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新疆 探尋維吾爾族木卡姆學術座談會

2010-01-20 09:26許文釗晁戴婧
廣播歌選 2010年8期
關鍵詞:木卡姆維吾爾族新疆

許文釗 晁戴婧

2010年6月4日上午,在新疆藝術學院肖學俊副院長的主持下,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日本東京藝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的20余位有關學者就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高校教育傳承的重要性、相關的課程設置、教學實踐及取得的成效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

熱扎克·努爾(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黨總支書記):

作為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重視。

在新疆藝術學院木卡姆班的教學計劃中,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去一次南、北疆,包括吐魯番、哈密、喀什、和田、巴楚縣、麥蓋提縣等,每個地區的木卡姆都有自己的特色,讓學生與民間藝人去交流、學習,親身感受木卡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注重珍貴歷史錄音帶的研究、學習。

由于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的獨特性,在木卡姆班學生培養以及數學實踐過程中,要充分注重他們的音樂特色,應該編寫適合維吾爾族音樂體系的,適合木卡姆班學生學習的各種教材,比如視唱練耳等。

辦好木卡姆班對社會的意義很大。自1996年起,“木卡姆演唱”專業不定期在疆內招收培養本科生,每級20人左右,至2008年,已培養了3屆學生。目前有2005級、2006級兩個在讀班,今年又要招收學生。畢業生有的進入專業木卡姆藝術團,有的從事木卡姆藝術的研究,還有的去各個院校當老師。對木卡姆藝術的傳承做出了很多貢獻。

肖學俊(新疆藝術學院副院長,博士):

目前,木卡姆演唱專業的課程體系很多是建立在歐洲藝術音樂體系之上的,它對于中國的民族音樂,特別是像木卡姆這種使用非十二平均律的傳統音樂來講愈來愈顯露出其不適應性。比如視唱練耳課程,不掌握一些似有不妥,陷得太深則很容易影響甚至動搖學生對木卡姆音體系的感性把握,這些都是需要認真研究并通過實踐決定取舍的問題。

還有一點,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本科層次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問題此時已不可回避地擺在了我們面前。令人高興的是,新疆藝術學院已經于2008年開始,在本科專業“音樂學”名目下設立以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音樂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專業方向,招收、培養本科層次的研究型人才。

張歡(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在新疆有眾多的少數民族,有非常好的文化基因,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土壤,所以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率先在全國實行了“雙重樂感”理論與實踐的課題研究,對未來人才的培養規格進行了合理的設置。藝術交流是我們的民族間、文化間相互了解、相會借鑒、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的真正的渠道。在這樣一個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到了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同時也領悟了多元文化的魅力。我們沒有排斥歐洲的文化,而是要正視自己的傳統,建立自己的體系,培養出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我想這個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課題本身。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卡姆,一定會走進教室,一定會深入到各個環節。

何曉兵(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教授):

木卡姆的傳承機制有幾條途徑:社會傳承,主要依靠媒體:通過官方政府傳承,主要依靠政策來保護:學校傳承也是很重要的。為什么說學校傳承重要?我們可以追溯到1903年,中國開始興辦新式學堂,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納入到學校教育之中,形成了“學堂樂歌”,它的意義在于直接導致歐洲音樂在中國社會的大傳播,傳播的源頭就是來源于學校教育。所以我們說,沒有學堂樂歌,就沒有20世紀初的中國所謂的“新音樂”現象的產生。同樣,由于學校教育新音樂的作用,使得20世紀的中國傳統音樂被從學校教育中排擠掉,從而導致傳統音樂被削弱,甚至被遺失掉、被遺忘掉了。這就是傳統音樂不納人學校教育的一個結果。因此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把傳統音樂,比如維吾爾族的木卡姆,把它納入到學校教育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論問題。

柘植元一(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一部分,2∞5年入選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人類共有的財富。我們不僅要從外界來欣賞音樂,更重要的是要體驗音樂、感受音樂、學習音樂。只有自己親自體驗它,才會拉近與它的距離。在傳承過程中,重要的一點是切身體驗,通過自己的演奏、唱、說,來傳達給對方,這是傳承的先決條件。然后再根據一定價值觀來認識和傳承它。比如在木卡姆的傳承方面,我們要直接從這些活著的老藝人的歌聲中得到傳承,通過這種口耳相傳方式學習它。維吾爾族、漢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也可以學習木卡姆,以這樣的方式,木卡姆才不會僅僅針對維吾爾族,才會長久地保存下去,就不會在狹窄的時間范圍中消亡,因為木卡姆是全人類的財富。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對鄰國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世界公認的。很多外國人,對漢民族文化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也十分感興趣。不管是哪個民族的音樂,我們都應該在價值觀上同等對待。要把別人的音樂當作是自己的音樂來研究,要有一種博大的恃懷和寬廣的視野。

阿不都賽米·阿不都熱合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植村研究室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博士):

關于木卡姆的傳承,要將民間藝人納入到教學體系中,請這些民間藝人直接進行口傳心授,學生們才能從民間藝人的口中學到原始的、原汁原味的木卡姆。因此一方面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田野采風;另一方面要請民間藝人來到學校進行教育傳承。

艾娣雅·買買提(新疆藝術學院科研處長,博士):

傳承,是民俗學中的概念。在面對木卡姆傳承的幾種途徑時,學校的傳承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木卡姆民間最傳統的傳承方式是在綠洲的村莊里,有特定的社班、傳承體系,世代相傳,形成了“綠洲文化”。這種民間傳承的鏈條,隨著城市化、現代化的進程而薄弱。大量的年輕人和木卡姆的受眾開始接受不同的文化,以前木卡姆民間傳統的傳承方式就越來越顯得相對薄弱。這時,學校的傳承就是當務之急的任務。教育傳承也是在幾所音樂類高等院校的一種新的嘗試,在國民教育的系統中,民間的傳統藝術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中,成為一種文化的自覺。用人類學的觀點來說,是地方性的知識開始進入國民教育體系中,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體系中,這些地方性的知識,作為木卡姆文化遺產如何納入到學校的框架,這里會涉及到很多學科。

米吉提·尤努斯(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木卡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除包括《木卡姆器樂表演》《木卡姆結構》《木卡姆演唱》《木卡姆詩詞》《木卡姆藝術概論》等專業課之外,還有與其他本科生相同的課程。和聲、樂理、視唱練耳等音樂基礎課程都有涉及。

在教學中我們強調,必須采用純正的木卡姆演唱方法,

保持它地道的風格。

木卡姆班每年都有匯報演出,所有學生(包括聲樂、器樂學生)都要會唱完整的十二木卡姆。我們計劃每年匯報一部木卡姆,十二年集結成一部完整的“十二木卡姆”,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之一。

吾買爾·買買提(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助理,博士):

木卡姆的調式調性很有地方特色,伴奏樂器中艾捷克原來使用的是半月型的弓子,而現在完全采用小提琴的弓子?,F在我們的想法是重新使用傳統的琴弓,來表現艾捷克本身的魅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小提琴的音色;用小提琴弓來演奏艾捷克實際上是不太順手的,因為持琴的方式以及演奏的風格是不同的。

阿不都克里木·吾斯曼(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

木卡姆的問奏曲是我們高校教學中重要的器樂教材,其中的《納瓦木卡姆》的間奏曲、《且比亞特木卡姆》間奏曲很有特色,我們對間奏曲中每一件器樂的曲集進行整理,編為教材。艾捷克、彈撥爾的教材已出版,熱瓦普的教材也將很快出版,揚琴的教材正在編寫中。重要的是要將每種樂器的演奏風格加入教材的編寫中。

庫爾班江·買吐迪(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博士、新疆藝術學院學報維文版主編):

在木卡姆高校教育實踐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缺少教材。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們正在籌集資料,組織人員進行編寫。我正在主持《木卡姆概論》《木卡姆歌詞》《木卡姆音樂史》等一些教材的編寫。在編寫的過程中,我們秉承著通俗易懂的原則,注重木卡姆藝術中基本的知識、常識性問題,以便讓學生們能夠領會。

吾買爾江·阿木提(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笛子”教師):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中竹笛的音色和內地的竹笛音色有所不同,在演奏時,為了取得“悶”和“軟軟”的音色,常常將內地制作的竹笛上貼笛膜的地方,換做膠布貼上,以便更好地融入木卡姆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向維吾爾族制作竹笛的老藝人學習制作技術,潛心鉆研,嘗試制作出更能體現木卡姆音樂風格的竹笛。

為了表現木卡姆音樂中四分之一風格半音的音高的特點,在竹笛演奏時,需要氣息的嚴格控制,吹法要以延長的吹法為主。內地的竹笛曲子,我們也經常采用,但是最重要的教材就是木卡姆的問奏曲和聲樂的伴奏曲。

阿不都許克爾·買買提伊明(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艾捷克”教師):

從90年代開始,在黨和政府以及專家的關心下,新疆藝術學院培養了很多具備綜合素質的木卡姆藝術人才。在演唱和演奏木卡姆樂器方面,我們曾在木卡姆的旋律下方,用拼音寫上了歌詞,實驗性的寫了5個木卡姆,效果還不錯。作為木卡姆教學的青年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和專家配合,把剩余的木卡姆用相同的方式譜寫上歌詞,作為專門教學用的材料。

艾買提江·買買提(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聲樂教師):

我是1998年木卡姆班畢業的,主要演唱木卡姆序曲。木卡姆序曲在整部木卡姆中是最難演唱的。畢業之后至今10多年間,我一直從事木卡姆教學工作,在教學中發現,高聲區和低聲區的轉換是難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平時訓練時借鑒美聲的方法練聲,在木卡姆演唱的過程中遇到High C、D的音時,加一點美聲的方法就容易唱。但是我們依然強調保持木卡姆演唱的地道風味。

阿不都外力·阿不來提(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揚琴”教師):

傳統的維吾爾族木卡姆演奏中使用的揚琴,稱之為“鏘”,與內地使用的揚琴在音的排列、采用的律制以及演奏方法都不一樣?!扮I”的音色非常符合我們的要求,在解決中立音的問題上,我們通常采用手指按壓琴弦的方式來獲得中立音。

阿不都外力·沙它爾(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彈布爾”教師):

在木卡姆序曲中,伴奏的樂器一個是薩塔爾,一個是彈布爾。彈布爾是一個古老的樂器,它的表現力非常強,在整部木卡姆中不管是演奏序曲還是間奏曲都比較合適,最好聽的旋律部分就會配給彈布爾來演奏。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將十二木卡姆的全部的間奏曲的譜子記下?,F在的樂譜記錄還不夠全面,我會進一步地完善整理。

猜你喜歡
木卡姆維吾爾族新疆
新疆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情況調查
淺析新疆維吾爾族舞蹈表演
從樂律學特征談維吾爾木卡姆的文化屬性
新疆多怪
樂舞之魂木卡姆
維吾爾族老人長壽三要訣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園
被木卡姆勾走“魂”的人們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