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西岸經濟區開發建設對溫州經濟的影響研究

2010-09-13 09:11葉樂安
中國流通經濟 2010年9期
關鍵詞:海西經濟區溫州

葉樂安

(溫州大學商學院,浙江溫州325035)

海峽西岸經濟區開發建設對溫州經濟的影響研究

葉樂安

(溫州大學商學院,浙江溫州325035)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開發開放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其開發建設給溫州經濟帶來了重要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在總結和述評海峽西岸經濟區相關研究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海峽西岸經濟區開發建設對溫州經濟的各種影響,進而提出溫州接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路徑,這可為溫州市以及區內其他非閩城市的相關規劃與布局提供借鑒和參考。

海峽西岸經濟區;溫州經濟;接軌路徑

從2004年福建省正式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以下簡稱海西區)建設,到2006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再到2009年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僅僅歷時5年,海西區的開放開發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海西區將建設成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服務中西部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海西區之所以在國家經濟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備受矚目,最主要在于其獨特的對臺優勢,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強有力支持。

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建省為主體,以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汕頭五大沿海城市為依托,面對臺灣,北接長三角,南連珠三角,主要范圍包括福建9市、浙南溫州、麗水、衢州3市、贛東上饒、鷹潭、撫州、贛州4市以及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梅州4市共20市(本文參考2009年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20城市),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約2.1萬億元,相當于長三角經濟區(16城市)的35%、珠三角經濟區的65%、臺灣地區的81%(見表1),地方財政收入超過1500億元,這為海西區進一步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本文將在總結和述評海峽西岸經濟區相關研究的基礎上,以溫州為例,著重分析海峽西岸經濟區開發建設對區內非閩城市的影響,試圖勾勒出溫州市接軌海西區的發展路徑,同時也可為海西區內浙江、江西、廣東相關地市的相關規劃與布局提供借鑒和參考。

表1 海西區與周邊經濟區生產總值比較

一、關于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福建和中央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及對臺工作的重視,海峽西岸經濟區相關問題的研究引起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1)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方面,嚴正、張志南分別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對策與措施以及海西區開發建設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1]、[2]王耀明認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必須明確要求,科學布局,同時把握4個重點: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經濟區建設的全過程,加快區內經濟一體化進程,著力構筑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培育壯大中心城市。[3]鄭慶昌等人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實質上指的是該區域空間內的經濟一體化、集團化的發展過程,是投資貿易自由化、資源要素流暢、產業互補互動、宏觀政策統一協調、區域文化共進共榮的狀態。[4](2)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路徑方面,尹曉波借鑒西方城市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的區位理論,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群進行了比較研究,分析了經濟區域城市化發展的主要特征和發展基礎,并相應提出城市化發展的路徑。[5]徐子青對中國東部沿海的海峽西岸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的主體進行優劣勢比較分析的基礎上,認為海西區可以通過極化發展的思路,在東部地區競合互補、錯位發展中形成體現海西特色的區域發展的新增長極。[6]王鳳洲認為總部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對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總部經濟的對策包括:依托總部經濟模式,打造海西三大中心城市分工協作、互利共贏的局面;構建互補性的“總部—基地”經濟鏈條;構建現代化的區域綜合交通體系,調整海西行政區劃等。[7](3)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區域協作方面,郭鐵民認為區域協作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必然選擇,進而從對互利共贏的協作支撐體系內涵的把握、統籌區域發展能力的提升、區域旅游合作與發展的先行、中小企業競爭力的增強等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8]李文溥等就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南端的中心城市廈門以及形成以其為中心的環廈門灣城市群問題進行研究,建議將漳州市與廈門市合并,在福建省內形成以廈門和福州為中心的兩大城市群,通過中心城市間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力的合理布局,集聚社會經濟資源,輻射周邊地區,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及臺灣地區的經濟合作與聯系,拉動區域經濟增長。[9](4)在海峽西岸經濟區跨區合作方面,嚴正認為江西作為福建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地,可以借助海峽西岸的班車與臺灣對接,擴大對臺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閩贛兩省在經濟建設中各有優勢,互補性強,閩贛經濟技術合作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0]鄧利娟則認為閩臺經濟合作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在閩臺經濟合作面臨挑戰與機遇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閩臺經濟合作。[11](5)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生產要素建設與配置方面,伍長南認為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迫切需要加快交通體系建設、城市對外交通和內部道路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能源結構的多元化。[12]何福平則認為區域人力資源整合實現其優化高效配置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核心問題與關鍵問題,要以體制創新、統籌規劃、區域整合、城鄉協調、能力提高、閩臺合作為重點,實現區域人力資源優化配置,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13]另外,劉炳輝、[14]陳秋華、[15]黃茂興、[16]蘇明城[17]分別從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產業競爭力、旅游產業持續發展、技術選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上述研究分析表明,國內學者對海峽西岸經濟區諸多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現有文獻中缺少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開發建設對相鄰甚至更遠區域的影響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福建本土研究者對其他區域經濟社會狀況的認識和了解可能不夠深入,更重要的可能是其他區域的學者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視不夠而很少參與到這方面的研究中來,海西區的開發建設對區內浙江、江西、廣東三省11城市的影響以及這些城市接軌海西區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見到。

二、海峽西岸經濟區開發建設對溫州經濟的影響

福建省政府文件和學者們的研究把溫州定位為海西區的北翼中心城市,無論是地緣經濟還是人文資源,溫州與福建或臺灣都有很多共通或相近的地方,在促進三地經濟交流與融合方面完全可以走到一起。2009年溫州市GDP達到2528億元,在海西區僅次于泉州市,隨著溫??焖勹F路和福廈快速鐵路的通車,溫州接軌海西區的沿海大通道基本形成,溫州似乎擁有了新的大發展機遇。然而,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海西”目前還只是福建的“海西”,已有的50多個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出臺措施支持海西區基本限于福建省,最近國務院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更是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溫州要想在海西區的開發建設中有所作為或者大有所為,只有認清形勢、主動接軌才能抓住機會。

1.海西區開發建設將成為溫州經濟再次騰飛的新引擎。由于歷史的原因,溫州很少分享到國家直接的優惠政策,而是憑著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成就了溫州經濟的騰飛。不過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外貿依存度很高的溫州經濟下滑嚴重,在幾年前經濟增速慢下來的基礎上2008年更是排到了浙江省最后一位,不少企業陷入困境。很明顯,溫州經濟的再次騰飛需要新的引擎。實踐證明,長三角經濟區的開發開放對溫州還起不到引擎作用,因為長三角強大的城市群效應很少惠及溫州,而處于核心的寧波、杭州甚至嘉興則受益匪淺(無論是GDP增速還是FDI)。雖然長三角經濟區的開發開放不能成為溫州經濟騰飛的引擎,但是可以作為溫州經濟騰飛的重要力量。海峽西岸經濟區則不同,海西區的開發建設才剛剛開始,作為海西區北翼的重要城市,溫州企業完全可以參與海西區開發建設和分享海西區的國家優惠政策,因此,海西區的開發建設可以成為溫州經濟再次騰飛的新引擎。隨著浙閩沿海大通道和金麗溫高等級鐵路的即將貫通,溫州將改變原有的交通末梢區位而成為我國東部沿海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到時進出福建或臺灣的物流、客流、技術流(人才)、資金流等頻繁流經溫州,如果能夠使它們在溫州停留或集聚,溫州再次騰飛的機會就到了,不過這需要政府未雨綢繆,也需要企業做更多的工作。既屬于長三角經濟區,又屬于海峽西岸經濟區,這樣的復合區位使溫州可以共享兩區經濟輻射效應。

表22009 年海西區各城市G D P的比較

2.海西區開發建設將帶來臺商投資和對臺貿易的新高潮。浙江是近年來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和大陸對臺貿易相對較多的重要地區,但1988~2008年溫州累計接收臺資及臺資企業數分別不到全省的3%和5%,2005~2008年兩地年度貿易總額一直徘徊在2億美元左右,占溫州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及全省臺資的比重均只有2%上下,遠低于本省的寧波、杭州和福建省的泉州、廈門、福州。溫州吸引臺資和對臺貿易的份額明顯不足,溫州臺企的規模普遍偏小,同時兩地貿易結構明顯失衡(近幾年進口額大約是出口額的2倍左右),縣域層面的差異則更為顯著,這與溫州作為浙江距離臺灣最近且擁有臺胞最多(20萬)的身份明顯不符。隨著海西區的開發建設以及兩岸“大三通”的全面實施,必將帶來海西區臺商投資和對臺貿易的新高潮,溫州應該主動出擊,通過政府招商、以民引外(臺資)、以胞(溫籍臺胞)引資等多種形式,著重引進對溫州產業結構升級起重要作用的機械(自動化、工具、塑膠、皮革等)、石化等類型的大型企業,也要引進對溫州產業結構優化起重要作用的IT、新能源、新材料等類型的高科技企業,引入并繼續鼓勵臺資企業對溫州服務業的投入(零售、物流、金融、教育、旅游等),這對于溫州市進一步改善投資結構,擴大投資份額,促進區域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作用。

3.海西區開發建設將為溫州民資和民企提供新的投資渠道。溫州民營企業發達,民間資本充裕,溫州的企業和資金可以在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上積極參與。為加快海西區的開發建設,鐵道部和交通部將在近期向福建省的鐵路、高速公路建設投入2200多億元,國家電網公司安排投資550億元建設、改造福建電網,總投資512億元的福鼎核電站以及總投資近1000億元的福清核電站已相繼開工建設,湄州灣正在打造年煉油2400萬噸的國家級石化基地;2009年福建省完成工業投資超過2100億元,以打造海西先進制造業基地,溫州企業可以通過不同途徑積極參與這些項目的建設。另一方面,溫州市政府應積極爭取率先享受海西區的國家政策支持,浙江省政府也應出臺相關政策賦予溫州在海西區開發建設中先行先試。很顯然,海西區的開發建設受益最大的肯定是福建,因此,溫州政府和企業需要加強同福建及臺灣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承接臺灣優勢產業的轉移,進一步強化溫閩兩地旅游合作、溫臺農業合作、溫企在閩投資的成果,又好又快地共同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同時積極抓住近期通過的大陸企業到臺投資的機遇,找準切入點,積極做好溫企和溫商登陸臺灣的各種準備。

另外,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開發建設是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新范例之一。其他區域特別是福建省內各市的開發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將擠占溫州市現有各類生產要素如勞動力、資本、能源等的空間,但同時也可能帶來更先進的技術、更多的資本和投資機會。如何權衡上述影響,還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

三、溫州接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路徑分析

1.轉變觀念,確立“共贏”思維。要接軌并融入海西區,觀念的轉變很重要。因為相比長三角經濟區,溫州市在海西區各城市GDP的排名居前,經濟社會發展也處于相對優勢地位。一直以來,溫州都是作為福建省各地市招商引資的重要對象,僅寧德一市就接納溫州企業投資超過了200億元,因此不少溫州政府官員甚至部分學者仍然存在“主體”意識,存在既等又靠的觀念,不愿主動出擊、主動接軌海西區,這種思想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溫州搭上經濟騰飛的“新引擎”(有可能成為未來數年內溫州經濟再次騰飛的末班車)。在海峽西岸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應掃除觀念方面的障礙,確立“共贏”與“協同”思維,通過競爭合作、錯位發展,打破行政區界限,使溫州經濟真正地融入到海西區的大家庭中,以實現溫州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2.軸線聯動,以線帶面。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相關研究比較關注鐵路、高速公路、沿海港口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也相對重視城市群的發展,高速鐵路(或公路)經濟帶或產業帶方面的研究則極少看到,而這類經濟帶或產業帶往往作為區域增長的軸線和協作的紐帶,對整個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溫福高速鐵路的全線貫通,加上已經通車的溫福高速公路,溫州通往海西區的陸上便捷通道業已形成。通過打造溫福高速經濟帶,可以帶動沿線溫州、瑞安、平陽、蒼南以及福建的福鼎、霞浦、福安、寧德、羅源、連江、福州等縣市經濟的融合與發展,加上向北延伸的甬臺溫高速經濟帶,將把溫州沿海的樂清、溫州城區、瑞安、平陽、蒼南等區域連為一體,溫州市極力打造的沿海產業帶通過高速軸線串聯起來。同時,通過金麗溫鐵路、104國道、各條省道以及更低層次的道路,相互交織產生復雜的交通網絡基本覆蓋整個溫州,形成由沿海向內陸逐步推進的梯度發展格局。

3.合理定位,以港興城。海峽西岸經濟區北翼中心城市是福建方面給予溫州的定位,但國家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的文件予以明確。不過,溫州市政府基本認同海西區北翼中心城市的定位,在溫州市發改委下專門設立海西區辦公室,準備以貿易、旅游、港口開發為重點,積極對接海西區,擴大對臺經貿合作交流。建設北翼中心城市,應以溫州港為依托,通過甌江產業帶及浙贛—金麗溫鐵路(高速公路)產業帶把上饒、衢州、金華、麗水等城市的物流、客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連接起來,通過北連臺州,南接寧德,西達湘贛,充分拓展溫州中心城市和溫州港的腹地范圍。將溫州港定位為承接兩岸直航與經貿的樞紐港,積極發展臨港產業和港口經濟。隨著海西區概念的不斷擴大認同和對臺經貿的升溫,兩岸的物資、需求、產品銷售將大幅度提高,溫州港在對臺貿易中有區域位置優勢,但在國際貿易中不具有和上海、寧波等大港競爭的實力,因此應將海西區作為港口貨源腹地資源,將對臺貿易作為港口業務發展的重點。同時加強與海西區各港口的溝通會商,主動納入海西區港口發展規劃,通過溫州港的發展加強和鞏固溫州市的北翼中心地位。

4.產業對接,結構升級?!蛾P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要求海西區高起點發展特色產業,著力建設海峽西岸信息產業、石化、汽車及零部件生產、船舶工業、電機產業、工程機械、紡織機械、紡織服裝鞋業、農林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及配套產品生產基地。對應于溫州市的優勢傳統產業和各大支柱產業,石化、汽車及零部件生產、船舶工業、機械工業、服裝鞋業、農林產品加工等產業似乎與福建省的優勢產業產生同構,不過也具備與福建省內各市進行合作、分工的可能。如溫州良好的深水港條件、強大的石化原材料銷售市場、迫切需要提升的產業層次以及雄厚的本地民間資本造就了溫州石化產業的發展,溫州的汽摩配產業同福建省內以汽車整車制造與組裝為主的產業的合作應該大于競爭,以皮鞋為主的溫州鞋業與以運動鞋為主的閩南鞋業可以錯位發展,溫州的電器與電氣制造業和泵閥、包裝、制鞋制革等機械制造業與福建的電機產業和工程、紡織機械制造業也有明顯的區別,溫州輕工業發達,可以與福建的化工等領域相配套,兩地船舶工業分別以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擔綱的形式也是可以做到錯位發展的。溫州和福建省內各城市可以通過協商、協調甚至備忘錄的形式實施產業對接,淘汰落后產業,有選擇地承接臺灣產業轉移,努力實現溫州市各大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本文系溫州市科技計劃項目“溫州經濟融入長三角、海西區的策略研究”(項目編號:R2008003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1]嚴正,馬照南,孫寶臣.海峽經濟區探索[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7-18.

[2]張志南,李閩榕.海峽西岸經濟區熱點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1-6.

[3]王耀明.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研究[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11-16.

[4]鄭慶昌,羅宗美.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與海峽經濟區構建[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5-10.

[5]尹曉波,侯祖兵.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群的定位及發展路徑[J].經濟地理,2006(3):473-477.

[6]徐子青.海峽西岸經濟區極化發展戰略[J].中國國情國力,2007(5):61-63.

[7]王鳳洲,王飛.以總部經濟模式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協調發展[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98-101.

[8]郭鐵明.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構建互利共贏的協作支撐體系的幾個問題[J].東南學術,2005(3):78-84.

[9]李文溥,林金忠,龔敏等.把廈門建設成海峽西岸經濟區南端中心城市[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106-110.

[10]嚴正.努力構建開放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6):88-91.

[11]鄧利娟.在閩臺經濟互動中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J].亞太經濟,2004(5):76-78.

[12]伍長南.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基礎設施支撐體系[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8):1-8.

[13]何福平.區域人力資源配置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南方經濟,2005(10):46-49.

[14]劉炳輝,李曉青.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競爭力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07(12):18-21.

[15]陳秋華.海峽西岸經濟區旅游產業持續發展研究[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15-18.

[16]黃茂興.海峽西岸經濟區技術選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6):117-121.

[17]蘇明城,張向前.海峽西岸經濟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J].商業研究,2009(2):37-40.

責任編輯:敖華

Abstract:The developing and opening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Straits has been made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Straits has brought Wenzhou's economy with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review on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Straits,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Straits on Wenzhou's economy,puts forward some routes for the linkage of Wenzhou with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Straits.And all these route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of Wenzhou and other cities.

Key words: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straits;Wenzhou's economy;route of linkage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Straits on Wenzhou's Economy

YELe-an
(Wenzhou University,Zhejiang Wenzhou325035,China)

F127

A

1007-8266(2010)09-0030-04

葉樂安(1973-),男,湖南省常德市人,溫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產業經濟。

猜你喜歡
海西經濟區溫州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詩意的黃昏
孫海西、甘賽雄作品
海西畫法影響下的康雍乾琺瑯彩瓷畫新風
難忘九二溫州行
服務海西建言獻策·踔厲前行寫華章
甘肅省主要經濟區聯動發展戰略探討
圖解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
愛在海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