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比誰更中產

2010-05-30 12:21
37°女人 2010年8期
關鍵詞:華聯五道口中產階級

劉 瑜

暑假回國,看電視臺采訪張鐵林,他感慨他的英國女兒花錢如何節約。帶她逛商場,求著她才肯買一條牛仔褲;給她信用卡,幾個月下來才花了1000多人民幣。最后張鐵林說:“其實國內很多人的生活水準早就超過西方國家了,只是很多人自己不知道?!?/p>

這話也許過于籠統,因為金領階層的中國和民工階層的中國,消費肯定大有差別。但就中產階級而言,這話并非毫無道理?;貒陂g,一個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我國內的朋友比國外的朋友“敢于”下館子、買衣服、買書——鑒于我在兩地的朋友分別屬于兩地的中產階級,所以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008年世行統計的人均購買力GDP,英國是3.5萬多美元,中國是5900多美元,英國是中國的6倍左右。如果將這一差異機械地算作生活水準的差異,那么似乎是英國人每到外面吃6次飯,中國人才到外面吃1次;英國人每買6件衣服,中國人才買1件。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我的英國同事們不會輕易到外面吃飯,買書總嫌貴,說到買房,我們系7個40歲以下的同事里,只有兩個買了房。

在此,我不妨暴露一下“隱私”(英鎊對人民幣目前大約是11:1):我的年薪是4萬英鎊左右,均攤到每個月是3400英鎊左右;扣除養老金6%,稅收20%(中檔稅),全民保險8%(那些說歐洲“免費”看病的人請注意這個數字),房產稅140多鎊(英國租房買房都要交房產稅),最后到手也就是2400英鎊左右;要知道,劍橋市內一個稍微體面一點兒的兩室一廳月租就要1000英鎊左右,學齡前兒童托兒所1個月要800英鎊左右。

有些人似乎熱衷于拿中國大都市的生活成本和美國中西部農村比,或者拿中國頂層消費標準與西方平民生活比,從而得出誤導性的結論,說中國物價已經“趕美超英”。那要拿倫敦和貴州縣城比呢?拿華爾街銀行家和中國工薪階層比呢?

現在,我拿英國Tesco超市和北京五道口的華聯超市比。1打雞蛋,華聯17元左右,Tesco 3英鎊;牛肉,華聯20元1斤,Tesco 6英鎊;豬肉,華聯13元1斤,Tesco 3英鎊;燈籠椒,華聯1.68元1斤,Tesco 2英鎊;雞胸,華聯7元1斤,Tesco 4英鎊左右;胡蘿卜,華聯1.5元1斤,Tesco 0.4英鎊。就是說,日常食品Tesco比華聯貴2倍~8倍不等。有一次,我問我們系一個博士生每天都做什么菜,他笑著說:“那取決于每天Tesco什么在打折呀?!?/p>

服務費用更懸殊。在五道口剪個頭發38元,在英國同檔次的理發店是30英鎊。北京一張地鐵票2元,倫敦則要4英鎊。在北京一個還過得去的餐館,200元可以點4個~5個菜,在劍橋中餐館18英鎊,也就一盤水煮魚加一碗米飯。也就是說,服務費用英國是中國的6倍甚至更多。

倫敦的房價雖然不至于到北京的6倍,但2007年的一項統計表明,倫敦房子均價是人均收入的12倍多,好的地區甚至是人均收入的16倍!可見倫敦的年輕人買房也不比北京的年輕人輕松多少。我曾在英國華人論壇上看大家討論月支出,共識是衣食住行之外似乎很難存錢。發帖者一家3口平均每個月花100英鎊買衣服,被很多人說奢侈。至于中國中產階級早已習慣的鐘點工、女士常去的美容院,這里幾乎無人敢問津。

在北京的一些大商場,我真被價格雷倒了:衣服和家居用品的確和英國接軌了。但我發現在淘寶網,品質相近的東西會便宜很多。英國雖然也有eBay,但東西遠不及淘寶上豐富,價格也不比實體店便宜很多。

所以,至少就我身邊的經驗來說,中國的中產階級似乎比英國的過得更奢侈。原因不用我多說,無非是中國勞動力便宜、收入轉移力度相對低、有各種報銷網絡和灰色收入、人口年齡結構導致勞動力過?!瓘倪@些意義上來說,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未必是好事,因為它背后可能隱藏著各種社會不公或隱患:廉價勞動力背后意味著勞動者怎樣的談判力缺失?報銷制度后面有多少黑幕?高速增長的環保代價是什么?人口老齡化之后怎么辦?

事實上,發達國家的“發達”二字,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指生活水準的奢華,而是社會的文明、公正和“共同富?!?。我曾感慨,目前這幾代中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可能比父輩和孫輩過得都要好。我們習慣于線性發展思維,以為生活水平會無限提高下去,但隨著社會談判結構的均衡化、收入調節力度的提高、環保成本的提高,中國很多中產階級的生活可能會逐漸“倒退”到英國的水平。

(摘自作者的博客)

猜你喜歡
華聯五道口中產階級
想上北京華聯
誰最早提出了“中產階級”?
誰最早提出了“中產階級”
誰最早提出了“中產階級”
在美國哪些州生活成本最低
李茂年:華聯20年的初心與遠見
我知道你終將閃耀
五道口店鋪現狀
花落花開五道口——時隔兩年的近距離觀察
2015五道口店鋪回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