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茲的資本主義危機和日常生活理論

2010-08-15 00:48張秀啟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0年1期
關鍵詞:異化資本主義工人

吳 寧,張秀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a.馬克思主義學院;b.哲學院,武漢 430073)

高茲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生活作了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研究,認為人們的生活完全受資本主義經濟理性所控制,生活已經被異化,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生活本質的勞動的異化,二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異化。高茲是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的生活批判理論的基礎上,并根據自身的理解和當代的背景作出這一闡發的。他深入研究了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和勞動分工理論,在認同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生活本質在于勞動這一觀念的基礎上得出生活異化的結論。高茲描述了資本對日常生活的入侵,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理性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控制,強調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已經滲入每個人的思想之中,控制著生產和消費。為了達到追求利潤這一目的,資本不僅剝奪了人的勞動創造性和自由權,也抹殺了人們在閑暇時間里的個性和自主。

一、資本主義危機和日常生活

高茲從日常生活的角度重新審視資本主義的危機,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在后工業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比之以前改善了很多,但是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還是越來越感到不滿,高茲認為其原因有二:一是資本主義國家無法解決其本身所固有的通貨膨脹、貧富差距、高失業率等社會問題,社會公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二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雖然人們的工作時間不斷減少,但是資本對人的控制卻在不斷加強,人們對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和淺薄無聊的閑暇生活感到厭倦。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發展早期就指出,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品,資本主義是不可能克服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以及剩余價值的私人占有之間的這一基本矛盾的。高茲對馬克思所提出的危機理論繼續延伸,認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依然存在,但資本主義危機的趨勢和形式已經大大改變了。高茲對資本主義危機與日常生活的認識是相輔相成的。高茲認為資本主義的危機正在吞噬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日常生活領域已成為資本追逐利潤的沃土。高茲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的危機本質上是生態危機,而生態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經濟理性對利潤的無限追逐。

高茲從生產和消費兩個方面對資本主義的生態危機進行了分析。首先,在生產方面,資本主義為了保持經濟的增長,不斷擴大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攫取自然資源,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貧窮,破環了自然環境。這種攫取反過來又促進了資本的過度積累和集中,導致大量資本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工人階級則相對更加貧困,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社會矛盾進一步加??;相對于過著奢侈生活的資本家,工人永遠都是奴隸。在后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對人的日常工作的控制進一步加強,工作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資本主義經濟理性所控制,人們不是自主地勞動,而是被機器所控制的“他主”勞動,是跟隨機器節奏的機械勞動,人們在工作中毫無樂趣;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人們對工作的控制力進一步下降。其次,危機已經轉移到了消費領域,資本主義提供給大眾的是一種虛假的消費意識。資本主義為了保持高額利潤,必須刺激人們進行更多的消費,在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里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媒介向人們提供虛假的需求意識,即人的幸福感在于消費的多少,消費越多越能獲得超越別人的優越感和物欲的滿足感。高茲以汽車為例對此進行了批判。汽車本來是一種奢侈品,只有資本家才擁有,但是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使汽車成為大眾商品,人們競相購買,結果卻導致人們開車可能不如騎自行車快,這就是資本主義提供給人們的虛假需求,資本對人的控制從此可見一斑。資本主義通過欺詐手段(如產品不變而只是其包裝改變)或變相地增加一些售后服務來刺激人們消費。過度消費與過度生產相呼應,最終實現了資本的過度積累,這是以犧牲自然環境和人類的未來生活為代價的,最終將導致全球的生態危機。

高茲對資本主義的生產邏輯和消費異化以及消費受控制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的本質,并從生態學的角度提出了對資本主義的超越方案。資本主義社會是個異化社會,這種異化源于私人占有而導致的物質匱乏。資本主義用生產消除物質生活的匱乏,但同時又不斷再生產出新的匱乏:時間、原料、能量、新鮮空氣、綠草、和平、安靜等的匱乏。這是由資本在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和心理的全面專政決定的。要消除異化就要消除匱乏,也就必須改變資本主義制度。這顯然是資本主義自身所無法解決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

二、作為生活本質的勞動的異化

高茲對當代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批判源于對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的理解,并對馬克思的勞動異化理論在當代背景下進行了重新闡釋。高茲認為,“只要資本主義在運作,工人就不許意識到他們勞動的創造本質”[1]29,“由資本主義控制的勞動生產方式使工人永遠不能擺脫受奴役、被壓迫的地位”[1]30。在工廠里,工人只能作為機器的奴隸,聽任擺布。與傳統的手工工人相比,在機器大工業生產中,技術工人對生產方式的控制反而下降了。資本主義工業社會是獨裁和專制的社會,具有等級制和軍營式管理的特點,要求工人無條件地參與到這種受壓迫的活動中,只要一有機會,這種社會就會超越工廠的限制,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高茲指出工會帶領工人爭取提高工資的斗爭既不能使工人獲得自治,也不能破壞異化的基礎,反而使工人更加受制于資本家。付薪勞動體現了資本對工人的控制,是把工人當作商品而非真正的人。高茲認為資本主義勞動的等級制使工人處于敵對的競爭中,使工人相互之間冷漠、孤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成為金錢、利益的關系,從而導致人格的喪失和人性的扭曲。

因此,高茲旗幟鮮明地批判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是一切異化的根源?!保?]7高茲認為,隨著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登上了歷史舞臺,資本運行出現了新的特點,資本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擴張,從而導致國際分工的出現。國際分工使生產專業化和決策集權化,生產專業化必然使勞動分工進一步細化,使工人進一步分化、孤立,對生產的控制力進一步下降;而決策集權化則使工人自主管理和自我決策的自治目標成為泡影。資本追求利潤必然要求勞動分工的進一步發展,以此來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本家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強制實行勞動分工,其一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熟練程度和專業化水平,其二有利于加快資本運行速度、降低可變資本的成本,其三有利于對生產過程和方式的管理以及對工人的集中管理。這種兵營式的管理使工人完全喪失了自主性,只能成為被資本家牽制的木偶,依附于資本家的管理,專政、暴力是工業資本與生俱來的特點。高茲把勞動分工與資本主義生產目的結合起來,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以及等級制度的特點,揭露了資本主義保持長久統治的秘訣。

高茲認為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勞動分工的發展,而技術的等級制必然使勞動分工打上不平等的烙?。菏止すと藦膶儆诩夹g工人,技術工人聽命于技術專家。這種專制的管理制度使勞動者忘卻了自由勞動,失去了自主管理生產的權力;也進一步分化了工人階級,降低了其革命意識,使工人只能服從于強制的異化勞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的加劇使工人廢除等級制的希望破滅。高茲對勞動分工的批判著眼于對資本主義技術的批判,認為資本主義技術是服務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有利于資本的快速積累和高度集中,其最終目的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使技術理性服務于經濟理性。資本主義對技術的運用意味著對工人的進一步壓迫和控制,“從總體上講,資本主義的技術史可以解釋為勞動者地位直接下降的歷史?!保?]57高茲認為技術生產力所控制的社會具有等級制,雖然“這并不意味著技術本身天生就具有等級性,但工業社會對技術的控制進一步加強了集權專制的社會控制力”[1]58??萍继岣吡藙趧由a率,但是以大量工人的失業為代價的,形成了“非工人非階級”這一社會的下層群體,他們得不到充分勞動,而得到充分勞動的工人的生活也被殖民化。

高茲認為勞動力的技術分工使工人異化勞動的程度進一步加深。微電子和自動化等高科技的發展使工人原有的技能變得毫無用處,這是一種去技能化(deskilled)的過程,與其相伴的是工人創造性勞動的消失以及對雇傭勞動控制的加強。喪失了自主性的勞動對勞動者毫無意義,雇傭勞動隱藏著對勞動者的極大壓抑。高茲強調資本主義所主要發展的技術是以資本主義邏輯為基礎的高度集中的技術(如核技術),導致決策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具有獨裁和加強資本力量的傾向,有利于對人民和自然的控制,使勞動者連最起碼的自主權都不具有?!吧鐣x擇正以技術選擇強加給我們,這些技術選擇正明顯地成為我們唯一的而不是必要的選擇?!保?]19高茲強調替代技術的重要性,認為應該發展具有交互性(convivial)和權力分散特點的民主技術,如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的技術,這些技術在分散的小團體和個人中使用。高茲認為使用什么樣的技術預示著建立什么樣的社會,必須在兩種社會之間做出選擇:或者是建立在獨裁技術基礎上的社會或者是建立在民主技術基礎上的社會。[3]120雖然高茲對技術的評論有失偏頗,但其通過廢除技術等級性來實現個人生活平等性的思想有合理之處??偟膩碚f,高茲從勞動實踐的角度把勞動異化、勞動分工以及科技發展三者結合起來,揭示了勞動的異化意味著人們生活本質的異化。高茲將工人自治作為社會主義的目標,旨在擴展個人自主領域,將人從異化勞動中解放出來。

三、日常生活的殖民化

人們要獲得解放,還必須關注勞動以外的日常生活。生活即人的全部的生命活動,日常生活就是人們具體的、活生生的生活,包括衣、食、住、用、行等各個方面。高茲在分析生活本質的同時,也關注資本主義經濟理性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入侵。資本擴張的本性必然會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控制人們在勞動以外的閑暇時間里的各種活動,進而為資本主義生產服務,達到贏取利潤的目的。

高茲揭示資本對人的日常生活諸方面的侵蝕。首先,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性的生產勞動已經被機器侵占,形成了信息化和自動化的生產,使大量工人失業,資本趁機而入,建立大量的服務業崗位,而形成了第三產業部門。這樣既可以安撫下崗工人,穩定社會秩序,又可以控制失業者,使資本以另一種形式運作,實現贏利擴張的目的。其次,服務業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吃穿住行都在其運作的范圍之內,而得到充分就業的勞動者在勞動之外的閑暇時間里也參與其中,從而實現了資本對人的日常生活的整體控制。最后,資本的過度積累和集中要求在生產部門以外尋求新的增長點,使過剩的資本在產業部門以外得到增值。高茲認為生產部門就要以服務的方式擴大自己的規模,如售后服務、產品的換代升級以及附件的銷售等形式來實現資本的進一步增值,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強加的服務。這樣,勞動的異化就侵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后工業時代,人們的雇傭勞動時間越來越少,勞動之外的閑暇時間越來越多,勞動者為了彌補在生產勞動中所受的壓抑,必然會在自由時間力去釋放壓力,資本主義就趁機利用其主導的生活方式來控制人們在自由時間的活動;這樣,資本就完成了由勞動異化到個人日常生活異化的過程,人們就處于資本主義所控制的日常生活中。

為了達到資本入侵日常生活的目的,資本主義通過控制大眾媒體來推行具有資本主義經濟理性內涵的“越多越好”的價值觀。資本主義經濟理性以計算和核算為特征,以效率至上為原則,要求生產要素合理的搭配,其最終目的是利潤的最大化。這種經濟理性突破了原來人們自給自足的經濟活動,打破了生產和生活需求之間的平衡,關心單位耗能所能產生的勞動量以及如何在市場上去實現其交換價值,而不關心其使用價值與自然資源的浪費。高茲認為,首先,資本主義的經濟理性必然破壞生態環境,生產就意味著破壞。資本不斷增長的邏輯造成了過度積累的危機,而過度積累的危機又引起了社會再生產的危機,隨之而來的就是自然資源的匱乏,破壞了生產與自然的平衡,人與自然關系也變成了赤裸裸的工具關系,人的生活環境被破壞了。其次,資本主義經濟理性破壞了人與生產之間的協調關系?!百Y本主義企業管理關注的不是實現生產與自然、生產與人的平衡關系,而是確保生產的產品成為人們的選擇目標?!保?]5資本主義管理者關注的是生產能否順利進行而非勞動的幸福感,關注的是產品能否成為人們的消費目標而非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自由幸福的追求。最后,資本主義推行“越多越好”價值觀的目的是使人們以為金錢可以買到幸福,進而通過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控制,為資本主義經濟理性的正常運轉服務。資本主義所主導的日常生活方式使人失去了人性,而一味地追求物質利益所帶來的虛假快樂。簡言之,資本主義經濟理性既破壞了人們的生存環境,打破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也損害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造成了人們社會關系的緊張,其最終結果就是破壞了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和諧穩定的關系。

高茲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理性所推行的“越多越好”的價值觀具有兩層含義:一是生產的越多越好,即效率至上的原則;一是消費的越多越好,即控制人們的消費方式,實現由其主導的過度消費和浪費的生活方式。生產和消費相結合,才能順利實現社會的再生產,“勞動的經濟理性化將掃除自由和自治的古典思想,由它所產生的在勞動中異化的個人也必將在消費中被異化,實際上也是他們需求的異化?!保?]2勞動的經濟理性化所產生的個人勞動的異化必然會延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資本主義通過意識形態的滲透使“更多更好”的價值觀成為一種信條,通過推行虛假需求來促進經濟的增長,通過由其控制的大眾媒體,對人們進行欺詐性宣傳,讓人們感覺到只有消費更多才更幸福。在資本主義社會消費也具有不平等性,“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廣告讓廣大群眾認為買別人沒有的東西才有一種超越別人的幸福感,享受到資本家所享有的特權才覺得生活具有優越感。高茲以奢侈品為例闡述了這種不平等。當資本家的奢侈品成為廣大人民的所有物時,這一物品的價值就隨之貶值,資本家就會去尋找新的替代品,而廣大人民卻被這種虛假需求所迷惑,去消費這些已經貶值的奢侈品。資本家總是具有一種相對于人民群眾的特權,勞動者即使生活有所改善,卻還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傊?,資本主義經濟理性所進行的資本擴張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通過推行由資產階級所主導的價值觀,來控制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促使人們過度消費,人們的日常生活被殖民化了。

四、日常生活異化的克服

高茲在分析了勞動異化以及日常生活的異化之后,針對資本主義“更多更好”的價值觀,提出“更少的生產更好的生活”的主張。高茲認為,只有生態社會主義才能超越經濟理性,實現生產少消費少但生活更好的目標;也只有生態社會主義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過度消費和浪費的生活方式,把“更少與更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經濟理性服從于生態理性。高茲提出了三個關鍵的原則:勞動更少、消費更少、生活更好,在日常生活中重新整合文化。

高茲認為未來的社會將是一個“他治”(heternomous)和“自治”的雙元社會。在“他治”領域即公共領域中,勞動者要完成必要的勞動,為社會創造財富,保證為社會和個人提供一切必需品,要耗費最少的資源,提高產品的質量,得到最大的產出。而在“自治”即私人領域個人高度的自治,勞動是為了整個團體的利益,個人自愿參加到自治管理的活動中,并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個性,為自己而勞動(work foroneself)。高茲認為每個人在社會上都要盡經濟上的義務去參加公共領域的勞動,甚至推算出人一生最少要工作兩萬個小時的必要勞動時間。他主張盡可能減少“他治”領域的必要勞動時間,充分增加“自治”領域的自由時間,因為“他治”領域畢竟是受支配的領域。在自由時間里,人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使勞動成為自由自主和有個性的,而自由的勞動意味著自由的生活。自由勞動具有三方面的涵義:一是對勞動過程的組織,二是對產品的支配,三是對勞動內容的控制。只有在這三個方面都具有完全的自主性,才能稱為自由勞動。更少與更好結合起來的自由生活是根據個人的意愿來組織勞動,突出每個人的個性和自主性,生產的目的不再是追求利潤,而是每個人都獲得一種勞動的滿足感、幸福感,每個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高茲把勞動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克服資本主義所主導的日常生活的異化。

高茲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公共服務和公共干預的擴展是從屬于工業資本擴張的,是不可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社會和集體服務的加速擴張與壟斷擴張的追求不再被一起嘗試,它有兩種選擇:一是穩定化,減少社會和公共開支來增加儲蓄和個人消費,給予資本主義積累一種新的動力;二是比過去更快地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干預,這要求經濟更大程度上的社會化。只要生產決策仍被資本所控制,只要消費、文化和生活方式仍被資本主義價值觀所控制,那么活得更好的唯一方式就是掙錢更多。但是,如果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被廢除了,活得更好則意味著減少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使工作適合勞動者的生理和心理的要求,處理好集體服務和個人自由勞動,不管是工作中還是工作外處理好交際和文化。高茲認為文化的大眾傳播不可能毀滅資本主義的文化獨裁,文化的大眾傳播不允許個人彼此進行交流,反而把信息和文化產品集中傳播給沉默而又被分離的大眾中的每個人。這種交流方式的單邊性特點,注定每個人要消極消費,因而,大眾消費文化不會打破資本主義的文化獨裁。高茲要求在日常生活中重新整合文化,去除資本主義過度消費的文化價值觀,走向生態社會主義價值觀。

高茲追求人全面而自由發展的目標,提出“自治”也是人存在的基本需求,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人們自治精神極度匱乏。高茲所期望的自由生活凸顯個人主義的特點,帶有存在主義的特征。高茲的雙元社會思想是一種烏托邦,雖然高茲的日常生活理論帶有個人主義和空想主義的色彩,但深刻地揭示了當代資本主義的危機和日常生活的異化,切中了資本主義危機和日常生活異化的要害,對于我國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日常生活理論具有啟迪作用。

[1]Adrian Little.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Andre Gorz[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2]Andre Gorz.Division of the Labor[M].London:The Harvester press,1978.

[3]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M].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4]Andre Gorz.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M].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9.

猜你喜歡
異化資本主義工人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做一個“巨曉林式工人”
調配工人
基層關工人的夢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