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長還是下降:近代湖北人口增長趨勢考釋

2010-09-09 04:07姚順東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湖北人口

姚順東

(湖南文理學院,湖南常德 415000)

增長還是下降:近代湖北人口增長趨勢考釋

姚順東

(湖南文理學院,湖南常德 415000)

有關近代湖北人口增長趨勢,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近代湖北人口總體是下降的;一種觀點認為總體是上升的。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認為由于引用資料本身的正誤及其對原因解讀的合理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前人研究存在一些誤區。近代湖北人口增長趨勢是:除了太平天國及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有所波動外,總體呈增長態勢。這與當時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相一致,也與湖北地方經濟的發展趨勢相吻合。

增長;下降;近代湖北;人口

一、問題的緣起

近代以來的湖北人口研究,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很長一段時期學術界普遍認為, 1840年以來湖北的人口總體是下降的。后來學術界出現了不同聲音,認為近代以來的湖北人口總體是增長的。筆者在研究近代湖北農業問題時始終被這一問題所困擾,因為解決這一問題關系著對近代湖北農業發展的總體評價,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二、學術界對近代湖北人口研究的兩種觀點

(一)人口下降論 很長一段時期,學術界普遍認為,1840年來湖北的人口總體是下降的。筆者姑且稱之為“人口下降論”。據譚崇臺等研究,鴉片戰爭以后,1840-1908年間,湖北人口除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損失了 300多萬人有所下降后,人口增長在 1908年達到近代以來的最高峰,由1840年的 3335萬人,增至 1908年的 3483萬人。進入民國后,人口由 1912年的 2977萬人下降到1949年 2580萬人,累計減少 396萬人,減少13.31%。[1](P53-56)具體詳見圖 1。

《湖北省志·地理》和許道夫主編《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及貿易統計資料》都顯示近代湖北人口呈現下降趨勢?!逗笔≈尽さ乩怼匪d,1840年湖北人口為 33,196,000人,1912年是29,590,308人,1936年為 25,531,008人。1949年為 25,809,400人。許道夫主編《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及貿易統計資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記載,1840年湖北人口 33,196,000人,1910年為 27,647,000人,1928年為 26,699,000人。

資料來源:譚崇臺:《中國人口·湖北分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88年版,第 53-57頁

幾乎與此同時,趙文林、謝淑君認為湖北地區清代人口除在 19世紀 50年代因戰爭波及有所下降外,長期是穩步上升的,但最后十余年因不斷外流人口又下降了。進入民國以后,1912年湖北人口為 2979萬人,1919年時 2738萬人,1928年為2670萬人,1936年為 2557萬人。湖北人口在全國人口的比重由 1912的 7.27%下降為 1936的5.45%。人口密度由 1912年的 158.90人/平方公里,下降為 1936年的 136.35人/平方公里。[2](P428、498、502、510-512、513)據筆者考察 ,這些資料均來源于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科學出版社 1955版第 362-374頁)和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 262-263頁)。[3]章有義、丁長清和慈鴻飛也基本持此觀點。[4]姜濤對近代湖北人口進行了修訂,但認為近代以來湖北人口總體呈下降趨勢。[5](P66-67、121)何炳棣也認為近代 100年來湖北人口下降了 17.6%。[6](P334)路遇、滕澤之最近也對近代以來的湖北人口數字進行了考證,仍然認為近代湖北人口呈下降趨勢。他們認為湖北人口進入清代以后,平原南部地區人口大幅度上升。至 1898年湖北人口上升為 3471萬 (這個統計不實),清代后期下降為大約 2959萬。1912 -1919年湖北人口即使不能增長,但不能下降。至少應維持在民國初年的水平。1919-1928年人口下降為 2800萬,1936年下降為 2551萬。[7](P922-923、977、987、1003)

(二)人口增長論 最早對近代湖北人口提出了新的看法是國外學者珀金斯,他指出湖北人口自 1873年以來是增長的,1873年人口為 1880萬人,1893年為 1970萬人,1913年人口為 2180萬人,1933年為 2730萬人,1953年為 2780萬人,人口呈增長趨勢。[8](P282)近年來,我國學者也開始對這一說法進行考證。據曹樹基和侯楊方先生研究:《嘉慶一統志》和《戶部清冊》都存在嚴重的人口數字浮夸現象,較真實的人口多出 958.9萬,而《清朝文獻通考》所載人口數又少了 135.8萬。1776年和 1820年湖北人口分別修正為1617.3萬和 1948.2人,在這一階段人口年均增長率為 4.2‰。1850-1911年間,湖北人口從2218.7萬人下降為 2207.7萬人,共減少 11萬人,年均下降率為 4.96‰。其中太平天國時期,湖北省人口損失了大約 500萬。[9](P171、540)從 1911 -1931年間,湖北人口平均年增長率為 6.06‰。[10](P175)具體參見表 1。

綜上所述,上述研究都承認: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戰爭、抗日戰爭造成了近代湖北人口傷亡,給湖北人口帶來了波動,太平天國時期和 1927年后湖北人口呈下降趨勢。有所爭論的是幾個關鍵數據:一是 1820年《嘉慶一統志》、《戶部清冊》1840年近代湖北人口的數據,也即進入近代的起點數據問題;二是 1898年至民國成立時的人口數據;三是民國成立以后至 1927年湖北的人口數據。這些數據直接關系著對近代湖北人口發展趨勢的總體判斷。

表 1 曹樹基、侯楊方修正的湖北人口變動表

三、疑點及辨析

筆者在對前人的學術研究進行研究時也發現,有關湖北近代人口不斷下降的說法的確存在許多疑點。

第一,資料本身的正確性 研究中國人口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可靠的人口調查,不但沒有歐美、日本定期舉辦的人口統計,即使比較確實的間接材料如戶數、家庭數、納稅人數等都沒有。[11](P12)全漢升、王業健指出,自咸豐元年起發生太平天國革命,直至清亡,各省逐年人口報告既多殘缺,各種調查和估計數字的可靠性也很成問題。[12](P141)

譚崇臺在考察湖北人口時指出,湖北人口從1898年的 3483萬余人下降至 1908年的 2494萬余人,10年間人口減少了近千萬,是難以令人置信的。但他認為 1908年的數字偏少,主要是地方當局隱匿人口所致。[13](P54)

姜濤對湖北人口數據提出質疑,認為其中存在有虛假成分。在戶部《清冊》中的數據僅咸豐二年到咸豐七年共計 6年缺報,從咸豐八年起,每年都有民數冊報。而這些層出不窮的數據,至少有相當部分屬于省級官吏的臆造。該 (湖北)省咸豐八年上報的數字為 30,569,761人,僅比戰前的咸豐元年少 320余萬,以后便每年遞增 10萬人,光緒二十四年已達 34,716,371人,甚至比1953年該省人口普查數還多出近 700萬人。[14](P66-67、121)

據時人陳長蘅研究,1912年的全國調查,湖北只有荊州駐防報有戶數及人口數,其余各州縣則僅只報告了戶數。根據 1908年湖廣總督每戶平均人數 5.6人,推算全省人口為 27,646,651人。每戶平均人數稍嫌過大。[15](P11)

民國《湖北通志》有這樣的評論:咸豐軍興以來,雖有調查戶口之舉,皆隨時隨地為之,不及全省。州縣官或具報,或不具報。布政司檔案毀失,無從搜輯。同治、光緒時所修各州縣志亦不載后來戶口。因此何炳棣指出,湖北在咸豐二年至七年未能上報戶口數,咸豐八年以后的人口總數無疑是以粗略的估計為基礎的,或者完全出于臆造。[16](P82)

據曹樹基考證,《嘉慶一統志》存在內容缺失、胥吏編造戶口及毫無道理且毫無規律可循所造成的三大錯誤,所載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湖北人口存在很大的問題,絕大部分分府人口偏多,較真實人口多出 958.9萬?!稇舨壳鍍浴匪d與《嘉慶一統志》相同,同樣是錯誤的。而《清朝文獻通考》所載人口偏少。[17](P11、155-156、171)

第二,對湖北近代人口不斷下降的原因至今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釋,即使有所解釋也還不能令人信服 筆者在閱讀中國人口專著時,許多作品都只是陳述了湖北人口下降的趨勢,而并未闡釋其下降的原因。趙文林和謝淑君認為,清代湖北地區人口除在 19世紀 50年代因太平天國戰爭波及有所下降外,長期是在穩步上升。但最后十來年又下降了。原因為清代人口不斷外流。1927年后湖北人口不斷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內戰。[18](P428、498)龔勝生認為,1898-1910年間湖北人口呈負增長趨勢,負增長率達 18.79‰,湖北省人口遞減的原因為饑荒引起的機械移民及湖北經濟停滯。[19](P28-33)何炳棣也認為近代湖北人口下降是由太平天國戰爭和大規模的人口遷出造成的。其遷出主要是佃農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經濟命運,而不是由于緊迫的經濟需要。[20](P334)楊子慧指出:湖北人口有所下降,1840年湖北 3319萬余人,1912年降至 2959萬余,1928年降至 2706萬人,1936年降至 2553萬,1947年再次降至 2103人。湖北人口減少,從史料看,戰亂不息,水旱災害頻繁,兼而有之。1914年湖北遭受旱災,1915年水災,1918年、1919年和 1921連遭 3次水災, 1922年湘鄂軍閥戰爭中,“吳佩孚決開長江堤閘多處,使鄂東十余縣數千萬之性命財產盡付東流。1924年又遭特大水災,據鄧拓《中國救荒史》記載,1924年大水,鄂災嚴重,災區 100余縣,廬田漂沒,民無所依。歷年因災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史料雖無翔實記載,但因連年災害導致人口萎縮是確信無疑的。[21](P1292)其只是對民國以來的人口下降問題進行了解釋,而未對近代清末民初的人口下降作出解釋。

第三,時人及今人對湖北人口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反證 據筆者考查:時人唐啟宇博士,認為湖北近代人口變動趨勢如下:

表 2 近代湖北人口變動趨勢表

從表 2可知:1873-1933年 60年間,全國人口增長指數由 1873年 100上升為 1933年的 131,全國人口共增長 31%。湖北人口 60年間增長了近 45%。在 1873-1913前 40年間,湖北人口增長速度與全國基本持平,1913-1933年后 20年間,增長速度略高于全國平均速度。

劉大鈞在《中國人口統計》也指出:1912和1928年的湖北人口,因在此期間并未遭受重大變故,1912年的人口統計有錯誤。湖北人口 1910年為 21,256,000人,1928年為,湖北每年增長率為 12.75‰。[22](P29)

當時調查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 1908-1928年湖北人口增長了。1908年時湖北總人口數為 24,760,961人,1928年 時 人 口 為27,064,367人,增長了 115,170人。[23](P119)

部分新編的縣志當中開始對湖北人口的發展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饵S梅縣志》記載,1908年黃梅縣人口為 301,168人,1934年時人口增長為311,215人。[24](P12)《荊門縣志》指出,1855年荊門人口為 527,277人,1908年時增長為 543,116人, 1933年增長為 578,615人。[25](P19)

第四,從湖北近代人口在全國人口總量中的位次也能判別其中錯誤一二 筆者對湖北近代人口在全國的位置進行了排序,認為這也不大可信。湖北人口上升全國前三名,然而在其他的史料中卻得不到相應的印證,這是十分令人置疑的。請看表 3。

表 3 近代湖北人口數量及其在全國的排名

筆者也根據曹樹基、侯楊方修正的人口變動數目對全國人口進行了排序,發現湖北人口一直在全國第 8-10位徘徊,這比較可信。因為湖北省的土地面積僅占全國的 1.96%。見表 4。

表 4 曹樹基、侯楊方修正的人口變動表 單位:(萬人)

第五,從影響近代人口重大因素——戰爭、重大自然災害等導致人口死亡及遷徙來看,也不能得出近代人口總體下降的趨勢 如果某一地區沒有較大規模的移民遷入,人口增長率不應過高;反之,如無特大人口損失,人口增長率亦不應為負。

首先,此一時期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湖廣填四川”在清代嘉慶年間已經結束。[26](P91)其次,自然災害造成的萬人以上的重大死亡都是發生在民國以后。湖北省由于漢水上游廣泛伐林和栽種玉蜀黍的結果,泥沙淤墊,到 19世紀也是災情遞見,尤其道光年間,幾乎無一年不報漫潰。據何炳棣先生統計,漢水的泛濫次數,自 1796-1820年為6次,1820-1850年更達 16次之多。換句話說,在這 50年期間中,漢水約平均二年半就要泛濫一次水患。[27](P154)進入近代以后,雖然湖北的自然災害頻率加快,幾乎達到了無年不災,清朝水旱災害的發生頻率為 1.10年 /次,民國為 1.06年 /次,[28](P112)但是真正造成湖北重大萬人以上死亡的,都是發生在民國以后。據夏明方統計,屈指可數的有 1921年死亡 5.4萬余人、1926年監利等20余縣 3萬人、以及大家熟悉的 1931、1935年的大水災所造成的重大人口死亡。[29](P395-403)再次,戰爭造成的人口死亡與遷徙主要發生在太平天國和抗日戰爭兩個時期。[30]

第六,人口下降的趨勢也與近代湖北經濟發展趨勢也不相符合 近代湖北經濟以 1862年漢口開辟商埠為契機,湖北經濟現代化經歷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張之洞時代,第二次是民國前 16年,湖北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至 20世紀 20年代中期,湖北的商業、輕工業、金融業有了長足的進步。1913-1923年湖北省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漢口、宜昌、沙市三口岸的進出口凈值平均額為 2.2億海關兩,1925年達 3.5億海關兩,約為 1910年的 2.3倍,武漢成為華中的商業、金融中心和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商埠。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湖北的現代經濟終止了 30年代的衰落,出現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長勢頭。[31](P3-4)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近代以來湖北人口的總體發展趨勢為:除了太平天國戰爭及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有所波動外,近代湖北人口總體呈增長態勢。這與當時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相一致,也與湖北地方經濟的發展趨勢相吻合。

[1]譚崇臺.中國人口·湖北分冊[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

[2]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3]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章有義.近代中國人口與耕地的再估計[J].中國經濟史研究,1991(1);丁長清、慈鴻飛.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近代中國農業結構、商品經濟與農村市場[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他們均沿用了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的第 427-428頁數據,但對 1912年數據進行了修正。

[5]姜濤.中國近代人口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6]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相關問題研究 (1368-1953) [M].北京:三聯書店,2000.

[7]路遇,騰澤之.中國人口通史[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

[8](美)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 (1368-1968)[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9]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M].廣州: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0]侯楊方.中國人口史第六卷 (1910-1953)[M].廣州:復旦大學出版社.

[11]許士廉.中國人口問題[M].1930.

[12]全漢升,王業健.清代人口的變動[Z]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集刊第 32本.

[13]譚崇臺.中國人口·湖北分冊[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

[14]姜濤.中國近代人口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15]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鑒編纂委員會.中國經濟年鑒[Z].商務印書館,1934.

[16]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相關問題研究 (1368-1953年)[M].北京:三聯書店,2000.

[17]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M].廣州: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8]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9]龔勝生.清代兩湖農業地理[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20]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相關問題研究 (1368-1953)[M].北京:三聯書店,2000.

[21]楊子慧.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22]劉大鈞.中國人口統計[J].統計月報,1931(11、12)

[23]湖北省政府秘書處統計室.湖北人口統計 [M].1935.

[24]黃梅縣人民政府.黃梅縣志[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25]湖北省荊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荊門市志[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6]曹樹基.中國移民史 (清、民國時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27]全漢升,王業健.清代人口的變動[Z].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集刊第 32本.

[28]劉成武 .湖北省歷史時期洪、旱災害統計特征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2004,(3).

[29]夏明方.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M].北京:中華書局,2000.

[30]陳玉瓊,高建國.中國歷史上死亡一萬人以上的重大氣候災害的時間特征[J].大自然探索,1984,(4).

[31]田子渝,黃華文.湖北通史·民國卷[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周覓

C921.2

A

1003-8078(2010)05-021-05

2010-06-13

姚順東 (1969-),男,湖南邵東人,湖南文理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歡
湖北人口
The rise of China-Chic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湖北宜昌卷
馳援湖北
湖北武漢卷
人口最少的國家
看看你是哪種隱形人口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據下滑引關注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