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2010-11-30 08:37馮希邦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10年20期
關鍵詞:素質學科語言

馮希邦

【摘要】語文教學在素質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確立了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語文學科的社會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信息時代的到來加強了語文教學的地位,我們只有認清語文教學的地位,才能切切實實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關鍵詞】 語文教學;素質教育;地位

在新的世紀,國力之爭完全在于人才之爭。所以,處于世紀之交的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教育發展戰略的制定。而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新世紀人才則是教育發展戰略的核心。鄧小平早就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國民素質是一個綜合指標,語言水平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社會的發展要求多層次、多類型、多規格的人才。但是無論哪個層次、哪種類型、哪種規格的人才,都必須具備相應的起碼的語言能力:聽、說、讀、寫。讀文章先要讀懂用于表現思想內容的語言文字(表層信息),寫文章先要用語言文字把想說的意思表達清楚。語言能力的合格是合格人才的最基本條件。 所以,改革語文教育使之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對提高人的素質的要求,也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成為語文教學工作者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際中,深刻地認識到,語文教學在素質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確立了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

一個人在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后,必須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最低目標,也是學好各學科的基本保證。這個最普通的道理也為當前各級學校的現狀所證實:一個語文程度差的學生絕對不可能學好別的任何一門學科;而其他學科成績突出的,一般來說,必定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

當學生結束九年義務教育,走上社會或是進入高等學府時,語文水平之高下,對他的新的人生就會有更深刻的影響。在當今社會,語文工具的用途之重要、之廣泛,應該引起、的高度重視:科學家要以論據充分、論證嚴密的學術論文來闡明自己的論點,使社會承認和接受。企業家和外資家要以準確而無可辯駁的、鮮明而不模棱兩可的、生動而易于接受的語言來掌握談判的主動權。領導者要以事實、講道理,充分誰來說服下屬接受自己的決策:下屬要以令人信服、無懈可擊的語言使上司接受自己的建議。

語文課中各類體裁的課文提供了正確思維并將其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準確表達的范例。提高思維和表達能力有助于認識客觀、獲得新知,有助于把獲得的知識表達出來。所以,學好語文對于學好其他各門學科大有裨益。從長遠來看,學生一,或者直接走上工作崗位,或者經過深造再走向社會,他們無論是進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研究,還是從事貿易、公關、法律等實務;也無論是當工人、農民、個體經營者,還是擔任廠長、經理,都要進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都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學好語文,才能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所以必須明白,學好語文既有遠功又有近利。弄清楚這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改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輕文”的傾向,使語文課成為學習“熱點”。

二、語文學科的社會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

毋庸諱言,語文教學以知識的傳授和語言能力的培養為主要任務。但是,“文以載道”,語文學科所具有的社會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決定了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育人”、實施德育,這就是“教書育人”的原則。1804年,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了“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苯虒W大綱也明確了語文教學的德育目的,要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道德品質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

綜觀語文教材,所選篇目也正涵蓋了上述范疇,所以課文不但可以作為學生讀寫的范文、樣本,同時還可以用來陶冶情操、規范行為、凈化靈魂、激發熱情。通過語文教學可以促使人格的健全的人格的完善。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講出自己的工作如何得益于早年語文學習的故事,因受某篇或某些課文的教化和啟迪而影響自己生活歷程,最終成為英模人物和成功人物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語文教學的這一特點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企及的,因而也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

三、信息時代的到來加強了語文教學的地位

當今社會是個信息社會,信息量之大難以計數,信息跨越之范圍無所不包。電腦、多媒體的廣泛應用更加快了信息的發展趨勢,以致許多人面對“信息爆炸”不知所措。人們每天都要接觸到大量信息,必須不斷地汲取并消化這些信息。搜尋、篩選和加工信息成了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生存技能。

語文學科的知識覆蓋面相當廣泛。天文地理、宏觀微觀、古今中外,無所不包,應有盡有。因此可以說語文教學的觸角延伸到了廣袤無垠的全部社會生活。語文課本是一部小百科全書,學好語文可以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日益豐富,進而達到廣博精深的境界。更為重要的是,語文教學的過程正是一個培養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必須學會在涉及不同知識領域的文章中搜尋、篩選和提取自己所需要的、關鍵性的語言材料,并對這些材料進行釋義、分析、整理、綜合與評價,然后用某種語言形式進行恰當的轉述。從傳統語文教學觀念來說,這是一個“閱讀—寫作”或“語言錘煉”過程。而從信息科學的觀念來說,這是一個“接收—解碼—編碼—輸出”過程。近年,“人才匱乏”的呼聲很高,而最匱乏的正是具有熟練信息處理技能的高級人才。

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但真正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卻并不多。在學校里,重理輕文的現象愈演愈烈;在社會上,學外語、學電腦的趨之若騖,而進修語文的卻從未所見聞。殊不知,沒有自己母語的底子,又如何能學好外語;沒有自然語言的底子,也決計學不好電腦的編程語言。

希望更多的人能認清語文教學的地位,切切實實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猜你喜歡
素質學科語言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公關攝影師必備素質
“超學科”來啦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