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堂的多元化風格

2009-12-18 08:49謝珂珩
文化月刊·遺產 2009年12期
關鍵詞:多元化

謝珂珩

摘要:基督教堂是建筑領域的一個特殊類型。在西方國家,基督教堂經歷了以羅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為主要特點的時期,20世紀以后,逐步向多元化風格發展。

關鍵詞:基督教堂 建筑特點 多元化

一、教堂的原型

在《圣經》的舊約時代,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他們在曠野受上帝耶和華的指示修建神的居所——會幕,會幕就是教堂的原型(如圖1所示)。會幕是一種可拆卸并在此拼裝的構筑物,它適應了以色列人當時在曠野遷移的生活方式。會幕呈東西向設置,核心是圣所和至圣所,至圣所內供奉的是神的約柜。會幕核心并非位于會幕的幾何中心,而是在偏西的方向,暗示出“拉丁十字架”的原型。

到了所羅門時代,上帝指示所羅門王為其在耶路撒冷建造了固定的居所——圣殿(如圖2所示)。圣殿仍然保留了會幕的朝向和空間功能。

新約時代,因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的那一刻,圣所與至圣所之間的幔子裂開了,這預示著信徒不再需要請大祭師到至圣所為他們代禱,而是自己坦然無懼地來到上帝的面前進行敬拜、禱告。所以,后來基督教堂的核心部分已經沒有了至圣所,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下的講壇。

二、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建筑的特點

基督教是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1世紀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公元16世紀宗教改革以后,又陸續從天主教分裂出許多新的教派,統稱新教。這些不同的宗派的建筑各有其特點。

1.(早期)基督教以及新教的建筑特點

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受羅馬帝國建筑風格的影響較多,而基督教新教強調回歸《圣經》的本源,除去人為的添加。因此基督教新教的教堂總的來說比較簡樸,大都為長方形,在內部功能上重視講道,因此講臺在顯著的位置。其建筑形式和風格擺脫傳統,呈現多樣化的局面。

2.天主教建筑的特點

早期天主教主要以羅馬式建筑為主。羅馬式建筑多采用長方形會堂布局形式,并在祭壇前擴大橫向空間,形成一個十字形平面,橫向短,豎向長,交點靠近祭壇一端。在羅馬式天主教堂內部,常常以艷麗的彩色玻璃嵌畫、鑲嵌畫、壁畫、骨雕、木雕和象牙制品等做裝飾,內容主題多為《圣經》里的故事,或《圣經》手抄本中的插圖等。后期天主教建筑出現哥特式建筑的特點。這種建筑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架、修長的立柱和新的框架結構來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造型奇特、高聳、尖細、裝飾復雜。

3.東正教建筑的特點

東正教建筑主要呈現“拜占庭”建筑的特點。拜占庭式建筑奢華大氣,同時強調王權的超人力量、基督神權的神秘主義美學感。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與特征是穹頂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蓋穹頂,并把重量落在四個獨立的支柱上,注重浮雕、鑲嵌畫和工藝裝飾對宗教氣氛的渲染,這些浮雕、鑲嵌畫反映的內容有圣母子、君士坦丁大帝、十字架上的耶穌等。

三、現代基督教堂的新形式

1.歐美現代大型教堂

進入20世紀,隨著西方文化藝術的變化和新建筑運動的發展,更多的新元素進入基督教建筑領域。1955年“朗香”天主教堂落成,讓眾人看見新形式的產生,這個教堂以一種奇特的歪扭造型隱喻人的某種神秘超常的精神和情緒,構圖模式變化自由,產生令人驚奇的陌生化教堂建筑現象。從此之后,更多新教的基督教堂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空間及造型。

2.安藤忠雄主題教堂系列

在亞洲,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的教堂系列建筑作品,著力體現了上帝的創造之工。他將上帝6日創造的“光”“水”“風”通過建筑的空間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成為“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和“風之教堂”,讓人為之嘆服。

3.現代鄉間小教堂

由于基督教迅速廣泛的傳播,世界各國的許多鄉間小鎮都有教堂。相對于城市基督教堂的高技術含量,現代鄉間教堂走的是生態化道路。建筑師瓊斯(Fay Jones)設計的美國“索恩克朗教堂”位于一片樹林中,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小教堂”,它為全木結構體系,空靈的結構完全展現在眾人面前,與環境非常協調。

4.中國基督教堂的形式

在中國,自唐朝以來,基督教分四次傳入,教堂建筑的風格除了受同時期國外建筑風格的影響,也受到本土建筑風格的影響,形成獨特的“中國式”的教堂風格。中國幅員遼闊,所謂的“中國式”既可以借鑒主流建筑,也可以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形成多種風格。

當代中國基督教堂設計已與國際接軌。龍山教堂設計贏得2008年“Glass LEAF國際建筑設計”創新設計獎,這表明中國建筑行業已經在國際宗教建筑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四、基督教堂建筑形式的發展趨勢

1.小型化趨勢

“新教”之后,人們重新在《圣經》中尋找教會的意義?!妒ソ洝吩凇笆雇叫袀鳌薄傲_馬書”和“哥林多前書”多次提到教會設在家庭中的意義,因此目前家庭教會日益增多,從而使基督教堂呈現小型化的趨勢。

2.多樣化趨勢

如前所述,教堂建筑在20世紀已經出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加上宗教改革,“新教”的更正,家庭教會的出現,使教徒更多地參與到設計中來,教堂建設不僅僅是建筑師的個人意圖,由此教堂建筑形式和風格的多樣化局面進一步地打開。

3.多量化趨勢

隨著家庭教會的增加,更多的教堂成為需要。在韓國隨處可以看到許多掩映在民居中的十字架,可見教堂已經呈現出“多量化”的趨勢,而這種趨勢也正席卷全球。

(作者單位: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

猜你喜歡
多元化
探討構成因素在當代雕塑語言中的多元化體現
道德與法治多元化作業應用分析
多元化護理模式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
巧用“多元化”,賦能“雙減”作業
《商務數據分析》課程多元化評價初探
當代陶瓷禮器創作中的多元化審美趣味
道德與法治活動中形成性評價的多元化研究
從“跨界”現象看現代箏曲的多元化發展
董明珠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專業化PK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