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的培養等

2010-09-14 03:35吳忠書
新華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培養

吳忠書

【摘要】新課改下的作文教學是求得學生人格、智慧和寫作才能的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的培養。

【關鍵詞】作文教學;創新情感;創新人格;培養

作文是客觀世界在寫作者頭腦中反應的產物,一篇作文的形成,要通過復雜的心智活動,把作者的生活閱歷、獨特體會、見解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而寫作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與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有關,更重要的是由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和自己的情商決定的,新課改下的作文教學是求得學生人格、智慧和寫作才能的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的培養。嘗試如下:

1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首先要讓學生心靈再現這也是指導學生作文的第一步,既要想辦法讓學生敞開自己的,亡、扉,說自己想說的話,甚至讓學生實錄自己的理想,哪怕思維是斷續的,語言是瑣碎的,無論什么話,只要寫出就行。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現有的思想狀況,既便于有針對性的指導,又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不至于害怕寫作文。常言道“讀其文,知其人”,文如其人。作文與做人是水乳交融的,有幾分知識能力,就只能說幾句話,寫幾分文。作文不是純粹的技能展現,人的思想以至性格必是要從文中體現出來的。寫作的過程也是雕塑自己心靈,培養人格的過程,要寫出好的作文,必然要經歷思想的感知頓悟、陶冶升華,只有這樣也才能使文章有情感、有思想。

2要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力,提高悟性第一,要感受生活。寫作要以生活為師,要激勵學生熱愛生活,勤于思考。帶著感情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并用理性的頭腦分析事物,這樣對生活中平常的人或事物,經常會有新鮮感,產生新體驗,作文才會有活力。第二,要感悟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師,但這位“老師”給人的教育和指導往往是隱性的,暗示性的。所謂感悟,就是人們對事物感受和理解。培養這種能力要充分利用日記、午讀時間、班會等不同方式引導學生從普通的生活現象中悟出哲理,進而利用作文課訓練,從事件里提練主題思想,或者讓學生從多彩的自然現象中聯想到紛繁的社會生活。因此感悟生活是讓學生升華思想、陶冶情操的過程。第三。要培養學生的內省力。有些學生對生活有感受也有悟性,但不能表達出來,這是因為他們注意力的內心指向較差,平時產生的感觸如過眼云煙,沒留下痕跡,所以要培養他們有意識地強化自己的感受,并及時記錄的習慣,對生活多留心、多思想,做生活的有心人。

3培養學生的創新情感,就要培養感情,讓學生傾情文中文以情動人,文章的思想是靈魂,感情可謂生命。作者注入文章的感情,能激起讀者的共鳴,這樣的文章才能是好文章。怎樣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情、動情、傾情呢?第一要培養學生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懂得愛,既會接受愛,又會付出愛。第二要激發學生的情感。第三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

作文教學中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的培養是做好文章。培養合格人才的基礎,是培養初中生寫作能力的一條好途徑。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吳祥呈

【摘要】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閱讀教育內容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如果沒有這一要素,閱讀就失去靈魂,閱讀教育也就改變性質。

【關鍵詞】培養;閱讀能力

葉圣陶先生早在1961年就指出:“老師能引導學生善于讀書,則其功至偉”。閱讀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從目前學生的閱讀現狀來看,問題仍然不少。普遍存在的情況就是:教師熱衷于講書,而不讓學生讀書,重講輕讀,多講少讀,甚至只講不讀。這本有悖于閱讀教學的本意,也勢必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影響其良好閱讀態度的形成。既然如此,那么該如何解決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呢?在筆者看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失為一條很好的途徑。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閱讀教育內容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如果沒有這一要素。閱讀就失去靈魂,閱讀教育也就改變性質。那么究竟該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理論上來講,按照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評賞能力——借鑒能力的步驟是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可從實際來看,閱讀能力本身就是渾然一體的,按照上述方法培養顯然不太符合實際。鑒于此,筆者提出自己的意見,特表述如下:

1明確的閱讀目的目的就是方向。閱讀本身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在培養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把明確學生閱讀目的作為一項必要的內容。在閱讀每一篇文章之前,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點或訓練的難點。而這些恰恰是學生在閱讀中要達到的目標,它比較具體,指向的角度是學生的“學”。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所以,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明確閱讀目的,而且應結合學生實際,確定閱讀對象的目標及分目標。這樣師生目的明確、目標一致,勁往一處使,整個教學過程就會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逐步達到目的的過程。

2自覺的閱讀態度最有效的閱讀是把閱讀當作自身的需要,不是“要我讀”,而是“我要讀”。自覺、主動的閱讀是成功閱讀的最佳主觀條件。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態度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自覺的閱讀態度將是學生終生受用的寶貴財富。因此,只要學生具有自覺閱讀的態度,這無疑是主觀上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好的保障。3科學的閱讀方法課堂的時間有限,學生在校的時間有限,如果讓學生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則實實在在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么,將來在知識上引起的連鎖反應是無限的。

(1)精讀和泛讀相結合。閱讀方法中有“牛食讀書法”、“鯨吞讀書法”。對于少數名篇佳作、經典著作,應采用“牛食讀書法”予以精讀,像牛吃草進行反芻一樣,不厭其煩地,反反復復地“咀嚼消化”,從中汲取豐富而極有價值的知識營養;有些文章,雖寫得一般,但它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拓寬知識面,那就不妨采用“鯨吞讀書法”加以泛讀,淺嘗吞食,快速讀完。

(2)默讀和朗讀相結合。一般來說,朗讀有助于記憶、背誦,默讀有助于理解。朗讀時必須眼看、口讀和耳聽,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在用普通話讀的正確的基礎上,要求讀的流利而又有情感、符合不同的口語語調,詞語、句子、段落之間的停頓,并注意輕重急緩,抑揚頓挫。

(3)內儲和外儲相結合。學習一切知識都是以記憶為基礎的,閱讀首先是為了記憶。人們記憶知識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內儲,即用各種形式將知識儲存于大腦皮層;二是外儲,即做筆記、積卡片、做摘錄等。對中小學生來說,我們認為應以促進學生動腦的內儲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的衰減,就需要逐步的輔以外儲了。當然,有些天資不夠聰明,記憶力不夠強的學生,他們在閱讀時借助于筆記幫助記憶也是無可非議的。

(4)預習和練習相結合。預習的程序是:首行是遇到生字難詞,能查字詞典自己去解決;其次是學生圈點勾畫批注,也就是葉老所說的學會在書上做“標記”,以便領會書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等;再進一步。就是要學生做讀書筆記。練習又是學生獨立閱讀,不過是師生集體閱讀之后,對課文已經有了比較透徹的理解基礎上的獨立閱讀。所以。設計練習就得考慮學生的讀。

4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條件,因而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十分重視。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隨時讀書看報的習慣、選擇讀物的習慣乃至講究閱讀衛生的習慣等,這些習慣都是要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但是,在所有的閱讀習慣中,最重要的是思考習慣。筆者特將幾種要的閱讀習慣解釋如下:一是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養成通過深入思考、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要訓練學生養成做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的習慣。二是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善讀書者善用工具書。要教會學生在預習、自讀、自學過程中,運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三是閱讀衛生的習慣。要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好閱讀與環境、閱讀與自身健康的關系,講究閱讀衛生。一旦學生在閱讀中善于并樂于思考,其閱讀能力自然提高了。

5課外的閱讀指導自古以來,教育家們就十分重視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不僅是課內閱讀的補充,而且對課內閱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同時,學生在大量的、多種方式的課外閱讀實踐中反復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能逐步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課外閱讀的自由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認真指導。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培養
武術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快樂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