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析中醫重大理論突破的意義暨反思

2010-06-06 07:27王均貴
中國醫藥導報 2010年27期
關鍵詞:中醫理論溫病內經

王均貴

(北京宣武中醫醫院,北京 100050)

繼內經奠定中醫基礎理論以后,歷經兩千余年各代醫家的豐富與發展,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框架指導臨床治療并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使中醫成為獨樹一幟的醫學且愈來愈受到世界的矚目。然而,隨著現代科學的飛速發展,現代醫學的發展突飛猛進,與之相比,中醫的發展卻顯得緩慢,作為中醫靈魂的中醫理論研究,雖取得一些成績,但總體上并無重大進展,沒有影響全局的重大理論突破。

中醫理論的發展為何這樣緩慢?中醫理論突破為何這樣艱難?中醫理論的突破點在哪里?其依據為何?中西醫結合的難點何在?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中醫史上較為重大的理論突破事件,提出淺見,懇請同道指正。

1 中醫史看重大理論突破之規律與意義

自先秦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問世以后,歷經漢、晉、隋、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豐富和發展,形成了各個學術流派及其各個醫家的各種學說。醫學典籍浩如煙海,歷代醫家群星薈萃。其中,比較公認的、影響全局的突破性論著當推《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溫病學說》所取得的成就,它們被合稱為“四部經典”而列入中醫高等教程,證明了它們在中醫學術上的重要地位。故此,筆者就《黃帝內經》、《傷寒論》、《溫病學說》的形成作一分析,以為進一步探討今后中醫理論發展的趨向。

1.1 重大理論突破次數少,周期長

在兩千余年漫長的中醫史長河中,影響全局、功績輝煌的學術突破僅見3次。自公元前4世紀的《黃帝內經》至東漢末年的《傷寒雜病論》歷經600年,而自傷寒至明末清初的溫病學說竟長達1 400年。次數之少,周期之長,是其他自然學科少見的,足以說明中醫理論突破的艱難,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復雜,筆者認為主要是方法論問題,將在后面闡述。

1.2 是發展發揮而不是發明創造

傷寒與溫病學說都是在內經固有理論上的發展和發揮,而并非發明創造。它們的理論核心都源于內經:傷寒之名源于《素問·熱論》;六經之名亦源于《素問·熱論》,包括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之命名一致。仲景學說是把內經對六經的論述從簡到繁,從低級向高級,從概念到理法方藥齊備,從舊質到新質演繹發揮而成。

同樣,溫病學說中的“衛氣營血”概念以及“三焦”概念均源于《黃帝內經》?!饵S帝內經·營衛榮會篇》對營衛的認識主要是生理上的,而在溫病學說中則結合病因,演繹提高到一整套理法方藥的新水平,發展成著名的衛氣營血辨證學說,三焦辨證同此。

1.3 矛盾危機與臨床促進了中醫理論突破

傷寒與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當時外感病流行的“醫學危機”和臨床實踐與內經理論之間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有很大關系。

東漢末年,傷寒病流行,病死率極高,“仲景其家200余人,死者十之有七”。傷寒病臨床表現、傳播方式均與《內經·素問·熱論》不符,而且《熱論》在治療上只有針法,沒有方藥,無法適應傷寒病的治療。面對危機和矛盾,仲景學說“勤求古訓,博采眾方”開辨證論治之先河,集理法方藥之齊備,實現了繼《黃帝內經》后的首次重大理論突破。以六經辨傷寒、以臟腑辨雜病的方法至今仍為臨床所廣泛應用。

明代,疫病流行,應用傷寒學說之理法方藥治療罔效,“天下枉死者過半”。以葉天士、吳鞠通為代表的溫病學派認識到本病系“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傷津動血”為特點,闡明了疫病與衛氣營血之病因病機,創造了辛涼解表、涼血散血等治療方法,活人無數,實現了中醫理論的再次重大突破。

1.4 理法方藥齊備、注重實用性

傷寒與溫病這兩次突破,從理論上形成了著名的“六經辨證”和“衛氣營血”、“三焦”辨證,成功地實現了生理與病理的溝通,其理論對相關疾病形成了巧妙的指導性聯系,用整套理法方藥指導臨床,解救了無數患者,從而體現了極高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反過來看,中醫還有一些欠完整的理論,由于沒有實現生理與病理的溝通,沒有一整套理法方藥,也就無法指導臨床,如:四海理論、神魂理論等,其學術價值甚微。

2 對中醫理論突破事件的反思

2.1 用棋盤模式詮釋中醫理論的封閉性與穩定性

歷史的回顧可以看到,兩千多年來中醫理論突破事件不僅次數少、周期長,而且理論突破只是發揮了《黃帝內經》上的原有理論而不能超越其所圈定的范圍。筆者以“棋盤模式”來模擬詮釋中醫理論的封閉性與穩定性。

所謂中醫理論的“棋盤模式”形成于內經創立的先秦時期,棋盤是《黃帝內經》所確立、圈定的框架,棋盤上有若干個位置,被“棋子”-子系統如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等學說所占據。棋盤思想即中醫理論精髓,是整體觀念、宏觀辯證、模糊思維及定性調控的治則。棋子只限于在棋盤內有約束地運動與變化,也不接受與棋盤思想不一致的外來 “棋子”,從空間看棋盤上的位置幾乎都被棋子所占據且沒有什么空白點(如果有人發現了空白點并成功插入棋盤必為中醫重大理論突破),縱觀兩千年這個棋盤框沒有什么變化,“棋子”梅開二度,即六經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取得了突出的變化。然而,究其本質,傷寒與溫病這兩次重大理論突破沒有超越《黃帝內經》的內容和范圍,不僅如此,自內經以后歷代有成就的中醫學家,全都遵從著“棋盤思想”;他們對中醫理論的豐富發展,全都是棋盤內的運動變化;全是棋盤內對某個棋子的演繹發揮。

筆者認為,由于棋盤思想的高超的樸素的對立統一辯證法,使它能適應歷代的社會和醫療環境,“棋盤模式”能夠基本滿足歷代的社會醫療需求,棋盤本身也就能夠長期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是臨床療效使中醫能夠雄霸中國歷史兩千余年。

2.2 中醫與現代醫學有完全不同的方法論

由于任何一門學科的形成發展都要受到當時社會文化、生產力的影響和制約,中醫“棋盤模式”的形成發展同樣受到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影響和制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可能達到局、微觀、清晰、定量的水平,而中醫“棋盤模式”巧妙地采用“天人合一”、“比類取象”的思維模式得到了整體、宏觀、模糊、定性的認識論與方法論,產生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等一系列子學說,這些基礎組合成“棋盤模式”,子學說間(棋子間)也達到了協調和統一,同時也形成了它的封閉性和求存的自我保護機制,具體表現在鞏固加強自身,使之盡量適應社會進步以及頗具排異能力。這種排異能力使與“棋盤模式”不相符的內容不能進入棋盤。尤其是局部、微觀、清晰、定量的方法論常常受到這種排斥而不能成為棋盤模式中的“棋子”。

事實上中醫理論體系里至今還沒有公認的微觀、清晰、定量的內容?!捌灞P模式”中的棋子也沒有做到微觀化、清晰化、定量化。例如:陰陽的定量問題(如陰虛陽虛:虛多少)、經絡的實質問題(現代科學方法至今未找到經絡)、臟腑的功能問題(如心主神明-心與腦之關系、腎開竅于耳-腎與耳之關系)等。

與中醫棋盤模式的整體、宏觀、模糊、定性相比,現代醫學的研究方法竟然與之完全相反:局部、微觀、清晰、定量是其特性,現代醫學已從器官水平發展到細胞水平、亞細胞結構再發展到分子水平,現代科學甚至發展到了完整破解遺傳密碼的無性克隆時代。對比如表1。

表1 中醫與現代醫學有完全不同的方法論比較

按照以上分析,見證兩千余年中醫發展史有如下提示:今后中醫理論的突破點,首先要源于內經這個棋盤模式(內經圈定內容),其次必須遵從棋盤思想(整體、宏觀、模糊、定性),其三要與其他棋子協調和統一,其四要求此理論、理法、方藥齊備、具有臨床療效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夠被“棋盤模式”所認同,才有希望實現中醫理論的突破。

用現代醫學方法(局部、微觀、清晰、定量)研究中醫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方法論的截然不同,現代醫學研究得出的結論不會取代“棋盤模式”里的棋子,不會直接實現中醫理論的突破(如果出現,必定是中醫某種程度的西化或是中醫的滅頂之災)。

正由于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方法論的截然不同,也就成為中西醫結合的難點所在。那么,能不能創造一個理論來填補“棋盤”空白?棋盤上能否出現“棋盤模式”以外的棋子呢?

2.3 中醫理論突破的特殊性與艱難性

中醫“棋盤模式”自形成就顯示其內容的廣泛性:天文、地理、地域、人文、社會等宇宙萬物,對宇宙萬物與人的交叉聯系,概括抽象而演繹出的理論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這就使“棋盤模式”上的棋盤位置上幾乎布滿了棋子,有些棋子立論精當,有些棋子點到為止,但空白點卻很少有人能發現,極難實現中醫理論突破。

3 對策與出路

3.1 打破“棋盤”不要“棋子”的臆想

基于如上論述,“棋盤模式”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言必內經,法必仲景”的學術風氣與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形成鮮明的對比,限制著中醫的發展,這些使得一些人萌發打破傳統中醫模式,更新舊觀念,創造新的中醫模式的想法來,這種想法能否實現呢?

這種破舊立新的想法一經分析便可看出是不可能實現的。首先,這個“棋盤模式”決不是一打就破的,經歷兩千余年的反復實踐,使“棋盤模式”已具有雄厚的實力,不僅自身已成為人類寶庫,而且已深入人民群眾之中,靠它本身仍能適應現今社會并基本滿足社會需求,它已成為國人信賴并依賴的防病治病手段。所謂打破“棋盤”,還要不要這些“棋子”?不要“棋子”肯定不行,因為沒有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這些“棋子”中醫勢必滅亡。顯然,打破棋盤,不要棋子這種完全拋棄傳統中醫理論的做法只能是葬送中醫,是不可取的。

3.2 打破“棋盤”、保留“棋子”的假想

打破“棋盤”、保留“棋子”即打破《黃帝內經》所確立、圈定的框架,保留中醫的基本理論,利用現代科學方法使之交叉、分化、提高、組合成更理想的模式。

這個假想難度太大,難就難在打破“棋盤”后,如何建立“新棋盤”及其思想呢?打破內經所圈定的框架,勢必要建立新的理論范圍,這個范圍如何確立?棋盤思想是否轉變?整體觀念、辨證論治這個核心還要不要?不要仍然是斷送中醫,不行。要則其理論仍然是整體、宏觀、模糊、定性的思維方法,仍然難以向局部、微觀、清晰、定量方面發展。仍然難以直接利用現代科學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有,保留或改良的棋子之間如何做到有序和協調?新棋盤及其思想能否適應社會,滿足社會需求以及能否被人們所公認?依筆者意見,打破“棋盤”保留“棋子”的改良法,不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樓”,依靠這種改良,很難實現中醫理論突破。

3.3 演繹發展發揮原有“棋子”的設想

傷寒與溫病的突破就是成功的例子?!捌灞P模式”中有許多棋子僅僅是點到為止,其學術價值及實用價值尚未被開發出來,在這些棋子上下功夫,作文章,或利用幾個棋子下出一著“妙棋”,在那些尚未被真正開發的領域里辛勤耕作,演繹發展發揮這些內容則極有可能實現中醫理論的突破。

“棋盤模式”雖然絕少空白點,但拿起一個棋子就顯示一個空白,拿起的棋子經過演繹、發展、發揮如果實現生理與病理的溝通,與疾病之間實現密切的指導性聯系,回歸到“棋盤模式”上依然能夠協調統一,從而增加了中醫的治療手段或提高了臨床療效,原有棋子的學術和使用價值得到了提高,也就實現了中醫的理論突破。

尋找“目標”自然是重要的。有的棋子熠熠發光,已達到很高水平,一般在若干年內不會再有新的突破。而有的棋子是薄弱點,一般是優先選擇的目標。

筆者認為:中醫的精氣學說、腎實證是有可能實現中醫理論突破的重點。

3.4 中醫自身應該“疏導通利,活血化瘀”

中醫學術發展緩慢除了它的特殊性和封閉性以外,尚有許多條件的限制和人為的障礙,本文不對其多做贅述。國家中醫藥管理部門應為廣大中醫工作者創造條件,排除障礙,對某些環節予以“疏導通利、活血化瘀”,有益于早日實現中醫理論突破。

[1](唐)王冰注.黃帝內經[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11.

[2]李經緯.中醫史[M].???海南出版社,2007:9.

[3](清)柯琴.傷寒來蘇集[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59:3.

[4] (清)李彣,宋書功(校).金匱要略[M].???海南出版社,2010:5.

[5]黃英志,葉天士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8.

[6]吳溏.張志斌(校).溫病條辨[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10:7.

猜你喜歡
中醫理論溫病內經
從“營衛傾移”角度探討痹證的中醫理論機制
從中醫理論看腰痛寧膠囊的藥效
淺談溫病特色診法之舌診
基于子宮內膜異位癥與惡性腫瘤的相關性探析補腎化瘀法作用機制及中醫理論依據
《內經》之“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新解
系統論在中醫理論與臨床辨證中的運用
關于《內經》“七損八益”研究的思考
參與式教學法在溫病學教學中的應用
《內經》治未病與亞健康的干預
留學生溫病學教學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