婦女福利
《葡萄溝》教學反思
交河故城申遺一波三折
少數民族外出務工人員的社會關系、職業認同及城鎮適應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