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花卉出口的SWOT分析

2010-03-26 05:17庾莉萍
花木盆景·花卉園藝 2009年12期
關鍵詞:花卉出口

林 燕 庾莉萍

目前,我國花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于世界第一位,其中花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世界花卉生產總面積的1/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花卉出口量僅占世界的2%,出口總值也相對較少,種植量與出口額之間嚴重失衡,外向型能力差。

我國花卉出口的類別主要有鮮切花、盆栽植物、觀賞苗木、干花以及蝴蝶蘭、康乃馨半成品和原產于我國的花卉種子。出口的國際市場主要為日本、韓國、俄羅斯及歐美,其中日本市場是我國最主要的出口對象。俄羅斯的花卉產量較小,但花卉消費能力卻很強,為我國花卉占領俄羅斯市場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歐美市場是比較高端的花卉市場,由于對新優品種的需求量大而且要求嚴格,加上相對較高的物流成本,我國新優品種的生產滿足不了歐美市場的要求。

目前,全球花卉產業鏈正在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利益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中國、肯尼亞等發展中國家,由于氣候、地理等方面的自然環境優勢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逐漸成為全球花卉種植中心;全球花卉老大荷蘭則在新品種研發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一、內部能力分析

1優勢(Strengths)因素分析

中國的花卉行業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是不爭的事實。隨著中國經濟20多年的發展,中國對花卉的強烈內需已經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花卉產業的發展。目前,花卉產品是中國農產品中具有比較優勢的重要產品之一,我國應將花卉產業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我國生物多樣性相對豐富,氣候與土壤資源具有豐富的多樣性,勞動力資源充足。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低廉的人力成本,是中國花卉種植業崛起的關鍵。

2劣勢(weakness)因素分析

目前,我國花卉出口還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結構不合理、規模小、品種少、效益低,經營管理水平較差,流通體系還不健全,運輸成本高昂,不能長期或周年供應,普遍存在“重生產、輕流通: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出口手續繁瑣,市場品種滯后,嚴重制約著中國花卉的出口。

(1)缺乏專利技術。世界花卉消費市場目前的總體趨勢是正由傳統花卉消費日漸轉向新優花卉消費,同時,消費的品種日趨多樣化。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新優品種的培育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我國花卉產業起步較晚,育種能力不強,新優品種嚴重匱乏。在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優產品的情況下,要想擴大出口,就必須按照國際規則,通過支付品種權費來取得國際市場份額。

(2)利益分配有限

由于缺乏專利花卉品種研發能力,發展中國家僅是世界花工的角色,在全球花卉產業鏈的利益分配中,處于被“剝削”的地位。

相關資料顯示,花卉出口正成為肯尼亞等國的重要外匯收入來源,其中肯尼亞年出口創匯約為2.5億美元,埃塞俄比亞的花卉出口也達到1.25億美元??夏醽喌葒译m然是全球性花卉種植中心,但是實現的利益有限。相關資料顯示,荷蘭花卉拍賣中心Flo-raHolland每年成交額約40億歐元,其中荷蘭本國生產的花卉占成交金額的85%,而肯尼亞的花卉成交額則僅占5%。此外,荷蘭作為花卉交易中心,除了花卉種植收入,配套關聯產業還包括金融、物流、拍賣等多個層次,每個層次的規模均相當龐大。以拍賣交易環節為例,以交易額5%手續費率計算,FloraHoIland每年收入約2億歐元,其拍賣收入是埃塞俄比亞種植收入的2.5倍。

此外,和全球制造業產業升級、低附加值制造業務流向發展中國家的格局相似,肯尼亞等花卉種植中心的研發能力相對有限。同樣,在中國云南投資的外資花卉公司,也多采取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即在云南環境優越地區建種植基地,待花卉成熟之后直接加工出口,整個過程僅利用了云南的自然環境、勞動力優勢,對云南本地花卉在先進品種研發等方面發展帶動十分有限。

(3)缺乏完整的保障體系

花卉出口需要有完整的冷鏈保障體系,由于我國的鮮花生產從基地到采后處理及包裝、倉儲、運輸的所有環節,幾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冷鏈環節中斷情況,致使鮮花售前保鮮期大大縮短,對到達目標市場后的品質造成了極大影響。其次,我國口岸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目前我國除昆明、上海、北京等少部分口岸有適合花卉除害處理的專業熏蒸庫外,大部分口岸的熏蒸設施不能確?;ɑ苜|量和除害處理效果,給花卉的出口檢驗帶來了潛在隱患。

我國一些花卉產品的出口在檢疫、瀕危等證明的辦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地區通關手續比較繁雜,耗時長,對出口花卉的企業是極為不利的。

(4)標準化水平低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貫徹推廣標準化生產的工作嚴重滯后,栽培管理水平低,造成花卉產品質量不穩定,甚至低劣。國際市場對于花卉的需求量雖然很大,但對產品的品質要求卻極為嚴格,比如許多國家進口花卉和苗木要求株高、干徑都要統一:另外很多國家為了防止植物危險性有害生物隨進境栽培介質傳入,進口花卉要求不帶土,但我國由于栽培方式和觀念的原因,目前栽培介質發展水平還不高,這樣就造成許多產品被擋在了國際市場的大門之外。

二、外部環境分析

1機會(opportunity)因素分析

(1)世界市場需求大趨勢呈現增長

苗圃及庭園植物消費呈現正增長。根據美國國家農業部統計資料中心(USDA)的調查,這幾年切花及盆花呈現負增長,而苗圃及庭園植物的產值則逐年增加,且產值占全美花卉產業的一半以上。日本的發展趨勢也和此類似。

特種花卉前景看好。據專家預測,從21世紀開始,全球年均需要消費特種花卉約100億美元,特種花卉市場前景廣闊。特種花卉目前主要有三種:一是食用花卉,我國目前已開發的食用花卉有黃花菜等100多種:其二是藥用花卉,具有藥用功能的花卉可開發成既能治病又能滋養的天然藥品:其三是香料花卉,如百里香、香回芹、千層樓、香水草、檸檬、羅勒等。

(2)存在新興市場機會

俄羅斯花卉消費市場潛力大,且產品多依賴進口。俄羅斯市場的花卉產品90%為進口,目前進口總量居世界第六位,是荷蘭花卉交易市場的五大用戶之一,其中從荷蘭進口的產品約占俄花卉市場50%份額,其他產品主要來自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鮮切花主產國。鮮切花是俄花卉市場的主流產品,其中月季、百合、丁香等為主要品種。近幾年,紅掌、蝴蝶蘭、榕樹盆景、發財樹等盆栽植物需求不斷增加,中國盆栽植物直接對俄出口機會多、市場潛力大。此外,俄羅斯綠化苗木需求量也隨著俄各大城市的改建而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直接出口到俄羅斯的花卉產品所占市場份額還不高,要發掘中國花卉出口俄羅斯市場潛力,打通物流和檢疫渠道是目前面臨的瓶頸問題。

2威脅(threats)因素分析

(1)金融危機影響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08年9月中旬開始,國外花卉市場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很多出口型花卉企業大都處于出口滯銷狀態。

日本與我國花卉產業聯系非常緊密,日本市場已

經成為我國花卉出口的晴雨表。日本花卉市場主要分為鮮花、盆花、花壇用苗三大部分,康乃馨、月季、菊花是日本進口量最大的三類鮮切花品種。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協會花卉分會統計,2008年上半年以來我國花卉出口貿易減緩,原因之一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日本切花消費逐年下降,直接影響到我國鮮切花出口量。我國每年出口日本花卉產品占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鮮切花、鮮切葉出口對日本有較強的依賴性。由于我國花卉出口還存在無序性,很大程度上靠低價競爭,因此市場競爭力不強,利潤空間逐年萎縮。

(2)國外同行的競爭威脅

據越南海關總局2009年7月16日透露的統計數據,2009年5月越南花卉(包括鮮花和干花)出口390萬美元,同比增長117%。雖然目前越南花卉出口市場從2008年的31個減少至現在的20個,但是出口市場結構沒什么改變。埃塞俄比亞的花卉出口市場也在逐年擴大,埃塞俄比亞花卉出口的大幅增加得益于政府在該領域重視程度和投入的加大,目前該國共有18家企業在從事花卉出口的業務,而且企業的數量正不斷增加。而該國有關部門也表示,將盡一切可能為從事鮮花產品出口的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此外,埃塞俄比亞雖地處熱帶,但特殊的氣候特點使其在花卉及園藝領域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將投資重點放到花卉種植領域。

三、我國花卉出口對策建議

我國花卉行業需要促進新產品開發、完善花卉冷物流體系、協調航空運輸價格、加強對外交流、推廣標準化生產、提高品牌意識,進而提升出口能力。

1發展適銷對路的花卉產品。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及我國花卉種植實際情況,花卉出口的重點應放在原產于我國的花卉植物種類,如牡丹、珙桐、水杉、白芨和蘭花等。一些經過人工馴化的,適合我國自然氣候生長的種類也是花卉出口的一個重要方面,如睡蓮等。另外,鮮切花是國際市場需求的另一熱點,不過,鮮切花技術要求較高,在技術條件成熟的前提下,應加大鮮切花的出口。

2促進新品種開發?;ɑ艹隹趦r格與品質息息相關,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以云南為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品種成為提升云南花卉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云南省現已有36個花卉品種獲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另有40余個花卉品種通過初審和實質性審查,未申報的花卉品種近1000個,種質資源儲備量上萬個,云南花卉新品種研發工作已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一批獲得植物新品種權利證書的新品種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并批量上市。

云南還全面啟動了花卉星火產業帶及花卉產業創新基地建設,實施了一批花卉重大科技項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云南花卉在研的主要科技項目約20項,總投資近2億元。

3發展大集團,實現規模效益。我國花卉企業大多“散、小、差”,企業規模小,花農種植分散,管理粗放,規?;?、專業化、組織化程度較差?;ɑ苌a主要以企業、農戶自產自銷為主,未能有效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體系,未形成規模經營,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較差,難以承接國外大批量、高質量要求的訂單,難以抵御巨大的市場風險,長期停留于低水平的價格競爭階段。

4充分發揮比較優勢。

政府在進行中國花卉產業總體定位時,應該利用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有中國傳統技術特點、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在摸清各地區資源差異的基礎上,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合理進行花卉產業的區域布局,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

5積極推行國際認證,消除綠色貿易壁壘

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通過借鑒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有效的花卉產業環境管理制度,引進國外先進的環保技術,利用外資發展環保型花卉產業,為我國花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政府應積極參與花卉產業國際標準互認并與各國簽訂互認協議,以取得我國花卉產品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為消除綠色貿易壁壘服務;花卉行業協會及時收集花卉產品重點進出口國的貿易壁壘信息,組織花卉企業積極應對影響日益嚴重的綠色壁壘:花卉企業也應該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認證,以取得企業產品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6提高花卉品質,樹立品牌形象。提升花卉的品質,擺脫出售低廉勞動力的代工廠之路,并逐步樹立一定的有影響力的花卉品牌,是花卉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7穩定傳統市場,開拓新市場。要在穩定傳統的花卉出口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新的市場,擴大貿易范圍和貿易數量。

猜你喜歡
花卉出口
昆明斗南國際花卉批發市場最新花卉價格
昆明斗南國際花卉批發市場最新花卉價格
《花卉之二》
《靜物花卉》
2018年1~2月我國輕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統計
2018年1月我國輕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統計
2018年前8個月越南天然橡膠出口增長9.2%
農產品市場周刊(2017年9期)2017-04-10
努力找出口
米彎彎的夢里有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