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配合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20例臨床觀察

2010-02-11 10:22洪東芹白映軍張朝霞郭景賢牛玉海付振年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年9期
關鍵詞:椎動脈供血頸椎病

洪東芹 白映軍 張朝霞 劉 婧 郭景賢 牛玉海 付振年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集團公司職工醫院康復科,甘肅 金昌 737100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是由于椎動脈受壓迫或刺激而引起供血不足所產生的以眩暈和頭痛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組綜合征。我們選擇2007年2月~2009年11月在我科門診就診的患者120例,采用以針灸配合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0例均為我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齡16~72歲,平均35.4±10.4歲;病程3天~10年,平均病程4.65±2.35年。

1.2 病例選擇標準 采用1992年青島全國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上制定的有關標準[1]。所有病例均經X線拍片檢查,部分經CT、MRI檢查,根據病史結合臨床癥狀、體征確診為椎動脈型頸椎病。排除頸椎骨折、骨質疏松等不宜行牽引治療者。

2 治療方法

2.1 針灸治療 根據X線片或CT(MRI)提示的病變部位及癥狀,選用相應的夾脊穴、風池、百會。穴位常規消毒,進針后施以捻轉手法,得氣后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2.2 牽引治療 采用伊藤牽引裝置TM-300行間歇性牽引?;颊呷∽?,坐靠舒適,囑患者頸部及全身肌肉充分放松,牽引角度多選擇前屈5°~15°,根據病情和影像學資料適當調節,牽引力一般控制在體重的1/10~1/15,從小劑量牽起,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

2.3 功能鍛煉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分期選擇左顧右盼、頸項爭力、回頭望月、前伸后縮等鍛煉方法。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2]。痊愈:原有癥狀完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隨訪半年無復發。顯效:原有癥狀明顯減輕,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原有癥狀減輕,但仍遺留部分臨床癥狀及功能障礙。無效:癥狀沒有改善,同治療前。

3.2 結果 本組120例,痊愈68例,占56.7%;顯效33例占27.5%;有效17例占14.2%;無效2例占1.6%;總有效率為98.4%。

4 討論

現代醫學目前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病機理是由于頸椎間盤或頸椎退變引起失穩,刺激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叢,引起椎動脈痙攣狹窄,而另一側失代償,從而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出現相應癥狀,而由于椎體側方鉤椎關節或上關節突骨質增生壓迫椎動脈引起供血不足則較少見。

椎動脈型頸椎病治療上除極少數需手術治療之外,多主張保守治療。西醫藥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目前方法較單一,尚無療效確切的方法,中醫方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有獨特的優勢,其標本兼治,療效較高[3]。頸椎牽引可增大椎間隙,牽開被嵌頓的小關節,調節小關節錯位,從而解除對神經根和脊髓的壓迫,解除肌肉痙攣,同時可使椎間隙增大,減輕椎動脈的受壓及迂曲程度,從而減輕相關癥狀。針刺局部夾脊穴,能夠改善頸部肌群的緊張狀態,減輕頸椎退變對血管的機械壓迫和對頸神經根的刺激,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大椎動脈內徑和血流速度,從而改變腦干中的網狀結構和內耳的缺血,達到平眩止暈的目的[4]。針刺風池、百會具有擴張椎-基底動脈的作用,從而改善臨床癥狀。適宜、正確的功能鍛煉有助于改善外支架的協調性,恢復頸椎的穩定,從而鞏固療效,減少復發。以上措施調節了脊柱的內外平衡,恢復了頸椎系統生物力學功能,具有優勢互補、協同作用的結果。通過臨床觀察,針灸配合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孫宇,陸琪宏.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J].中華外科雜志,1993,31.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1994.

[3]翟宏偉.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病機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

猜你喜歡
椎動脈供血頸椎病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探究
游泳 趕走頸椎病
辣語
超聲診斷右側椎動脈罕見變異1例
回回藥方失荅剌知丸膠囊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36例療效觀察
推拿配合熱敷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89例
三針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10例
三芪湯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氣虛血瘀型)45例
青少年頸椎病106例診治體會
補陽還五湯聯合尼莫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