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依戀模式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2010-04-12 21:00楊青
關鍵詞:成人個體兒童

楊青

(深圳大學法學院,廣東 深圳 518060)

人類為了在一個“進化的適應性環境”中求得生存,生來就具有一種與最初的照顧者保持親近的傾向,并擁有與照顧者保持親密的行為系統。每個個體都可能和撫育者之間形成某種程度的依戀關系,但個體間所形成的依戀關系的親密程度和類型卻存在著差異性。不同質量、不同類型的依戀關系又被稱為依戀模式。

一、依戀的作用機制

Bowbly將依戀定義為“個體與重要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紐帶的傾向?!闭J為依戀有四個決定性的特征:趨近行為、分離痛苦、避風港、安全基地,并以“內部工作模式”[1]解釋依戀的內在作用機制。依戀內部工作模式是嬰兒的依戀情感經驗和照顧者對嬰兒依戀需求回應的一種潛在表征,反映出嬰兒在與照顧者互動中的內心安全與否。兒童早期時與父母交往的經歷使個體形成了對成人的預期,這種預期漸漸發展成為一種無意識、自動化的運作,最終轉變成“內部工作模式”。早期形成的內部工作模式,對個體一系列親密關系的建立起著主導作用。工作模式為兒童提供了一個與父母交往的框架:兒童對照顧者的情感效用性和反應性做出期待,同時為了誘發出照顧者對他的更多的照顧行為,兒童也會積極調節自身的行為。依戀對象的情感和反應行為給嬰兒一種強烈的“安全感”,嬰兒可以把依戀對象作為一個“進行探索活動的安全基地”。因此,“內部工作模式”是一種關于兒童對自我、重要他人及自我與他人人際關系的穩定認知模式,兒童在該模型的指導下處理各種社會刺激,決定自身的反應方式。隨著“內部活動模式”逐漸被整合到個性結構中,成為個性結構的組成部分,依戀的這種工作模型又會繼續影響到個體將來為人父母時對孩子的行為。依戀的工作模型較為穩定,對兒童早期的行為反應產生直接影響,還會影響到個體將來的行為反應方式。

二、依戀模式的形成和傳遞

依戀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主要通過依戀模式對人格發展、人際關系發展、心理適應能力等方面產生的影響體現出來。

(一)依戀模式的研究方法

依戀模式的研究主要依賴于依戀模式測量方法的制定。測量方法的重要突破來自于 Ainthworth(1978)設計的“陌生情景測驗”法[2]。自此依戀模式的分類有了可以操作的方法。該測驗可將兒童與母親的依戀模式歸為安全型(B)、回避型或稱焦慮—回避不安全型(A)、矛盾型或稱焦慮—反抗不安全型(C)等3種依戀主模式,以及在依戀主模式之下的 A l,A2,B1,B2,B3,B4,C1,C2共 8種依戀亞模式。之后Main、Solman等人認為,有些兒童的依戀風格無法歸入上述3種依戀主模式中,因此又補充了第四種主模式:不安全—解體型,也稱絮亂型。被歸為不安全—解體型的兒童,其依戀行為缺乏一致性或可被理解的策略結構,屬于這一類型的人數不是很多。除上述分類外,Bartholomew將依戀模式劃分為安全型,恐懼型、冷漠型、迷戀型等4種類型[3]。其中迷戀型相當于Ainthworth分類中的矛盾型,而恐懼型和冷漠型則是對回避型的進一步細分??謶中?、冷漠型和迷戀型都屬于非安全型依戀模式,Bartholomew的分類模式也得到了后續研究的證實。

在Ainsworth等人對嬰兒依戀類型研究的基礎上,Hazan和Shave制定了用于測量戀人間依戀關系的自陳量表,研究發現在成人親密關系中也存在與嬰兒類似的三種依戀類型:安全型,焦慮型,回避型。Brennan等人分析了大量依戀自我報告測量方法 (14種測量工具,60個依戀分量表,323個題項),并通過因素分析法研究了被試對依戀問卷反應的潛在因素結構。一系列分析表明,成人依戀模式存在兩個基本的正交維度: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依戀焦慮被定義為對拒絕和拋棄的恐懼,依戀回避的特征是對親密關系的恐懼以及對親近和依賴的不適。stein等人(2002)對多個依戀問卷進行主成份分析,同樣得出了依戀維度的兩軸:焦慮和回避,并據此解釋Barthofomew的依戀模型。安全型依戀代表低水平的焦慮和回避,恐懼型依戀代表高焦慮和高回避,專注型依戀代表高焦慮和低回避,冷漠型依戀代表低焦慮和高回避。

早期形成的依戀模式不僅對人生早期產生影響,而且在后續發展中,由于個體總是需要用已形成的內部工作模式去理解和消化新信息,因此個體早期形成的依戀模式經驗對個體日后的發展也產生著持久的影響作用。作為一種內在機制,兒童期的依戀模式還會進一步轉變為成人期的依戀模式,進而貫穿于個體一生的發展過程中。

盡管依戀模式的穩定性特征已得到普遍認可,但也不能否認,依戀模式是一個不斷發展著的動態模型。正如依戀理論所預測的那樣,消極生活事件往往是促使依戀模式產生變化的重要因素。關于消極生活事件是如何改變個體的依戀工作模型的,目前仍缺乏有說服力的研究證據。

(二)對“依戀模式代際傳遞性”的解釋

有大量研究將父母的心理狀態和養育行為與兒童的依戀模式聯系起來,其中一些研究發現,母親自身的早期依戀體驗會影響到其照料子女時的敏感性程度,進而對子女的依戀安全性產生影響。有研究者認為,通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父母)的依戀狀態可預測嬰兒與特殊照料者之間的依戀安全性程度。即父母的依戀模式和嬰兒的依戀模式有一定的關聯性,父代的依戀模式對子代的依戀模式有一定的預測性。Van Ijzendoorn就提出了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性這一觀點,他認為,依戀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間進行傳遞,嬰兒往往會和父母有著類似或相同的依戀模式[4]。

George、Kap lan、Main[5]在Bow lby內部工作模型的基礎上,于1985年設計了成人依戀的測量工具—成人依戀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該訪談法是關于個體依戀關系和意義的半結構訪談,由20個項目組成,要求被試用一些具體事例來描述他們的父母及與父母的關系,通過被試對自己早期依戀經歷的描述,通過內容分析來劃分他們的依戀類型。AAI基于兩個基本的理論假設:(1)自傳體記憶是個體依照新經驗對自身過去經歷的不斷重建:(2)自傳體記憶的描述方式與內容的一致性程度反映了早期經驗的當前表征。有關依戀模式的代際一致性研究表明[6],父母在AAI測試中所獲得的依戀模式與子女在陌生情景測試中所獲得的依戀模式有較高的一致性;對祖母、母親和嬰兒三代人依戀模式的相關性研究表明,當AAI依戀分類采用三類型模式時,祖母和母親的分類一致性達到75%,采用四類型模式時一致性為49%;祖母與嬰兒依戀的一致性程度,會受到母親依戀模式的調節。有關依戀研究的分析進一步表明[7],父母的心理狀態和依戀模式與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有密切關系;父母的依戀類型與對待孩子的敏感性程度、支持性以及熱情程度有很強的相關性,母親養護行為的敏感性程度與嬰兒對她們依戀程度有中等強度的相關。

對依戀模式代際傳遞性的內在機制存在幾種不同的解釋,“共用基因特質說”將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性解釋為兒童與父母在基因特性上的相同性,這顯然是遺傳決定論的觀點。有研究者對此持有疑問:通過寄養母親的依戀心理狀態也可以預測出寄養嬰兒依戀的安全性,這一研究結果顯然和“共有基因特質說”相矛盾。

經典的依戀理論模型認為,撫養者對兒童反應的敏感性是依戀模式代際傳遞的內在機制:照料者(通常是母親)的心理狀態影響著他們對孩子反應的敏感性,而敏感性又進一步影響到嬰兒依戀類型的形成。研究表明,成人的“心理狀態”或“依戀表征”由成人對早期依戀經驗的回顧、早期依戀經驗對當前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影響,以及成人對影響的評價綜合而成。所以說,“心理狀態”或“依戀表征”強調成人個體在當前狀態下對其早期依戀經驗的態度和評價,是成人對早期依戀經驗的再現和重構,而非其真實的依戀史,它與成人的早期依戀經驗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父母的心理狀態,通過對孩子需要的理解和反應的敏感性而影響養育行為,安全型依戀的父母會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也會以父母為安全基地,進行積極的探索活動。非安全型依戀的父母可能經常誤解孩子的需要,或對孩子的需要只做出有選擇的回應?;乇苄透改溉菀缀鲆?、打消或拒絕孩子尋求親近的需要,這將大大減少孩子的探索行為,同時也削弱了父母自身對依戀的感受性。

近年來,有研究者認為,僅以父母的“心理狀態”或者養育行為的敏感性還不能非常清晰地解釋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性,由Meins提出的“將心比心”概念將能進一步深化上述解釋。Meins將父母的“將心比心”定義為:“父母傾向于把孩子看作有獨立心理的個體,父母使用心理特征性語言描述孩子的行為傾向?!彼J為敏感的父母不僅能夠正確感知兒童發出的信號,而且能夠正確地解釋它們。因此“將心比心”主要指父母能夠站在兒童的角度敏感地對兒童心理狀態進行感知、理解和解釋。父母對嬰兒的“將心比心”是養育行為敏感性的一個必要條件。通過Ainsworth的“敏感性”概念和Meins的“將心比心”概念能夠使人們對一般意義上的敏感性 (母親對兒童身體和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特殊的敏感性(母親對兒童心理狀態和正在進行的心理活動的敏感性)加以區分。父母一般是先具有理解兒童身體和情感所需的能力之后,才開始具有理解兒童行為后面的心理狀態的能力,具有高水平的“將心比心”的父母將更可能成為一個安全型依戀的父母[8]。通過“將心比心”的程度能夠預測兒童依戀的安全性程度。

三、依戀模式對人格及人際關系發展的影響

依戀模式從認知及情感兩方面對個體發展產生綜合性影響。有關依戀模式對人格發展影響的各種研究假設被研究者們提了出來,他們認為,依戀模式以及與其相對應的對待自我與他人的工作模式均可能與人格特質有關,人格特征差異往往對應著個體依戀模式的差異,或者說,可以將人格特征差異歸因為依戀模式的差異。隨后的一些研究從不同方面證實了這些假設。研究者們發現,成人的依戀模式的確能夠對人格發展產生影響,例如,安全依戀類型的個體比矛盾和回避依戀類型的個體表現出較少的神經質,而表現出更多的外傾性,具體表現為對他人熱情,與他人有較好的互動;而回避型依戀的人則較少卷入他人的關系中,因此安全依戀與外傾性和宜人性的人格特質有關;而矛盾依戀類型與神經質有正相關,回避依戀類型與外傾性和宜人性有負相關;安全依戀類型的成人比焦慮一矛盾依戀類型的個體有更高的自尊和表現得更直率,較少孤獨,安全依戀的人主要表現為外傾性。這些研究結果部分地證實了人格發展受依戀模式影響這一理論假設。

人際交往與人際溝通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判斷正性感情、負性感情和生活滿意度的重要來源。一些研究發現,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在人際互動中會體驗到更多的正性感情、更少的負性感情,擁有更高的關系滿意度和更高的幸福感。依戀回避型的個體在人際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懷疑他人的動機,回避情感的卷入,會更多地回憶起人際互動中的消極事件,更傾向于做出敵意歸因。這一消極的人際互動模式,導致了個體無法與他人建立和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因而導致更多的人際問題出現,使個體處于更為孤立的境地。而人際問題和孤立又進一步導致個體體驗到更多的負性感情,更少的正性感情,以及更低的生活滿意度。大多數的人際關系(非特定關系)都與依戀模式有關,人們很容易建立起符合他們自身依戀模式的人際關系,可以說依戀模式就是人際關系的產物。一般來說,依戀對象的特征會影響依戀的安全性程度,個體的安全性與對象的特征通過交互作用,共同影響人際關系的性質。依戀及依戀工作模式是一套有關認知的結構模式,依戀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和固定下來,在個體一生中通常不再發生顛覆性的變化。依戀內部工作模式不僅能夠調整個體自身的情緒及對他人情緒的反應,而且還能夠影響個體對各種人際關系的判斷和看法,從而進一步對人際交往中的情感、情緒、認知和行為起到指導作用。依戀理論不僅能解釋內部工作模式如何影響人際關系,同時也能說明人際關系如何影響個體的社會性發展和認知發展。

近年來,研究者從社會認知的角度考察了人際關系與依戀模式的相互關系。他們認為,人際關系期望以及人際關系背景差異是影響依戀模式形成的兩個重要因素。一些與此相關的研究發現,在一般性依戀關系測量中所得到的依戀模式與在具體依戀關系測量中所得到的依戀模式會有不一致的現象,如從人際關系這一視角再一次探討依戀模式的分類方法,可能會補充和完善以往的結果。

四、依戀模式對心理適應性的影響

依戀模式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人格發展以及人際關系發展方面,而且也表現在心理適應方面。非安全性依戀類型的個體對心理疾病有更高比例的易感性,就像敏感體質的人更容易傷風感冒一樣,許多實證研究支持了心理病理與非安全依戀之間相關性。研究者在對心理障礙患者樣本的研究中發現,自主型依戀(即安全依戀)所占的比例較低,例如,在13—19歲精神疾病患者中僅有16%為自主型依戀,而在正常群體樣本中,自主型依戀的比例為50%。研究者們還發現,非安全依戀和抑郁、情緒障礙、飲食障礙、行為障礙和人格障礙都存在相當高的相關,研究表明,78%的精神病患者、75%的抑郁癥患者、84%的焦慮癥患者、84%的物質成癮患者、93%的飲食障礙患者以及92%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在AAI中被評定為非安全依戀類型。在精神疾病患者中,76%被評定為混亂型依戀,65%的人報告曾遭受嚴重的虐待,心理疾病患者非安全依戀的比例遠高于正常人群,心理障礙患者一般經歷了更多的負面依戀體驗,如經歷了喪失、虐待或沖突等。

依戀模式與各種心理病癥是否存在著嚴格的對應關系目前尚無定論,但已有的研究已表明,某些依戀模式與某些心理障礙之間確實存在著對應的關系。例如,個體早期混亂型依戀與分離障礙關系的證明,研究發現,嬰兒期形成的混亂型依戀與19歲時一般心理病理評估中的分離體驗及分離體驗的自我報告之間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和顯著的相關性。專注型依戀與焦慮、抑郁障礙之間的關系也在對成人的調查研究中得到了證明,研究發現成人抑郁患者較多為專注型依戀,有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者通常更多地表現為專注型依戀。而飲食障礙患者67%表現為忽視型依戀,而神經性厭食癥和貪食癥病人中96%屬于焦慮依戀類型。此外,在依戀模式與物質濫用關系的研究中也發現,回避型依戀的人更容易發生物質濫用的現象。對青少年精神障礙患者的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的青少年精神障礙患者被確定屬于非安全依戀類型,忽視型依戀的青少年患者更多表現為品行障礙、物質濫用、自戀或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等,專注型依戀類型的患者更多地表現為情感障礙、強迫、癔癥、邊緣型或分裂型人格障礙。

依戀模式與人格障礙關系的研究發現,依戀模式是人格結構的重要元素,依戀特質與人格特質之間有密切的關系。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的人多表現出社會退縮與孤獨,在強迫自我依賴量表中得分較高;依賴性人格障礙的人其突出的特點是特別需要有人圍繞在身邊,并受到他人的關注,在強迫尋求照顧型量表中得分較高。對于依戀與心理病理的關系,研究者們提出了各種理論模型來解釋不安全依戀導致心理障礙的心理機制。有研究者認為不同形式心理病理的產生是由于對人際關系或自我關注這兩條發展路線之一過于強調或夸大,從而犧牲了另一條發展路線造成的。對人際關系的過于夸大和歪曲的強調與依賴型障礙(依賴型抑郁、癮癥、依賴型和邊緣性人格障礙)有關。依賴型障礙患者主要表現為過度的人際關系依賴和信任,以及過度的人際關愛和身體親昵需求等,而且往往用回避型防御機制應對心理沖突和壓力。而對自我關注的過于夸大和歪曲的強調則與內投型障礙(內投型抑郁、妄想癥和強迫癥、精神分裂癥)有關。內投型障礙患者病態地關注和并維持良好的自我感,過分地關注自主及控制等自我價值問題,往往運用抵抗性防御機制應對心理沖突和壓力。此外,“初級行為策略”和“次級行為策略”理論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依戀 “控制理論”是另一種解釋依戀模式與心理癥狀和人際困難特定關系的理論模式。這一理論提出,當個體體驗到撫養者的不敏感(如忽視型依戀模式)后,他們往往會發展出“次級策略”,例如,當個體體驗到依戀對象是拒絕的,他們就會發展出“抑制激活策略”,以轉移對依戀線索的注意,從而降低心理的緊張和焦慮。采用這一策略的個體往往刻意忽視焦慮的線索,降低對他人的需要。如果個體體驗到依戀對象是過分關注的或是照料不一致的類型,他們則會發展出“過度激活策略”。采用“過度激活策略”的個體往往過分關注與依戀有關的信息,他們夸大引起痛苦的依戀線索,而且依戀策略的運用不僅僅局限在對依戀經驗的認知加工方面,它們往往也會泛化到其他情境中去。從上述觀點來看,癥狀反映了個體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的策略使個體注意特定的經驗,他們表現出特異信息加工的偏好和不同的癥狀。因此,采取不同依戀策略的人會有不同的心理病理癥狀表現,如采用抑制激活策略者更多地表現出一些有助于忽視或者減輕其自身痛苦體驗和對外界支持需求的癥狀,如飲食障礙、物質濫用和物質依賴、品行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等。而采用過度激活策略的個體則表現出一些沉溺于自身感覺、有助于獲得最大程度安慰和支持的癥狀,如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離障礙等。上述情況表明,心理疾病者多為非安全依戀類型的個體??梢源_定,心理疾病在非安全依戀類型群體中產生的可能性遠高于安全依戀類型群體。

[1]Bow lby J.,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977,130:201-210.

[2]Ainsworth,M.D.S.W itting,B.A.,Attachment and the Exploratory Behavior of one-year 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IN:Foss,B.M.,Determ inants of Infant Behavoir[M].London: Methuen,1969,vol4,113-136.

[3]Bartholomew K,Horowitz L 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re 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1 Psychology,1991,61,(2):226-244.

[4]Bernier A,Dozier M.Bridging the attachment transm ission gap:The role ofmaternalmind-m indedness[J].Internal Jo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3,27,(4):355-365.

[5]吳薇莉,方莉.成人依戀測量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2):217-220.

[6]Fonagy P.Leight,Steele M et a1.The relation of attachment status psychiatric classification,and response of psychotherapy[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6,64,(1):22-31.

[7]張秋凌,鄒泓.成人依戀研究在促進早期親子關系中的應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5):306-308.

[8]Meins E,Fernyhough C,Fradley E,Tuckey M.Rethinking maternal sensitivity:Mothers’comments on infants’mental processes predict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t 12 month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1,42:637-648.

猜你喜歡
成人個體兒童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成人不自在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Un rite de passage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成人正畸治療新進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