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危機時代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模式選擇

2010-09-19 05:36李英杰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金融衍生品模式選擇

李英杰

【摘 要】近年來,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發展及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暴露出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的缺陷和風險管理的不足。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如何構建有效的監管體系以確保市場健康發展,成為我國金融市場建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F階段我國施行的分業監管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國外發展的實踐證明,實行金融統一監管模式具有很好的比較優勢。因此,未來我國必須建立統一的監管模式,以應對后危機時代我國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

【關鍵詞】金融衍生品;分業監管;統一監管;模式選擇

中圖分類號:F0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043-01

1 我國現行金融監管模式所面臨的問題

隨著我國金融結構的逐步調整完善和資本市場發展的不斷深化,現行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體制存在的缺陷和問題越來越充分地暴露出來??傮w來說,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面臨著監管效率低下、覆蓋不全、手段落后和監管設置不當的挑戰。因此,在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上,必須對我國現行的金融監管模式進行改革。

具體來說,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金融衍生品創新導致監管重疊與監管缺位并存?,F行分業監管過程中,大都采取機構性監管,實行業務審批制方式進行管理。這樣,當不同金融機構業務日益交叉時,一項新衍生品的推出通常需要經過多個部門長時間的協調才能完成。另外,有的新金融業務處于不同金融機構業務邊緣,成為交差性業務。對于這些新金融衍生品,既可能導致監管重復,也可能出現監管缺位。

第二、金融衍生品監管手段落后。我國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方式和手段還比較單一。行政手段仍是我國慣用的監管手段,監管具體操作靈活度過大;金融監管類法律也存在大量需要完善的地方,以利于實際操作。這與金融衍生品的快速發展和多變創新是不相稱的。

第三、金融衍生品特性使得分業監管效率低下,監管乏力。金融衍生品的杠桿性、虛擬性,使其交易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易表現為某個時點的交易,而是一個過程,交易價格隨時可能發生變化;金融衍生品交易還具有開放性,直接面對復雜的國際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交易。另外,衍生品復制組合能力強,金融機構可通過衍生工具將受監管的頭寸重組為監管力度較弱的工具。這些特點對衍生品的市場參與者和監管人員的素質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后,現行金融衍生品市場分業監管體制的以上種種弊端與缺陷日漸暴露,對于后危機時代的中國而言,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全面監管以及監管模式的變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2 統一監管模式的比較優勢

統一監管體制也稱為集中監管體制,即對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市場和金融業務均由一個統一的監管機構負責全面監管的體制。這個監管主體可以是中央銀行或其他專設的金融監管機構。統一監管規則和機構是由金融衍生品交易特點所決定的,包括統一市場管理、統一交易法規、統一風險管理。

相對于傳統分業監管,統一監管體制的比較優勢在金融衍生品監管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適應性強。隨著技術進步和人們對金融工具多樣化要求的不斷提高,金融業務創新的日新月異,使金融衍生品反復衍生和組合,呈現螺旋式發展,但是現行的分業監管體制無法適應金融創新的需要,統一監管體制卻可以對新機構、新業務、新產品能夠及時形成監管實務,迅速適應金融創新的需要,從而能夠避免監管真空的出現,有效降低金融創新形成新的系統性風險。同時也能夠減少分業監管制度對金融創新的阻礙。

第二、統一監管模式有利于提高系統風險防范效率。分業監管模式下,金融監管是割據的,這就使得監管者缺乏對系統風險的宏觀認識和總體把握。而統一監管模式下則是有機的,能夠避免重復收集信息,以改善信息質量,從而使金融監管者能夠從整體上掌握系統風險來源、風險種類、風險規模及風險程度,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危機。另外,在統一監管模式下監管目標是明確的,這就使信息的收集更有針對性,信息內容更能明確地反映監管目標,從而使金融機構內部更加明確風險控制的重點,使金融監管者能夠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隱患,這就從整體上降低了金融系統風險爆發的可能性,提高了金融衍生品市場系統風險的監控和防范效率。

第三、統一監管模式在制度上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統一監管模式更加明確地反映出了金融衍生品市場法律監控的特殊性和金融監管法律關系的客觀要求。在統一監管模式下,監管目標統一明確、監管職權配置清楚合理,內部責任制和外部責任制條理分工、合作等,因此可避免因監管主體的不確定性使金融衍生品交易者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從而能夠維護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

第四、統一監管模式有利于實現金融監管的公平?,F行的分業監管模式下,多個監管機構同時并存、監管內容重復交叉、監管要求又不盡相同,許多金融機構對此有很多的抱怨。而在統一監管模式下,金融機構只與一個監管機構打交道,因此就可以集中精力,進而減少成本,提高效率。

3 后危機時代我國監管模式的選擇:統一監管模式

在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模式的選擇必須與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適應,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戰略選擇必須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從全局考慮我國貨幣市場、外匯市場、證券市場等金融基礎市場的發育程度,以及金融監管能力和水平,從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角度選擇和確定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模式。

我國選擇統一監管模式是提升交易所競爭力的要求,是促進場內衍生品市場金融創新的需要,更是應對衍生品風險融合,防范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需要。因此,在金融衍生品被喻為“金融野獸”的今天,統一監管模式應是構建和完善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制度的理性選擇。從本次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中可以得出,對于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不僅要改革金融監管模式,還必須要提高監管效率,及時改革監管重點,使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能隨著金融機構商業運作模式的變化而做出調整。

げ慰嘉南:

[1] 葛敏,席月民.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統一監管模式選擇[J].法學雜志,2005.3

[2] 楊 柳.金融監管模式的理論分析[J].商業現代化,2006.29

[3] 朱國華,陳炳輝.統一監管:我國場內衍生品監管模式的選擇[J].上海金融,2008.6

猜你喜歡
金融衍生品模式選擇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驅動因素與模式研究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電信運營商產業鏈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形勢下農村養老模式選擇研究
淺析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
金融衍生品的會計信息披露探析
淺析金融創新下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策略
新常態下小微企業協同創新機制與模式選擇
我國金融衍生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