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育與維吾爾木卡姆的“可持續傳承”

2010-01-20 09:26何曉兵
廣播歌選 2010年8期
關鍵詞:木卡姆維吾爾新疆

何曉兵

近年來,由于有幸擔任新疆師范大學和新疆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的緣故,我每年至少到新疆一次,由此對新疆有了深入的認識和深厚的感情。然而,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這里民族文化的多元、奇異與厚重。不知是誰說過,上帝總是把最珍貴的寶物藏在最偏遠的地方。此言不虛,如木卡姆。

木卡姆(Muqum)是一種集詩、歌、樂、舞于一體的古老樂舞,廣泛存在丁中亞、南亞、西亞及北非各個以綠洲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國家、地區和民族之中,它是各民族文化近千年來相互交流融合的特殊產物。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支,是一部維吾爾族歷史和哲學的結晶。

但是,在20世紀中國的社會文化大轉型中,這顆風華絕世的明珠曾差一點被掩埋于大漠戈壁的黃沙之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維吾爾木卡姆已瀕臨滅絕之境。其時在整個新疆,只有英吉沙縣烏恰鄉一位70多歲的維族藝人吐爾迪·阿洪能完整地演唱“十二木卡姆”套曲。為了讓這顆蒙塵明珠寶光重現,從五十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及學術界動用了多種手段,開展了持續半個多世紀的搶救}生保護保存工作。如在1950年初,國家文化部緊急派出音樂家萬桐書、劉熾等組成“搶救工作組”,用一臺鋼絲錄音機錄下了吐爾迪·阿洪的全部唱腔。錄制完不久,老人便與世長辭了。

近60年來,國家對維吾爾木卡姆的當代傳承的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其方式主要限于目的在搶救性挖掘保護的運動式傳承和博物館式非活體的“儡態傳承”,這兩種傳承方式固然有其優點和作用,但其缺點也是明顯的:即傳承機制的不穩定性和傳承行為的不可持續性。

九十年代中葉,維吾爾木卡姆的傳承開始出于對“可持續性”的訴求,而向學校教育范疇拓展。人們開始發現,維吾爾木卡姆通過學校教育傳承所能獲得的最大好處,一是其具有法律(教育法)保障下的持續性與廣泛性傳承之可能;二是更容易保全傳承對象的“活體”性質,此可約稱為“可持續傳承”。

這種非系統化的碎片點綴式的高校木卡姆教學,在新疆藝術學院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中期,直到1996年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在音樂表演專業之下設立了“木卡姆演唱方向”,建立起由維族本科學生組成的“木卡姆表演藝術班”,才使得維吾爾木卡姆以系統化和規?;瘧B勢,正式進入新疆高校藝術教育系列,從此開創了木卡姆的高校教育傳承方式和傳承體系。據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黨總支書記熱扎克·努爾介紹,“木卡姆表演藝術班”迄今已招生5屆,畢業和在校的學生約百余人,一些畢業生已經成為新疆各地維吾爾木卡姆傳承的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有一批非常優秀的木卡姆專業教師。如蘇來曼·伊明教授,自從教40多年來,悉心學習研究維吾爾木卡姆,發表了《論維吾爾十二木卡姆音樂結構》等多篇木卡姆研究的論文和專著,寫作了與木卡姆教學相關的教材,主持的科研課題“木卡姆教學、科研實踐新體系的構建”獲得新疆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還有新疆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樂木卡姆教研窒主任米吉提·尤努斯副教授,他是新疆藝術學院“木卡姆表演藝術班”的首任教師、著述頗豐的木卡姆研究學者,也是著名的維旗樂器彈撥爾演奏家。

2010年6月,我帶著3名研究生到新疆拍攝有關維吾爾木卡姆高校教育傳承的紀錄片,曾在新疆藝術學院拍攝了一臺完整的《烏復克木卡姆》,其表演者就是“木卡姆表演藝術班”的教師和學生。他們所有的演唱與演奏都沒有樂譜和文字提示(須知其中的歌詞大都是極其深奧難懂的維語古詩詞),完全是依靠長時間的背誦和練習而掌握了這個難啃的“古董”,其唱、奏表演的傳統藝術風格非常純正。這些教師和學生非常敬業,在長達2個多小時的演唱中,沒有任何人提出要休息一下。在拍攝前,我們不知道這一套木卡姆的完整時長,以至讓演員們站在舞臺上毫無停歇地演唱了135分鐘。歌聲剛歇,全體演員已累得癱倒在地。至今我想起這場堪稱“殘酷”的演出,心里還感佩和內疚不已,只能借這篇文章對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和由衷的抱歉。

在外聘知名音樂學家周吉研究員、趙塔里木教授、肖學俊副教授、管建華教授、陳明道教授和本院的張歡教授、付曉東教授、崔斌副教授、巴吐爾·巴拉提博士等老師的指導下,該院研究生已撰寫出一批有相當學術質量和價值的木卡姆研究論文,如謝萬章的《<納瓦木卡姆>唱詞阿魯孜格律對旋律節奏的影響》、王建朝的《新疆和田<十二木卡姆>傳承現狀的調查與研究》、羅瑤的《哈密木卡姆中女鼓手溯源》等等。此外,新疆師大音樂學院的教師也積極投入到維吾爾木卡姆的研究之中,并產生了一批優秀成果,如張歡教授的自治區級課題《新疆和田地區<十二木卡姆,的調查研究》、崔斌副教授的《在新疆部分高校維吾爾族學生中對木卡姆音樂知識的調查報告》、王生耀和趙秀芝教授的《<吐魯番木卡姆>及其節拍節奏特征》。

我們在新疆師大音樂學院,也拍攝了一臺專門為我們組織的木卡姆教學演出。與新疆藝術學院的木卡姆演出不同的是,這臺木卡姆在演唱和器樂演奏的同時,加入了與之相結合的舞蹈元素,真正復現了維吾爾木卡姆“歌、樂、舞”三位一體的原貌。新疆師大音樂學院開設了舞蹈專業,在這臺木卡姆表演中領舞的演員,就是該院優秀的青年維族舞蹈教師買爾哈巴老師。小買老師的舞蹈剛柔并濟細膩傳神,深得維吾爾族傳統舞蹈之三昧,讓我們從中領略到木卡姆藝術中得之于視覺的另一重美感。此外的出彩之處,是在這臺教學演出中,新疆師大音樂學院院長張歡教授在舞臺上,即席進行了頗富學術意義的現場講解。他以語言講述和現場演示的方式,將維吾爾木卡姆的樂器、演唱、舞蹈以及在場的木卡姆藝術家們,面對我們的鏡頭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真如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現場教學課。我想,這也是木卡姆高校教育傳承的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形式吧。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高校教育傳承系統的建設,迄今不過才14年時間,便猶如一個剛剛步入花季的少女,雖然尚顯青澀,卻已明艷照人。在新疆教育主管部門和一些學校,就維吾爾木卡姆的教育傳承已經訂立了許多計劃和措施,譬如在喀什藝術學校、奎屯藝術學校和阿克蘇藝術學校開設“維吾爾木卡姆專修班”,與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聯合招收維吾爾木卡姆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如組織編寫各種維吾爾木卡姆教材,在藝術類學校開設《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課程,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加入有關木卡姆的內容,等等。由于學校教育渠道的介入,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理由相信,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獲得“可持續傳承”光明前景的實現,已是一件指日可待之事。

猜你喜歡
木卡姆維吾爾新疆
探析維吾爾文學作品中的生態女性主義
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在新時期的傳承發揚路徑探討
從樂律學特征談維吾爾木卡姆的文化屬性
新疆多怪
樂舞之魂木卡姆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園
被木卡姆勾走“魂”的人們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新疆小巴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