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慶藏醫治療胃腸道疾病特色初探

2010-04-23 06:45胥筱云李玉娟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年9期
關鍵詞:赤巴迪慶培根

何 丹 胥筱云 李玉娟

1.云南中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長治醫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早在藏醫萌芽時期,即公元六世紀就有書籍記載關于胃腸疾病的治療方法。公元8世紀藏醫學奠基著作《四部醫典》中很詳細的記載了16種胃病和11種腸病的病因病機、預防等非常完整的理論體系。迪慶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藏族的主要聚居地。生活在迪慶高原的藏族人民由于地處高寒的地理、氣候因素的影響,加之飲食以牛羊肉、奶酪制品、酥油、糌粑等高蛋白、高脂肪、較難消化的糯食為主,蔬菜食用較少等因素導致胃腸道疾病成為常見病、多發病,而迪慶藏醫在長期與疾病斗爭中,以《四部醫典》、《晶珠本草》等傳統經典的醫學理論和方法為指導,結合特殊的地域環境和人文背景,摸索,積累,總結出了具有自身的地方特色的治療胃腸道疾病的獨特理論體系、治療方案及處方用藥。茲探討、總結如下:

1 藏醫對人體消化過程的認識

三因學說是藏醫藥學的理論核心,它以隆、赤巴、培根三種物質的屬性來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病因病機和治療機制,在生理上認為這三種物質是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也是生命活動的能量,三種物質保持協調和平衡,則人體健康。藏醫對人體食物攝取、消化過程的認識始于一千多年前,在藏醫學著作《四部醫典》中記載,人體消化食物過程主要靠三因素學說中的五種“赤巴”之“能消赤巴”、五種“隆”因素之“伴火隆”、五種“培根”之“能碎培根”的作用共同完成。[1]食物到達胃部后,在“能碎培根”作用下用飲料和水份將食物分散開,并將其泡軟;由屬熱性的“能消赤巴”將食糜溫熱消化分解,在熱力和培根水、土的共同作用下,食糜被消化為酸性的汁狀物,在“伴火隆”的作用下汁狀物分為清濁兩部分,變成稍帶苦味的物質,苦味物質中清者為精微部分,從脈道進入肝臟,生成血、肉、脂等營養全身;濁者為糟粕部分,排入小腸。[2]可見,飲食物消化吸收是這三種消化因素的物理研磨和能量助化共同配合完成的。能消赤巴、能碎培根、伴火隆被稱為三胃火,其中“能消赤巴”為胃火之首,其功能強弱直接決定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因而“隆”“赤巴”“培根”三種因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它們的失調也是引發疾病的三種因素。(注:在疾病狀態下,云南藏醫將隆、赤巴、培根常稱為風病、膽病、痰或涎病)

2 對消化道疾病病因病理、臨床表現的認識

2.1 病因

根據迪慶州現存的第一部臨床醫療專著《藏醫精要》[3]記載,導致胃腸疾病的病因多而復雜,現歸納總結如下:

2.1.1 飲食因素:飲食失宜,進食味苦性輕的粗糙食物;或偏咸偏酸,長期進食陳腐酒、肉、酥油,消化不良;或過量進食味甘、性重油膩食物,生食新收割后腐爛的豆麥;或飲食不潔;或飲食過量;或進食不規律;或飽食后缺乏運動;或食用不合適的食物;或長期缺乏營養;或飲水過量;或進食性質相違食物中毒;或進食時間不適宜;或進食有毒蒸氣沾污的食物;或進食或接觸非游動毒中毒等。

2.1.2 居住因素:久居潮濕陰冷之地;或久居炎熱潮濕之地;衣著單薄受涼等。

2.1.3 勞逸因素:空腹勞累過度;或長期涉水作業;或久坐薄席座位或蹲坐;或過度騎乘;或白晝睡覺、房事等。

2.1.4 情緒因素:心情壓抑、焦慮易怒等。

2.1.5 其它因素:受熱后又被風襲,體內涎分堵塞上行孔竅;或出汗后受寒;肝火下墮,誘發黃水瘟毒和膽腑熱邪;或臟腑腫核和涎蟲使人體上行風紊亂失調;或胃腑和大腸內寄生蟲亂動妄行;或胃陽衰敗,大小腸受寒;或肛門干燥等。

2.2 病理

上述病因均可導致赤巴、培根、隆紊亂失調產生各種胃腸道疾病。當“風”侵入脾臟時,則身體腫脹,腸鳴,上半身疼痛;侵入飲食則進食后胃部疼痛;侵入未消化的部分則打呃、嘔吐、食欲不振;侵入飲食已消化部分則腸鳴、腹痛、大便秘結、小便閉塞;侵入肛門時,大便干燥。[4]如赤巴病侵入脾臟,則舌苔斑剝,便血;侵入胃則吐瀉膽汁;侵入腸則瀉下膽汁。赤巴病侵入不同部位則出現不同表現。若培根偏盛,所兼具的水和土性質紊亂,重、涼等性質會導致人體溫度失常,特別是胃火衰損。[5]或者能消赤巴被耗損,熱性下降,不能消化食物,食物未經腐熟就排出或飲食凝結胃脘,而產生腹瀉癥,以及引起不消化癥,胃脘痞癥,胃口敗壞癥,呃逆癥,胃腸絞痛,嘔吐癥,便秘癥等病癥。

上述三因素失調可進一步引起并發二合癥或三合癥,如培根木布綜合癥 (云南藏醫稱為涎液雜癥),病緣分寒熱兩種,熱緣是過量進食辛酸飲食,寒緣是由于消化不良,飲食停滯胃腸;寒熱兩類病因的病機演變最終均可導致肝臟腫大,血液不能正常生化、運行,而逆流入胃腑,[6]加重胃脘阻滯,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反胃,胃脘疼痛,嘔吐酸水、膽汁或嘔血等癥狀。

3 治則治法

3.1 寒熱對治法

迪慶藏醫將所有疾病歸納為“寒癥”和“熱癥”兩大類型,隆病、培根病屬寒性,赤巴病與血病屬熱性,治病用藥時強調辨清病證的病緣屬寒、還是屬熱,以便采用對治原則與辨癥施治相結合進行治療,藏醫將飲食物及藥物亦分為寒、熱兩大類,對于“熱癥”一般以寒性藥物和飲食來治之,而“寒癥”則以熱性藥物和飲食來治療,寒熱并存者則選用寒熱藥兼用。目的在于恢復三因素的協調平衡,保護胃火,保持能消赤巴的能量,使之發揮正常消化功能。

3.2 調攝飲食起居法

在治療方面,迪慶藏醫特別強調飲食等非藥物療法,提出病人先用飲食起居等調治,若無效才用藥物和器械治療。所以《藏醫精要》中對于各種胃腸道疾病的治療均是首列“飲食起居的治療”,再言“用藥”;藏醫們對胃腸道疾病患者也是反復交待飲食起居注意事項,以利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飲食起居調養方法表

4 常用處方及藥物

4.1 各病癥常用總藥方

迪慶藏醫著作《藏醫精要》中對每一類胃腸疾病都提出了治療總藥方,以利統領全局,正確把握治療方向,然后在此基礎上隨證加減,靈活應用。

4.2 藏醫院常用藏藥成方

在迪慶藏醫院自制的藏藥成方中,仁青芒覺,九味牛黃丸,唑珠達西,二十五味松石丸,十七味寒水石丸,黑冰利膽丸,帕朱養胃丸,八味野牛血散,仁青常覺,智托潔白丸,石榴日輪丸,十五味黑藥丸,湯欽丸,能消潤通丸,大月晶丸,十八味黨參丸,君西潰瘍丸,日白健胃丸,八味阿魏丸,石榴普安丸,石榴健胃丸,五味石榴丸,十六味杜鵑花丸等,均為胃腸道疾病常用,且獨具療效的藏藥組方。

5 用藥特點及用法分析

5.1 喜用成方丸劑

藏醫普遍采用水丸劑、散劑??赡芘c藏藥組方藥味較多有關,藏藥方劑組成最少也有8、9味,多則七、八十味甚至上百味,加之藏族游牧生活及飲食習慣,不便于煎煮湯藥,而丸、散劑方便攜帶、服用。

5.2 常用藥物、使用頻率、所占比例

對迪慶藏醫院常用于胃腸道疾病的23個方劑統計結果顯示,使用藏藥達107味,使用頻數在3次以上的藥物共40味。

《藏醫精要》中各類胃腸疾病的治療總藥方簡表

治療胃腸疾病常用方劑藥物使用頻數統計表

根據《迪慶藏藥》[7]的記載,運用最多的訶子,味甘、酸性平,消化后味甘,性溫,能消食、降氣、補養。而云木香味辛、苦,性溫,能溫胃,行氣止痛,破痞結。另外如寒水石,煅后能清熱化痰,健胃止瀉;牛黃、麝香等則性寒,能清熱,殺菌抗炎,治療黃疸,肝膽疾病。

使用頻數3次以上的藥物,以味辛、苦、甘、酸,性溫熱居多,藏醫認為,辛味藥物具有愈合瘡傷、增加體溫、開胃助消化等功效;苦味藥具有開胃、驅蟲、止渴、解毒等作用;甘味藥具有增強體力、補氣固本、滋補的功效;酸味藥能生胃火、助消化、順氣。所以從使用頻數上也可看出,大多藥物具有溫胃散寒,健胃消食的功能,如酸石榴子,味酸、甘,消化后性溫效銳、燥、動,具有提胃熱,健脾,驅寒作用;治胃病,培根病,寒癥,食欲不振,腹脹等。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迪慶藏區慢性胃腸疾病及肝膽疾病的發生率較高。而且,藏醫院常用的78個制劑的統計結果也顯示,使用頻數最高的前30味藥,辛味、苦味、甘味藥分別占53.33%、50%、36.67%,其中22味均可以治療各種胃腸及肝膽疾病。

5.4 常用藥物配伍

5.4.1 常用藥物組合

5.4.1.1 慢性腸炎:早上服仁青芒覺,中午服十五味黑藥丸,傍晚服石榴溫胃丸,晚上服唑珠達西。

5.4.1.2 胃腸炎:唑珠達西,五味石榴丸,十味消食散。[8]

5.4.1.3 膽囊炎:早上服二十五味松石丸,中午服十一味金色膽炎丸,晚上服蒂達利膽丸。

5.4.1.4 肝硬化:早上服仁青芒覺,中午服唑珠達西,傍晚服仁青常覺,晚上服二十五味松石丸。并且,藏醫認為“隆”、“赤巴”、“培根”在一天之內,不同的時間和氣溫變化中,三因素的量有所不同。因此,三者量、位置紊亂失調致病時,還受氣候、時令等因素影響,所以藏醫用藥十分注重服藥時間,如早晨一般服用藥味偏熱性的藥物,用以治療“培根”系統紊亂的疾病,因為培根類病癥一般多表現為寒性,早晨溫度低、病情重、熱性藥晨服時治療效果較好等。這與其他醫學相比具有其獨特之處。

5.4.2 常用對藥組合這些方藥中包含了藏醫經常使用的組合方在其中。例如:大三果湯 (訶子、余甘子、毛訶子)、小三果湯 (芒果核、蒲桃、大托葉云實)、三辛 (蓽茇、干姜、胡椒)、三溫(肉豆蔻、小豆蔻、草果)、石榴五味方 (石榴、肉桂、小豆蔻、蓽茇、干姜)等。通過統計,出現的頻次較高的組合方有石榴五味方、大三果湯。23個方中共有8個方劑中含石榴五味方,6個方劑中包括大三果湯,2個方劑含有三溫,包含小三果湯、三辛的分別有1個方劑。

藏醫的組合方類似中醫的藥對,將幾種性味相近的藥物配伍,以達到增加功效作用,增強治病療效的目的。

6 結語

正是由于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低維生素的飲食結構,還有寒熱變化劇烈的高原氣候,以及生活條件、醫療條件不足等綜合因素,導致了迪慶藏區慢性、胃腸道疾病的高發。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方式的改變也逐漸深入藏區,傳統藏醫藥的應用,如何適應疾病譜的演變;更好的提取藏藥有效成分;臨床應用有效的方藥,如何進一步明確治療范圍,配伍更加精確、安全;真正做到迪慶藏醫藥“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將是今后研究的一個著眼點。

[1]都果.淺談胃陽氣與健康的關系 [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8,7:64-65.

[2]鄭進,祁繼光.云南藏醫藥 [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42-43.

[3]阿尼·哈咱,向·初稱江初.藏醫精要 [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

[4]鄭進,祁繼光.云南藏醫藥 [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52.

[5]鄭進,祁繼光.云南藏醫藥 [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58.

[6]鄭進,祁繼光.云南藏醫藥 [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55.

[7]楊競生,向·初稱江初.迪慶藏藥 [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8]張實.云南藏醫歷史與文化 [M].云南: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254.

猜你喜歡
赤巴迪慶培根
迪慶州喜迎黨的二十大 優秀美術作品選登(一)
蔬果們的七七八八
試析藏醫藥學之六季飲食保健
云南迪慶 留住美麗鄉愁,繪就雪域高原的“詩和遠方”
云南迪慶銅鉛鋅硫化礦浮選分離研究
試論藏醫三因學說
火腿培根,吃還是不吃?
開封后的培根該如何保存?
淺析《月王藥診》對膽病的認識
百貨們的囧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