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2010-07-01 07:59任東庫
今日教師 2010年11期
關鍵詞:小鴨梨樹桃樹

任東庫

數學作為小學的一門主要課程,應用題教學在發展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應用題教學呢?筆者認為必須要求學生重視“學”的全過程,主要應抓好應用題教學中的“比較、提問、圖示、說話、補充”五大環節。

一、突出“比較”環節,培養學生的觀察區別能力

比較,就是確定被比較事物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與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把相似、相近的應用題知識區別開來,找出它們之間的差異,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觀察,注意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教師在創設情境時,不應只注重情境的生活化、趣味化,以吸引學生的眼球,還應注重情境的數學味,要基于數學知識,要為學生開展數學學習服務。數學化的情境,能啟迪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視角去觀察、去發現。例如,在教學“搭配”問題時,一位教師就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請同學與班級中每一位同學一一握手,請學生觀察老師和同學的握手,說說自己的發現,這樣就很自然地突出了“搭配”這節課的“要不遺漏不重復就必須有序進行”的數學思想。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創設情境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如果觀察對象是實物、模型、圖片等靜態物體,那么盡量要使觀察對象的顏色鮮艷,有時也可以準備多個觀察對象,便于學生觀察。如果能使用多媒體手段化靜為動,以突出觀察對象就更好了。比如,認識長方體棱的特點時,可以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動態看到12條棱分成三組,每組相同方向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再比如,角的大小和角的兩邊的長短無關,靜態觀察很難發現,如果用多媒體顯示,既便于學生觀察,又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突出“提問”環節,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在課堂中“提問”實際上就是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

(1)橘子比柿子多6個,誰多?(橘子多);橘子可分為哪兩部分?(一部分和柿子同樣多,另一部分是比柿子多的部分)(2)西瓜比梨少4個,誰多?(梨多);梨可分為哪兩部分?(一部分和西瓜同樣多,另一部分是比西瓜多的部分)。上述兩例,第一問是引導學生依據“比多”“比少”應用題知識直接作出判斷。第二問是依據作出的判斷,推論出多的數中可以分為哪兩部分,這種練習方式,既強化了低年級應用題的重點與難點,又發展了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展現推理過程,以便讓學生能夠在經常性的訓練中掌握判斷、推理方法,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三、突出“圖示”環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圖示”就是用直觀圖形把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形象地表示出來,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豐富的表象,教師及時進行概括,使學生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從而使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養。

應用題源于現實生活,教學中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所熟悉的事物、活動,有意識地進行滲透。如利用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投影片等,教師口述:“河里有3只小鴨、岸上有2只小鴨,一共有幾只小鴨?”結合學生活動提問:“原來有6個小朋友在做游戲,又來了3個小朋友,現在有幾個小朋友在做游戲?”總之要從直觀的圖示入手,先由教師用語言表述成應用題,學生由簡單模仿逐步達到認識掌握。

四、突出“說話”環節,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說話”就是讓學生說出題意、說出思路、說出解題方法。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不但要求學生要會正確列式計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將題意、思路、策略充分表達出來,培養其思維的條理性、系統性。例如,果園里有桃樹45棵,梨樹比桃樹少18棵,梨樹和桃樹一共有多少棵?

1.引導學生說清題意。題中告訴的一個條件是桃樹45棵,另一個條件是梨樹比桃樹少18棵,問題是求梨樹與桃樹一共有多少棵?

2.引導學生說出思路。要求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必須知道梨樹的棵數和桃樹的棵數,桃樹的棵數是已知的,應先求出梨樹的棵數。這樣,思路明確了,解題策略就出現了。

3.引導學生說出列式。梨樹棵數為:45-18=27(棵),桃樹與梨樹一共有的棵數:45+27=82(棵)。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說明思維決定著語言的表達,反過來語言又促進思維的發展,使思維更加條理。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引導學生說出題意、說出思路、說出解題方法,有利于學生理解應用題結構,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和條理性。

五、突出“補充”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突出“補充”環節就是給不完整的題目補充條件、補充問題,使其成為一步或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補充條件、補充問題的練習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初步培養學生從條件出發來考慮問題和從問題出發來考慮條件的綜合、分析的思維能力。

例如,小紅家養了12只小雞和6只小鴨,要求學生根據條件分析數量關系,補充問題。有的學生說:“小雞12只是部分數,小鴨6只是另一部分數,可補求總數的問題?!边@時教師再問:“還可補充什么問題呢?”有的學生說:“小雞的只數和小鴨的只數相比,小雞的只數是大數,小鴨的只數是小數,可補出相差的問題?!边€有的學生說:“小雞的只數和小鴨的只數相比,小鴨的只數是一倍數,小雞的只數是幾倍數,可補求倍數的問題?!边@種由條件補充問題的過程正是綜合的過程。

總之,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采取多種形式,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小鴨梨樹桃樹
抬水
小氣的梨樹(下)
小氣的梨樹(上)
小桃樹的朋友
小氣的梨樹
小鴨
桃樹的“吱吱呀呀”歌
桃樹醒了
小鴨捕魚
五只小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