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門診處方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分析

2010-06-07 05:41王濤省
中國醫藥導報 2010年13期
關鍵詞:兒科處方門診

王濤省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藥械科,河南鄭州 450006)

抗生素在醫院中是應用數量最多,使用范圍最廣的一大類藥物。近年來,國內抗生素濫用現象十分嚴重,據報道不合理應用率高達12.4%~20.7%[1],兒科濫用抗生素位居首位。為了解我院兒科門診處方抗生素使用情況,提高合理用藥水平,隨機抽查了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兒科門診處方進行抽查點評,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以其提高處方質量、促進醫院合理用藥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查了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兒科門診處方,共5 000張。

1.2 方法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藥品說明書、公開發表的國內外文獻以及公開出版的書籍,對抽取的門診處方中抗生素的用法、用量、配伍、合并用藥等情況進行系統分類和統計分析。

2 結果

共抽查5 000張處方,其中應用抗菌藥物處方為3 060張,占所查處方的61.2%,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處方數為475張,占所查處方的9.5%,占抗菌藥物處方的15.52%。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從處方上檢查主要表現在給藥間隔不合理、溶媒選擇不恰當、藥理拮抗、給藥方案不當、無適應證用藥、抗菌藥與激素類藥聯合使用,見表1。

表1 不合理用藥處方統計

3 討論

3.1 給藥間隔不合理

頭孢哌酮/舒巴坦每天1次:藥品說明書推薦頭孢哌酮/舒巴坦靜脈或肌內注射給藥為每12小時1次。β-內酰胺類抗生素屬時間依賴型抗生素,殺菌效果主要取決于其血藥濃度超過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時間,而大多數β-內酰胺類及頭孢菌素類T1/2很短,后效應很弱,因此,除個別T1/2很長的藥物(如頭孢曲松)可每日給藥1次,其余較短者1 d的劑量分2~4次小劑量多次給藥,本次調查的處方中,此類抗生素靜脈使用1次/d者居多,不符合時間依賴型抗生素藥動學、藥效學特點,這可能與臨床醫師對此類抗生素藥動學及藥效學了解欠缺有關,也與門診患兒及其家長對一日多次靜脈用藥依從性差有關,但這種不當用法會降低抗生素的殺菌效果,浪費醫藥資源,同時誘發細菌耐藥菌株的產生。

3.2 溶媒選擇不恰當

阿奇霉素+10%葡萄糖注射液:《中國藥典》規定10%葡萄糖注射液pH為3.2~5.5(臨床上所用葡萄糖注射液為防變色,其pH常調在3.8~4.0),阿奇霉素的最佳溶媒pH為4.5~6.5[2],如選用10%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將會析出沉淀。

3.3 藥理拮抗

如:①頭孢克肟顆粒(規格:50 mg×6),25 mg/次,2 次/d,口服;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規格:0.5 g×12),0.5 g/次,3 次/d,口服。后者為活菌制劑,前者為殺菌劑,兩藥合用可使后者失活降低療效,故兩藥不宜合用。如必須合用,應間隔2~3 h,以利于發揮各自療效,達到治療目的。②阿奇霉素片與蒙脫石散聯用,蒙脫石散屬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對病毒、細菌有強固定、抑制作用,兩者聯用,蒙脫石散的吸附作用會使阿奇霉素片的藥效降低。③抑菌劑與殺菌劑合用,如阿奇霉素合用頭孢曲松,前者是快效抑菌劑,該類藥物可迅速阻斷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使細菌基本處于靜止狀態,后者是繁殖期殺菌劑,對靜止期的細菌抗菌作用甚微或無作用;前者能促進細菌細胞壁黏肽對氨基酸的攝取,加速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后者可與細菌細胞壁黏肽合成中的轉肽酶結合,抑制氨基酸的交叉連接,影響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產生拮抗。但目前也有專家認為,對于懷疑可能有非典型病原體感染(如支原體、軍團菌等)的患者,β-內酰胺類與大環內酯類合用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3]。

3.4 給藥方案不當

如急性細菌性上吸道感染治療原則是首選青霉素,青霉素過敏者可口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療程為10 d左右,其他可選藥品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頭孢菌素,療程也為10 d,而我院診斷為扁桃體炎的患兒大部分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或加β-內酰胺酶抑制劑藥物,顯然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不符。

3.5 無適應證用藥

在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藥的使用率占無適應證用藥的99%,實際上多數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抗生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根本不需使用抗菌藥物,只需對癥治療,只有少數患者為細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礎上繼發細菌性感染,此時才予以抗菌治療。即使發生細菌感染在小兒也主要以流感嗜血桿菌、鏈球菌為主,治療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或一代頭孢為首選,而不宜選用三代頭孢。青霉素過敏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或克林霉素。而臨床治療過程中經驗性用藥較為普遍,同時從預防合并細菌感染考慮,多采用抗菌藥進行預防治療,病程多數因之延長[4],這是目前仍存在的抗菌藥選用誤區。

3.6 抗菌藥與激素類藥聯合使用

地塞米松等激素藥在兒科門診輸液中應用比較廣泛,激素對病原微生物無抑制作用,且激素能抑制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降低機體防御功能,從而降低抗菌藥物的療效,反而有可能使潛在的感染病灶活動或擴散。兒科門診患者大多為一般感染,不宜應用此類藥物。

綜上所述,我院兒科抗菌藥物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藥物使用原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造成不合理用藥的主要原因:①抗生素品種多、亂、濫。有的化學成分相同規格不同;有的化學成分、規格都相同,生產廠家不同,商品名不同;加上經銷商在宣傳推銷上的誤導,造成抗生素濫用。②醫師憑經驗用藥,不遵循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大多數β-內酰胺類及頭孢菌素類為時間依賴性抗生素,而在門診輸液無法做到1 d小劑量多次給藥,造成抗菌藥物給藥方案的不規范。再者,患者的依從性差,不能接受1 d內數次給藥,要求醫生加大劑量一次給藥,導致抗菌藥使用不規范。③臨床醫師對抗生素合理應用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尤其是對臨床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物不良反應方面的知識不足,導致第三代頭孢菌素的廣泛使用,使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等多重耐藥的增加[5-10];β-內酰胺抑制劑復方制劑本身易誘導細菌產生耐藥菌株,臨床若廣泛使用,特別是臨床無指征用藥,勢必造成耐藥菌株的擴散和傳遞,同時這兩類藥物價格一般偏高,從經濟角度考慮也是不合理用藥。因此,應嚴格遵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用藥。要克服這些不足,不僅要貫徹執行好《處方管理辦法》和《抗菌藥物應用指導原則》,還要使臨床醫師能夠在具體運用中嚴格用藥指征,明確聯用效果,依據藥物藥效學原理、藥物動力學特點,堅持用藥梯級原則,有針對性地、穩妥地選擇相應抗菌或有效聯合用藥,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減少二重感染幾率,控制耐藥性菌株增長,延緩用藥升級,力求經驗用藥與檢驗結果相結合,從而進一步提高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水平。

[1]吳楊冰.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處方分析[J].醫藥導報,2006,25(3):262-263.

[2]苗健偉,牛誠,萬杰.抗感染藥物溶媒的合理選擇[J].中國藥物使用與監測,2006,3(5):36.

[3]劉建華,劉勇.β-內酰胺類和大環內酯類藥物聯合應用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7,32(1):1-5.

[4]王曉旭,郝建秀,胡文軍.我院門診輸液中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6,26(4):490.

[5]張萬智.9819張門診處方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5):186.

[6]梁少瓊,廖朝峰,劉桂珍.2007年我院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應用統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19-21.

[7]王其柱,徐穆民.喹諾酮類藥物所致的藥源性疾病[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9):113.

[8]劉鑾妹.我院兒科門診處方抗菌藥物應用調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7):146.

[9]王智穎,徐雪榮.我院醫院制劑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7):143-144.

[10]查勇,趙燕,覃正碧.我國基本藥物的地位與合理用藥[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5):95-96.

猜你喜歡
兒科處方門診
門診支付之變
兒科專欄
人間處方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圓夢兒科大聯合
漢字小門診系列(四)
解決因病致貧 大小“處方”共用
漢字小門診系列(九)
漢字小門診系列(八)
兒科醫聯體的共贏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