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陵墓石刻藝術探究

2010-08-15 00:44羅小波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陵墓石刻墓碑

羅小波

(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重慶 408100)

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陵墓石刻藝術探究

羅小波

(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重慶 408100)

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古陵墓石刻手藝精湛而形式多樣,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間藝術氣息,墓碑樣式多樣,建筑造型內涵豐富,具有獨到的藝術價值。

陵墓石刻;藝術價值;審美分析

渝東南地區,是重慶的一個特殊而重要的地區,該區域的五區縣 (秀山、酉陽、彭水、黔江、石柱),不論從自然環境,還是從人文條件看,都是一個特色鮮明、相對獨立的區域,在全市發展的大格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從地理環境看:渝東南地區突伸于黔、湘、鄂三省,位于渝、鄂、湘、黔隆起的褶皺帶山區。從人口構成看:這里總人口 298萬,約為全市的 1/10,但 70%的人口是少數民族,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 93.1%,形成以渝東南、湘西、鄂西、黔東北為核心,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域。渝東南地區是一個集“老、少、邊、山、窮”為一體的區域。這里“人同族,民同俗,山同脈,水同源,自然稟賦相近,人文風情同習,經濟水平相當”。特色鮮明、相對獨立是這一區域的主要特征,因此,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深化對渝東南地區的認識和了解,掌握這一地區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從而加快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也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當然也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和價值取向,舉行隆重的喪葬儀式是土家、苗族歷來的傳統儀式和習俗,在渝東南地區,每當遇到家中的老人去世的時候,全村寨的人會放下手中的活計來幫助主人辦一場熱熱鬧鬧的送葬儀式,借當地老百姓的話來說是要去世的老人“高高興興”“上路”,所以大家要“熱熱鬧鬧送亡靈,歡歡喜喜辦喪事”,這表現了渝東南少數民族人們豁達的生死觀,從關注生命這一角度來重新審視整個喪葬文化可以看出其中滲透著強烈的生命意識和腳踏實地的務實文化精神!陵墓建筑和雕刻藝術是在隆重的喪葬習俗下衍生而來的,生活在渝東南地區的土家人歷來就有厚葬了老人后還要為其打造陵墓立碑銘志的傳統。

作者在渝東南考察過一些具有代表的陵墓樣式,從石刻藝術的角度來看,主要是明清時代的較有考察和探究價值,現代的主要是在以前的樣式上機械化大量生產,沒有大的樣式改變,這主要是為了快速地適應現代農村農民的需要。以下從審美和實用工藝兩方面來對一些陵墓的樣式及裝飾作一些淺析和初探。

一、陵墓石刻藝術的類別

渝東南地區少數民族陵墓石雕藝術,具有相當濃厚的地方特點和民間藝術氣息。題材豐富多樣,主要是人物類居多,人物類主要有歷史故事、神話故事、戲曲人物和仙佛神道,也有表現當地生活的舟橋房舍、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漁樵耕讀、歌舞娛樂及迎親榮歸等內容,裝飾類的紋樣主要為幾何紋、圖騰紋、山水云紋、動植物紋等,這些墓碑雕刻藝術所反應的內容涉及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宗教信仰、道德觀念和風俗民情方面,表達了少數民族勞動人民對生產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人物類 在所有觀察的墓碑石刻圖案中,人物活動題材是表現得最多的一種,一般在碑帽正脊、戧脊、抬板等部位雕刻人物圖案,所涉及的人物一般是貞孝男女、民間傳說、帝王將相和神仙道人等。貞孝男女類題材,主要取材于“二十四孝”傳統題材,贊頌敬老養親的美德,故事通常是大孝感天、臥冰求鯉、扼虎救父、行傭供母等十幾個故事;民間傳說主要題材于封神演義、三國演義、說唐說岳、西游記、西廂記;神仙故事類的有八仙過海、麻姑獻壽、劉海戲蟾、神仙菩薩等,還有民間民俗類的,如:迎親圖、漁樵耕讀、歲寒三友、花燈歌舞、土家擺手舞和苗家跳花、老鼠嫁女以及比武競技、踩歌堂和生產生活用具等一系列生產文化活動場面。

這些人物的造型比較寫實,線條粗細均勻深度一致,有些經過夸張變形,追求藝術的真實感,有些較為寫實中規中矩,如同一模本倒出,無論神仙道人還是文臣武將、童叟老嫗和農夫仕女,他們的形象有的豐滿,有的清瘦,有的威猛,有的嬌弱,形態生動,情態各異。

(二)動植物類 這一類的圖案主要分布在墓碑的匾額周圍,多在碑柱側壁、抱鼓等墓碑的主要構件位置出現,多以動物和植物花卉作裝飾,種類繁多,其意蘊在于雕刻的飛禽走獸和與之搭配的奇花異草組合圖案來表達的“福、祿、壽、僖、財”等寓意,墓雕中禽鳥走獸、花卉植物大多數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吉祥動物與植物紋,動物有喜鵲、鴛鴦、仙鶴、蝙蝠、猴、虎、麒麟等,植物一般是梅蘭竹菊等,這些動植物由浮雕石刻手法做成,相互組合成中國傳統的主要圖案,常見的有二龍戲珠、松鶴延年、五福(蝠 )擇壽、喜上 (梅 )梢、百鳥朝鳳等。

(三)幾何紋樣類 幾何紋樣在墓碑建筑中起著重要的裝飾作用,具有很強的裝飾感和強烈的節奏感,它在碑柱側壁,匾額襯底及周圍,門框左右和攔板上下等部位出現,用途頗多并有一定的寓意,形式多樣繁簡不一,主要有三角形、棱形、圓形和扇形,紋路有萬字紋、古錢紋、如意和回形紋等,還有福字和壽字變形成的紋樣。

(四)書法類 這個主要指碑刻的主文的字體和作品,石刻書法隨處可見并書法字體不一、章法風格各異,主要的以明清民國書法楷書居多,能傳達各時期信息,有進行書法研究的價值。

二、陵墓石刻藝術之墓碑樣式

總體來說,在渝東南五個縣土家族苗族的墓葬習俗中,除了整個陵墓的樣式有些相似以外,主要的不同在于墓碑型制的多樣變化,墓碑是石刻藝術的綜合表現,在建筑樣式之下,有石刻藝術獨特的意義,歸納起來有三類,即單一結構的、組合型和復合型結構的。在民間墓碑建筑中較為廣泛運用并且現存較多的是單一結構類,這一類的特點一般只在碑座上豎一塊碑板即可,造型簡單,結構單一,只有簡單雕刻工整的文字和造型簡單的萬字形回形紋樣作裝飾,建造耗資金不高,屬于一般農村家庭采用,其形式代表有單體簽字碑、單體豬槽碑、單體令牌碑和立柱碑。組合型的墓碑結構要復雜些,由柱、間、層構成的組合結構墓碑,有碑頂、碑帽、樂堂、樂堂柱、襯鼓、抬板、碑版、左右碑柱外加左右抱鼓和座子組成,組合結構的墓碑橫有開間,豎有樓層,墓碑的橫開間是根據底層碑版數量,從橫的方面分為單間組合和多間組合,紋樣刻在左右碑柱、樂堂柱等面上,民間的主要有兩柱一開間,只一塊碑版,三柱兩開間,多為合葬墳,墓碑也簡單,在黔江、酉陽、彭水使用比較普遍。最后的種類是復合型建筑,這類墓碑的藝術價值較高,規模大,碑體多,結構復雜,往往還有一些附屬建筑,如拜臺、望柱、石凳、石獸、墓廬、墓志碑和院墻等,這類墓碑可以歸納為四類,即聯體復合式、庭院復合式、牌坊復合式和樓閣符合式??傊畯秃鲜奖w建筑造型奇特,裝飾內容豐富,雕刻工藝精湛,有獨特的歷史文化意義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三、陵墓石刻藝術之建筑樣式

武陵山系烏江流域的地形地貌為渝東南的土家族苗族人民的陵墓建筑提供了場所,民間的匠人依照傳統的風水觀念,把囫圇的巨石切割成條狀和不一樣造型的碑柱和碑板,刻上龍鳳、麒麟或者各種紋樣的基石進行樣式的搭建。根據這里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進行因地制宜的合理規劃和建造,使其陵墓的空間與自然地勢相互交融,十分協調,墓碑的主體十分突出,石刻的工藝水平較高,整個造型精美氣勢宏觀,注意了局部與整體、局部之間的彼此協調,從形體上、輪廓上和層次上都給人美的享受,每一座碑體均以墓主姓氏至碑頂為中軸線向兩翼展開,講究左右平衡對稱,特別是碑頂的造型,整個結構疏密有致,平衡對稱,局部雕刻想象豐富,匠心獨具,墓碑的高矮、寬窄和形式必須與周圍的環境協調,巧妙結合,融為一體,突出“物順自然”的傳統觀念。

四、墓雕石刻藝術的價值

民間石匠藝人們純熟利落的刀法,剛柔相濟的刀功,馳騁在堅硬的石料上,曲伸自如刻畫準確無誤,所雕的對象無論羅漢神仙、龍鳳鹿象還是云紋花草等,遠觀清晰近看逼真,千姿白態、變化多端。其雕刻風格又因人而異,各具特色。有的雕刻細致富有裝飾味,有的簡練純樸粗獷豪放,頗有浪漫色彩,充分體現了民間雕刻藝人們那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創作姿態和高深造詣,民間石匠藝人用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和變化無窮的創作技巧達到真中蓄幻、幻中見意的藝術境界,使得一幅幅或一件件作品更具生動性和藝術性。

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陵墓石刻藝術反映的是烏江流域非物質文化的一部分,對此進行研究也是對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手工藝術及文化藝術的保護。

[1]余繼平.烏江流域民族民間美術研究 [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4.

[2]烏江流域民族民間手工文化研究文集 [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

J292.21

A

1003-8078(2010)05-069-02

2010-09-13

羅小波 (1973-),男,重慶黔江人,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 張吉兵

猜你喜歡
陵墓石刻墓碑
西狹頌摩崖石刻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近十年(2010~2019年)遼代石刻文研究綜述
每一塊墓碑都是一本書
跟蹤導練(二)5
古代陵墓中的防盜機關
絕句《題〈清廉〉石刻》獲獎感言
清明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
清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