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演員的中國式青春

2010-05-12 07:17
戲劇叢刊 2010年2期
關鍵詞:兒童劇小劇場演戲

王 娟

初見趙猛是在一年前山東省話劇院二樓的排練場,排的是話劇《大商無算》,幾個演員在臺上排演,他一人順著樓梯上來,無聲響的坐到邊落的椅子上。我認出了他來,是室內劇《泉城人家》中的“毛哥”,他坐在那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不發表任何意見,十分專注的樣子。一年后,我接到了單位的采訪任務,跑去省話采訪他。這次見到他是在省話后院的排練廳里,初春輕薄的陽光灑到整排空蕩的觀眾席上,我們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開始了訪談。

他的話總是簡單的,短短的,但他神情篤定而且坦誠。他高三時候選擇了藝考,當時卻因文化課成績不理想與山東藝術學院表演系失之交臂,固執的他選擇了復讀,專心攻克文化課弱項,繼續努力學習專業課,酸甜苦辣嘗盡,終于在一年后順利考入了山藝表演系。夢想照進了現實,趙猛在四年的大學期間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次上臺表演的機會,認真揣摩每個角色、每句臺詞,終于在畢業大戲匯演中被山東省話劇院的領導看中,畢業之后進入山東省話劇院做了一名真正的演員。

他的這些經歷以圖像的方式在我腦海里出現的時候,顏色淺淡干凈,仿佛加了柔光鏡一般,呈現出一種柔和的景致。有多少人曾經參加過藝考?又有多少人能夠順利通過考試,順利進入大學,順利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呢?只有很少很少的人,那些及其幸運的人,他們在看似平坦的路途中經歷荊棘與鮮花并布的痛苦,他們在經歷著看似平凡中庸但卻需要巨大毅力和堅忍的中國式青春。這是時代使然,也必定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他比較喜歡演話劇,我和他談了很多話劇尤其是小劇場話劇的話題,他都坦誠地談了自己的看法。在上海、北京一些城市中,觀看小劇場話劇已然是件十分小資和有品味的事情,在濟南卻還是沙漠化,你怎么看?我問他這樣一個犀利的問題。他慢條斯理的說,其實小劇場在濟南也不是沙漠化,只是我們還不如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發展的快,觀眾群體還沒有那么多,我們也一直在努力,努力排戲、努力做宣傳,不斷向別人學習,相信假以時日我們也能做好。

我們還談到了兒童劇的創作,現在省話的親子劇場大多是改編的經典童話故事,原創很少,他說,這也是現實的困難。因為一是好的兒童劇劇本缺乏,二是觀眾不認非經典童話,這些現狀都是需要創作、排演、推廣、宣傳等各個環節的共同配合才能改變的。

談到戲曲,他還是強調宣傳,他說戲曲是傳統藝術。是祖輩們留下來的“好玩意兒”,觀眾群是有的,但是很多觀眾不知道要去哪里看戲,也不知道什么時間演戲,觀眾是根,沒有了根就沒法發展了。宣傳很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越傳統的藝術越有味道,越應該傳承下去。有很多老劇種,比如京劇、黃梅戲、豫劇等都發展的很好,我們的呂劇可以借鑒它們的發展,發揚光大,永久流傳。

談到將來的發展規劃,他說沒有規劃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是一個不會說大話的人,還是做好眼前的事情最重要。演好每一個角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年輕的人行者,首要的便是忍耐,其次是勤奮。無論是忍耐,還是勤奮,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當然,也是為了本色的堅持。生來就有可乘涼的大樹固然好,但這也是有的人一輩子都逃不掉的夢魘:用自己的枝干去迎接暴風雨,用自己的枝葉去沐浴陽光,用自己的根去汲取土壤的營養,用自己的力量破石而過,這是殘酷生活背后的智慧,也是他選擇的。失意的時候,回過頭去翻翻自己的夢想清單,歲月會讓筆跡變淡,但是刻到心里的東西是永不消失的。

他說,演戲就像做人,要真誠,要坦率;演戲就像做事,要果斷,要縝密;演戲就像做飯,要耐心,要細膩。他在《大于等于情人》、《青春禁忌游戲》、《大商無算》等話劇作品,《丑小鴨》、《白雪公主》等兒童劇,《警中警》、《法官老張》等影視劇作品中恰到好處的表演正是最好的寫照。他曾榮獲山東省第一屆小劇場話劇節最佳男演員獎,這是每個年輕演員的殊榮。趙猛說他相信機會只給那些準備好的人。無疑,他在努力準備著,下一次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會有十足的底氣。

訪談中,我側過臉去望向偌大且明亮的窗戶,仿佛看到看到清晰的影像:很多年輕的演員手捧臺本大聲誦讀,陽光中那些年輕的臉龐毫無懼色、勇敢而執著。趙猛的大學時光曾這般度過,工作之初的時光曾這般度過,相信之后的時光也會如此。沒錯,勤奮、勇敢而執著。讓我們默默祝福他。

猜你喜歡
兒童劇小劇場演戲
演員在演戲
兒童劇藝術實踐思考
兒童劇海報設計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鴨》
海軍艦艇前往演戲海域
小劇場
小劇場
小劇場
小劇場
演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