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動共振教學法在《電I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2010-09-17 05:19馬光平
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 2010年3期
關鍵詞:共振電工講授

馬光平

[摘要]中等職業學?!峨姽せA》教學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在互動共振教學中,通過師生相互配合、交流,迭到促進學生發展、教學相長的結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習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互動共振教學師生共振學習興趣

一、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其目標是培養面向企業第一線的初、中級實用型人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傳授知識給學生,難度很大,效果也會越來越差。原因為:一是中職生是基礎教育的失敗者,入校時文化基礎素質就很差,包括文化知識和學習能力;二是教師原來慣用的依從理論到理論或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教學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合格的、滿足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須創新教學方法,以博得學生的鐘愛和培養目標的實現。

《電工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電工類各專業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以前常用的在課堂上講解、掛圖、演示等教學方法,已越來越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改變《電工基礎》的教學方法已迫在眉睫。

二、對互動共振教學的認識

傳統的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教學理論,把教師和學生割裂對立開來,把生動的教學活動簡化為學生的認知,或強調教師教的技巧,或強調學生學的方法,教師只管教,學生只管學?,F代教學論認識到,教學不是教師或學生單方面的活動,而是師生雙方的共同配合、對話、交流、激發、共振的活動,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共同活動過程,有交流就會產生共振。在教學過程中,互動是共振的前提,共振是互動的結果?;庸舱窠虒W是通過師生相互配合、交流,達到促進學生發展、教學相長的結果。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所組成的雙邊活動的過程,這一活動的共同目標就是完成教學任務。教與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教主導著學,學離不開教;教是為了學,而且要依靠學;學需要教的指導,而且必須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學生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自覺地、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和實現自身的發展。學習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潛能,它能夠產生學習的熱情,表現出對知識的執著追求,對促進學生的學習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講得再好也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教是為了學,但教還要達到少教或不教學生也能主動、學的目的,這就要啟發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教會他們學習,提高他們學習與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互動共振教學的運用

1.在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采取主動、自主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決定學生的思維方式。最后會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完整的學習過程包括思考、記憶、表達、傳遞及行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實踐?!峨姽せA》雖然是基礎理論課程,授課主要還是課堂講授的方式,但是課程中有很多的具體實例、實驗及儀表的使用等,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在一體化教室、實驗室、車間等實際操作環境中進行“手腦并用”的學習。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學起來、主動學起來、創造性地學起來?;庸舱窠虒W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能力和素質的形成,必須依賴學生的主動實踐,交流溝通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手段?!峨姽せA》理論性很強,授課的主要形式是課堂講授,其特點是學生所學習的內容都是由教師以系統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則要把教師所提供的材料經過整合,貯存到自己的頭腦中去。教師在講授時,應注意避免“滿堂灌”而導致學生機械地學習,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組織好每一堂理論課。筆者認為應注意三點:一是講解原理、概念、公式要清晰,時間不要太長,推理推導過程能減則減,因為許多公式的論證涉及到學生還未學到的數學內容,要把重點放在公式的應用上。二是講授要具有啟發性,關鍵在于講授的材料是否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系了起來。三是講授過程中注意運用提問、討論、演示等手段,活躍課堂氣氛。中職學生一般對課堂講授、死記硬背、繁雜計算很頭痛,到技校學習帶有換一種學習方式的目的。如果仍然采取中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避免學生學習疲勞、精力不集中?!峨姽せA》教學中,可借助于各種演示教具,通過示范,讓學生根據目睹的事實分析理解其內涵和規律。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人,而不能看成“接受者”和教師講解的“聽眾”,只有學生自己觀察、聯想、想象、推理、判斷和分析思考,才能內化為自己掌握的知識,從而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

3.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產生互動共振的教學效果。學生是獨立的人,對外界事物經自己的頭腦加工、改造后才能決定取舍,絕不是教師可以隨意支配的。他們存在自卑心理,渴望理解,希望獲得人們的尊重,不能容忍他人的輕視,因此更需要教師的關心和理解。在學生看來,教師代表了一種權威,教師的關心、理解和幫助能點燃學生心靈中希望的火焰,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如果教師采用命令、挖苦等錯誤手段,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造成師生關系緊張,不僅不能達到培養目標,反而背道而馳。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確有一部分學生基礎甚差,具體表現為:計算時不如小學生,思考時不會轉彎,理解記憶時要反復講多遍,等等,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耐心,還要尊重他們,多給予鼓勵,少一些批評。筆者在教學中對計算問題,一是盡量用簡單的數字計算,使學生減少花在純運算上的時間,多花時間在應用上;二是將復雜問題盡量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使學生能很快進行思考解決。比如,用相量法分析計算交流電路時,借助于直角三角形分析三條邊的長度與整數構成關系,等等。

4.師生共振,共同提高?;庸舱窠虒W法強調師生共振,不僅能提高學生素質,也能迫使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教師不僅是對學生的指導,是“教授者”,更應面對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工作中。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無法應付了,必須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從“準備什么講什么”向“要什么有什么”轉變。采用互動共振教學。要求教師上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功課,增加對教學內容的了解。上課時對不理解的地方注意聽講或提出問題請教師答復。教師也要不斷學習,以應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各類問題。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將看不到摸不著的、很抽象的物理量通過圖像模擬出來,如電場、磁場、楞次定律等。

互動共振教學以引導學生探索發現為宗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與教師、同學共同探求知識的幸福,體驗學習后的成功及由此所引起的喜悅,創新意識和精神將會大為發揚。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是能使學生有更好發展的教法便是好方法。在《電工基礎》教學中,必須采用多種教法,協同結合,各顯神通?;庸舱窠虒W法只是眾多教法中的一種,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檢驗,能充分體現“做中學”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然,這僅僅是初步嘗試。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實踐。

猜你喜歡
共振電工講授
行列式在電工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Multisim仿真在電工電子教學中的賦能
淺談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管理在H公司電工產品戰略上的應用
數學課堂“限時講授”教學策略
共振的威力
同聲相應
糊涂的維修工
捕捉牛股:均線共振
“共振”的世界
淺談數學課堂講授的時機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