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鲪苗種培育關鍵技術的研究

2010-10-23 03:00劉立明杜榮斌孫穎民姜海濱
海洋科學 2010年3期
關鍵詞:鹵蟲仔魚輪蟲

劉立明, 杜榮斌, 孫穎民, 姜海濱

(1. 煙臺大學 海洋學院, 山東 煙臺 264005; 2. 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山東 煙臺 264006)

黑鲪苗種培育關鍵技術的研究

劉立明1, 杜榮斌1, 孫穎民1, 姜海濱2

(1. 煙臺大學 海洋學院, 山東 煙臺 264005; 2. 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山東 煙臺 264006)

采用黑[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野生親魚進行了兩次工廠化育苗實驗。第一次布放仔魚38.9×104尾, 經過56~60 d的培育, 共育成全長30.7~32.7 mm的魚苗2.9×104尾, 平均成活率7.5%;第二次布放仔魚101.7×104尾, 經過46~51 d培育, 魚苗全長30.2~35.7mm。項目驗收時, 魚苗平均全長45.7mm, 平均體質量1.53g, 共出苗約32.1×104尾, 單位水體出苗量1 529尾/m3, 平均成活率31.6%, 最高成活率52.1%。實驗中研究了黑仔、稚、幼魚的生長發育與攝食變化, 提出了苗種培育階段的4個“危險期”, 并探討了苗種培育的關鍵技術。

黑[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 苗種培育; 關鍵技術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又稱許氏平鲉[Sebastodes schlegeli (Hilgendorf)], 俗稱黑魚、黑寨、黑老婆等, 屬冷溫性近海底層魚類,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 是中國黃渤海區習見的經濟種類。喜營巖礁縫隙生活, 生殖方式為獨特的卵胎生。近年來,隨著中國名貴海魚自然資源的日益衰退, 黑鲪以其較快的生長速度、較強的抗病力、粗廣的食性、可自然海區越冬以及簡便多樣的養殖方式等優點, 引起了北方沿海養殖業者的關注?,F已成為膠東沿海網箱養殖和人工放流的主要種類之一。

日本最早開展了黑鲪人工育苗技術的研究[1], 20世紀 90年代初, 其育苗成活率已達 57.3%~69.5%的較高水平(平均全長23.5~25.7 mm)[2]。中國已初步研究了黑鲪胚胎和仔魚的發育特征[3], 并進行了育苗的實驗與生產, 育苗成活率為 10%~40%, 出苗規格26.0~41.6 mm不等[4~11]。目前, 黑鲪工廠化育苗中存在前期培育(初產仔魚~全長 10mm)成活率不穩定, 后期培育(全長 10~30 mm)有時死亡率較高的問題。1998~2008年, 作者在執行山東省科技廳項目和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項目過程中, 進行了多次育苗生產。期間, 通過兩次定量實驗, 對育苗中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 以期為黑鲪工廠化育苗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育苗設施

在威海水產開發公司育苗基地進行了兩次育苗實驗。采用該廠親魚車間5個10 m3的八角形水泥池作為親魚暫養池(兼作第一次實驗的育苗池)。水池周圍以黑塑料布圍擋, 周圍窗戶和屋頂透光玻璃鋼波形瓦均用黑漆涂蓋以遮光, 各池頂分別用 1只 40W白熾燈調光。池壁上部增設溢流排水集仔口, 池外設集仔槽, 槽內安放80目集仔網箱。第二次實驗采用育苗車間6個10 m3和6個25 m3八角形水泥池作為育苗池。單胞藻培養池為10個25 m3的水泥池。輪蟲培育池為3個25 m3的水泥池。池中均設有蒸汽加熱盤管。另外, 還有5個1 m3鹵蟲孵化池, 2個0.3 m3鹵蟲幼體分離桶, 5個0.7 m3輪蟲、鹵蟲強化桶。

1.2 親魚暫養與仔魚布池

于黑鲪自然繁殖季節的4~5月從煙臺、威海等地收購老牛網捕獲的腹部膨大的野生懷仔親魚, 流水暫養于親魚池中自然產仔, 暫養期間不投餌。第一次實驗采用親魚產仔原池育苗, 各池收集仔魚 3.2×104~19.1×104尾; 第二次實驗采用溢流排水法收集上浮的健壯仔魚重新布池培育, 各池收集仔魚 14.0×104~20.7×104尾。

1.3 苗種培育

1.3.1 培育環境與管理

第一次實驗, 水溫 15.0~20.7℃, 平均 17.2℃,第二次實驗, 水溫 17.0~21.3℃, 平均 18.1℃, 鹽度29~32, pH7.9~8.2, 充氣量隨魚苗生長漸增。育苗用水為二級砂濾水。仔魚布池后第1~2天添水至滿池。第一次實驗, 第 3~20天以 80目網箱換水, 每天換水1次, 換水量為20%~50%。第21~35 天以40目網箱換水, 每天換水2次, 每次換水量為50%~80%。第36~40天全天流水培育, 僅在投喂鹵蟲幼體后2 h內停水。日換水量為200%~300%, 中央排水篩管外套20目篩網。第41~60天全天流水培育,日換水量為 300%~600%, 中央排水篩管孔徑2 mm。第1~20天隔日清底1次, 第21~60天每日清底1次。第二次實驗, 第3~10天每天換水1次, 換水量為50%~80%, 換水網箱80~40目。第11~20天以 40目網箱換水, 每天換水2次, 每次換水量為50%~80%。第21~47天全天流水培育, 僅在投喂鹵蟲幼體后2 h內停水, 日換水量為200%~500%。其中第 21~29天中央排水篩管外套 20目篩網, 第30~47天中央排水篩管孔徑2.5 mm。第4~10天隔日清底1次, 第11~47天每日清底1次。

1.3.2 投餌

第1~20天每日投喂輪蟲1~2次, 投喂密度為5~30個/mL, 同時向池中添加小球藻(20~30×104個/mL)。第一次實驗的第7~40天(第二次實驗的第7~47天)每日早晚各投鹵蟲幼體 1次, 在投喂輪蟲0.5~1 h后投喂, 投喂密度為 0.1~20個/mL。第一次實驗的第 21~60天(第二次實驗的第 21~47天)投喂配合餌料, 開始粒徑為 250μm, 逐步過渡為300~500μm和700~900μm, 日投喂14~6次。第40天開始增投魚肉糜, 日投喂 1~2次, 直至第 60天魚苗全長達30 mm以上。第二次實驗的第21~47天加投鹵蟲成體和糠蝦, 二者投喂前均用 1~2×10-6mg/L 漂白粉溶液消毒3~5 min并沖洗干凈。輪蟲投喂前以小球藻、升索50DE微囊和鹽酸土霉素強化12 h, 鹵蟲幼體投喂前以升索50DE微囊和鹽酸土霉素強化6 h, 再經漂洗后投喂。

1.3.3 分池

采用二級培育方式。第一次實驗, 魚苗達15 mm左右時(第35天)分苗, 使魚苗密度<3 000尾/m3。第二次實驗, 魚苗達10 mm時分苗(約第20天), 使魚苗密度<8 000尾/m3。后期培育魚苗達20 mm時再分苗1次(約第37天), 使魚苗密度<3 000尾/m3, 魚苗達30 mm時再分苗1次(約第47天), 使魚苗密度<1 500 尾/m3。

1.3.4 病害防治

育苗期每隔3 d交替使用1×10-6~3×10-6mg/L鹽酸土霉素、氟苯尼考或新諾明全池潑灑以預防細菌病。

1.4 魚苗生物學觀測

以5號池(第一次實驗)和4號池(第二次實驗)魚苗進行定量研究, 其他池輔以對照。前期培育用容積法定量池中魚苗數[12], 后期培育根據每日吸底死亡魚數計算魚苗存池量。每日或隔日取15~30尾仔稚魚以NIKON解剖鏡活體觀察形態發育特征、測量全長, 并用 5%~10%福爾馬林固定以作解剖觀察, 同時觀察魚苗生態習性、攝食情況等。

2 結果

2.1 苗種培育結果

黑鲪育苗結果見表1。第一次實驗, 5個池子共布放仔魚38.9×104尾, 經過56~60 d的培育, 共育成全長30.7~32.7 mm的魚苗2.9×104尾, 平均成活率 7.5%, 其中 2、3、4號池由于魚苗數量少, 在育苗后期并池培育, 最終成活率達12.7%, 5號池在后期培育階段分池后魚苗患病持續大量死亡, 成活率僅為2.1%。第二次實驗, 6個池子共布放仔魚101.7×104尾, 后期培育階段各池分別進行2~3次分苗, 經過46~51 d培育, 各池魚苗全長30.2~35.7 mm。7月 10日項目驗收時, 魚苗平均全長達 45.7 mm, 平均體質量 1.53 g, 共出苗約 32.1×104尾, 單位水體出苗量1 529尾/m3, 平均成活率31.6%, 其中5號池成活率最高, 達52.1%, 6號池由于后期培育魚苗患病大量死亡, 最終成活率僅為4.8%。

2.2 仔、稚、幼魚的生長發育與生活習性

第一次實驗 5號池魚苗的定量研究結果表明, 初產仔魚殘余一卵黃囊和油球, 仍處于前仔魚期, 仔魚全長6.77 mm±0.18 mm, 此時仔魚具弱趨光性, 可在水體表層活潑地平游。第3~4天, 仔魚全長6.83 mm±0.07 mm~6.92 mm±0.15 mm, 多數仔魚已攝食, 第5天, 仔魚全長6.96 mm±0.22 mm, 仔魚卵黃囊已完全吸收, 開始進入后仔魚期, 因此其前仔魚期持續約4~5 d。后仔魚期是仔魚運動器官——奇鰭開始發生并逐步分化發育的階段。隨著奇鰭的發育, 仔魚的游泳能力逐漸增強, 第 12~16天, 仔魚全長 7.63 mm±0.51 mm~8.07 mm±0.63 mm, 背臀鰭擔出現,此時, 仔魚開始進入第一個快速生長期, 其活動習性由水層中較弱的分散游泳轉變為產生明顯的集群,仔魚喜貼附池底、池壁處聚成“黑球”狀群體。至第 26~27天, 奇鰭基本形成, 魚苗由仔魚期進入稚魚期, 稚魚全長10.56 mm±1.17 mm~10.98 mm±1.42 mm, 此時稚魚在池中游動活潑靈敏, 有較強的躲避能力, 吸底時已難以吸出活魚苗。稚魚期魚苗(第 26~52天)各種鰭的結構進一步完善的同時, 體內結構主要是消化系統也發生劇烈的變化。其生態習性也由水體中上層游泳逐漸轉歸底棲生活。第 52天, 魚苗全長21.13 mm±2.17 mm, 已基本完成變態發育, 魚苗進入第二個快速生長期, 生長速度進一步加快, 游泳速度大幅提高, 魚苗特別敏捷, 能夠活潑地在各水層快速游泳, 靜止時表現出類似成魚的喜礁性貼壁棲息的習性。第58~60天,魚苗全長28.70 mm±3.69mm~33.10 mm±5.06mm, 鱗被已完善,魚苗進入幼魚期, 其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已與成魚基本相同。

表1 黑鲪 育苗結果Tab. 1 Results of artificial fry rearing for Sebastodes fuscescens

2.3 仔、稚、幼魚的“危險期”

經觀察分析發現, 黑 苗種培育階段存在 4個“危險期”: (1)仔魚卵黃囊完全吸收與開口攝食期;(2)仔魚尾鰭條發育和背臀鰭擔骨形成期; (3)稚魚腸管發生劇烈折疊的時期; (4)稚魚幽門盲囊和肝臟發生劇烈形態變化的時期。第一次實驗, 魚苗出現3個明顯的死亡高峰期, 分別在第1~5天、第9~15天和第31~60天, 4個“危險期”均發生表露, 其中由于第3個“危險期”的大量死亡, 誘發魚苗弧菌病, 造成魚苗的持續死亡, 與第 4“危險期”的發生相連續;第二次實驗, 魚苗也有 3個死亡高峰期, 分別在第7~15天、第25~29天和第39~43天, 分別是由于第2~4個“危險期”的表露造成的。

2.4 仔、稚、幼魚的攝食變化

黑鲪初產仔魚全長6.77 mm±0.18 mm, 口已開啟, 且口裂較大, 約 400~500 μm, 已能吞入輪蟲(被甲長 200~250 μm, 寬 150~200 μm), 產出當天下午發現少量仔魚攝食。第 3~4天, 仔魚全長 6.55~6.92 mm, 開始明顯攝食輪蟲。第7天, 仔魚平均全長約 7 mm, 口徑約 500~600 μm, 攝食輪蟲較多,并已能攝食初孵鹵蟲無節幼體(長 300~400 μm,寬250~300 μm)。由于鹵蟲幼體個體大, 運動能力較強,仔魚開始時攝食成功率低, 攝食量較少。隨著尾鰭條的發育, 仔魚運動能力漸強, 至仔魚背臀鰭條開始出現, 全長8.44 mm, 約第16~18天(第一次實驗)或第 15~17天(第二次實驗), 伴隨仔魚胃的發生, 其攝食輪蟲、鹵蟲幼體的數量大增, 這與仔魚第1次生長加速是相吻合的。稚魚全長12.42 mm, 約第23(第二次實驗)~30天(第一次實驗), 已能攝入250 μm的配合餌料, 但攝食不明顯。稚魚全長15.60 mm, 約第38~40天(第一次實驗)或第 29天(第二次實驗), 隨著腸道折疊的基本完成, 方開始明顯地攝食配餌,此時已能較多攝取 250 μm 的配餌, 并開始攝取300~500 μm 的配餌。稚魚全長 21.50 mm, 約第39(第二次實驗)~52天(第一次實驗), 可以大量攝取300~500 μm的配餌, 并開始攝取700~900 μm的配餌, 魚苗攝食旺盛且出現明顯的集群攝食習性, 這與魚苗生長的第 2次加速也是相吻合的。魚苗發育到幼魚期時, 大量集群攝食的習性已非常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3.1 苗種的分期培育

以往實踐證明, 采用疏苗培育方式可取得較好的育苗成績[10,11], 本實驗采用前期高密度培育以便管理, 后期疏苗培育以利生長的二級培育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前期培育: 初產仔魚→平均全長 10 mm, 后期培育: 平均全長 10 mm→30 mm, 分苗期選擇仔魚全長10 mm左右, 即魚苗進入第3個“危險期”之前, 分苗密度8 000尾/m3。此時多數魚苗已進入快速生長期, 攝食量大, 所需生態空間明顯增大,且處于“非危險期”, 魚苗活力大, 分苗操作不會對魚苗造成不利影響。分苗也可稍早或稍晚, 但最遲不宜晚于全長12 mm。后期培育可在平均全長25 mm左右再分苗一次, 分苗密度2 000尾/m3。此時多數魚苗生長速度和攝食量開始急劇增大, 且魚苗已度過第4個“危險期”, 分苗操作不會對魚苗產生不利影響。

3.2 關于前期培育技術

3.2.1 初產仔魚布池密度

魚苗最終成活率與初產仔魚布池密度密切相關,若密度過高, 會造成餌料相對不足引發的魚苗個體差異較大和其搶食能力差異之間的惡性循環, 并會使后期培育期間生長發育滯后的魚苗體質衰弱, 器官分化受阻, 以及魚苗間劇烈的殘食引發疾病, 而大大降低最終成活率。以往培苗密度通常不超過104尾/m3[5,10,11], 由本次實驗結果可知, 在現有工藝條件下, 不超過 1.5×104尾/m3的布池密度在生產中是合適的, 過高的布池密度會使后期培育異常艱難。

3.2.2 投餌

若能獲得健壯的仔魚, 而且仔魚布池時保持池內輪蟲密度>5個/mL, 可以保證仔魚在開口前后能順利完成營養方式的轉換, 度過第1個“危險期”。仔魚7 mm時開始加投鹵蟲幼體并逐漸加量, 確保仔魚攝入足夠的營養以度過第2個“危險期”。仔魚平均全長8.50 mm時, 應加大輪蟲、鹵蟲幼體的投喂量, 以滿足仔魚第1次生長加速的需要, 同時可避免仔魚大小差異的拉大,為后期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輪蟲的投喂量應達最大 2000個/(尾·日), 鹵蟲幼體投喂量達 500個/(尾·日)。此后應逐日削減輪蟲投喂量, 增加鹵蟲幼體投喂量, 至前期培育結束時(平均全長10 mm), 停喂輪蟲, 但鹵蟲幼體投喂量增至1000個/(尾·日)。

3.2.3 培育水溫

第二次實驗魚苗的平均水溫較第一次實驗魚苗高約0.9℃, 結果第二次實驗較第一次實驗早12~13 d出池(全長30 mm), 因此在15~21℃的水溫時, 適宜高溫可以促進魚苗的生長和變態, 因而前期培育水溫應以17~18℃為佳。

3.3 關于后期培育技術

3.3.1 投餌

由于黑 魚苗食量很大, 后期培育開始時, 應繼續加大鹵蟲幼體投喂量, 至魚苗平均全長 15 mm時, 達最高約2 000個/(尾·日), 使魚苗有充足的營養完成消化管的劇烈分化與折疊, 安全度過第 3個“危險期”。此后則應逐日削減, 到平均全長 25 mm時停止投喂。魚苗平均全長10 mm開始, 有條件可適當添加橈足類、糠蝦或小型鹵蟲成體, 以減少鹵蟲幼體的用量, 并有助于實現魚苗腸道的順利彎曲折疊和配餌的成功轉化。全長15 mm左右的魚苗開始馴化投喂配餌, 20 mm左右可以完全攝食配餌。完全轉化配餌的稚魚體內具有充足的營養完成幽門盲囊的分化和肝臟的形變, 平穩度過第4個“危險期”。未成功轉化配餌的魚苗多為生長發育滯后的個體, 由于搶食鹵蟲幼體能力弱, 常聚集池底, 體內幽門盲囊和肝臟分化受阻而死亡。此時, 魚苗的互殘也是后期減量的主要原因[5], 因此, 投喂充足的餌料使魚苗整齊健壯, 進而成功轉化配餌是后期培育投餌的關鍵。

3.3.2 培育水溫

培育水溫應適當升高, 以18~21℃為宜。

3.4 苗種培育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3.4.1 霉菌病

水質不佳, 殘餌及底污清理不徹底常會引發此病。該病多發生于魚苗全長7~8 mm, 尾鰭條及背臀鰭擔開始發生時, 魚苗此時處于第 2個“危險期”。當感染霉菌時, 仔魚上下頜出現霉菌絲狀體, 活力下降, 浮于水面, 游泳遲緩, 最后沉底而死。該病的防治, 首先須保持水質和育苗池的清潔。魚苗發病時,可以1×10-6mg/L的硫酸銅藥浴1~2 h, 能夠有效地消除該病的蔓延。

3.4.2 腸炎病

該病也多發生于魚苗全長7~8 mm左右。病原可能由輪蟲或鹵蟲幼體帶入, 患病魚苗通常側身漂浮于水面, 肛門拖較長的白色糞便, 解剖消化道, 內無食物且充血發炎。該病短時間內會造成明顯的死亡。發病時以 3×10-6~5×10-6mg/L 氟哌酸和 1×10-6×10-6mg/L漂白粉進行全池潑灑, 同時將輪蟲以 10×10-6~15×10-6mg/L 氟哌酸強化后投喂, 療效較好。

3.4.3 弧菌病

該病是育苗期最為嚴重的疾病, 多發生于后期培育期間, 魚苗全長12~15 mm左右, 處于第 3個“危險期”, 有時會延續到30 mm以后。通常會由于放養密度大, 魚苗大小差異顯著, 造成小個體魚苗攝食不足, 體質衰弱而發病, 水質不佳和池內污染常成為該病暴發的誘因?;疾◆~苗的明顯癥狀是吻部充血發紅, 眼球突出, 眼內出血, 直腸紅腫, 肝臟發紅, 有的魚苗出現尾鰭及背鰭基部潰瘍。取病灶處組織鏡檢, 可以見到稍彎曲的短桿狀弧菌。該病發病劇烈, 傳染迅速, 短期內死亡率極高。該病應以預防為主, 可以在育苗期間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 布池密度不宜過大, 保持優良水質, 每隔 2~3 天交替使用 1×10-6~3×10-6mg/L鹽酸土霉素、氟苯尼考或新諾明等抗菌藥全池潑灑加以預防。發病時, 應隨時撈出病魚和死魚, 做好發病池與健康池的隔離, 同時采用 200×10-6~300×10-6mg/L 福爾馬林+20×10-6~30×10-6mg/L鹽酸土霉素或 1×10-6~2×10-6mg/L 漂白粉+10×10-6~15×10-6mg/L氟苯尼考藥浴 1~2 h, 同時鹵蟲幼體投喂前用淡水加400×10-6~500×10-6mg/L 氟苯尼考強化 30 min, 配餌按3~5g/ kg用量拌入氟苯尼考做成藥餌投喂, 有一定的療效。實驗表明, 對該病的防治亦成為育苗成敗的關鍵技術之一。

[1] 巖本明雄.ヶロソィの種苗量產[J]. 栽培技研, 1982,11(1): 35-44.

[2] 清水健.ヶロソィの種苗生產[J]. 水產の研究, 1991,10(1): 101-107.

[3] 萬瑞景, 陳瑞盛. 黑鲪的生殖習性及早期形態[J]. 海洋水產研究, 1988, 9: 213-220.

[4] 劉蟬馨. 黑鲪的人工育苗[J]. 水產科學, 1988, 7(1):22-24.

[5] 陳大剛, 葉振江, 段鈺, 等.許氏平鲉繁殖群體的生物學及其苗種培育的初步研究[J]. 海洋學報, 1994, 3:94-101.

[6] 吳立新, 王巖, 秦克靜.許氏平鲉人工育苗的初步試驗[J]. 水產科學, 1994, 13(4): 7-9.

[7] 馮東岳, 段鈺, 孫愷君, 等.黑鲪人工育苗的實驗研究[J]. 海洋湖沼通報, 1995, 4: 47-51.

[8] 畢庶萬, 褚永紅, 于炳禮, 等.利用海帶育苗池培育黑鲪苗及苗種的疾病防治[J]. 水產科技情報,1995,3: 102-106.

[9] 雷霽霖.海水魚類養殖理論與技術[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710-730.

[10] 張付國, 郭建軍, 侯明泉, 等. 黑鲪工廠化育苗技術研究[J]. 齊魯漁業, 1996, 13(4): 12-14.

[11] 姜海濱, 陳靜, 趙中華, 等. 黑鲪控光育苗技術研究[J]. 齊魯漁業, 1998,5: 25-27.

[12] 魏利平, 常建波, 姜海濱, 等.海產品養殖加工新技術[M].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297.

Key techniques of fry rearing for Sebastodes fuscescens

LIU Li-ming1, DU Rong-bin1, SUN Ying-min1, JIANG Hai-bin2
(1.Marine College,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China; 2.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4006, China)

Feb., 26, 2009

Sebastodes fuscescens(Houttuyn); fry rearing; key techniq ues

Artificial breeding experiments of two batches of fry were conducted in industrial fish nursery by using wild broodfish of Sebastodes fuscescens. For the first batch, out of about 38.9×104newly hatched larvae, about 2.9×104fries survived and grew to the total length of 30.7~32.7mm after a cultivation period of 56~60 d,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being 7.5%. For the second batch, out of about 101.7×104newly hatched larvae, about 32.1×104fries survived and grew to the total length of 30.2~35.7mm after a cultivation period of 46~51d. When the research item was checked and accepted, the average length of fry was 45.7 mm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was 1.53g. The quantity of seedling production reached to 1529/m3.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was 31.6%; and the maximum tank survival rate was 52.1%. In the survey of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feeding ecology of larva, juvenile and young Sebastodes fuscescens, four critical periods were noted. Key techniques of fry rearing were discussed, simultaneously.

S965.399

A

1000-3096(2010)03-0001-05

2009-02-26;

2009-05-08

山東省科技廳項目“黑鲪人工育苗關鍵技術研究”; 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項目“優質抗病速生魚類良種選育”

劉立明(1971-), 男, 山東煙臺人, 講師, 在讀博士, 主要從事海洋生物與水產養殖教學與科研, 電話: 0535-6701385, E-mail:liuliming1971@hotmail.com; 姜海濱, 通信作者, 研究員, 水產動物育種及養殖, 電話: 0535-6958166, E-mail: haibinjiang326@163.com

(本文編輯: 梁德海)

猜你喜歡
鹵蟲仔魚輪蟲
淺析影響仔魚開口攝食的因素
饑餓對似魚句早期仔魚發育、攝食及生長的影響
鹵蟲營養強化研究
溫度對不同種類臂尾輪蟲生長與繁殖的影響
“逆天神偷”蛭形輪蟲
"逆天神偷"蛭形輪蟲
“逆天神偷”蛭形輪蟲
天津塘沽鹽場鹵蟲種群生態調查
關于鹽田大面積鹵蟲增殖的初步探索
鐵皮石斛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鹵蟲毒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