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分類閱讀提升閱讀能力

2010-01-10 06:23馮雅君
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 2010年1期
關鍵詞:選材議論文文體

馮雅君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刀切的閱讀訓練并不能有效提高閱讀成績。根據課程標準,閱讀可進行分類,文體,主題可分類,題干也可分類。分類閱讀具有可操作性,但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的閱讀能力。

一、閱讀重要性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在浙江省的高考卷中,聽力、單選、改錯等題型或減或刪,或整體更換,但閱讀理解題的50分始終未曾更改,牢牢占據卷面分值的三分之一。其他題型如寫作、聽力等。也以閱讀為基礎,間接考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是說,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帶動其他能力的提高,也是遷徙理論在學習中的具體體現。

二、學情分析

在教學實踐中,師生對閱讀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也在閱讀上花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但卻發現提高閱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時間和精力并不能有效提高正確率和速度。閱讀訓練缺乏整體規劃,試題拿來就做,有很大的隨機性和盲目性,使整個閱讀教學淹沒在題海中。

為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我設置了如下簡單問卷,并回收統計,試圖對學生的學情作出分析。

統計數字加之平時與學生的交談問詢,使我逐漸找準了問題所在。部分學生詞匯表背了一遍又一遍,但放入文章中,因為缺乏對相關文體和主題的了解,無法激活已有的知識。也有的同學逐字看文章,似乎每句話都理解了,但對文意總的把握不準,做題時正確率仍然不高。更多的同學則已經意識到自己在閱讀策略技巧方面有欠缺。

閱讀應通過應用正確的閱讀策略,高屋建瓴,從總體上對文章有正確的把握,激活并理解詞匯,提高正確率和速度。但是閱讀的策略技巧并不能一把抓,適用這篇文章的技巧未必適合那篇文章。閱讀是英語教學中一個大的模塊,不能用模糊的教學手段去一刀切,一把抓。正如英語的基礎知識學習可以分為名詞,動詞,從句等等,閱讀訓練也可以進行分類。

三、分類依據及優點

高考閱讀理解在選材,文體風格和措辭等方面,都注重題材的多樣化。生活化。①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根據不同的文體,題材采取相應的閱讀策略,探索有效的閱讀方法。②這就有必要根據主題,體裁對閱讀材料進行分類。整理。

分類閱讀一方面可讓學生欣賞,比較各種語體的語言風格和特色,另一方面可讓學生加深對這一主題或體裁的理解,拓寬學生視野,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當然,分類閱讀對詞匯、寫作的積極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同一主題中,肯定會出現一些高頻詞匯和實用句型。學生可在分類閱讀中提高對相關詞匯的敏感性,激活詞匯表中的詞匯。同時,好的句型搭配,段落安排也是相關寫作的好素材。

四、分類方法

閱讀分類可根據文體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郵件,書信等;也可根據主題分為人物類,科技類,新聞類。廣告類,體育競技類,文化風俗類,健康醫學類。游記見聞類。幽默小品類,自然地理類等等。針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則應用不同的閱讀策略。例如在閱讀記敘文時,可構建大腦圖像。即在閱讀時,閱讀者邊讀邊在大腦中把所讀文字材料轉化成一幅幅形象的畫面,利用畫面理解抽象的文字材料,進而理解全文。③因為對特定事件,場面進行具體描寫的材料很容易使閱讀者在大腦中形成栩栩如生的畫面。

議論文閱讀時,則可采取首段加首句的方法。在議論文中,作者一般只針對一個問題或一個現象提出觀點,發表議論,再分析原因或提出一些解決方法,行文及分段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所以首段加首句往往是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尾段不一定要閱讀,因為如果首段觀點明確的情況下,尾段無非是重復或再次強調作者的觀點。在議論文中,還要充分利用語篇銜接手段。例如,but,however后面往往才是作者的觀點態度:therefore,in a word這些詞后往往是作者的結論。

其他如廣告類閱讀,則要應用黑體字,中文注解,圖片,圖表等與眾不同的信息,運用生活常識判斷:幽默小品類的點睛之筆往往是文末最后一句:人物類則要注意時間與事件的對應:科技類則要理解概念,對科技產品的功能,用途,前景等信息要特別關注。不僅文章可以分類,題目題干也可分類訓練。

閱讀理解試題常見有三個題型:主旨大意題,事實細節題,判斷推理題。

1.主旨大意題。做主旨大意題時,要瀏覽并鎖定主題句,而主題句常出現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2.事實細節題。一篇文章,往往運用大量的事實或細節來對主題進行解釋說明。對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及發生的時間,地點,方式的考察均屬事實細節題。有相當一部分細節題可從原文直接查讀到,另有一些要對細節內容進行計算,排序等。細節題的正確選項經常采用原話的同義句來表達。3.判斷推理題。在做判斷推理題時,要追隨作者思路,注重表達作者觀點和態度的語言措辭等。選項為原文中的句子,一般不是推斷題的正確選項。詞義的推測可根據構詞法,前后文對詞匯的解釋,詞匯前后的對比關系等來確定詞義。

五、分類閱讀選材原則

1.專題性原則

分類閱讀選材過程中最基本的原則應是專題性原則,體現“窄式閱讀”的特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某一主題的深入了解和背景知識的積累,有助于理解相關主題的語篇。

2.多樣性原則

選材時,要盡可能多得涉及各類主題,體裁。在做閱讀時,如果語篇涉及學生熟悉的主題,就能較順利理解文中信息;反之,如果不熟悉,會較多出現閱讀困難。

3.難易適中原則

總體難度適中,同一主題難度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4.時實原則

選材注重時代特色,貼近現實生活,富有教育和人文意義。

分類閱讀是閱讀教學中一種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僅僅是一種手段方法。并不是最終目標,因為分類并不是絕對的。通過分類閱讀,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各種閱讀策略技巧,最終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培養自主的閱讀能力和學習策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研修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仝亞軍高中生英語自主閱讀能力的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9期

4.王艷偉NMET閱讀理解命題分析(2001-2007年),《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1期

猜你喜歡
選材議論文文體
議論文閱讀專練
另類文體巧謀篇
我愛你,妹妹
分析找出題目限制之外的范圍,開拓思維,廣泛選材
議論文閱讀技巧表解
選材“碰頭”好熱鬧
考場作文的文體規范
話題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體要求
開心作文
文體不等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