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教是為了不教”理論的再認識

2009-12-31 09:43李連柯
現代教育教學導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教是為了不教做人方法

李連柯

【摘 要】 本文針對目前語文教學領域中存在的片面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片面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現狀,進一步深入思考葉圣陶“教是為了不教”理論,指出葉圣陶先生提出這一理論有其特殊的背景,有其特定的針對性。葉圣陶先生從來沒有否定過教,老師的教包括四個方面:①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②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③教給學生學習方法;④教給學生必要的操作方法。教師的教要以教材為例子舉一反三;要起于提出問題,止于解決問題;要致力于啟發誘導;要把握恰當時機。所謂“不需要教”包括三個方面:①學生入門上路;②學生能“自己探索,獨立實踐”;③學生能獨立解決問題。不需要“教”是一個教師指導與學生學習相互作用的長期過程,是一個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導至關重要。

【關鍵詞】 教 不教 做人 方法 導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葉圣陶先生提出了“教是為了不教”的著名論斷。這一論斷對提高老師們對課堂教學的認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育教學的質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步入新世紀以后的今天,人們對這一論斷的理解產生了誤區。他們認為老師的“教”已經過時,否定老師的教,而一味強調不教。表現在理論上,課堂教學不指示學習目標,不指示問題答案;片面強調讓學生自我感情,自我判斷,自我創新,自我表達。表現在教學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一味讓學生討論,讓學生活動,而不對學生進行任何有效指導,還美其名曰“自主合作”。而且還有一部分領導把這種課堂當成當前教學改革的方向加以推廣。這種理論,這種課堂喪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雖然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實則什么問題也不能解決,學生學不到什么東西,更談不上提高教學質量。在這種形勢下,為“教是為了不教”正名實有必要。那么,如何準確理解葉圣陶先生這一著名論斷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都是為了不教”這一理論的提出有特點的時代背景,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

粉碎“四人幫”后,中國的教育迎來新的春天。各個學校的教育教學逐步走向正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當時流行的一句口號。教師教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在如何開展課堂教學方面,當時的老師們還探討不夠?!皾M堂灌”“一言堂”,教師一講到底,不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活動的空間,是當時流行的教學模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導致教育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出現了少慢差費現象。為此,呂湘先生感慨“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葉圣陶先生“都是為了不教”的論斷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他說:“我還要說教師只管講這回事。我想,這里頭或許有個前提在,就是認為一講一聽之間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東西那么便當,我交給你了,你收到了,東西就在你手里了?!薄拔蚁?課堂教學既然是一講一聽的關系,教師當然是主角了,學生只處在觀眾的地位,即使偶爾舉舉手答個問題,也不過是配角罷了。這在學生很輕松,聽不聽可以隨便。但是想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薄罢f到如何看待‘講我有個朦朧的想頭。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睆纳厦嫒~圣陶先生所說的話可以看出葉圣陶先生提出的“‘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的論斷,是針對當時普遍存在的教師只管講的教學實際,是針對當時老師們普遍認為的課堂教學就是“一講一聽之間的事情”的錯誤看法,是為了矯正課堂教學“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

2 葉圣陶先生從來就沒有否定過教

他在不同的場合都曾談到教。他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痹谶@里,葉老把教當作教學過程中理所當然的活動。他又說:“嘗謂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達到不復需教”。在這里,葉老又把教與不教放在一起對照著談,認為“不教”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教則是教育教學不可或缺的過程,“教”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時,葉老又將教與講相提并論。葉老把“教”和“講”看作是一回事,或者更準確一些,把“講”看作是教的重要方面。那么,葉老又如何看待講呢?葉老說:“口耳受本來是人與人交際的通常渠道之一,教師教學生也是人與人交際,‘講當然是必要的?!彼麖娜伺c人之間交際的角度,肯定了“講”的必要性,也就肯定了教的必要性。葉老又提出:“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從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辈皇苤v不是不講,必要的“講”還是要的。有時,葉老又將教看作指導。在談到略讀時,葉老說:“略讀不再需要教師詳細指導,并不等于說不需要教師的指導?!敝赋鲈诼宰x時“指導”的必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并不限于存在于略讀教學中,它存在于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梢赃@樣說,指導也是教,既然指導是必要的,教也是必要的。

3 理解“教是為了不教”這一論斷,還必須進一步搞清楚教什么

教師要教給學生什么呢?我認為教師除為教給學生知識外,還要教給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東西:

3.1 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我們通常說的教育,包括“教”和“育”兩個方面?!敖獭本褪恰敖虝?“育”就是育人。無論是教書還是育人,都需要老師教。而且二者中,育人應處于首位。我們教育工作首先要教會學生做人。要讓他們懂得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感恩,讓他們懂得奉獻,這樣他們才會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才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要讓他們有正確的是非觀念,知道什么行為是該做的,什么思想是正確的,什么情操是盲目的。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知道人怎樣活著是有價值的,什么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什么樣的作為對社會是有益的。這些,都應當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教給他們,如果我們不教,就會喪失做一個人民教師起碼的資格,就會使學生誤入歧途。

3.2 教給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十分必要。葉圣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的說,是養成一種習慣?!边@句話道出了語言文字學習的本質。其實,不惟語言文字方面的學習是如此,其他一切學習皆是如此。教師的教,就是不斷地教給學生該怎么學,不斷約束學生的學習行為,不斷矯正學生學習中的錯誤做法,使學生把學習中的一切活動當成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必做的事情。這個過程,就是教給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

3.3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給學生舍子不如教給學生點金術。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方法的指導。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像葉老主張那樣,教給學生如何精讀,如何略讀,通過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導學生誦讀,教給學生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吟誦,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宣讀,怎樣誦讀,怎樣宣讀。通過誦讀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揣摩文段,理解文意的方法。我們要像葉老那樣,教給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也就形成了閱讀能力。我們還要像葉老那樣指導學生如何作文,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積累材料,選擇材料,突出主題,準爭題、恰當之意,嚴謹構思,美妙成文的方法,形成寫作能力。這樣的教,才是有的放矢的教,才是恰當如其分地教,也才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

3.4 教給學生必要的操作方法。學習方法解決的是怎樣學會的問題,學到之后還須會用才算具備了某項能力。要想達到會用的目標,還須教給學生操作方法,使之能將學習所得準確表達出來,會考試,能考試,能考好,為步入更上一級的學校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的人生鋪路墊基。比如鑒賞一首詩,學生運用教師教的方法讀懂了,這僅僅是會意。要想把自己對詩的鑒賞表達出來,應具有嚴密的操作性知識。諸如碰到一個問題應往哪里去想,應從幾個方面答,答時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哪些題目只管要點即可,哪些題目既要答要點又要進行分析,分析時如何進行分析。如果要寫一篇評論性文章,應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如何“安排文章的結構等”,這些都需要交給學生。有些老師課上得很好,但考試時就是不出成績,原因就是在于沒有教給學生具體的操作方法。

4 在理解了教什么的問題之后,必須搞清楚怎樣教

根據葉老在不同文章的論述,怎樣教包括以下幾方面:

4.1 以教材為例子舉一反三。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選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而反三,練世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边@句話解決了怎樣教和怎樣講的問題。仔細分析葉老這句話,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①語文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者材。教教材僅僅把教材教會就可以了,用教材教則需要舉一反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這一點理解不到位,他們的教學僅在于教教材,沒有培養學生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②要實現舉一反,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其一,要對教材進行選擇,使之具有典型性。這就要求教師對形成教材要靈活處理;教材中是有典型性的,精講的;教材中不具備典型性的,少講或不講;如果一個單元中的幾篇文章都不具備典型性,教師可以從課外精選具有典型性的文章。其二,要充分發揮教材的范例作用。教師要盡量從教材中挖掘可作為方法運用的地方,要盡量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要盡量教給學生回答問題的規范。教師還要通過課堂教學教給學生吟誦方法,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教給學生鑒賞方法,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教給學生評價方法等。其三,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做好“反三”的工作。拓展時仍需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提出哪些問題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理由何在。拓展時還需要檢驗學生的作答是不是合乎規范,不規范的要導以糾正。拓展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在教材的基礎上引起聯想,想到教材相關的材料并進行評價。評價時可以找出聯想到材料與教材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深入理解。

4.2 語文教材的教要起于提出問題,止于解決問題。這個道理看似簡單,認識起來并不容易。目前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所謂“合作學習”策略,一上來就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分析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教師不加分析,一律肯定;學生討論看似熱熱鬧鬧,但答案到底是什么,什么樣的回答是合理的,什么樣的回答是不合理,教師也不置可否。一節課下來,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這樣的課堂僅僅把教學看作是提出問題,提出問題之后進行放羊式的教學。這就既沒有理解“教”的要義,也沒有理解合作學習的精髓,僅僅是對現代教育理論的一知半解。

4.3 教師的教應致力于啟發誘導。啟發誘導是教的具體方式。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大道致力于導?!闭f明“導”在“教”的過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怎樣導呢?葉老強調:“導者,多方法,使學生能逐漸自得求之”從哪里入手多方法?葉老解釋道:“善在善于引導啟迪?!币匀~老的論證中可以看出,“教”不僅僅是口傳心授,而在于啟發誘導。把啟發誘導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使學生“逐漸自得求之”,形成讀寫能力。

4.4 教師的“教”要恰當把握時機。葉圣陶先生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比誘導?!比~老不僅強調要“誘導”,而且強調教師的誘導要“相機”進行。何謂“相”?觀摩把握之謂“相”;何謂“機”?“時機機會‘之謂機”。所謂“相機”“誘導”就是要求在誘導時看準時機。那么,什么時候誘導最為恰當呢?筆者以為,在下面幾種情況下誘導最為合適:

4.4.1 當學生學習遇到困惑時。韓愈曾說:“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笨梢娊饣蟊緛砭褪墙處煹穆氊熤?。在學生遇到困惑時教,在學生遇到困惑時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葉老所說:“學生不甚了解的文章書本,要使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嘗試去了解?!偃绮荒芰私?也就發現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師的指導,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在內容的領悟和方法的運用上,都將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對于以后的嘗試,這是有力的幫助和鼓勵?!彼?在學生遇到困惑時教,也就恰當地把握了時機。

4.4.2 在課堂教學啟而不發時。課堂教學常常會遇到啟而不發的情況,學生的求知欲最強,興趣也最濃烈。所以葉老說:“提問不能笿,指只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p>

4.4.3 在學生理解出現錯誤時。本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不見得總是正確無誤。而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對問題理解一貫準確無誤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教,要講,要導。在教的時候,教師要提出學生理解的錯誤所在,要指出學生理解錯誤的原因,要指出正確的理解是什么,還要指出為什么這個理解是正確的。在理解出現錯誤時教,也正是學生凝神貫注之時,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會更深刻,記憶會更持久。

4.4.4 在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表面化時教。有時,學生對問題理解準確無誤,但理解得不深入,不透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解上,還要在理解深入上下功夫,教師要善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直到學生把問題真正理解“深”、“透”為止。

4.4.5 在學生對問題的了解不全面的教。有時,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既深入又準確,但拓展不夠,應用起來不能做到得心應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同樣應設計一些問題,運用發散思維,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這一問題進行全面理解;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材料,從不同方面印證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啟發學生運用求異思維,從反面提出問題,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從問題本身進行拓展,對于問題從正反兩個角度去進行理解,正是從理解到應用的重要環節。

如何理解“不需要教”。首先,怎樣叫用不著“講”不用著“教”。關于這一句,葉圣陶先生講得很清楚。他說:“學生入了門子,上了路子,他們能本繁復的事事物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用不著給‘講給‘教了?”仔細揣摩葉老這番話,有點值得特別注意。①學生入門上路,意味著他們已初步具備了學習能力,由學會達到了會學;②學生能“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說明了他們具備了自學能力;③解決問題是用不著“教”的最終目標,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標。達到了這三點要求,就叫做用不著“教”。

葉圣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終點在“行”,“行”就是實踐,就是應用。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就具備了生活能力,就不需要教了。

再次,不需要“教”是一個教師指導與學生學習相互作用的長期過程,貫穿在教育的過程中,貫穿在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不會是一勞永逸的。

6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葉老多次談到,考在導的目的,要使學生“自奮其力,自改其知,要會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這些都是學生主動,獨立探索,勤奮練習的過程,都是自主學習?!辈恍枰叹褪且诮處熤笇屡囵B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樂學,愿學。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是主要方式,但這里頭有個前提:①學生的預習要充分;②學生已經養成了討論問題發表意見的習慣。另外,教師要設計話題,圍繞活題討論,如果學生在討論中出現錯誤,教師要及時糾正。

教是為了不教是葉老早期提出的論斷,雖然事隔多年,但今天仍覺得有不少感觸?,F在我把它寫出來,與同仁共勉。

參考文獻

1 鄭逸農.非指示性語文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語文建設,2006(1)

2 呂湘.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葉圣陶語文教育論文選.

開明出版社:153

3 葉圣陶.大力研究語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葉圣陶語文教

育論文選:5~6

4 葉圣陶.語文教育書簡.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下).語文教育出

版社:718~721

5 葉圣陶.略讀指導舉例.葉圣陶語文教育論文選.開明出

版社:31

6 葉圣陶.略談學習國文.葉圣陶語文教育論文選.開明出版社:14

7 葉圣陶.語文教育書簡.葉圣陶語文教育論案(下).教育科學

出版社,1980:725

8 韓愈.師說

9 葉圣陶.論中學國文課程的改訂.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上).

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83~84

10 葉圣陶.略談學習國文.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上).教育科學

出版社,1980:2~3

11 葉圣陶.語文教育書簡.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下).教育科學

出版社,1980:741

猜你喜歡
教是為了不教做人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對中學體育教學的思考
成功箴言
淺論“教是為了不教”
用對方法才能瘦
“教是為了不教”思想引領下的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改革
葉圣陶“教是為了不教”理論下的幼兒園禮樂情境教學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圖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