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檢人員的行政風險及規避方法探討

2010-09-20 08:38楊國安
中國質量監管 2010年8期
關鍵詞:質量檢驗合格計量

■文/楊國安

質檢人員的行政風險及規避方法探討

■文/楊國安

本文從整個質量檢驗過程中的抽樣、檢驗、報告等最容易引起質量糾紛,帶來質檢風險的幾個環節進行探討,找出我們的工作漏洞,進而提出一些規避辦法。

提起質監部門的行政風險,人們自然就會想到質監行政執法人員的風險,而很少有人考慮到質量檢驗人員的行政風險,不少人以為質量檢驗人員不直接面對行政相對人不會有什么風險。殊不知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復雜,質監執法人員依賴于質量檢驗報告作為重要證據的執法行為也越來越重要,檢驗報告的準確與否就直接關系到質檢機構的社會形象,關系到行政執法的成敗,由質量檢驗報告帶來的行政風險也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我們在質監工作中不僅要重視行政執法人員的風險,也要特別重視質量檢驗人員帶來的行政風險。最近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質檢機構專項整治活動就是為了更好地規范質檢行為,盡可能地減少質檢人員帶來的行政風險。

風險環節

質量檢驗整個鏈條中容易帶來直接的行政風險關鍵在于幾個環節,只要每個環節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才能確保質量檢驗報告不會產生行政糾紛。

1.抽樣環節的風險。抽樣過程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中對于產品的抽樣都有明確的規定,只有按規范及技術標準操作,才不會被抽查的企業、經銷商(行政相對人)產生懷疑。我們的抽樣人員在執行國家、省專項抽查需要在流通領域抽樣時必須掌握以下幾點:以復混化肥為例,抽樣基數同品種的化肥必須有一噸及以上,所抽取的包數必須按規定執行,抽樣完畢后要詳細記錄包裝情況或拍照,同時要及時與企業取得聯系或通知企業到場。但在實際工作中,質檢人員對這些規范沒有認真領會,以這樣那樣的理由省略一些環節,隨意操作,這樣出具的檢驗報告會引起經銷商及生產廠家的質疑。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是一個嚴肅的反映企業產品質量狀況的工作,質檢人員一定要把握其要領,盡可能減少風險。

2.原始記錄的風險。所謂原始記錄,其實質就在于“原始”二字上,質檢人員一定要按照實驗室操作規范要求,把整個檢驗的原始記錄記清楚,包括操作時的環境條件、儀器狀況、執行標準、計算公式、數字修約、結果表示等都必須記錄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但在現實操作過程中,我們不少質檢人員在記錄原始資料時,經常出現涂改、數字修改不規范、簡化以及記錄不全等情況,一旦發生檢驗結果糾紛,很容易帶來風險,引起行政相對人(特別是對檢驗情況比較內行的)對檢驗報告的質疑,帶來風險。

3.儀器設備的風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在工作崗位上使用無檢定合格印、證或者超過檢定周期以及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第四十六條規定,屬于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和屬于非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定期檢定的,以及經檢定不合格繼續使用的,責令其停止使用,并可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而在質量檢驗工作中,所有的量具、測量儀器都是計量器具,有不少還是強制計量器具,如果這些計量器具未進行周期檢定或校準,那么所測量的數據就是無效數據、違法數據,不少質檢機構對這項工作不太重視,有的計量器具沒有經過檢定(校準)就使用,有的超過檢定周期使用,這就給質檢工作帶來風險。

4.檢驗報告本身的風險。質檢報告就是質檢機構的最終產品,其質量合格與否,關鍵看其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包括填寫是否規范、格式是否正確,檢驗、審校、批準是否三級審查簽字等等。如果檢驗報告中出現一些小問題也可能帶來風險。比如,某市級質檢機構承擔省級車用汽油專項質量抽查時,抽樣單中企業名稱明明是“×××縣城南加油站”,而在檢驗報告上檢驗人員由于粗心把企業名稱寫成了“×××縣南城加油站”,檢驗結果中主要指標“辛烷值”不合格,油品為質量嚴重不合格,稽查部門進行查處時,行政相對人明確提出檢驗報告的名稱有誤,僅僅一字只差,其結果可想而知。

5.結果送達的風險。檢驗報告出來后,各質檢機構應該有專人負責傳遞,特別是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的報告單更應該謹慎送達,送達日期、送達人及簽收人要有確切證據,千萬不可馬虎,否則會帶來風險。某大型企業的化肥在一次省級專項抽查中,市場抽樣為不合格,經銷單位僅僅是得到了一個電話通知不合格,沒有收到質檢報告,廠家根本不知道此事,結果上級質檢部門根據承檢單位上報的檢驗結果公開曝光了,曝光后不少用戶找廠家、經銷商扯皮,廠家派出專人與質檢部門交涉并提出嚴重異議。其結果給生產廠家、經銷商以及質檢機構都帶來了不少損失。這個環節帶來的風險應該是最不應該發生的風險。

檢驗報告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質檢機構的社會形象,關系到行政執法的成敗,由質量檢驗報告帶來的行政風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以上是質檢機構常見的容易發生的顯性行政風險,屬于容易規避的風險;至于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等帶來的潛在風險,則屬于隱形風險,是系統風險。

規避方法

質檢人員行政風險的規避主要是在檢驗前的規避、檢驗過程中的規避及檢驗后的規避。其主要方法有: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以上探討的一些風險,其實是偶然風險,比較容易控制,只要質檢人員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加強自身素質培養,切實提高政治理論水平、業務知識水平、基本操作技能水平,基本上可以規避。對于質量檢驗人員來說,首先要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學習《產品質量法》、《計量法》、《行政訴訟法》、《賠償法》,明確法律對質檢機構、質檢人員的具體要求,以及違犯法律的后果,切實增加使命感。其次,是要學習國家對質檢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增強愛崗敬業,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再就是學習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規范》及有關產品的技術標準,努力提高業務水平,規范質檢人員的業務行為,防止一切風險的發生。

2.加強管理,規范操作程序。質檢機構要嚴格按照計量認證及實驗室資質認定的要求開展質檢工作。認真執行《計量法》,貫徹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規定和要求開展質量檢驗工作,不斷加強質量管理,改善檢驗裝備,規范檢驗行為,提高檢測水平。質量檢驗人員要熟悉相應的產品標準及檢驗方法標準,嚴格按要求操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質量保證部門、質量內審小組、質量監督檢查小組等機構要能獨立、正常開展工作,確保質量體系正常、有效運行,保證檢驗結果的科學、準確、客觀、公正。真正做到在檢驗過程中規避風險。

3.加強監督,嚴格責任追究。質檢機構從執行抽查任務到檢驗報告送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建立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要有專人督促檢查,定期進行考核。檢驗報告的批準人更要切實負起責任,報告批準前要把所有的環節進行仔細審核,把可能出現的人為的差錯控制在內部,這樣才能做到檢驗后的風險預防。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岡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猜你喜歡
質量檢驗合格計量
質量檢驗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總裝總測質量控制中的作用
建筑材料的質量檢驗與監督標準構建探索
關注日常 計量幸福
紡織品中的纖維質量檢驗分析
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異常中的應用
計量與測試
不合格的洗衣工
上海種子質量檢驗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做合格黨員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資本計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