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洪綬與周昉仕女畫造型比較研究

2010-09-02 06:16徐翠翠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陳洪綬造型

徐翠翠

【摘要】周昉、陳洪綬均為各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畫家。周昉以其“周家樣”人物造型特征極大影響了后世畫壇。明代陳洪綬則以奇駭怪狀式的人物造型顯示出其獨特的繪畫風格。

【關鍵詞】周昉;陳洪綬;造型

一、人生經歷命運之異同

周昉,字景玄,又字仲郎,京兆人。出身顯貴家庭,先后官越州、宣州長史。陳洪綬,字章侯,又名蓮子,號老蓮、誨遲、浙江諸簪人。一生有意于仕途未進,心中極度痛苦,晚年以賣畫為生。

由上述可知,由于周昉、陳洪綬兩人命運經歷不同,所以畫風也不同。前者家境富裕,人生道路順暢而少磨難,因此畫面的人物呈現出來的仕女形象大多集結一種富貴之氣。后者人生道路曲折困苦,其人物深受民間藝術的影響,作品呈現高古奇駭的藝術特征。兩者在少年時代便聰慧穎異,亦都是文人出身,有較高的文學修養,且都學習前人的優秀畫風,常使作品更為精煉并形成新的繪畫風格。

二 、時代畫風、審美背景之異同

在周昉所處的唐朝,經濟繁榮、文化發達,人們生活富足,周昉這種聚集著富貴之氣的仕女形象表現著時代精神,是人們對感性世界優裕生活的欣賞和眷戀。另外與當時的地域有很大關系,據載“關中婦女纖弱者少”關中婦人普遍豐腴。因此以“豐肥”為美的標準得到了統治者的提倡,從而引導了社會整體對仕女形象的審美標準趨于豐肥。

與唐輝煌的政治經濟成就相比,明朝社會動蕩不安,陳洪綬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生仕途不得意,經歷坎坷,精神世界極度痛苦,可以說時代環境的因素共同構成了他畫面中奇崛怪癖、高古奇駭的風格圖式。

從人物造型的豐滿特點看,陳洪綬是受周昉造型樣式的影響,其人物較豐厚,尤其是人物面部較方正或成鐘形。這是與他自述曾“再三”臨摹周昉作品有很大關系。

三、人物造型之異同

首先,在人物輪廓的處理上,陳洪綬筆下的人物造型幾何化強烈。當我們沿著陳洪綬人物外形輪廓移動視線時,會發現畫家將人物外形處理成一些幾何形,節奏自然,其展開也很隨機,而在這種幾何形中,畫家又盡情去尋找和表達非常規律的東西,甚至是幾何化傾向的東西,這一巨大的反差的融合,獲得了極佳的視覺效應。在處理人物外形時,多有夸張的尖角出現,其人物腳邊衣裙或向左、或向右呈銳角收住?!而x鴦冢嬌紅記》,《對鏡仕女》中皆如此?!秾︾R仕女》、《宣文君授經圖》,均夸張了人物衣袖以完成外形幾何狀的需要,這種“上銳下風”的處理方式,使整體形象穩當如鐘。與其相比,周昉筆下的人物外形特征可以概括為“豐肌秀骨”。這一點在傳統畫論中也有論述?!柏S肌秀骨”見于董逌的《書伯時藏周昉畫》,“龍眠居士知自喜于藝,或謂畫入三昧,不得辭也。嘗持以問曰:‘人物豐濃,肌勝于骨,盡畫者盡有所好哉?余曰:‘此固唐世所尚,嘗見諸說太珍妃豐肌秀骨,今見于畫亦肥勝于骨。昔韓公言曲眉豐頰,便知唐人所尚以豐肥為美。昉與此時知所好而圖之矣”?!稉]扇仕女圖》中的女嬪妃皆體態豐腴,“腰腹無異懷娠”。董跋《按箏圖》中也有類似說法:“昔韓公言曲眉豐頰,便知唐人尚以豐肥”。周昉在他的作品中適當夸大了人體的豐滿程度,但豐頰腴體并不顯得臃腫拙笨,而是步態頗輕盈。過份的夸張形體,會產生滑稽之感,體現不了仕女的高貴優雅的氣質,縮瘦形體,則富貴休閑之氣全無。所以增之則過,減之則不夠。畫家恰倒好處的夸張,展現了唐人的精神氣質和時代風貌。

其次,在面部特征的處理上,仕女形象美最關鍵的是五官造型,傳統仕女畫中最關鍵的部位是眉眼,從周昉現存的《簪花仕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物五官面部是呈“圓臉豐頰,瓜子式黛色蛾眉,小嘴,瞇作一線的細眼美女狀”。唐代畫眉之風盛行,貴族婦女就是不愿施脂粉,也是會畫眉。張佑詩云:“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弊罹咛茒y特色的是蛾眉。眉形闊短而粗,眉頭圓尖,眉腰上揚,眉梢尖橢。周昉《簪花仕女圖》中貴婦的眉式即蛾眉用為飾。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品《揮扇仕女圖》中人物面部也多是這樣的處理手法,不同的是在眉毛的刻畫上不是當時流行的蛾眉,而是八字眉,其形似八字上揚,眉頭略翹,眉梢下撇,給人以悲憫之感。陳洪綬筆下的仕女形象是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削臉細眼的人物特征,人物臉部呈方形或鐘形狀,對鉤丹鳳眼,兩彎細長掉梢眉,大鼻頭的仕女狀,如《撲蝶仕女圖》。

第三,從形體比例來說,改變物象之比例,可以強化某些特征,突出某種主題,抒發某種情感,表達某種特定的象征意義。初唐和盛唐崇尚健美、壯美,特別是盛唐時期形成了大氣磅礴的盛世景象,這些自然影響到繪畫創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唐代仕女畫中我們很難看到猥鎖、瘦弱的人物形象。在傳世的相關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些高大豐腴的女性形象,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的五組嬪妃正是如此,其人物豐滿高大,軀體欣長而豐滿,體現了唐朝的時代精神。而發展到陳洪綬這里,卻出現了極強的個人主義色彩,他的《夔龍補袞圖》中共畫三名女子,前一女子,頭部奇大,全身只有三個半頭長度,后兩個女子也同樣頭大身短,不合比例。這種無所顧忌率意任性,讓表現對象為我服務的創作心理,造成人物比例不協調,帶來畫面的獨特風貌。

陳撰在《玉幾山房畫外錄》記有陳洪綬自題周昉畫的一段文字:“蓮嘗模周長史畫,至再三猶不欲已。人指其所摹畫謂之曰:‘比畫已過周,而猶謙謙何也?曰:‘此所以不及者也。吾畫易見好,則能事未盡也。長史本至能,而若無能,此難能也?!?由這段文字我們可知,陳洪綬曾“再三”地臨摹周昉作品,他畫面中豐肥的造型(尤其是人物面部呈方形或鐘形),是深受周昉人物畫造型的影響,他在擬古的同時又不拘于古法,在保持人物豐肥造型的同時,夸張的縮小頭與身體的比例,形體轉折扭動,帶有民間版畫特色。

四、兩者人物造型對后世的影響

周昉、陳洪綬的仕女畫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周昉的“周家樣”作為一種固定的繪畫樣式流傳下來并極大的影響了唐末、五代、兩宋及元明清畫壇。陳洪綬以其獨特的畫風、古拙奇崛的人物造型影響著后世畫家,其作品海內傳模者數千家,妾胡靜鬘、女陳道蘊、子陳字及學生嚴湛、陸薪、魏湘、丁等、均繼其風?!昂I先巍比涡?、任熏、任頤是弘揚陳洪綬畫風最有成就的畫家。三百年來陳洪綬的仕女畫一直在中國畫壇上放出異樣的光輝,為后世人物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轉引自王璜生:《陳洪綬》,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頁。

猜你喜歡
陳洪綬造型
模仿成不了真畫家
一生如蓮
陳洪綬傳記解讀
華鬘的妙品
淺談陳洪綬花鳥畫藝術特色形成
紙間書畫館:陳洪綬:潮流是弱不禁風,我偏要壯碩豐肥
基于內外流場仿真分析對整車性能研究和優化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與裝飾風格的分析
美術審美特征論
漢代造型藝術與當代中國畫發展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