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法學研究方法的啟發

2010-09-19 05:36瑾,王麗麗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者法學方法論

馮 瑾,王麗麗

【摘 要】馬克思主義在近現代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國在近現代解決的最大的哲學命題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我們5000年的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法學遺產,在近代中國受到西方現代文明的沖擊時,我們的法學研究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沖擊。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我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將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與中國傳統法學研究方法相結合,創造性的提出了將西方先進法學研究方法同中國傳統法學相結合的理論,為中國法學研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關鍵詞】法學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

中圖分類號:B08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249-01

20世紀是方法論的時代,也是法學研究方法大發展的時代。對傳統法學研究方法的超越需要以社會的綜合發展為基礎。任何法學研究方法如果脫離了具體的社會世紀與歷史背景,那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臆想,都是與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唯物史觀相違背的。

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我們古老的先賢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有中國特色的法律文化遺產。由于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法學研究方法,具體特點就是注重辯證思維的發展。

但是中國近代的特殊國情使得中國的法學研究也遭到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磨難。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淚史。從鴉片戰爭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期間我們的民族承受了巨大的壓迫與剝削,既有來自外部的帝國主義勢力,也有來自內部的封建反動勢力。隨著一場場對外戰爭的失敗,人們對于文化的自信心也顯得愈發的不足。鴉片戰爭后, 先覺的中國人得出了一個判斷: 中國在武器等硬件技術方面落后于西方; 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 更使先人們意識到中國的落后不僅在技術方面, 而且還表現在制度、文化等各個領域。在20世紀前50年,中國法學落入了西方化的格局,西方的法律話語權和法律制度迅速取代了中國固有的法律話語和法律制度。在這期間中國的法學研究方法出現了顯著的變化。首先,中國法學已有的務實主義傾向有了進一步發展。其次,科學分析的方法得到進一步深化。再次,西學的輸入使得知識分化和學科分類成為一種趨勢。

與此同時,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也開始將兩種文化進行比較他們認為從總體上看中華文明有其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沒有生氣與活力,死氣沉沉,而西方文化則剛好與之相反,“東方文明之特質,全為靜的;西方文明之特質,全為動的”,動的文明“以勞遇逸,以動臨靜,無在不呈披靡之關,無往不有摧拉之勢”,而靜的文明“即如吾人與日常生活所肩之負擔,無論其為空間的、時間的、精神的、物質的,均有日竭聲嘶日不暇給之勢”。他們猛烈的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人為封建宗法制度是對人民進行剝削與壓迫的統治工具。

在這一時期有許多知識分子主張法學的全盤西化,這其中以陳序經為代表人物。陳序經提出了三類人的概念,我們不妨將其稱之為保守派、中間派、激進派,在當時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持有或是不經意流露出這種觀點的。但是從馬克思的辯證法來看,這顯然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說是有失公允的。不可否認我們的文化尤其落后之處,但并不表示沒有先進的地方,而且西方法學進入中國還必須的同實際相結合,否則是紙上談兵,沒有任何意義的。

于此同時,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則堅持認為,中國法文化的發展不僅僅在于吸收西方的法文化,而是在于用西方的法文化來改造中國傳統的法文化。這在法學研究方法上則表現為重視實踐與科學分析。這些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雖然還沒有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完全相結合,但是他們已經開始用馬克思的方法論來解決具體問題。作為積極的改革派,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并沒有對中國法學研究采取一刀切的態度,而是既看到了西方法學研究方法的先進之處,也看到了中國傳統法學研究方法中所蘊含的哲學高度。但是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否就是陳序經口中的中間派呢?答案是否定的。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雖然認同中西法學研究方法相融合,但是這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要首先摒棄中國傳統法學中幫助封建舊勢力壓迫人民的部分,然后才可以將其與西方先進的法學研究方法相結合,這是符合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是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直觀體現,這也是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同舊社會文人的最大差別。

建國后,學者依據時間順序把我國的法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劃分為不同階段:(1)蘇聯模式化的法學方法論;(2)“溫和”的西方化法學方法論;(3)本土化或“激進”的法學方法論。在剛建國的時候,由于特殊的歷史環境,我國采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同時由于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我國在許多方面都采取了全盤照搬蘇聯的發展模式,其中就包括法學研究方法。在這種時期,階級分析法被教條化為惟一科學的方法論,就像舊社會的八股文,法學研究方法被教條化、程式化、意識形態化。伴隨著沒有法學的十年浩劫的結束,我們國家的法學研究方法終于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學者們開始思考將西方先進的法學研究方法對蘇聯模式的法學研究方法進行調整,同時將我們原有的法學研究方法豐富、充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法學研究方法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雖然我們國家的法學理論在這一階段取得了擦很難過足的發展但是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對于西方先進法學研究方法的引進和借鑒是保守的,同時其對蘇聯模式的改變也是極其有限的。

受到“溫和”的西方化法學方法論的啟發,學者們開始進一步引進西方先進的法學研究方法。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法學研究者開始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我們不斷的接受西方先進法學研究方法的過程中忽視了我們國家對于法學研究的貢獻。在這一過程中,西方法學研究方法開始與我們國家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而我們也擺脫了作為單純接受者的角色。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

在不斷地學習與自我發展中,我國的法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基本確立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法制觀,這是我們建國以來取得的最大的理論進步。這是我們的法律工作者開始將馬克思主義同法學研究方法相結合的標志。從長遠看,我國下今后在法學研究方法的研究上應該努力的方向有兩點:(1)進一步明確法學學科和方法論的意義。(2)進一步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3)進一步確立有助于研究中國現實問題的法學研究方法。5只要我們堅持將馬克思主義與法學研究相結合,這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げ慰嘉南:

[1] 陳金釗.關于中國法學研究定位的斷思,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 年11 月

[2] 李其瑞.《法學研究與方法論》,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3] 張青紅.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關于啟動法律文化現代化的思考,保山師專學報,2004.23(1):21~26

[4] 秦勇.關于法學方法論在中國的幾點思考.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6月

[5] 劉雪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法學研究方法——回顧、反思與展望,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5月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者法學方法論
淺談開放教育法學思維的培養
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建構
李大釗及其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
高君宇與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淺談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構建
毛澤東日常談話中的馬克思主義觀解讀
黑格爾的第一節法學課
黑格爾的第一節法學課
論西方哲學方法論之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當代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