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詞框架“PP上”的形成及其所表語義的歷史演變

2010-02-10 03:37陳全靜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鍵詞:方所介詞語義

陳全靜

(上海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234)

“在現代漢語中有些固定格式,介詞在前,其他詞語如方位詞、連詞、名詞、準助詞等在后,介詞所介引的對象被夾在中間,形成了一個框架,稱之為‘介詞框架’”[1]138。本文討論的介詞框架“PP上”,指由前置介詞加后置詞“上”構成,使介詞支配的成分夾在中間的一種介詞結構。漢語中的“于……上”、“就……上”、“因……上”、“為……上”、“自……上”、“打從/自從……上”、“在……上”等都屬于本文討論的介詞框架。介詞框架是漢語中較特殊的一種句法現象,要深入考察漢語的介詞框架,就必須從漢語史角度,分析其作為一種特殊的語法現象的形成過程、原因和機制。

一、介詞框架“PP上”的形成

(一)“PP上”出現的時間。我們通過對先秦典籍的搜索,發現“PP上”在《詩經》中已見用例:

(1)蔦與女蘿,施于松上。 (《小雅·甫田之什》)

《左傳》、《孟子》、《荀子》中也有用例:

(2)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左傳·宣公二年》)

(3)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孟子·卷一》)

(4)故從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牽也……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

(二)“PP上”的發展演變過程。通過觀察可見以上的4個例句中“PP上”都能明確表達具體的方位意義,且都位于謂語動詞的后面,其中的“上”均具有實在的方向意義,即“定向性”,是方位詞。到南朝的《世說新語》中,“上”的方位義開始淡化:

(5)A.世子嘉賓出行,于道上聞信至,……

(《世說新語·卷中之下》)

B.鄧攸始避難,于道中棄己子,全弟子。

(《世說新語·卷上之上》)

A、B兩句中的“‘於道上’和‘於道中’語義幾無差別,都等于‘於道’”[2]131?!吧稀迸c“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位詞,然而在A、B兩句中意義差不多,這說明“上”與“中”的意義差別縮小。再如《敦煌變文集》中:

(6)在其阿娘腹內,令母不安,蹴踏阿娘,無時暫歇,忽居心上,忽至腰間……

(潘重規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

句中“心上”實際等于“心里”,這說明“上”與“里”的意義差別也縮小了。上兩例說明“上”與“中”、“里”出現了意義中和,“上”的意義開始虛化,再如:

(7)(路敬潛)授睦州遂安縣令。遂至州,去縣水路數百里上,寢堂兩間有三殯坑,皆埋縣令,潛命坊夫填之。 (張《朝野僉載·卷一》)

“去縣水路數百里上”,“猶言離縣城水路數百里的地方”。[3]5

(8)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每于百僚上二句,言經常在眾同僚那里誦讀杜甫的新佳句”[3]5,此時的“上”沒有“上方、表面”之義,而是泛指處所。

(9)其凈能在于側近店上宿,忽聞哭聲甚切。(潘重規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

這里的“店上”也并不是指客店的上方,而是泛指住宿的地方??梢姟胺轿辉~‘上’用在名詞后面本來表示物體的表面或上方,后來它的意義虛化,泛指處所、范圍或方面。多可釋作‘這/那邊,這/那里’”[3]5,并且可與“上”搭配的名詞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如:

(10)過失推向將軍上,漢家兵法任教虜。(潘重規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

(11)理上通明,與佛齊肩,事上通明,咸同諸圣…… (釋靜、釋筠編《祖堂集·卷第九》)

(11)句中的“理上”、“事上”前的介詞隱省了,我們都可以在其前面加上介詞而意義不變。由上可知與“上”搭配的名詞不再限于處所名詞,還可與沒有方位意義的抽象名詞搭配,詞匯性選擇限制變小。

一是“上”與“中”、“里”的意義差別縮小,出現意義中和,二是搭配面擴大,可跟除處所名詞外的其他名詞搭配,尤其是可與沒有方位意義的抽象名詞搭配,三是最重要的,“上”的意義泛化,可泛指處所。據此,我們認為“上”已經由方位詞虛化為了方所標記。

隨著“上”的語義逐漸虛化,魏晉時“PP上”開始逐漸由謂語動詞后移到謂語動詞前,此時“上”就位于介詞結構與謂語動詞的中介位置了,在這一過程中另一重要變化發生,“PP上”中的介詞P經常不用,如:

(12)譬之于蟻行磨石上……(魏征等《隋書·卷一九》)

(13)今日見我歸家,床上臥不起……(潘重規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

以上介詞不用,“名詞+上”仍可以表示方所,并且上兩句中的名詞“磨石、床”都不是表示方所的名詞,這就說明“上”“可以獨立地擔當方所題元介詞的功能,已接近于后置詞的性質”[2]132。

從宋到清,“上”繼續語法化,在發展中,它已不再限于標記處所,而擴展到表示原因、目的、對象、時間、議題、憑借等多種抽象關系,形成“從……上”、“就……上”、“因……上(頭)”、“為……上(頭)”、“將……上”“靠……上頭”、“乘……上”等結構,如:

(14)后韋昭又且費盡氣力,要解從那王業上去,不知怎生地。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

(15)……便當就那每日所接的事物上逐件窮究其中的道理。 (許衡《魯齋遺書·直說大學要略》)

(16)為這上頭,前年個與中書省、尚書省、御史臺一同商量這軍的體例來。(完顏納丹等《通制條格·卷二》)

(17)因這般上頭得那普天下歡喜的心,把祖先祭祀呵,也不枉了。 (貫云石《孝經直解·孝治第八》)

(18)從三歲上亡了他母親,如今孩兒七歲了也。(《竇娥冤·楔子》)

(19)推擬照斷,免配外州,將頰上刺個雀兒,教記取所犯事頭也。

(佚名《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20)況且又是清早空心,乘餓頭上,又吃得多了……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21)靠那逢迎鉆于的上頭,弄了幾個錢。(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

上述例句中表示原因、對象、時間、憑借等抽象意義基本上都由介詞框架中的介詞承擔,“上”在大多例句中是可不用的,表示上述抽象意義的介詞框架中“上”沒有實在意義,成為了介詞框架的標記。

綜上可知,介詞框架“PP上”中的“上”有由方位詞向方所標記、介詞框架標記發展的歷程,實際上“PP上”中的“上”有三種(見圖1):上1表具體的方所,有定向性;上2為方所標記,具有“泛向性”;上3為介詞框架的標記,無實義。這三種“上”一直延續到現代漢語中。正因如此,所以“PP上”也就可大致表示三種意義(見圖1):PP上1表具體的方所,“……上面/上方/表面”;PP上2泛指處所,“……地方”;PP上3表對象、原因、時間、憑借等抽象意義。

圖1 “上”與“PP上”的發展歷程

到現代漢語,介詞框架繼續發展,能夠與更多的前置介詞組成介詞框架,表達更多樣化的意義,從形式、意義兩個方面豐富、壯大介詞框架,從而使得介詞框架成為漢語的一個重要的類型特征。

二、“PP上”所表語義的分化

(一)先秦兩漢時“PP上”所表語義。先秦兩漢時與“上”結合的介詞主要有“于/於、從、自、乎、諸、在”等,其共同構成的“PP上”主要可表示以下幾種意義:A.表動作行為發生或進行的場所,如“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左傳·襄公》)。B.表動作狀況持續的場所,如“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孟子·梁惠王》)C.表動作行為進行的起始點,如“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左傳·宣公二年》)。D.表施事或受事因動作行為而到達或停留的場所,如“吾藏寶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賞”(《史記·卷四三》)。E.表經由之處,如“常有流星經于祠壇上”(《史記·卷二四》)。

在先秦兩漢時期,“于”是一個高頻多功能介詞,在這一時期“PP上”主要表現為“于……上”形式,其相應也可以表達多種意義:動作發生的起始點,動作發生的場所,動作狀況持續的場所,動作經由的場所,動作的終結點,但這些意義都可以歸屬為表示處所,因此先秦兩漢時期“PP上”主要表示處所意義。

(二)魏晉南北朝到唐代“PP上”所表語義。這一時期“PP上”主要還是表達以上五種意義。

(22)后于靈床褥上見血數,什疑魯肅之故也。(《搜神記·卷一》)

(23)既還,藍田愛念文度,雖長大,猶抱著膝上。(《世說新語·方正第五》)

(24)復有鬼來,就王頭上,奪冠而去。(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卷第五》)

(25)有魚千數,跳躍水邊,風吹至岸上。(《搜神記·卷五》)

(26)句容縣麋村民黃審,于田中耕,有一婦人過其田,自畔上度,從東適下而復還。(《搜神記·卷十八》)

除了以上五類表示處所意義之外,在《世說新語》中有一例表示方面意義的“PP上”:

(27)郗公體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 (《世說新語·品藻第九》)

這里的“方于事上”即言“在處事方面”。

可見,隨著新興介詞的不斷產生,魏晉南北朝時“PP上”在形式上出現了“就……上”、“至……上”、“著……上”等,并且“于……上”的表義功能也開始分化,由新的介詞結構來分擔其肩負的表義功能。

到唐五代“PP上”依然有表示處所、方面意義的用例,但在形式上新出現了“向……上”,在意義上出現了表示方向、時間意義的“PP上”。

(28)過失推向將軍上,漢家兵法任教虜。(潘重規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

“推向將軍上”即言“推向將軍身上”,“將軍上,指將軍方面”[3]6。

(29)我十八上解作活計,三乘十二分教因我所有。 (釋靜、釋筠編《祖堂集·卷第十六》)

這里的“十八上”即“十八歲”的意思。

(三)宋元明清時“PP上”所表語義。宋朝“PP上”除了表示處所、方面、方向、時間外,還有以下幾種新的意義:表示針對的對象,如“學者但當就意見上分真偽”(《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三》);表示原因,如“若是計較利害,猶只是因利害上起,這個病猶是輕”(《朱子語類·卷二十一》)。

到了元代,出現了大量用“因……上/上頭”、“為……上頭”、“……上頭”表示原因的用例[4]47:

(30)要好時直等的見他時,也只為這癥候因他上得、得。 (鄭光祖《倩女幽魂·第三折》)

(31)窄時做衣裳不勾,若少些時,又要這一等的布零截,又使一錢銀。為這上買的人少。(崔世珍《老乞大諺解》)

此外,元代還有用“從……上”表示時間起始點,“與……上”表示處所的,如:

(32)從三歲上亡了他母親,如今孩兒七歲了也。(《竇娥冤·楔子》)

(33)與某面上,用拳打破。(崔世珍《樸通事諺解》)

至明代表示方向除了“向……上”,新出現了“往……上”、“望……上”、“朝……上”,如:

(34)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

(35)不管三七二十一,望王生頸上便套。(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36)賽兒就叫人拿著這角文書朝城上說……(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

表示動作發起點的增加了“打從……上”,如:

(37)我叫丫頭打從樹枝上登墻,……(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

(38)正自彷徨,忽見婦人在屋上走下來。(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四》)

在《初刻拍案驚奇》及“三言”中有“按……上面”、“照依……上”表依據,“從……上”表處理方式的用例:

(39)按《西湖志余》上面,宋時有一事,也為面貌相象,騙了一時富貴,享用十余年,后來事敗了的。(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40)尋著大官人回來,照依招子上重重謝你。(《醒世恒言·第十五卷》)

(41)守官清格,立心剛正,凡事只從直道上做去。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九》)

至清代《兒女英雄傳》中又有“照……上”、“就……上”表示依據,“在……上”表示范圍的,如:

(42)待我著個人替他照那《會典》上開載的,不奢不儉置辦一分起來,何如?(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六回》)

(43)就本地風光上給他取兩乳名……(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

(44)平日在一切瑣屑小節上本就不大經心。(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

此外還有“靠……上頭”、“就……上”表示依靠、憑借義的,如:

(45)靠那逢迎鉆于的上頭,弄了幾個錢。(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

(46)只得就這條路上我母女茍且圖個生活。(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

通過對各時期有代表性典籍的搜索,我們歸納出“PP上”表示的14種意義:A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或進行的場所;B類表示動作狀況持續的場所;C類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起始點;D類表示施事或受事因動作行為而到達或停留的場所;E類表示經由之處;F類表示方面;G類表示動作運行的方向;H類表示時間;I類表示針對對象;J類表示動作施及的處所或范圍;K類表示原因;L類表示依據;M類表示方式;N類表示依靠、憑借。先秦至清出現的“PP上”的形式有:“于/於……上”、“從……上”、“自……上”、“乎……上”、“諸……上”、“在……上”、“就……上”、“至……上”、“著……上”、“向……上”、“因……上/上頭”、“為……上”、“與……上”、“往……上”、“朝……上”、“望……上”、“打從……上”、“按/照……上”、“到……上”、“靠……上頭”等。這些形式與意義之間并不都是一一對應的,有的形式可表示多種意義,一類意義也可用多種形式來體現。我們用表1圖示這種對應關系。

三、“PP上”語義變化的原因

第一,“PP上”中間項的影響。隨著“上”的不斷虛化,其所能搭配的名詞性短語越來越廣泛,詞匯性選擇制約越來越小,甚至擴展到沒有方位意義可言的抽象名詞或謂詞性單位,因此當“PP上”中間是具體名詞時,“PP上”就表示具體的方位意義“……上面/表面”,如例(1)-(4)的中間項為“松”、“臺”、“堂”、“山”等具體名詞時,由它們構成的“PP上”均表示處所。而當中間項是抽象名詞時,“PP上”就傾向于表示方面、對象、范圍、憑借、方式等抽象意義,如例(15)、(27)、(41)、(44)等。當中間項是表示年齡、日期等名詞時,“PP上”就表示時間意義,如(32)。

第二,“PP上”表示什么樣的處所(即上述A、B、C、D、E五類)則由跟它組成直接成分關系的謂語動詞來判斷。我們同樣也把謂語動詞分為五類,與“PP上”表示處所時的五類意義相對應,并且每類動詞都有自己獨特的語義特征:

A類:戰、耕、敗、滅、聞、舞、聽、講學、襲攻

這類動詞是表示某個不含方向性的具體行為動作,這些動作能夠持續,但動作產生之后并不造成一個長時間的靜止的持續狀態,我們將其語義特征記為:[+動作]、[-持續]、[-趨向]、[-狀態]

B類:居、處、立、坐、宿、舍、隱、藏

這類動詞的特點是,行為是在短時期內發生的,但可以造成長時間的持續狀態,其語義特征可以記為:[+動作]、[+持續]、[+狀態]、[-趨向]

C類:出、生、始、發、奪、來

這類動詞表示動作涉及的對象離開某處所,即表示發自某處所的動作,其主要語義特征為:[+離發]

D類:D1:集、伏、覆、登、遷、止、降

D2:陳、布、移、置、設、懸、棄、埋、獻、追擊

這類動詞表示趨向某一處所的動作,具有方向性,D1類和D2類的區別在于:D1類不含處置性,是自動詞,所以與其組成的“PP上”一般表示施事因動作行為而到達或停留的場所;D2類含處置性,是他動詞,相對地與其結合的“PP上”表示受事因動作行為而到達或停留的場所,其語義特征可記為:D1:[+動作]、[+趨向]、[-處置];D2:[+動作]、[+趨向]、[+處置]。

E類:過、經、度(duó)

這類動詞都帶有“經由”的意義,語義特征可記為:[+經由]

表1 “PP上”各類形式與意義對應表

很明顯,動詞的類決定了“V+PP上”的類,進而決定了“PP上”的意義類。

第三,新介詞不斷產生,使“上”有機會與更多介詞接觸,從而形成更多樣的“PP上”形式。重要的是新介詞帶來新功能,造就了“PP上”語義變化。先秦時明確有介詞身份的詞數目不多,一般認為只有“于、乎、以、自、從、與、為、因、緣、用”等[5]2,能與“上”構成“PP上”形式的也不多,隨著時間推移,介詞數目逐漸增多,表示新功能的介詞不斷產生,由新介詞構成的“PP上”就分化出新的意義。先秦時“于”是個萬能介詞,“PP上”表示的意義基本上都由“于……上”來承擔,隨著表對象、方面、依據、方式、原因介詞的產生,“于……上”的功能開始分化,由“向……上”、“就……上”、“按/照……上”、“從……上”等來承擔。

由此可見,介詞的增加、中間項的變化以及謂語動詞的類都在影響著“PP上”的意義,“PP上”的意義分化不是單線進行,而是多線交錯進行的。

[1]陳昌來.介詞與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劉丹青.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江藍生.后置詞“行”考辨[J].語文研究,1998(1):1-10.

[4]祖生利.元代直譯體文獻中的原因后置詞“上/上頭”[J].語言研究,2003(1):47-52.

[5]馬貝加.近代漢語介詞[M].北京:中華書局,2002.

猜你喜歡
方所介詞語義
介詞和介詞短語
語言與語義
上古漢語方所介詞“在”的對比研究*——以《今文尚書》、甲骨文和金文為例
介詞不能這樣用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關于方所的整合營銷研究
方所的體驗術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實體書店,透過“方所”覓“方舟”
語義分析與漢俄副名組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