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樹立農業標準化意識的思考

2010-09-20 08:38高鈺婕
中國質量監管 2010年8期
關鍵詞:產業化標準化農戶

■文/高鈺婕

對樹立農業標準化意識的思考

■文/高鈺婕

中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在這樣一個擁有8億多農民的國度里,全面有效地推進農業標準化任重而道遠,而這一切工作開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樹立農業標準化意識。

眾所皆知,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農產品流入國際市場,農業標準化在農業產業化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實現農業產業化,就必須利用標準化原理,將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的生產經驗,制訂成農業標準,在農業生產實踐中進行貫徹實施,最終實現各產業鏈之間的有機結合,實現經濟效益。但是受傳統觀念、宣傳方式等限制,許多農村地區的農業標準化意識淡薄,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也因此步履維艱。因此提高農業標準化意識,對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至關重要。

問 題

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都在嘗試發展農業產業化,在市場導向和政府的監督下,農業產業化中標準化得以大面積推廣,在一些農業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農業標準化已成為農業產業化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但對大多數農戶而言,對農業標準化的認識尚處于簡單了解的階段。意識上的落后導致了實際生產中無法獲得正確的科學指導,進而大大影響了農業產業化帶來的效益。

1.傳統意識根深蒂固

在很多農村地區,農戶還在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指導自己的農業生產。盡管傳統的生產方式中不乏優秀的生產經驗,但是在現代化農業生產中,尤其是在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傳統的生產方式已暴露出一些弊端。例如:農戶如按傳統的方式進行選種,憑借以往的經驗作物雖然在產量上可能得以豐收,但是由于品質未達到市場統一的要求,而無法賣出好的價錢。不容忽視的是,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幾千年來許多農業生產方式早成傳統,一些農戶卻始終認為“老祖宗留下”的必然具有廣泛地適用性;而農業產業化中的標準化還只是一個新鮮事物,沒有“傳統生產方式”經歷的時間長,這就導致了標準化難以在農業生產中得到足夠的認識。

2.宣傳不充分

農業標準化作為一種至上而下推廣的經濟活動,對基層農業生產而言,其主要通過強而有效的宣傳才能深入人心??墒?,在農村地區,對農業標準化的宣傳手段常常只停留在“下個文件,發個問卷”的層面上。所謂的農戶培訓、考核也常常只是“走過場”。這樣的宣傳方式不能不說過于單一、空洞,自然也就取得不了實質的進展。此外,對一些參與農業產業化的農戶而言,盡管他們的生產行為已根據和企業之間簽訂的合同逐漸“標準化”(例如在作物選種、灌溉上都嚴格按照合同上的標準實施),但是農戶并沒有真正了解標準化的長遠利益,僅僅把它當成了合同上的一個條款,這就導致了生產過程中還是可能出現違背標準化的現象,造成損失。

3.監督不到位

農業標準化在農村地區的推廣過程中少不了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督和市場的監督,而正確有效的監督可以使農戶在生產過程中提高對農業標準化的認識,進而轉化為實際行動。遺憾的是目前前者的監督力度不強,后者的監督力度很弱。對于相關政府部門而言,一方面一些工作人員本身對農業標準化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在一些基礎地區缺乏完善的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對市場而言,尤其是對收購農產品的企業而言,很多時候僅僅是在農產品最后收購的時候,對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進行淘汰,而缺乏在此之前對農作物種植、生長過程中的監督。監督的不到位使得農戶對農業標準化難以產生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了意識上的淡薄。

建 議

基于目前農村地區農業標準化意識淡薄的現狀和原因,我們對此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科學的方法,從豐富宣傳、強化監督等方面入手,切實提高農業產業化進程中農業標準化的意識。

1.豐富宣傳方式

農業標準化對很多農戶而言還是一個新鮮名詞,加上傳統生產方式影響很大,因此,宣傳就成了提高標準化意識的關鍵工作。鑒于以往的宣傳形式過于單一、針對性不強,在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宣傳上,應避免單純的概念推廣,更應注重對標準化機理和標準化收益的宣傳。達到這一點不僅要求宣傳形式的多樣化,更要求與農戶之間的互動。宣傳形式的多樣化是指改變以往紙質媒介宣傳,而是結合媒體、講座等豐富宣傳,使農戶首先對農業標準化的宣傳內容產生興趣,至少不懷有抵觸心理。讓農戶看到在標準化下的農業生產與傳統農業生產的異同,特別是不同在哪里。與農戶之間的互動是指改變以往農戶“被宣傳”的角色,而是通過面對面的資訊、溝通,使農戶能真正獲得自己想要了解的農業標準化知識,并了解到自己通過農業標準化生產可能產生的收益,特別是在農業產業化中所具有的潛在利益。此外,還應考慮農戶文化程度偏低這一現狀,在宣傳過程中注意宣傳的語言,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專業化的詞匯,便于農戶理解。如此一來,農戶就能在農業標準化的宣傳下真正地參與進來,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農業標準化方式,進行主動探求,進而有效提高農業標準化意識,更好地發揮農業產業化的作用。

2. 加大監督力度

監督的目的在于時刻提醒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行為,并通過反復強化樹立農業標準化的意識,這一點在眾多農業標準化剛剛開始推廣的地區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農業標準化的工作不僅需要農戶自覺參與,更離不開政府部門、市場的全面監督。隨著農業產業化的深入,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積極推進農村地區農業標準化的進程。但是政策法規的順利履行還需要建立強有力的監督制度。對政府部門而言,要對所轄區域內農業標準化的開展進行全面監督,其中不僅包括對農戶的農業生產進行監督,還要對參與農業標準化的企業及市場進行監督。例如:大棚蔬菜的產業化發展,要求蔬菜大棚選材上的標準化,但為了避免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市場、進入農田,政府就應該對這類市場加強監督。對于市場而言,尤其直接收購農產品的企業,應該改變以往只是在最終收購時判定農產品是否達標的工作方式,而是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就與農戶建立聯系,將市場信息及時反饋給農戶,并監督農戶在生產中采用標準化的方式。從長遠講,市場和企業的監督不僅利于自身的發展,也利于農業標準化意識的樹立。

3.確保標準化效益

對農戶而言,只有農業標準化帶來真正經濟上的效應,才能從根本上重視農業標準化。在對一些農戶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戶往往認為標準化生產下的農產品不僅投入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優勢也不明顯。這就造成了農戶無法真正體驗到農業標準化帶來的好處,自然也就無法樹立標準化的意識了。因此,必須確保標準化生產下農產品的市場優勢,除農戶自身以外,還包括“市場對標準化農產品優先選擇”和“政府對標準化農業生產補貼獎勵”兩個方面。前者要求積極引導市場中購買農產品的企業和個人在選擇農產品的時候,優先考慮標準化生產下的農產品;后者要求政府制定相應的獎勵政策,對積極實施農業標準化的農戶進行獎勵,其中既可以是物質上的直接獎勵,也可是為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的牽線搭橋??偠灾?,作為農戶,在執行農業標準化生產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科學的要求,進行農業生產;作為政府應該對農業標準化生產進行適當補貼和獎勵,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作為市場,應該積極倡導一種消費趨勢,即優先購買標準化生產下的農產品。只有這三管齊下,標準化生產下的農產品才有機會真正為農戶帶來更高的收入,進而使農戶從根本上認識到農業標準化的優勢,形成標準化的意識。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猜你喜歡
產業化標準化農戶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標準化簡述
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新進展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觀賞石產業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機緩釋肥產業化邁出大步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系統產業化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