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淺析

2010-05-12 07:17
戲劇叢刊 2010年2期
關鍵詞:大調奏鳴曲樂章

司 維

聽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感覺好象找到了一種人生的答案,那每一個和弦都表達著生命的斗爭和種種艱辛。因此。在他的音樂中可以看到貝多芬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音樂的堅守。通過對他32首鋼琴奏鳴曲的分析與研究。從而得出他的鋼琴奏鳴曲可分為三個創作時期:

第一期包括1782年—1792年在波恩的十年。他創作了《悲愴》、《月光》等10首鋼琴奏鳴曲。第二期是貝多芬創作的鼎盛時期也是他創作的英雄時代。有《熱情》、《黎明》等15首鋼琴奏鳴曲。貝多芬1815年在歐洲期間是最后的一段時期,他完成了剩下的7首奏鳴曲。它的奏鳴曲藝術價值幾乎涵蓋了貝多芬的整個創作歷程。同時呈現了鋼琴音樂的發展軌跡,在鍵盤音樂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直到今天還廣為流傳。

貝多芬在音樂創作上受到了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他的音樂具有題材重大,崇尚理性,氣勢宏偉,邏輯性強,結構嚴謹,以主調和聲風格為主的美學特征。從第八奏鳴曲(“悲愴”OPl3)起就明顯的顯露出他自己的風格了?!禿小調奏鳴曲》

(0P310N,2)也很突出,他的第一樂章主部主題本身就包含了兩個對立的因素,一個是沉思的、寧靜的因素。隨后接著一個暴風雨式的、富于行動的因素,在他的《D大調奏鳴曲》(“田園”OP28)和《C大調奏鳴曲》(“黎明”OP53)等作品中特別閃耀的清新和明朗的大自然的光輝,特別富于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氣息,在他的《f小調奏鳴曲》(“熱情”OP57)、《降B大調奏鳴曲》(OPl06)和《C小調奏鳴曲》(OPlll)等作品中則更突出的是他們的宏偉性和英雄性。尤其是《降E大調奏鳴曲》無論在規模和氣勢上都超出了室內體裁的特點而更接近于協奏曲的特點。在《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0P81)中對標題性原則的運用最為突出,每個樂章均有文字的標題,三個樂章在形象的發展上前后貫穿,形成一個非常嚴謹的整體。晚年所寫的幾首奏鳴曲篇幅較長,樂思多,結構復雜。出現了幻想和即興的風格。單主題內部的沖突代替了對立主題之間的戲劇性沖突,抒情性的、沉思的內容性格代替了英雄性的、富于行動性的性格。在形式結構方面。復調因素的、變奏的原則占了主要地位??偟膩碚f,貝多芬通過奏鳴曲的創作。鞏固發展了古典奏鳴曲形式,并且他自己又在這個基礎上力求探索更新的形式。

貝多芬在音樂創作上受到18世紀末爆發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畢生竭力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出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以及理想之中的英雄性格。

貝多芬創作盛期也是他創作奏鳴曲最多的時期,其中《黎明》這部作品與他前面創作的作品有所不同。他將以前慣用的黑暗與光明的對比及劇烈的斗爭轉化為對大自然的歌頌。一掃沉悶、悲憤、哀傷等壓抑的濃霧。用暢快、開闊、爽朗的晴空而代之?!独杳鳌肥秦惗喾視簳r拋開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而創作的。有人稱這部作品為“潔白的奏鳴曲”,嚴謹的作品結構和調性布局、豐富的色彩變化及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黎明》寫于1804年,獻給波恩時代的朋友華爾斯坦伯爵。它被稱為《華爾斯坦》奏鳴曲?!独杳鳌肥浅錆M大自然詩情畫意的奏鳴曲,鮮明反映了貝多芬的自然觀。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他從大自然中獲得的精神力量及哲學啟示都在這首奏鳴曲中得到充分反映。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是莊嚴、雄偉的。采用奏鳴曲式。呈示部的C大調主部主題以短促、跳躍的節奏型,同音反復的進行,明亮的倚音和靈巧的快速音階描繪了曙光萬物蘇生的展景。接著,高音區清脆的旋轉音型的出現使人如臨山谷泉邊,傾聽著流水潺潺。接著,音型密集調性的轉換、力度的變化、色彩班駁的田野,生機勃勃的大地逐一展現。在E大調上出現的副部主題具有明朗的曲調、清澈的音色、新穎的調性、和弦式的織體如同一首頌歌。展開部將呈示部的材料從旋律進行、節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進行各種變化。開始以凝聚而成的主部材料在不同調上樓進。副部用三連音音型和不同的調性變化發展,好象是大浪淘沙、波濤翻滾。繼而,密集的上行音型從低音區涌向高音區,就在情緒高昂的戲劇性高潮中再現部出現新素材的運用。調性的變化使再現部面貌一新。副部主題在A大調上出現,曲調更高亢,音色更明亮,更富于激情。但在第二句主題就進到同名小調,情緒上好象有了幾縷愁思。再現部的尾聲較呈示部擴大了幾倍,在發展手法及情緒上仿佛是第二個展開部,上下音階大幅度起伏。左右手快速音型的連續交替,從低到高的音浪沖擊,充分展現出大自然的澎湃力量,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第三樂章的主題是作者采用德國民歌加工寫成的。采用回旋曲式。把整個樂章繪制成一幅人民群眾歡度節日的宏偉圖畫。以歌唱開始,熱情奔放的舞蹈結束。充分展現了“交響性”。此樂章表達了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人們在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時無憂無慮的歌唱和輪番歌舞的場景,充滿著和諧、歡樂和幸福。

《黎明》這首作品是貝多芬創作的一種新的典型、交響化的奏鳴曲。其規模雄偉、曲思豐富,鮮明的反映了貝多芬的自然觀。是鋼琴曲中最精妙的作品。

其實,每一位大師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用心去聆聽就可以體會每一個樂章的獨特與不凡。生活在這個世上,人類是很渺小的。而自己又是人類中無法再渺小的那一個,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所能預料和控制的。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卻不能要自己想要的東西。我認為總有一些東西是一輩子要珍惜的。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是賜給人類美妙的音樂,是一個正視生活困難的音樂,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勝利的淚水,才會有努力的體會。而只有有了這些,人生才是有意義的。貝多芬的音樂永遠都是獻給那些意志堅強的人們的。

猜你喜歡
大調奏鳴曲樂章
手機上的奏鳴曲
譜寫肌膚新樂章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月光奏鳴曲
G大調隨想曲
“跑調”了怎么辦
饑餓奏鳴曲
呼嚕奏鳴曲
思想的樂章
思想的樂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